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3946U -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3946U
CN207973946U CN201721851930.3U CN201721851930U CN207973946U CN 207973946 U CN207973946 U CN 207973946U CN 201721851930 U CN201721851930 U CN 201721851930U CN 207973946 U CN207973946 U CN 207973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ge
lower die
die
layered product
hot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19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宗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eng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eng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eng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eng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519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3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3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394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主要是由一第一吸浆下模与一第二吸浆下模分别进入不同浆箱,同时吸浆完成为第一胚料层及第二胚料层,再经由一转移模依序带动挤压成型并合模,使第一胚料层与第二胚料层合并成为厚度加倍的厚胚品,再经由一热压上、下模合模热压定型成为模塑产品,具备加快制造速度,增加模塑产品厚度及避震空间,以增益缓冲避震效果,且可以制造成型出内外不同硬度和/或内外不同颜色和/或内外不同使用特性的模塑产品及使表面皆为优面的实用功效。

Description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可以加快制造速度,增加模塑产品厚度及避震空间,以增益缓冲避震效果,且可以制造成型出内外不同硬度和/或内外不同颜色和/或内外不同使用特性及表面皆为优面的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塑料材料制成的塑料产品,有容易释出毒素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难以回收再利用,或回收分解难以处理,回收处理费用庞大等问题,导致多年来已对全球环境保护产生严重伤害。在现今环保意识高涨的年代,寻找无毒、容易回收处理的材料,已成为研究及实际应用上的主流。
目前已有发展以纸浆纤维材料和/或植物纤维材料混合打浆为浆质材料,借由吸浆模吸浆附着材料,再经过热压定型技术制造而成的产品,为与“塑料产品”区分,一般皆称之为“模塑产品”。模塑产品有容易回收再制造再利用的优势,符合环保再利用及节能减碳的潮流,因此快速被工商业界及普罗大众所接受并乐于采用,模塑产品经常可见的例如:碗、盘、杯盖、包装材、避震材、垫材等产品都渐有采用。
模塑产品的制造必须经过“吸浆塑形”及“热压定型”二道作业,其中,“吸浆塑形”是由一吸浆下模下降浸入一充满浆料的浆箱内,再由一抽吸装置经由该吸浆模对浆箱内的浆料进行真空吸引,使该吸浆模的模面上形成一“胚料层”,当该吸浆模上升离开浆箱时,因持续抽吸作用使该胚料层逐渐降湿,接着该吸浆模连同胚料层共同上升并去与一冷压模合模挤压该胚料层,使该浆料层降低湿度并同时塑形为一“初胚品”,然后该吸浆模吸附该初胚品离开冷压模,完成吸浆塑形的作业,接着即进行“热压定型”作业,其是借由热压模对吸浆塑形后的胚料层进行热压定型作业,使原先的胚料层干燥并定型成为模塑产品的成品。
本实用新型人专业从事模塑产品的制造工作,经由长时间接触模塑产品的经验,发觉到模塑产品在制造上有以下缺失存在:
1.传统制造模塑产品时对胚料层的吸附动作,仅能单侧(贴附住模面之侧)进行,因此胚料层整体的降湿速度慢且不一致,进而影响到制造速度,导致制造速度慢。
2.传统制造模塑产品时,吸浆模只能使胚料层一次性单层覆盖于模面上,胚料层无法多层层叠,因此厚度无法增加,导致避震效果不佳,一般只适用于成型外观较为平顺且厚度无需过厚的小型产品(例如碗、盘、杯盖等),若想要制造厚度较厚,避震效果较佳的模塑产品 (例如:具有较佳避震效果的包装材),传统制造方法尚难以达成。
3.传统制造模塑产品时,吸浆模只能使胚料层一次性单层覆盖于模面上,胚料层无法多层层叠,因此无法制造成型出内外不同硬度和/或内外不同颜色和/或内外不同使用特性的模塑产品。
4.表面存在非优面,导致价值感不高。习知模塑产品上会明显存在着一侧为优面及另一侧为非优面二种表面,用于包装价值性非极高的商品(例如包装鸡蛋)时尚为合适,但倘用来包装价值性较高的商品(例如手机)时,则会因模塑产品之包装材中有“非优面”存在,造成视觉观感不佳,更会拉低整体商品的价值感。
因为习知模塑产品有制造速度慢、厚度难以增加及表面会有一非优面的既存缺失存在,使得模塑产品在使用用途的推广上受到很大限制,无法直接用于包装价值性高的商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组成全新的模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加快制造速度的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则是提供一种可以增加成品厚度及避震空间,以利增益缓冲避震效果的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主要目的,则是提供一种可以制造成型出内外不同硬度和/或内外不同颜色和/或内外不同使用特性的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主要目的,则是提供一种可使表面皆为优面的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包括有:一转移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一第一主机架空间内的上方位置,该转移模的模面朝下,该转移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而可于需要时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及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转移模与一第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一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至少二浆箱,包含:至少一第一浆箱,设置于该第一主机架空间的下方,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及至少一第二浆箱,设置于一第二主机架空间的下方,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