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4320U - 吊顶承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吊顶承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74320U CN207974320U CN201721910251.9U CN201721910251U CN207974320U CN 207974320 U CN207974320 U CN 207974320U CN 201721910251 U CN201721910251 U CN 201721910251U CN 207974320 U CN207974320 U CN 2079743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upport plate
- furred ceiling
- load carrier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顶承重装置。吊顶承重装置包括顶面,所述顶面位于建筑内部,还包括:连接板、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吊挂板和支撑板,所述吊挂板与所述支撑板均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吊挂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可调;吊杆,所述吊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吊挂板上,所述吊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顶面;吊顶龙骨,所述吊顶龙骨搭接在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顶面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顶承重装置,提高了吊顶安装后的稳定性,方便调整吊顶龙骨的位置,减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降低吊顶的安装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顶承重装置。
背景技术
吊顶对室内建筑的顶部起到装饰的作用,是室内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
现有技术中,吊顶朝向室内顶面的一侧一般设置有吊顶龙骨,吊顶龙骨通过吊杆吊挂在顶面上。发明人在实现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上述吊顶的安装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吊顶的重量较大,通过吊杆吊挂在顶面上时吊顶龙骨容易在连接吊杆的位置因受力集中而发生变形,吊顶安装后的稳定性差;第二,吊顶龙骨位于吊顶上,一旦吊顶吊挂在顶面上后,吊顶龙骨的位置无法调整,安装出现误差时需将吊顶整体拆卸后调整,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施工周期,不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第三,吊杆的挠度大,需要在顶面的原始混凝土上开设多个孔位进行反向支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程度较大。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顶承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吊顶安装后的稳定性,方便调整吊顶龙骨的位置,减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降低吊顶的安装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顶承重装置,包括顶面,所述顶面位于建筑内部,还包括:连接板、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吊挂板和支撑板,所述吊挂板与所述支撑板均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吊挂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可调;吊杆,所述吊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吊挂板上,所述吊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顶面;吊顶龙骨,所述吊顶龙骨搭接在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顶面的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吊杆的第二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顶面上。
可选的,所述吊顶承重装置还包括紧固螺柱,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吊顶龙骨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柱的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定位孔、所述安装孔后固定在所述吊顶龙骨中。
可选的,所述吊顶承重装置还包括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所述第一滑移板与所述吊挂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所述吊挂板通过所述第一滑移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滑移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滑移板上开设有第一滑移孔,所述第二滑移板上开设有第二滑移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滑移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滑移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条形孔。
可选的,所述吊挂板平行于所述支撑板。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加强边,所述加强边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加强边上连接有加强板。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顶承重装置,可以提高吊顶龙骨与支撑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吊顶龙骨的形变,提高吊顶安装的稳定性,且支撑板和连接板的组合具有较大的抗弯和抗拉特性,更容易控制安装质量,减少对顶面所在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当吊顶龙骨搭接在支撑板上后,调节吊挂板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即可调整吊顶龙骨的水平高度,降低吊顶的安装和调试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承重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承重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吊挂板、支撑板、以及吊杆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承重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承重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吊挂板、支撑板、以及吊杆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顶承重装置,包括顶面7、连接板1、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板1上的吊挂板2和支撑板3、吊杆4、以及吊顶龙骨5。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顶面7位于建筑内部,是室内的顶面7,所述吊挂板2与所述支撑板3均垂直于所述连接板1,所述吊挂板2和所述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吊杆4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吊挂板2上,所述吊杆4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顶面7;所述吊顶龙骨5搭接在所述支撑板3朝向所述顶面7的表面上。以吊顶承重装置将吊顶龙骨5吊挂在顶面7上为例,首先将吊杆4的第二端固定在顶面7上,随后在支撑板3上搭接方形的吊顶龙骨5。吊顶龙骨5与吊顶相连接,通过将吊顶龙骨5搭接在支撑板3上,可以有效地支撑吊顶。吊顶龙骨5搭接在支撑板3上,可以增加吊顶龙骨5与支撑板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吊顶龙骨5的稳定性,以增加吊顶的平稳性。且支撑板3和连接板1的组合具有较大的抗弯和抗拉特性,更容易控制安装质量,减少对顶面7所在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当吊顶龙骨5搭接在支撑板3上后,调节吊挂板2和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即可调整吊顶龙骨5的水平高度,降低吊顶的安装和调试的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板3与吊挂板2之间的距离可调,可以是吊挂板2固定在连接板1上,支撑板3沿远离或者靠近所述连接板1的方向可滑移设置;使支撑板3和吊挂板2之间的距离可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承重装置,可以提高吊顶龙骨5与支撑板3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吊顶龙骨5的形变,提高吊顶安装的稳定性,且支撑板3和连接板1的组合具有较大的抗弯和抗拉特性,更容易控制安装质量,减少了对顶面7所在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当吊顶龙骨5搭接在支撑板3上后,调节吊挂板2和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即可调整吊顶龙骨5的水平高度,降低吊顶的安装和调试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
可选地,所述吊杆4的第二端通过膨胀螺栓41固定在所述顶面7上。膨胀螺栓41延伸进顶面7所在的原始混凝土中紧固,可以有效地将吊杆4的第二端固定在顶面7上,连接快捷稳固。
