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3447U -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3447U
CN207943447U CN201721451565.7U CN201721451565U CN207943447U CN 207943447 U CN207943447 U CN 207943447U CN 201721451565 U CN201721451565 U CN 201721451565U CN 207943447 U CN207943447 U CN 207943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rack
accumulator
transport
c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15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爱平
熊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nglow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nglow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nglow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nglow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15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3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3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34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用于仓库中纸品货物的运输,包括:轨道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根平行轨道;若干台轨道运输车,包括具有若干个存货舱的车体和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存货舱上的运送机,轨道运输车还具有安装在车体下方的两个车轮组和动力单元;动力充电装置,包括蓄能器和具有发送部件和接收部件充电单元,发送部件与外部电源连通,接收部件与蓄能器连通;控制装置,包括防撞模块、防脱轨模块、防火模块以及警报器,控制装置与轨道运输车通信连接,发送部件包括若干沿轨道装置连续排列的发送线圈组,发送线圈组固定在两根轨道之间的地面上,接收部件为接收线圈组,固定在轨道运输车的底部与蓄能器连接,蓄能器与动力单元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系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纸品仓库中货物运输的轨道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动化物流系统和自动化仓库迅速发展,适用于仓储的大规模的轨道运输系统随之产生。轨道运输系统适用于各类高密度储存方式的仓库,运行时无需叉车驶入巷道,提高安全性,配合运输车在轨道上快速无遮挡的运行,提高整体仓库的运行效率。另外轨道运输车还能够与其他物流设备实现自动连接,如堆垛机、顶升机等,按照计划进行物流的运输,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轨道运输系统多为通用型设计,适合一般类型仓库使用,而某些特定类型的仓库根据存储货品的不同对轨道运输系统具有不同的需求。首先,现代化的仓库为提高使用率需要充分利用空间,轨道设置相对密集,为提高运输效率轨道运输车的密度也相对较高,因此轨道运输系统中的能源供应需求较大,且对于能源供应的方式要求也较高,需要再保证供应量的同时不影响轨道运输车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纸品仓库中的轨道运输系统中能源供应量大,供应方式不能影响轨道运输车运行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用于仓库中纸品货物的运输,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根平行轨道,两根轨道的上表面与地面高度齐平;若干台轨道运输车,沿轨道运动,包括具有若干个存货舱的车体和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存货舱上的运送机,存货舱垂直于车体运行方向贯通车体左右两侧,与外接输送装置相对接,轨道运输车还具有安装在车体下方的两个车轮组和带动一个车轮组同步运动的动力单元,车轮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根轨道上的两个车轮;动力充电装置,包括蓄能器和充电单元,蓄能器固定在轨道交通车内,充电单元包括发送部件和接收部件,发送部件与外部电源连通,接收部件与蓄能器连通;以及控制装置,包括防撞模块、防脱轨模块、防火模块以及警报器,控制装置与轨道运输车通信连接,用于控制轨道运输车运行,其中,发送部件包括若干沿轨道装置连续排列的发送线圈组,该发送线圈组固定在两根轨道之间的地面上且上表面与地面齐平,用于将外部电能转化为磁场,接收部件为接收线圈组,固定在轨道运输车的底部并与蓄能器连接,接收线圈组根据发送线圈组生成的磁场