该第二主机架空间是位于该第一主机架空间侧边,该第二浆箱则位于该第一浆箱侧边;至少二吸浆下模,包含:至少一第一吸浆下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第一浆箱的顶面开口处,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朝上,未动作时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高于该第一浆箱的浆料面,该第一吸浆下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而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一吸浆下模与一第二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二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及至少一第二吸浆下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第二浆箱的顶面开口处,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朝上,未动作时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高于该第二浆箱的浆料面,该第二吸浆下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而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二吸浆下模与一第三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三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一第三主机架空间,设置于该第二主机架空间的侧边;至少一热压下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一侧机架空间内,该侧机架空间位于该第三主机架空间的侧边,该热压下模的模面朝上,该热压下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而可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热压下模与一第四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四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及至少一热压上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侧机架空间的顶部底面,且位于该热压下模正上方,该热压上模的模面朝下,该热压上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而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热压上模与一第五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五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上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中,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与该转移模的模面形状对称,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与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形状相同,该热压下模的模面与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形状相同,该热压上模的模面与该热压下模的模面形状对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是运用上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再进行如下步骤:
(1)启动该第一吸浆下模下降沉浸入该第一浆箱的浆料内,并通过所连接的第二抽送装置开始吸浆,以在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上形成一第一胚料层;同时启动该第二吸浆下模下降沉浸入该第二浆箱的浆料内,并通过所连接的第三抽送装置开始吸浆,以在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上形成一第二胚料层;
(2)吸浆时间一到,该第一吸浆下模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上移离开浆面回到该第一浆箱的顶面开口处;同时该第二吸浆下模吸附住该第二胚料层也上移离开浆面回到该第二浆箱的顶面开口处,过程中,该第二抽吸装置及该第三抽吸装置持续抽吸作用,使该第一胚料层及该第二胚料层降湿;
(3)启动该转移模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该转移模下移进入该第一吸浆下模内合模挤压该第一胚料层成型,随即该转移模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启动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同时该第一吸浆下模所连接的第二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作用,使该第一胚料层与该第一吸浆下模间脱开;
(4)令该转移模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上移回到该第一主机架空间内的上方位置;
(5)启动该转移模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该转移模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水平移动到该第二主机架空间内的上方位置;
(6)启动该转移模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该转移模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下移进入该第二吸浆下模内合模,该第一胚料层与该第二胚料层二者即在该转移模与该第二吸浆下模间共同挤压结合成型为一厚胚品,过程中,该转移模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持续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厚胚品,同时该第二吸浆下模所连接的第三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作用,使该厚胚品与该第二吸浆下模间脱开;
(7)令该转移模吸附住该厚胚品上移回到该第二主机架空间内的上方位置;
(8)启动该转移模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该转移模吸附住该厚胚品水平移动到该第三主机架空间内的上方位置处,同时启动该热压下模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该热压下模水平横向移动到该第三主机架空间内的下方位置,使该转移模吸附住该厚胚品而位于该热压下模的正上方;
