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3273U -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3273U
CN207963273U CN201820158800.XU CN201820158800U CN207963273U CN 207963273 U CN207963273 U CN 207963273U CN 201820158800 U CN201820158800 U CN 201820158800U CN 207963273 U CN207963273 U CN 207963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ups
air
technology
protectiv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88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胜军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Wanshilo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Wanshilo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Wanshilo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Wanshilong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88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3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3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32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风降温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其机体放置方式较为多样,提高其适应能力;并且机体闲置时可以方便对其进行防尘保护,提高其实用性;而且机体使用时间较长后结霜可以方便及时进行清理,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包括底板和机体;还包括连接板、支撑板、挂板、螺纹管、螺纹杆和夹板,挂板前侧壁设置有放置槽,并在放置槽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和限位片;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内设置有保护腔,保护套底端连通设置有保护口,并在保护口处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有抽绳;还包括霜层厚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和加热管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风降温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冷库里面用来降温的主流设备中,冷风机是最普遍的一种,换热效率高且降温速度快;现有的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包括底板和机体,机体安装在底板顶端;现有的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使用时,通过机体进行冷库降温即可;现有的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使用中发现,其机体放置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其适应能力较差;并且机体闲置时不能方便对其进行防尘保护,导致其实用性较差;而且机体使用时间较长后结霜无法方便及时进行清理,从而导致其使用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其机体放置方式较为多样,提高其适应能力;并且机体闲置时可以方便对其进行防尘保护,提高其实用性;而且机体使用时间较长后结霜可以方便及时进行清理,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的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包括底板和机体;还包括连接板、支撑板、挂板、螺纹管、螺纹杆和夹板,支撑板安装在连接板顶端,挂板安装在连接板后端,挂板前侧壁设置有放置槽,并在放置槽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和限位片,螺纹管的后端插入至滚珠轴承内部并与限位片连接,螺纹杆后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纹管前端内部,螺纹杆前端与夹板连接;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内设置有保护腔,保护套底端连通设置有保护口,并在保护口处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有抽绳,机体插入至保护腔内部,并且保护套通过抽绳与机体相对固定;还包括霜层厚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和加热管组,霜层厚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和加热管组均位于机体内部,霜层厚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加热管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还包括卡簧组和卡板,卡簧组后端与夹板连接,卡簧组前端与卡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连接板底端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底端螺装在底板顶端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还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支撑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端分别焊接在支撑台左端和右端,还包括三组缓冲弹簧组和三组缓冲板,三组缓冲弹簧组的一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右侧板左侧和支撑台顶端连接,三组缓冲板分别安装在三组缓冲弹簧组的另一端,机体卡装在三组缓冲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还包括四组支腿,四组支腿的顶端分别螺装在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吸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其可以通过连接板、支撑板和挂板之间的连接配合方便机体挂装,使机体放置方式较为多样,提高其适应能力,挂装时,通过旋转螺纹管,使其带动螺纹杆上的夹板前后向移动,使挂板适应不同厚度的固定材料;并且机体闲置时,能够通过保护套对本体进行防尘保护,当保护套脏污时,可通过抽绳进行拆装,方便更换清理,从而提高其实用性;而且机体内部结构主要由盘管、翅片、风机和加热管组构成,在制冷降温的时候,风机旋转带动冷库内的空气流经盘管和翅片强制循环,这时空气流经盘管