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并转化为电流输出到蓄能器中,将外部的电能储存到蓄能器中,蓄能器与动力单元连接,为轨道运输车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车轮组中的两个车轮分别为有轮缘的车轮和无轮缘的车轮,两根轨道分别与一组车轮组中的两个车轮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轨道运输车还包括车体控制单元,车体控制单元,分别与动力单元、运送机以及控制装置连接,安装在车体内部,用于控制车体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轴组件和电机,车轮具有外部轮箱,电机固定在一个外部轮箱的外壁上,具有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出端与一个车轮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驱动轴组件的一端连接,驱动轴组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驱动轴组件包括一根驱动轴和两个位于驱动轴两端的万向节,一个万向节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万向节与另一个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运送机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支架、数根辊筒、运送动力单元以及运送控制单元,数根辊筒为抗静电滚筒,沿存货舱贯通的方向相互平行排布,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上,运送动力装置安装在辊筒两端,用于驱动辊筒转动,运送控制单元安装在支架上,与运送动力单元和车体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运送机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运送机还包括定位装置,用于货物的定位,定位装置固定在支架上,与运送控制单元连接,具有数组光电传感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运送机还具有蓝牙传感器,用于货物装卸前运送机和外接输送装置相对位置的匹配,蓝牙传感器包括蓝牙发送模块和蓝牙接收模块,蓝牙发送模块设置在外接输送装置上,蓝牙接收模块设置在运送控制单元内,蓝牙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外接输送装置的位置信号,蓝牙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置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特征在于:其中,若干个存货舱为单层或自上而下的多层设置。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轨道运输系统中的动力充电装置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能够在运输的过程中不间断的充电,确保轨道运输车的长期使用,不会出现中途能源不足的问题。为配合仓库中不同货物存储以及不同仓库结构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系统中的轨道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充电装置中的发送部设置在轨道装置下方的地面下,因此无论轨道如何铺设轨道运输车都能够灵活进出,不会因为供电问题产生限制。这样的供电方式充分满足轨道运输系统对于供电的需求,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另外,根据制品仓库存储货物较轻且易燃的特殊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控制系统,用于防止货物滑落以及对仓库火情的监控。控制装置中的防撞模块能够很好的防止使用过程中轨道运输车的碰撞,以降低货物滑落的可能性。控制装置还具有防火模块以及警报器,仓库里的整体情况进行监控,当出现火情时及时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图1为轨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轨道运输车内的运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轨道运输系统示意图的照片;
图5为动力单元示意图的照片;以及
图6为轨道运输车内的运送机示意图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作具体阐述。
图1为轨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轨道运输系统示意图的照片。
如图1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轨道运输系统包括轨道运输车1、轨道装置2、动力充电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轨道运输车1包括车体、两个车轮组11、动力单元12、若干个运送机14、信号灯15、防风单元、防撞单元16以及车内控制单元17。