(9)令该转移模吸附住该厚胚品下移进入该热压下模内合模挤压成型,随即该热压下模所连接的第四抽送装置启动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厚胚品,同时该转移模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作用,使该厚胚品与该转移模间脱开;
(10)令该转移模上移回到该第三主机架空间内的上方位置,该热压下模则持续吸附住该厚胚品;
(11)令该热压下模吸附住该厚胚品水平横向往回移动到该热压上模的正下方,同时令该转移模横向退回到该第一主机架空间内的上方位置;
(12)启动该热压上模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该该热压上模下降进入该热压下模内合模,由该热压上模与该热压下模共同对该厚胚品进行热压定型作业,使该厚胚品完全干燥成为一模塑产品;
(13)热压定型作业时间一到,该热压上模所连接的第五抽送装置启动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模塑产品,同时该热压下模所连接的第四抽送装置启动吹送作用,使该热压下模与该模塑产品间脱开,该热压上模吸附住该模塑产品向上移动回位,然后将该模塑产品自该热压上模上取离。
上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中,该厚胚品的厚度为该第一胚料层或该第二胚料层的至少二倍。
上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中,将该模塑产品自该热压上模上取离的动作是借由机械手臂靠近该热压上模底面承接该模塑产品,同时该热压上模所连接的第五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作用,使该模塑产品与该热压上模间脱开,然后即可将该模塑产品自该热压上模上取离。
上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中,该第一吸浆下模所吸附的第一胚料层及该第二吸浆下模所吸附的第二胚料层,二者间有部分造型及位置相同之处,也有部分造型及位置相异之处。
上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中,该第一吸浆下模所吸附的第一胚料层及该第二吸浆下模所吸附的第二胚料层,二者合并成为厚胚品时,二者造型及位置相同的部位即做贴合,二者造型及位置相异的部位则不做贴合,并产生一空间存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1.本实用新型揭示该第一吸浆下模及该第二吸浆下模二者分别在该第一浆箱及第二浆箱中同时吸浆,可以加快制造速度;此种构造设计是目前任何习知模塑产品制造机所无,更重要的是,该第一浆箱及第二浆箱内所放置的浆料可以是不同浓度和/或不同颜色和/或不同材质特性的浆料,借以制造成型出内外不同硬度和/或内外不同颜色和/或内外不同使用特性(例如内外不同坚韧性)的模塑产品,或者也可以因由双层胚料层合模挤压成型,因此达成仅部分部位补强厚度和/或颜色和/或特性的作用,详而言之,即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可制造成型出款式多样化的不同产品。
2.本实用新型于制程中由该第一吸浆下模及该第二吸浆下模同时吸浆完成为第一胚料层及第二胚料层,再经由该转移模分别带动挤压成型再合模,使第一胚料层与第二胚料层合并成为厚度加倍的厚胚品,因此可以增加厚度,以利增益模塑产品的避震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可因尺寸设计上的选择,使模塑产品内部形成若干空间,借以增强缓冲避震效果。
3.本实用新型于制程中所形成的厚胚品,是由该第一吸浆下模及该第二吸浆下模同时吸浆完成为第一胚料层及第二胚料层,再经由该转移模分别带动挤压成型再合模,使第一胚料层与第二胚料层合并成为厚度加倍的厚胚品,因该厚胚品的外表面是由该第一吸浆下模及该第二吸浆下模吸浆时紧密贴合所形成的优面,所以热压定型后的模塑产品的外表面即皆为优面,使用上足以提升包装商品的整体价值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的构造组成示意图。
图2至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连续步骤示意图。
图15a是本实用新型中由第一吸浆下模吸浆形成第一胚料层的作用示意图。
图15b是本实用新型中由第二吸浆下模吸浆形成第二胚料层的作用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由转移模与第二吸浆下模将第一胚料层及第二胚料层挤压合并成为厚胚品的作用示意图。
图中:
1、自动成型机 11、第一主机架空间
12、第二主机架空间 13、第三主机架空间
14、侧机架空间 21、第一浆箱
22、第二浆箱 31、第一吸浆下模
32、第二吸浆下模 40、转移模
51、热压下模 52、热压上模
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一种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的整体构造组成如图1所示,乃为一种特别适用于制造出模塑产品的自动成型机1,构造组成上主要包括有:
一转移模40,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一第一主机架空间11内的上方位置,该转移模40的模面朝下,且该转移模40的模面为外凸者,该转移模40受一外在动力机构(例如动力缸体和/或马达、滑轨及滚轮的配置,并不局限)带动而可于需要时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以及受该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而可以于需要时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转移模40与一第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一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
一第一浆箱21,设置于该第一主机架空间11的下方,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
一第二浆箱22,设置于一第二主机架空间12的下方,该第二主机架空间12是位于该第一主机架空间11侧边,因此该第二浆箱22则位于该第一浆箱21侧边,该第二浆箱22的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
一第一吸浆下模31,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第一浆箱21的顶面开口处,该第一吸浆下模 31的模面朝上,未动作时该第一吸浆下模31的模面高于该第一浆箱21的浆料面,该第一吸浆下模31的模面与该转移模40的模面形状对称,故该第一吸浆下模31的模面为内凹者,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受一外在动力机构(例如动力缸体,并不局限)带动而可于需要时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一吸浆下模31与一第二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二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