和翅片时和盘管内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制冷剂吸收空气的热量而气化,而空气放出热量温度变低的同时空气中的水分将会以霜的形式附着在翅片和盘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翅片和盘管上霜层会越来越厚,目前基本都采用定时化霜的方式,设定好化霜的次数和每次化霜的时间,累计冷风机工作的时间,到了化霜的时间加热管组就开始加热,加热够了设定的化霜时长就停止工作,这种化霜方式不管机体需不需要化霜,翅片上有没有霜层,加热管组到时就加热化霜,且每次都要加热够设定的时间才停止,这样就造成了电能的大量浪费且不可控,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化霜不彻底或加热过量,而在冷风机内部翅片上嵌入霜层厚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号经可编程控制器的分析处理,输出是否需要化霜信号及霜层是否化干净,化霜时,温度传感器监测机体内部的温度信号同时经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控制化霜的温度,防止加热过量,按需化霜、能耗可控的同时,方便及时进行清理,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板、连接板、支撑板和挂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连接图;
附图中标记:1、底板;2、机体;3、连接板;4、支撑板;5、挂板;6、螺纹管;7、螺纹杆;8、夹板;9、滚珠轴承;10、限位片;11、保护套;12、固定通孔;13、抽绳;14、霜层厚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6、可编程控制器;17、加热管组;18、卡簧组;19、卡板;20、安装柱;21、左侧板;22、支撑台;23、缓冲弹簧组;24、缓冲板;25、支腿;26、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包括底板1和机体2;还包括连接板3、支撑板4、挂板5、螺纹管6、螺纹杆7和夹板8,支撑板安装在连接板顶端,挂板安装在连接板后端,挂板前侧壁设置有放置槽,并在放置槽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9和限位片10,螺纹管的后端插入至滚珠轴承内部并与限位片连接,螺纹杆后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纹管前端内部,螺纹杆前端与夹板连接;还包括保护套11,保护套内设置有保护腔,保护套底端连通设置有保护口,并在保护口处设置有固定通孔12,固定通孔内设置有抽绳13,机体插入至保护腔内部,并且保护套通过抽绳与机体相对固定;还包括霜层厚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可编程控制器16和加热管组17,霜层厚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和加热管组均位于机体内部,霜层厚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加热管组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其可以通过连接板、支撑板和挂板之间的连接配合方便机体挂装,使机体放置方式较为多样,提高其适应能力,挂装时,通过旋转螺纹管,使其带动螺纹杆上的夹板前后向移动,使挂板适应不同厚度的固定材料;并且机体闲置时,能够通过保护套对本体进行防尘保护,当保护套脏污时,可通过抽绳进行拆装,方便更换清理,从而提高其实用性;而且机体内部结构主要由盘管、翅片、风机和加热管组构成,在制冷降温的时候,风机旋转带动冷库内的空气流经盘管和翅片强制循环,这时空气流经盘管和翅片时和盘管内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制冷剂吸收空气的热量而气化,而空气放出热量温度变低的同时空气中的水分将会以霜的形式附着在翅片和盘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翅片和盘管上霜层会越来越厚,目前基本都采用定时化霜的方式,设定好化霜的次数和每次化霜的时间,累计冷风机工作的时间,到了化霜的时间加热管组就开始加热,加热够了设定的化霜时长就停止工作,这种化霜方式不管机体需不需要化霜,翅片上有没有霜层,加热管组到时就加热化霜,且每次都要加热够设定的时间才停止,这样就造成了电能的大量浪费且不可控,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化霜不彻底或加热过量,而在冷风机内部翅片上嵌入霜层厚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号经可编程控制器的分析处理,输出是否需要化霜信号及霜层是否化干净,化霜时,温度传感器监测机体内部的温度信号同时经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控制化霜的温度,防止加热过量,按需化霜、能耗可控的同时,方便及时进行清理,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还包括卡簧组18和卡板19,卡簧组后端与夹板连接,卡簧组前端与卡板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其可以通过卡簧组对固定材料进行保护,减少因卡板与连接板间距过近而造成的固定材料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连接板底端设置有安装柱20,安装柱底端螺装在底板顶端后侧;通过上述设置,其可以通过其可以通过旋转安装柱方便对连接板进行拆卸,方便底板直接置于平面,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还包括左侧板21、右侧板和支撑台22,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端分别焊接在支撑台左端和右端,还包括三组缓冲弹簧组23和三组缓冲板24,三组缓冲弹簧组的一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右侧板左侧和支撑台顶端连接,三组缓冲板分别安装在三组缓冲弹簧组的另一端,机体卡装在三组缓冲板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其可以通过三组缓冲弹簧组缓冲机体工作时产生的晃动,更加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还包括四组支腿25,四组支腿的顶端分别螺装在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吸盘26;通过上述设置,其可以通过四组支腿和四组吸盘方便稳定和提高支撑效果,并可以通过旋转四组支腿方便其拆卸,从而更加方便挂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其在工作时,可以通过连接板、支撑板和挂板之间的连接配合方便机体挂装,使机体放置方式较为多样,提高其适应能力,挂装时,通过旋转螺纹管,使其带动螺纹杆上的夹板前后向移动,使挂板适应不同厚度的固定材料;并且机体闲置时,能够通过保护套对本体进行防尘保护,当保护套脏污时,可通过抽绳进行拆装,方便更换清理,从而提高其实用性;而且机体内部结构主要由盘管、翅片、风机和加热管组构成,在制冷降温的时候,风机旋转带动冷库内的空气流经盘管和翅片强制循环,这时空气流经盘管和翅片时和盘管内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制冷剂吸收空气的热量而气化,而空气放出热量温度变低的同时空气中的水分将会以霜的形式附着在翅片和盘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翅片和盘管上霜层会越来越厚,目前基