车体,具有沿移动方向设置的前后两端,包括框架10、将框架10包裹住的外壳,框架10为龙门框架,包括上框架、左侧框架、右侧框架,框架10使用H型钢焊接而成,相互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若干个存货舱,分别位于龙门框架下方的空间内,存货舱沿垂直于车体运行的方向贯通车体的左右两侧,具有供货物进出的两个开口,该开口位于车体的左右两侧。若干个存货舱为单层或自上而下的多层设置,相互之间采用H型钢进行分隔固定。货物装卸时,与具有至少一层运输层的外接输送装置相对接,进行货物的装卸。
本实施例中框架10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龙门框架下方形成两个存货舱,两个存货舱为左右对称的单层设置。
车轮组11包括两个具有外部轮箱111的车轮。两个车轮组11分别安装在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的下方。车轮组11中的一个车轮为无轮缘的车轮112另一个车轮为有轮缘的车轮113,无轮缘的车轮112和有轮缘的车轮113分别位于对应的轨道的上。轮箱111的顶部使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框架10底部。车轮安装在轮箱111内部。
图2为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动力单元示意图的照片。
如图2和5所示,动力单元12包括电机121以及驱动轴组件,用于带动一个车轮组11中的两个车轮同步运动。电机121为卧式涡轮杆减速电机,与牵引组件导线连接,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有轮缘的车轮113的轮箱111外侧,具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具有有轮缘的车轮113的轮箱111中的传动组件连接。
驱动轴组件包括一根驱动轴122和两个万向节123。两个万向节123固定在驱动轴122两端,其中一个万向节123与电机12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另一个万向节123与无轮缘的车轮112的轮箱111中的传动组件连接。
图3为轨道运输车内的运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轨道运输车内的运送机示意图的照片。
如图3和6所示,两个运送机14,用于与外接输送装置配合进行纸品货物的装卸,分别设置在两个存货舱的下部,前后两端具有供物进出的两个通口,两个通口与存货舱开口的位置相匹配。运送机14包括支架、数根辊筒141、运送动力单元、定位单元、重量测量单元、蓝牙传感器以及运送控制单元。
支架包括矩形且中部镂空的外框架142和左右对称的两个截面为型的长条形罩板143。外框架142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框架10上。两个罩板143采用高强度螺栓相互平行的固定在外框架142上,位于运送机14的左右两侧,设置在辊筒141的两端,用于将运送动力单元隔离开。
辊筒141为外层具有橡胶包胶的辊筒。数根辊筒141沿运送机14的两个通孔所在的直线方向相互平行排布,相互之间可独立转动的安装在外框架142上,位于外框架142的镂空处。
运送动力单元包括传动件和与传动件连接的运送电机144。传动件为两组链轮,安装在辊筒141的两端用于带动数根辊筒141转动。运送电机144为变频减速电机,使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左侧的外框架142上,位于左侧的罩板143下端的凹陷内,被左侧的罩板143覆盖住。运送电机144与左侧的链轮连接,带动左侧的链轮转动,进而驱动数根辊筒141转动。
定位单元包括两组挡片组件145和三组光电传感器组件,该光电传感器组件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
本实施中的光电传感器组件为两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46,安装在外框架142上,分别位于运送机14的两个通口处。
本实施中的光电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一组漫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47,时发射端安装在支架中心处,位于两根辊筒之间,接收端安装在存货舱顶部与接收端对应位置的外壳上。
两组挡片组件145分别固定外框架142上,位于在运送机14两个通口的中间位置处。挡片组件包括挡片以及转动部。转动部采用螺栓固定在外框架142上,具有转动电机,用于驱动挡片转动。挡片为由橡胶制成的长条形挡片,一端固定在转动电机上。转动电机设置有运行档和停止档。处于运行档时挡片位于与辊筒平行位置,挡片不高于辊筒141所在的平面,允许货物进出。处于停止档时挡片转动至与与辊筒垂直位置,挡片高出辊筒141所在的平面,用于阻止货物前进。
重量测量装置为两个重力传感器,安装在辊筒141下方,与车内控制单元17连接。
蓝牙传感器,用于货物装卸前运送机14与外接输送装置相对位置的匹配,包括蓝牙发送模块和蓝牙接收模块。蓝牙发送模块设置在外接输送装置上,蓝牙接收模块设置在运送控制单元内,蓝牙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外接输送装置的位置信号,蓝牙接收模块用于位置信号。
运送控制单元,安装在外框架142上,与运送电机144、光电传感器组件、重力传感器以及转动电机连接,用于接受来自光电传感器组件和重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运送电机144运行。
信号灯15,位于车体顶部,具有红、黄、绿三色灯。红灯表示轨道运输车1无法运行,黄灯表示轨道运输车1暂停运行,绿灯表示轨道运输车1正常运行。
