CN209620501U - 铺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铺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0501U
CN209620501U CN201821419894.8U CN201821419894U CN209620501U CN 209620501 U CN209620501 U CN 209620501U CN 201821419894 U CN201821419894 U CN 201821419894U CN 209620501 U CN209620501 U CN 209620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board
conducting plate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98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引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198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0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0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05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铺装结构,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表面具有用于铺设水管的凹槽;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覆盖所述隔热板顶部、所述凹槽底部及侧壁表面。本实用新型有助于降低热量损耗,提高导热效率。此外,所述铺装结构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安装方法,铺装调平可一次成型,有助于缩短施工周期,节省人工。

Description

铺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水地暖是指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输送到地板下的水管散热网络,通过地板发热而实现采暖目的的一种取暖方式。水地暖具有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住宅及公共建筑的建设中。
当前水地暖铺设作业中,在隔热板表面的凹槽内铺设水管网络后,通常再铺设一层导热板。导热板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至上层的地板,有助于提高升温速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但是,现有铺装结构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铺装结构,有助于降低热量损耗,提高导热效率。此外,所述铺装结构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安装方法,铺装调平可一次成型,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且有助于节省人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铺装结构,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表面具有用于铺设水管的凹槽;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覆盖所述隔热板顶部、所述凹槽底部及侧壁表面。
可选的,所述导热板的材料为铝、铁或碳晶。
可选的,所述导热板的厚度为0.15mm~2mm。
可选的,所述隔热板的厚度为15mm~50mm。
可选的,所述隔热板的材料为挤塑式聚苯乙烯塑料、硬泡聚氨酯或发泡聚丙烯。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0mm~20mm。
可选的,所述铺装结构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隔热板的底部,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导热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基板的厚度为3mm~20mm。
可选的,所述基板为硅酸钙板或塑料板材。
可选的,所述铺装结构还包括:水管,所述水管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导热板位于所述水管与所述隔热板之间;表层板,所述表层板覆盖所述导热板表面,且所述表层板位于所述水管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铺装结构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板覆盖所述隔热板顶部、所述凹槽顶部及侧壁表面,后续在所述凹槽内铺设水管,所述导热板与水管外表面间的接触面积大,有助于降低热量损耗,提高导热效率。
可选方案中,所述导热板的厚度为0.15mm~2mm。所述导热板的承压能力与所述导热板的厚度有关。若所述导热板的厚度过小,使得所述导热板的承压能力差,所述导热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影响所述导热板的使用寿命。若所述导热板的厚度过大,所述导热板占用所述凹槽内过多的空间位置,使得适于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水管的管径过小;此外,不必要的增加所述导热板的加工成本。
可选方案中,所述隔热板的厚度为15mm~50mm。所述隔热板的保温性能与所述隔热板的厚度有关,若所述隔热板的厚度过小,将造成所述隔热板的保温效果差,使得大量热量经与所述隔热板的底部相接触的地面流失,造成热量损耗大。若所述隔热板的厚度过大,对室内空间造成不必要的占用,且不必要的增加所述隔热板的生产成本。