较佳地,所述吊顶承重装置还包括紧固螺柱51,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定位孔33,所述吊顶龙骨5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柱51的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定位孔33、所述安装孔后固定在所述吊顶龙骨5中。上述设置方式不仅可以将吊顶龙骨5安装在支撑板3上,还可以调节吊顶龙骨5在支撑板3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吊顶承重装置还包括第一滑移板21和第二滑移板31,所述第一滑移板21与所述吊挂板2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板31与所述支撑板3垂直连接;所述吊挂板2通过所述第一滑移板21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上,所述支撑板3通过所述第二滑移板31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上。第一滑移板21可以增加吊挂板2与连接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吊挂板2与连接板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第二滑移板31可以增加支撑板3与连接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支撑板3与连接板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过程,所述连接板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所述第一滑移板21上开设有第一滑移孔22,所述第二滑移板31上开设有第二滑移孔32;所述第一连接孔11与所述第一滑移孔22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12与所述第二滑移孔32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有便于拆卸和安装的优势,便于在工厂成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组装成型,缩短了施工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孔12为条形孔。当吊顶龙骨5的位置需要调整时,将第二连接孔12与第二滑移孔32之间的连接螺栓旋松;使支撑板3沿着第二连接孔12的延伸方向滑移,当支撑板3运动到预定的位置时,紧固第二连接孔12与第二滑移孔32之间的连接螺栓即可。
较佳地,所述吊挂板2平行于所述支撑板3。以使搭接在支撑板3上的吊顶龙骨5具有良好的平稳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3。可以减少吊挂板2和支撑板3位置调节时所需滑移的距离,降低调节的难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1包括加强边,所述加强边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加强边上连接有加强板6。加强板6增加了连接板1的抗弯和抗拉的特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加强板6与所述支撑板3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1的两侧。加强板6可以平衡连接板1的受力,在吊顶龙骨5搭接在支撑板3后,有利于保持吊顶龙骨5的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吊挂板2上可以开设有条形的调节孔23,所述吊杆4的第一端可以沿着调节孔23的延伸方向进行滑移,在吊顶龙骨5的水平高度确定后调节吊顶龙骨5在支撑板3上的位置,便捷有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顶承重装置,可以提高吊顶龙骨5与支撑板3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吊顶龙骨5的形变,提高吊顶安装的稳定性,且支撑板3和连接板1的组合具有较大的抗弯和抗拉特性,更容易控制安装质量,减少对顶面7所在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当吊顶龙骨5搭接在支撑板3上后,调节吊挂板2和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即可调整吊顶龙骨5的水平高度,降低吊顶的安装和调试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吊顶承重装置,包括顶面,所述顶面位于建筑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板、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吊挂板和支撑板,所述吊挂板与所述支撑板均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吊挂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可调;
吊杆,所述吊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吊挂板上,所述吊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顶面;
吊顶龙骨,所述吊顶龙骨搭接在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顶面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第二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承重装置还包括紧固螺柱,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吊顶龙骨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柱的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定位孔、所述安装孔后固定在所述吊顶龙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承重装置还包括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所述第一滑移板与所述吊挂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所述吊挂板通过所述第一滑移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滑移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滑移板上开设有第一滑移孔,所述第二滑移板上开设有第二滑移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滑移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滑移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条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板平行于所述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加强边,所述加强边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加强边上连接有加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顶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10251.9U CN207974320U (zh) | 2017-12-30 | 2017-12-30 | 吊顶承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10251.9U CN207974320U (zh) | 2017-12-30 | 2017-12-30 | 吊顶承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74320U true CN207974320U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76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910251.9U Active CN207974320U (zh) | 2017-12-30 | 2017-12-30 | 吊顶承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743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39790A (zh) * | 2019-12-04 | 2020-03-31 | 深圳市奇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电管线支架 |
-
2017
- 2017-12-30 CN CN201721910251.9U patent/CN2079743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39790A (zh) * | 2019-12-04 | 2020-03-31 | 深圳市奇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电管线支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49552A (zh) | 顶挂跌级吊顶及安装方法 | |
US4101036A (en) | Support column with ceiling thrusters | |
EP2937485B1 (en) | Suspended ceiling comprising a system for supporting a load | |
CN207974320U (zh) | 吊顶承重装置 | |
CN204850205U (zh) | 吊顶安装结构 | |
CN107649810A (zh) | 一种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及固定码安装方法 | |
CN108049554A (zh) | 双层跌级吊顶及安装方法 | |
CN208563813U (zh) | 装饰板材干挂组合挂件 | |
CN104368609B (zh) | 活套摆动门托辊找正装置及其找正方法 | |
CN208235779U (zh) | 吊顶吊挂装置 | |
CN208122075U (zh) | 顶挂跌级吊顶 | |
CN207974336U (zh) | 吊顶挂接组件 | |
CN208044135U (zh) | 一种配网交接箱安装支架 | |
CN206282591U (zh) | 一种带纠偏功能的广告字结构 | |
CN108086568A (zh) | 吊顶挂接组件及挂接方法 | |
CN215202669U (zh) | 一种变截面混凝土箱梁的钢筋绑扎胎架 | |
CN210917046U (zh) | 一种用于调节护栏外侧模板高度与平衡的装置 | |
CN108718897A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苗木种植用扶正装置 | |
CN208306529U (zh) | 车用控制器安装装置 | |
CN114193386A (zh) | 轨道安装调节机构 | |
CN210820171U (zh) | 预制t梁钢筋绑扎胎膜架 | |
CN209647960U (zh) | 中空球体的安装辅助系统 | |
CN208777634U (zh) | 一种可调节的电梯井道 | |
CN208147189U (zh) | 用于带钢在线激光焊机的导轨装置 | |
CN207566661U (zh) | 一种后背包式家用电梯的导轨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