本都采用定时化霜的方式,设定好化霜的次数和每次化霜的时间,累计冷风机工作的时间,到了化霜的时间加热管组就开始加热,加热够了设定的化霜时长就停止工作,这种化霜方式不管机体需不需要化霜,翅片上有没有霜层,加热管组到时就加热化霜,且每次都要加热够设定的时间才停止,这样就造成了电能的大量浪费且不可控,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化霜不彻底或加热过量,而在冷风机内部翅片上嵌入霜层厚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号经可编程控制器的分析处理,输出是否需要化霜信号及霜层是否化干净,化霜时,温度传感器监测机体内部的温度信号同时经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控制化霜的温度,防止加热过量,按需化霜、能耗可控的同时,方便及时进行清理,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可以通过卡簧组对固定材料进行保护,减少因卡板与连接板间距过近而造成的固定材料的损坏;可以通过其可以通过旋转安装柱方便对连接板进行拆卸,方便底板直接置于平面,提高使用可靠性;可以通过三组缓冲弹簧组缓冲机体工作时产生的晃动,更加实用;可以通过四组支腿和四组吸盘方便稳定和提高支撑效果,并可以通过旋转四组支腿方便其拆卸,从而更加方便挂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包括底板(1)和机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3)、支撑板(4)、挂板(5)、螺纹管(6)、螺纹杆(7)和夹板(8),支撑板(4)安装在连接板(3)顶端,挂板(5)安装在连接板(3)后端,挂板(5)前侧壁设置有放置槽,并在放置槽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9)和限位片(10),螺纹管(6)的后端插入至滚珠轴承(9)内部并与限位片(10)连接,螺纹杆(7)后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纹管(6)前端内部,螺纹杆(7)前端与夹板(8)连接;还包括保护套(11),保护套(11)内设置有保护腔,保护套(11)底端连通设置有保护口,并在保护口处设置有固定通孔(12),固定通孔(12)内设置有抽绳(13),机体(2)插入至保护腔内部,并且保护套(11)通过抽绳(13)与机体(2)相对固定;还包括霜层厚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可编程控制器(16)和加热管组(17),霜层厚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可编程控制器(16)和加热管组(17)均位于机体(2)内部,霜层厚度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15)均与可编程控制器(16)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16)和加热管组(17)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簧组(18)和卡板(19),卡簧组(18)后端与夹板(8)连接,卡簧组(18)前端与卡板(19)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板(3)底端设置有安装柱(20),安装柱(20)底端螺装在底板(1)顶端后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板(21)、右侧板和支撑台(22),左侧板(21)和右侧板的底端分别焊接在支撑台(22)左端和右端,还包括三组缓冲弹簧组(23)和三组缓冲板(24),三组缓冲弹簧组(23)的一端分别与左侧板(21)右侧、右侧板左侧和支撑台(22)顶端连接,三组缓冲板(24)分别安装在三组缓冲弹簧组(23)的另一端,机体(2)卡装在三组缓冲板(24)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支腿(25),四组支腿(25)的顶端分别螺装在底板(1)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支腿(25)的底端均设置有吸盘(26)。
CN201820158800.XU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63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8800.XU CN20796327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8800.XU CN20796327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3273U true CN207963273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4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880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6327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3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9497B (zh) 一种户外节能散热型电气柜
CN207995277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监控装置
CN106214106B (zh) 一种鞋子烘干装置
CN207963273U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下的冷风机
CN208537781U (zh) 一种新型的光模块散热装置
CN101404867A (zh) 电气柜冷却送风系统
CN205375202U (zh) 一种能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太阳能跟踪系统
CN208504993U (zh) 一种可自动清灰的沸腾干燥机
CN207025736U (zh) 一种电路板的打胶装置
CN216750876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配电柜
CN205863729U (zh) 一种室外配电箱
CN201222838Y (zh) 电气柜冷却送风装置
CN207611204U (zh) 一种影像科用便携式观片装置
CN217130962U (zh) 热力设备充氮保护系统
CN205919514U (zh) 一种新型节能风道加热器
CN216752524U (zh) 一种用于制作抗菌防潮羽绒棉的设备
CN218328372U (zh) 一种建筑暖通采暖装置
CN206055869U (zh) 一种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
CN211264962U (zh) 一种视频监控数据存储装置
CN207702783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室外机防霜装置
CN215654615U (zh)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冷冻式干燥机
CN220800120U (zh) 带电作业降温服
CN20965834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源缩放装置
CN208765307U (zh) 一种制冷厂用具有节能散热的制冷设备
CN220959003U (zh) 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