可选方案中,所述基板的厚度为3mm~20mm。若所述基板的厚度过小,所述基板难以有效的提高所述隔热板的强度,且所述基板对所述隔热板的保护效果差,造成所述隔热板的使用寿命短。若所述基板的厚度过大,导致所述铺装结构的厚度过大,不必要的占用室内过多空间,且不必要的增加所述基板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铺装结构仍有待改进。
现结合一种铺装结构10进行分析,参照图1,所述铺装结构10包括:隔热板30,所述隔热板30表面具有用于铺设水管50的凹槽51;水管50,所述水管50位于所述凹槽51内;导热板40,所述导热板40与所述隔热板30的表面贴合以覆盖所述水管50。
上述铺装结构10仍有待改进,分析其原因在于:
所述导热板40与所述隔热板30的表面贴合以覆盖所述水管50,由于所述凹槽51露出的水管50顶部面积小,因而所述导热板40与水管50间的接触面积小。所述水管50散发的部分热量未被导热板40及时传导出去,使得热量损耗大,影响所述导热板40的导热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2,一种铺装结构100,包括:基板200、隔热板300、导热板400、水管500及表层板600。所述隔热板300覆盖所述基板200表面,所述隔热板 300表面具有用于铺设水管500的凹槽510。所述导热板400覆盖所述隔热板 300顶部、所述凹槽510底部及侧壁表面。所述水管500位于所述凹槽510内,所述导热板400位于所述水管500与所述隔热板300之间。所述表层板600 覆盖所述导热板400表面,且所述表层板600位于所述水管500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铺装结构100适于铺设室内地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铺装结构还可以用于铺装室内顶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0的质地较硬,有助于提高所述隔热板300的强度和承压能力。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基板200位于所述铺装结构100的最底层,能够起到保护所述隔热板300的作用,有利于延长所述隔热板3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0为硅酸钙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还可以为塑料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0的厚度为3mm~20mm。若所述基板200的厚度过小,所述基板200难以有效的提高所述隔热板300的强度,且所述基板 200对所述隔热板300的保护效果差,影响所述隔热板300的使用寿命。若所述基板200的厚度过大,不必要的增加所述基板200的制造成本,且导致所述铺装结构100的厚度过大,使得所述铺装结构100不必要的占用室内过多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铺装结构铺装于室内顶面时,还可以使所述隔热板直接与室内顶面相接触,即所述铺装结构仅包括:隔热板、导热板、水管及表层板。
所述隔热板300具有保温效果,能够降低热量散失的速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300的材料为挤塑式聚苯乙烯塑料(XPS, extrudedpolystyrene)。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的材料还可以为硬泡聚氨酯。此外,所述隔热板的材料还可以为发泡聚丙烯(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
所述隔热板300的材料为挤塑式聚苯乙烯塑料的优点为:所述隔热板300 的内部具有大量封闭的气泡结构,有助于抑制气泡结构内的空气分子对流,使得所述隔热板300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此外,以挤塑式聚苯乙烯塑料材料制作所述隔热板300,所述隔热板300的承压能力强,防水性能好,并且所述隔热板300耐化学腐蚀,且具有较强的抗老化能力,有利于延长所述隔热板3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300的厚度为15mm~50mm。所述隔热板300 的保温性能与所述隔热板300的厚度有关,若所述隔热板300的厚度过小,将造成所述隔热板300的保温效果差,使得大量热量经位于所述隔热板300 的底部的地面流失,造成热量损耗大。若所述隔热板300的厚度过大,对室内空间造成不必要的占用,且不必要的增加所述隔热板300的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300的形状呈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正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
所述凹槽510位于所述隔热板300的顶部表面。所述凹槽510对铺设的水管500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防止水管500位置发生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10的深度为10mm~20mm。其中,所述凹槽510 的深度定义为所述隔热板300顶部表面至所述凹槽510底部的距离。若所述凹槽510的深度过大,使得所述凹槽510底部距所述隔热板300底部的距离过小,使得位于所述水管500正下方的所述隔热板300厚度过小,影响所述隔热板300的保温性能,致使热量容易经位于所述水管500底部的所述隔热板300流失。若所述凹槽510的深度过小,造成容纳水管500的空间过小,使得所述水管500过于凸出于所述隔热板300顶部,受凸出于所述隔热板300 表面的所述水管500影响,所述表层板600所处位置的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室内地面凹凸不平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隔热板300顶部平面的剖面上,所述凹槽510 的呈长条状。所述凹槽510在所述隔热板300的相对的侧壁间延伸。