防风单元,安装在车体内部,包括出风装置和出风管道。出风装置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右侧框架上,与用于产生气流。出风管道具有进风端和两个出风端,进风端与出风装置连通,出风端为长条形出风口。两个出风口设置在外壳上,分别位于车体左右两侧的存货舱出口的顶部,用于在两个存货舱出口处形成垂直向下的气流。
防撞单元16,位于车体的前端,用于防止轨道运输车1之间由于碰撞产生损伤,包括长条形挡板和弹性件。弹性件为具有保护壳的弹簧,另一端使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外壳上,一端使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长条形挡板内侧。保护壳的长度短于弹簧的长度。
车内控制单元17采用高强度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右侧框架123上,位于外壳内,与电机121、运送控制单元、信号灯15、出风装置连接,用于分别控制动力单元12、运送机14、防风单元的运行。
轨道装置2包括两根轨道。两根轨道分别为与无轮缘的车轮112相匹配的无凸起边缘的轨道和与有轮缘的车轮113相匹配的有凸起边缘的轨道,采用高强度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无凸起边缘的轨道和有凸起边缘的轨道的上表面均与地面高度齐平。
动力充电装置包括蓄能器和充电单元。蓄能器为多组蓄电池,与电机121连通,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左侧框架上。
充电单元包括发送部件和接收部件,发送部件与外部电源连通,接收部件与蓄能器连通。发送部件包括若干组沿轨道装置2连续排列的发送线圈组,该发送线圈组固定在无凸起边缘的轨道和有凸起边缘的轨道之间的地面上且上表面与地面齐平,用于将外部电能转化为磁场。接收部件为接收线圈组,固定在轨道运输车1底部的外壳上,并与蓄能器连接。接收线圈组根据发送线圈组所生成的磁场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并转化为电流输出到蓄能器中,进而将外部的电能储存到蓄能器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充电装置还可以采用有线供电装置,该有线充电装置为滑触线装置。
滑触线装置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位于轨道装置2的一侧,包括吊装单元和滑触线组件。吊装单元包括数根建筑立柱、数根辅助立柱、数个吊座、数根吊梁。数根建筑立柱浇筑在地面上,数根辅助立柱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两根建筑立柱之间设置有数根辅助立柱。每根建筑立柱和每根辅助立柱的顶端都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有一个吊座。吊梁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吊座上,沿建筑立柱和辅助立柱延伸的方向延伸。滑触线组件还具有牵引组件,用于为运行中的轨道运输车1提供电力,安装吊梁上,牵引组件与轨道运输车1连通。
控制装置与车内控制单元17连接,用于控制轨道运输车1运行,包括防撞模块、防脱轨模块、防火模块以及警报器。
防撞模块包括安装在轨道运输车1上的位置感应器。该位置感应器为红外位置感应器,安装在外壳上,位于弹簧的上方,用于发送轨道运输车1的位置信号。
防脱轨模块包括两个红外通讯器和四个缓冲器。
两个红外通讯器采用三角架固定固定在无凸起边缘的轨道和有凸起边缘的轨道之间,位于两根轨道的两端。四个缓冲器均为橡胶缓冲器,分别使用三角架固定在无凸起边缘的轨道和有凸起边缘的轨道的两端的底面上。
防火模块包括沿轨道装置2设置的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沿轨道装置2按固定的间距设置在两根轨道外侧。
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运输系统的运行过程和原理做详细说明。
该轨道运输系统运行时,接通电源,充电单元中发送部件所具有的若干发送线圈组将电能转化为磁场。交通运输车1中的接收线圈组根据发送线圈组所生成的磁场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并转化为电流输出到蓄能器中,蓄能器与电机121连通,为轨道运输车1的运行供电。
若干轨道运输车1在轨道装置2上运行,运行至外接输送装置中蓝牙发送模块发射位置信号的区域,此时设置在运送控制单元内的蓝牙接收模块接收到位置信号,控制转动部运行至运行档,挡片处于平行位置,允许货物进出,控制运送电机144运行带动辊筒转动,将外接输送装置上的纸品货物接收至运送机14内。当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感应146到货物已经完全进入运送机14内时,运送控制单元控制电机121停止运行,并控制挡板组件145中的转动部运行至停止档,挡片处于垂直位置,高出辊筒141所在的平面,不允许货物进出,并保证货物完整的处于存货舱内。此时若出现故障时运送电机144未及时停止,货物继续移动,挡片会将货物挡在存货舱中阻止货物前进。若此时漫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47感应到货物超出感应区,则运送控制单元控制运送电机144反向运行,带动辊筒141反向转动,将货物重新送至感应区域,运送控制单元控制运送电机144停止运行。货物完整处于存货舱内的感应区域后,车内控制单元17控制出风装置运行,形成向下的气流,防止纸品货物发生滑动。