一第二吸浆下模32,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第二浆箱22的顶面开口处,该第二吸浆下模 32的模面朝上,未动作时该第二吸浆下模32的模面高于该第二浆箱22的浆料面,且该第二吸浆下模32的模面与该第一吸浆下模31的模面同样为内凹者,该第二吸浆下模32受一外在动力机构(例如动力缸体,并不局限)带动而可于需要时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二吸浆下模32与一第三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三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 作用。
一第三主机架空间13,设置于该第二主机架空间12的侧边,为一供转换物件用的空间。
一热压下模51,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一侧机架空间14内,该侧机架空间14位于该第三主机架空间13的侧边,该热压下模51的模面朝上,且该热压下模51的模面与该第二吸浆下模32的模面同样为内凹者,该热压下模51可借由一外在动力机构(例如马达、滑轨及滚轮的配置,并不局限)推动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热压下模51与一第四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四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
以及一热压上模52,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侧机架空间14的顶部底面,且位于该热压下模51正上方,该热压上模52的模面朝下,且该热压上模52的模面与该热压下模51的模面形状对称而为外凸者,该热压上模52可借由一外在动力机构(例如动力缸体,并不局限)推动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热压上模52与一第五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五抽送装置的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风)作用。
上述构造即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其中,所提及的外在动力机构及第一、二、三、四、五抽送装置因皆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成,且其作用明显可成立,故未示于图,以免图面过于复杂难辨。
根据上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的构造组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制造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运用上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再进行如下步骤:
(1)如图2所示,启动该第一吸浆下模31下降沉浸入该第一浆箱21的浆料内,并通过所连接的第二抽送装置开始吸浆,以在该第一吸浆下模31的模面上形成一第一胚料层;同时启动该第二吸浆下模32下降沉浸入该第二浆箱22的浆料内,并通过所连接的第三抽送装置开始吸浆,以在该第二吸浆下模32的模面上形成一第二胚料层。
(2)如图3所示,吸浆时间一到,该第一吸浆下模31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上移离开浆面回到原先位置(该第一浆箱21的顶面开口处);同时该第二吸浆下模32吸附住该第二胚料层也上移离开浆面回到原先位置(该第二浆箱22的顶面开口处),亦即吸浆时间一到,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及该第二吸浆下模32皆上移回到未下降前的位置,过程中,该第二抽吸装置及该第三抽吸装置持续抽吸作用,使该第一胚料层及该第二胚料层降湿。
(3)如图4所示,启动该转移模40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该转移模40直向下移进入该第一吸浆下模31内合模挤压该第一胚料层成型,随即该转移模40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启动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同时该第一吸浆下模31所连接的第二抽送装置则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送风)作用,使该第一胚料层与该第一吸浆下模31间脱开。
(4)如图5所示,令该转移模40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上移回到原先位置(该第一主机架空间11内的上方位置)。
(5)如图6所示,启动该转移模40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该转移模40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水平移动到该第二主机架空间12内的上方位置。
(6)如图7所示,启动该转移模40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该转移模40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下移进入该第二吸浆下模32内合模,此时该第一胚料层与该第二胚料层二者即在该转移模40与该第二吸浆下模32间共同挤压结合成型为一厚胚品,该厚胚品的厚度即为该第一胚料层或该第二胚料层的二倍,过程中,该转移模40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持续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厚胚品,同时该第二吸浆下模32所连接的第三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送风)作用,使该厚胚品与该第二吸浆下模32间脱开,此时,该第三抽送装置的吹送 (送风)作用也令该厚胚品降湿。
(7)如图8所示,令该转移模40吸附住该厚胚品上移回到该第二主机架空间12内的上方位置处。
(8)如图9所示,启动该转移模40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该转移模40吸附住该厚胚品水平移动到该第三主机架空间13内的上方位置处,同时启动该热压下模51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该热压下模51水平横向移动到该第三主机架空间13内的下方位置,亦即此时该转移模40吸附住该厚胚品而位于该热压下模51的正上方。
(9)如图10所示,令该转移模40吸附住该厚胚品下移进入该热压下模51内合模挤压成型,随即该热压下模51所连接的第四抽送装置启动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厚胚品,同时该转移模40所连接的第一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送风)作用,使该厚胚品与该转移模40间脱开。
(10)如图11所示,令该转移模40上移回到该第三主机架空间13内的上方位置,该热压下模51则持续吸附住该厚胚品。
(11)如图12所示,令该热压下模51吸附住该厚胚品水平横向往回移动到该热压上模 52的正下方,同时令该转移模40横向退回到该第一主机架空间11内的上方位置处,此时该第一吸浆下模31、该第二吸浆下模32及该转移模40可以适时展开下一行程的吸浆及转换动作。