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凹槽510延伸方向的剖面上,所述凹槽510 的形状为圆弧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形状还可以为矩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510在所述隔热板300表面等间距排列。
所述导热板400具有导热作用,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至上层的表层板600,从而提高升温速度,实现节能的目的。
所述导热板400的材料为铝、铁或碳晶。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400 的材料为铝。
所述导热板400的材料为铝的优点为:所述导热板400的质地柔软、延展性好、易于加工。此外,所述导热板400具有防潮及耐磨蚀的性能,能够起到保护所述隔热板300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400的厚度为0.15mm~2mm。所述导热板400 的承压能力与所述导热板400的厚度有关。若所述导热板400的厚度过小,使得所述导热板400的承压能力差,所述导热板400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影响所述导热板400的使用寿命。若所述导热板400的厚度过大,所述导热板400占用所述凹槽510内过多的空间位置,使得适于放置在所述凹槽510内的水管500的管径过小,影响所述水管500的抗冲击性能;此外,所述导热板400的厚度过大,也不必要的增加所述导热板400的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400与所述隔热板300间利用粘结剂相粘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0与所述隔热板300间相粘接,所述隔热板300 与导热板400间相粘接,使得所述基板200、隔热板300及导热板400形成复合板结构,便于将所述基板200、隔热板300及导热板400一同铺设于室内地面上,施工简单、快捷,作业效率高。
所述铺装结构100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安装方法,铺装调平可一次成型,有助于缩短施工周期,节省人工。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管500作为地暖管,在所述水管500内输送热水,以实现室内供暖。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铺装结构铺装于室内顶面时,还可以在所述水管内输送冷水,以达到室内制冷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管500的材料为耐热聚乙烯(PE-RT,Polyethylene of raisedtemperature resistance)。
所述水管500的材料为耐热聚乙烯的优点为:所述水管500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弯曲后不反弹,便于进行铺设操作,而且所述水管500的抗冲击性能及热稳定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
所述水管500的形状与所述凹槽510的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管500顶部与所述隔热板300顶部齐平。
由于所述导热板400覆盖所述隔热板300顶部、所述凹槽510底部及侧壁表面,因此所述水管500与所述凹槽510底部及侧壁间具有所述导热板400。所述导热板400将所述水管500散发的热量传导至上层的所述表层板600,以达到室内供暖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导热板400覆盖所述隔热板300顶部、所述凹槽510底部及侧壁表面,因此在铺设水管500后,可以省去在所述水管500上方铺设导热板400的步骤,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而且相较于在所述水管上方铺设导热板,所述导热板400覆盖所述隔热板300顶部、所述凹槽510底部及侧壁表面,有助于增大所述导热板400与所述水管500的外表面间的接触面积,以将所述水管500散发的热量及时传导至上层的所述表层板600,从而可降低热量损耗,进一步提高所述导热板400的导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表层板600与所述导热板400的表面贴合以覆盖所述水管500。
本实施例中,所述表层板600与所述导热板400间通过粘结剂相粘接,以固定所述表层板600与所述导热板400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表层板600为地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表层板还可以为瓷砖。
本实施例中,所述铺装结构100可用于铺设室内地面。铺设方法包括:在室内地面上铺设多个水泥饼;铺设所述基板200、隔热板300及导热板400 构成的复合板结构;找平;铺设所述水管500;铺设所述表层板600。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0、隔热板300及导热板400构成一体化的复合板结构,所述复合板结构的铺装及找平可一次完成,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
所述水泥饼的作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所述水泥饼能够起到粘接所述基板200与室内地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述水泥饼用于作为找平层。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水泥饼呈阵列排布。单个所述水泥饼的直径为 5cm~7cm。
在上述找平的工艺步骤中,可借助激光找平仪发出的激光进行找平。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铺装结构还可以用于铺装室内顶面。铺设方法包括:在室内顶面上铺设多个水泥饼;铺设所述隔热板、导热板及水管构成的复合结构;在所述导热板表面铺设第一石膏板,所述第一石膏板覆盖所述水管;在所述第一石膏板表面铺设第二石膏板。
所述第一石膏板及第二石膏板厚度大,能够起到阻隔室内空气与所述水管的作用,有助于保证室内温度稳定。具体的,所述第一石膏板的厚度为 9.5mm~12mm,所述第二石膏板的厚度也为9.5mm~12mm。
铺设所述第一石膏板前,在所述导热板表面涂覆一层粘结剂,以使所述第一石膏板及所述导热板间牢固地粘接。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铺设第一石膏板后,在所述第一石膏板表面打入干壁钉,所述干壁钉穿过所述第一石膏板及导热板,且所述干壁钉的头部位于所述隔热板内。
铺设所述第二石膏板前,在所述第一石膏板表面涂覆一层粘结剂,以使所述第一石膏板及所述第二石膏板间牢固地粘接。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铺设第二石膏板后,在所述第二石膏板表面打入干壁钉,所述干壁钉穿过所述第二石膏板、第一石膏板及导热板,且所述干壁钉的头部位于所述隔热板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石膏板及第二石膏板也可以用保温砂浆替代,所述保温砂浆的厚度为8mm~25mm。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室内顶面铺设所述铺装结构时,还可以将所述隔热板直接固定设置于吊顶框架(例如轻钢龙骨架)上,从而可省去在室内顶面上铺设水泥饼的工艺步骤。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表面具有用于铺设水管的凹槽;
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覆盖所述隔热板顶部、所述凹槽底部及侧壁表面;
水管,所述水管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导热板位于所述水管与所述隔热板之间;
表层板,所述表层板覆盖所述导热板表面,且所述铺装结构具有多个导热板、多个水管,以同一表层板覆盖所述多个导热板,且所述表层板位于所述水管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材料为铝、铁或碳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厚度为0.15mm~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厚度为15mm~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材料为挤塑式聚苯乙烯塑料、硬泡聚氨酯或发泡聚丙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0mm~2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位于所述隔热板的底部,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导热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厚度为3mm~20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硅酸钙板或塑料板。
CN201821419894.8U 2018-08-31 2018-08-31 铺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0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9894.8U CN209620501U (zh) 2018-08-31 2018-08-31 铺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9894.8U CN209620501U (zh) 2018-08-31 2018-08-31 铺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0501U true CN209620501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1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989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0501U (zh) 2018-08-31 2018-08-31 铺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0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71851U (zh) 一种节能速热的电热陶瓷地暖砖
CN103225384B (zh) 一种高导热玻璃钢地暖地板
CN203462678U (zh) 一种毛细管装饰板
CN202866246U (zh) 一种地暖导热模块
CN207863379U (zh) 一种地板采暖用铝合金地板
CN104790634A (zh) 快铺轻型电加热地暖基板系统单元及其铺装方法
CN209620501U (zh) 铺装结构
CN201722873U (zh) 外墙保温板及其连接件
CN205560931U (zh) 一种楼面地暖
CN104452990A (zh) 外墙保温防水板
CN104879817B (zh) 干式地暖系统
CN205012548U (zh) 一种复合型蒸压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
CN201943250U (zh) 保温外墙砖
CN206467981U (zh) 发泡材料隔音隔热保温结构
CN201284530Y (zh) 薄型低温热水地辐射采暖板块
CN104964330B (zh) 干式地暖系统
CN104879816B (zh) 干式地暖系统
CN205617589U (zh) 复合房屋墙板
CN204987199U (zh) 新型电热式地暖地板
CN203223969U (zh) 低温地面辐射采暖用基板
CN203684547U (zh) 一种古建筑屋面保温节能结构
CN207144286U (zh) 一种建筑用保温隔音砖
CN203213330U (zh) 新型复合保温板
CN202706385U (zh) 一种冷热饰面板以及其组成的制冷或采暖系统
CN1260439C (zh) 墙体外保温层膨胀聚苯板的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