(12)如图13所示,启动该热压上模52所连接的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该该热压上模52 下降,终至该热压上模52进入该热压下模51内合模,此时该厚胚品即介于该热压上模52与该热压下模51间,因此该热压上模52与该热压下模51即共同对该厚胚品进行热压定型作业一段时间,使该厚胚品完全干燥成为一模塑产品。
(13)如图14所示,当热压定型作业时间一到,该热压上模52所连接的第五抽送装置启动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该模塑产品,同时该热压下模51所连接的第四抽送装置启动吹送(送风)作用,以使该热压下模51与该模塑产品间脱开,然后该热压上模52吸附住该模塑产品向上移动回位,最后,借由机械手臂靠近该热压上模52底面承接该模塑产品,同时该热压上模52所连接的第五抽送装置停止抽吸作用,转换成吹送(送风)作用,使该模塑产品与该热压上模52间脱开,然后即可将该模塑产品自该热压上模52上取离。
经过以上诸项步骤一一进行后,所预期的模型产品即可制造成型,且所述制造成型的模塑产品除厚度明显增加为至少二倍外,更可在模塑产品的成品内部产生出缓冲空间,以增进耐压避震效果。请参见图15a和图15b所示,此即依照前述步骤1(即如图2所示),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及该第二吸浆下模32分别在第一浆箱21及第二浆箱22内同时进行吸浆,以在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及该第二吸浆下模32的模面上分别吸附形成该第一胚料层及该第二胚料层时,该第一吸浆下模31所设置的吸浆面与该第二吸浆下模32所设置的吸浆面,可以有部分造型及位置相同之处,也可以有部分造型及位置相异之处,亦即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及该第二吸浆下模32二者所设置的吸浆面为造型相对称的类似者,但有部分部位会有位置上的差异性。
因此,如图16所示,当依照前述步骤6(即如图7所示),令该转移模40吸附住该第一胚料层下移进入该第二吸浆下模32所吸附的第二胚料层内合模时,原本单层的第一胚料层与第二胚料层二者即在该转移模40与该第二吸浆下模32间共同挤压结合成为一厚度加倍的厚胚品,此时可以看出,该厚胚品内部存在着若干空间S,这是因为原本单层的第一胚料层与第二胚料层二者,初期的造型已存在着部分部位有位置上的差异性,二者造型及位置相同的部位即做贴合,二者造型及位置相异的部位则不做贴合,故挤压结合成为厚胚品后,原本胚料层位置差异的部位即在该厚胚品内部产生出该空间S来,达成可以增加厚度及可以产生缓冲空间的效果,借以增进耐压避震的实用性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具备如下优异功效:
1.本实用新型揭示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及该第二吸浆下模32二者分别在该第一浆箱21及第二浆箱22中同时吸浆,可以加快制造速度;此种构造设计是目前任何习知模塑产品制造机所无,更重要的是,该第一浆箱21及第二浆箱22内所放置的浆料可以是不同浓度和/或不同颜色和/或不同材质特性的浆料,借以制造成型出内外不同硬度和/或内外不同颜色和/或内外不同使用特性(例如内外不同坚韧性)的模塑产品,或者也可以因由双层胚料层合模挤压成型,因此达成仅部分部位补强厚度和/或颜色和/或特性的作用,详而言之,即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可制造成型出款式多样化的不同产品。
2.本实用新型于制程中由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及该第二吸浆下模32同时吸浆完成为第一胚料层及第二胚料层,再经由该转移模40分别带动挤压成型再合模,使第一胚料层与第二胚料层合并成为厚度加倍的厚胚品,因此可以增加厚度,以利增益模塑产品的避震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可因尺寸设计上的选择,使模塑产品内部形成若干空间,借以增强缓冲避震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举设置二段吸浆下模(即该第一吸浆下模31与该第二吸浆下模32)搭配二段浆箱(即该第一浆箱21与该第二浆箱22)使用为实施例做说明,然实际上,吸浆下模及浆箱不受二段为限,也可以是二段以上(至少二段)的吸浆下模,再搭配二段以上(至少二段)的浆箱对应使用,然后该转移模40再依序与二段以上(至少二段)的吸浆下模分别挤压及合模成型为厚度增加(至少二倍以上)的厚胚品,也因此本实用新型名称“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中的“多段下吸浆”即在指下吸浆的动作至少二段以上,即至少包括该第一吸浆下模31与该第二吸浆下模32以上。
4.本实用新型于制程中所形成的厚胚品,是由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及该第二吸浆下模32 同时吸浆完成为第一胚料层及第二胚料层,再经由该转移模40分别带动挤压成型再合模,使第一胚料层与第二胚料层合并成为厚度加倍的厚胚品,因该厚胚品的外表面是由该第一吸浆下模31及该第二吸浆下模32吸浆时紧密贴合所形成的优面,所以热压定型后的模塑产品的外表面即皆为优面,使用上足以提升包装商品的整体价值感。
5.本实用新型于制程中所形成的厚胚品,最后是转移由该热压下模51承接,再与该热压上模52合模对厚胚品进行热压定型工作,若热压时间必须较长,则该热压下模51及热压上模52的构成也可以设置成在同侧有二组,以对同一厚胚品进行二段式热压定型工作,借以降低整体热压工时,并可使模塑产品表面更呈优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转移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一第一主机架空间内的上方位置,该转移模的模面朝下,该转移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而可于需要时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及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转移模与一第一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一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至少二浆箱,包含:至少一第一浆箱,设置于该第一主机架空间的下方,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及至少一第二浆箱,设置于一第二主机架空间的下方,内部容装浆料,顶面为开口状,该第二主机架空间是位于该第一主机架空间侧边,该第二浆箱则位于该第一浆箱侧边;
至少二吸浆下模,包含:至少一第一吸浆下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第一浆箱的顶面开口处,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朝上,未动作时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高于该第一浆箱的浆料面,该第一吸浆下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而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一吸浆下模与一第二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二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及至少一第二吸浆下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第二浆箱的顶面开口处,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朝上,未动作时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高于该第二浆箱的浆料面,该第二吸浆下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带动而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第二吸浆下模与一第三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三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一第三主机架空间,设置于该第二主机架空间的侧边;
至少一热压下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一侧机架空间内,该侧机架空间位于该第三主机架空间的侧边,该热压下模的模面朝上,该热压下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而可做水平横向位移动作,该热压下模与一第四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四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及至少一热压上模,受装设支持而存在于该侧机架空间的顶部底面,且位于该热压下模正上方,该热压上模的模面朝下,该热压上模受一外在动力机构推动而可做直立上下位移动作,该热压上模与一第五抽送装置连接,可接受该第五抽送装置的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与该转移模的模面形状对称,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与该第一吸浆下模的模面形状相同,该热压下模的模面与该第二吸浆下模的模面形状相同,该热压上模的模面与该热压下模的模面形状对称。
CN201721851930.3U 2017-12-25 2017-12-25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73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1930.3U CN207973946U (zh) 2017-12-25 2017-12-25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1930.3U CN207973946U (zh) 2017-12-25 2017-12-25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3946U true CN207973946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0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193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73946U (zh) 2017-12-25 2017-12-25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3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0617A (zh) * 2017-12-25 2018-05-22 常州市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0617A (zh) * 2017-12-25 2018-05-22 常州市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8060617B (zh) * 2017-12-25 2023-08-15 常州市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7217B (zh) 模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及成品
CN108442183A (zh) 模塑产品双次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7974873A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09412613U (zh) 翻转式吸浆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
CN207973945U (zh) 模塑产品多段上吸浆自动成型机
CN107881854A (zh) 模塑产品双吸浆冷挤压两段热压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8425291A (zh) 模塑产品双吸浆冷挤压两段热压自动成型的制造方法
CN108252164A (zh) 模塑产品双次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09686146U (zh) 纸塑产品上往复式吸浆自动成型机
CN104070586A (zh) 竹篮的制作方法
JP2019512616A (ja) 成形品の自動成形機、製造方法および完成品
CN207973946U (zh)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CN108060617A (zh) 模塑产品多段下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7974874A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08328560U (zh) 模塑产品双次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CN108560324A (zh) 模塑产品多段上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07552815U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
CN207552813U (zh) 模塑产品双吸浆冷挤压两段热压自动成型机
TW200427960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refrigerator door
CN207552814U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
CN208328561U (zh) 模塑产品双次下吸浆自动成型机
CN203228437U (zh) 自动盒子成型折入机
CN206616206U (zh) 一种用于生产香皂的模具
CN206840768U (zh) 一种便于生产的高效制鞋成型模具
CN108547182A (zh) 一种纸浆模塑环保餐具精品工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