轨道运输车1运送货物至预定位置后,运送机14反向运行,将货物输送至外接输送装置中。
运输过程中,控制装置中的防撞模块接收到来自不同轨道运输车上的位置信号后进行比对,当位置信号显示两个车体间的距离低于预设距离时,防撞模块对轨道运输车发出停止信号,并发出警报。防脱轨模块通过来自红外通讯装置的信号判断轨道运输车1与轨道装置2末端的位置,当轨道运输车1靠近轨道装置2的末端时,防撞模块对轨道运输车发出停止信号,并发出警报,防止出轨。当轨道运输车1运行到轨道装置的两端未能及时停止时缓冲器阻止轨道运输车继续向前运行,避免轨道运输车1移动过度导致脱轨。防火模块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与预设温度进行对比,当高于预设温度时,发出警报。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轨道运输系统采用固定在轨道装置上的发送线圈组与固定在轨道运输车底部的接收线圈组配合将外部电能转移至蓄能器中储存,再提供给轨道运输车使用,这样的供电方式使得轨道运输车的移动极为灵活,能够进出各种角落而不受线路的限制。同时能够在运输的过程中不间断的充电,确保轨道运输车的长期使用,不会出现中途能源不足的问题。为配合仓库中不同货物存储以及不同仓库结构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系统中的轨道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架设,由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轨道运输车所具有的供电方式是与轨道装置想配合的,设置在地面下,因此无论轨道如何铺设轨道运输车都能够灵活进出,不会因为供电问题产生限制。这样的供电方式充分满足轨道运输系统对于供电的需求,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另外,根据制品仓库存储货物较轻且易燃的特殊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严格的控制系统,用于防止货物滑落以及对着火问题的监控。控制装置中的防撞模块、防脱轨模块能够很好的防止使用过程中轨道运输车的碰撞,以降低货物滑落的可能性。同时控制装置还具有防火模块以及警报器,仓库里的整体情况进行监控,防止发生火灾,一出现隐患及时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轨道运输系统中的轨道运输车使用带有万向节的传动轴作为动力单元,带动两个车轮同步运动。两个车轮由同一个电机提供动力,保证了动力传输的稳定性。传动轴上的万向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轴向上的偏移,抵消了由于设计、加工、装配中产生的误差,保证两个车轮上动力传输的稳定,使得轨道运输车运行平稳,避免纸品货物发生掉落。
轨道运输车内的运送机采用光电传感器对货物进行定位。由于纸品货物相对轻薄易滑落,需要保证装卸的过程中货物完整的进入存货舱内才能开始运输,否则会导致货品运输的混乱。光电传感器能够对一定面积内的货物进行定位,对货物在运送机中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货物在运送机内的正常运输。
轨道运输车内的运送机内还设置有蓝牙传感器,用于确定运送机的位置。确保运送机位于与外接输送装置相匹配的位置时启动,避免了对接不准确造成的装卸失败。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轨道运输系统,用于仓库中纸品货物的运输,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根平行轨道,两根所述轨道的上表面与地面高度齐平;
若干台轨道运输车,沿所述轨道运动,包括具有若干个存货舱的车体和若干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存货舱上的运送机,所述存货舱垂直于所述车体运行方向贯通所述车体左右两侧,与外接输送装置相对接,
所述轨道运输车还具有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的两个车轮组和带动一个所述车轮组同步运动的动力单元,所述车轮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轨道上的两个车轮;
动力充电装置,包括蓄能器和充电单元,所述蓄能器固定在所述轨道运输车内,
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发送部件和接收部件,所述发送部件与外部电源连通,所述接收部件与所述蓄能器连通;以及
控制装置,包括防撞模块、防脱轨模块、防火模块以及警报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轨道运输车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轨道运输车运行,
其中,所述发送部件包括若干沿所述轨道装置连续排列的发送线圈组,该发送线圈组固定在两根所述轨道之间的地面上且上表面与地面齐平,用于将外部电能转化为磁场,
所述接收部件为接收线圈组,固定在所述轨道运输车的底部并与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组根据所述发送线圈组生成的磁场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并转化为电流输出到所述蓄能器中,将外部的电能储存到蓄能器中,
所述蓄能器与所述动力单元连接,为所述轨道运输车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车轮组中的两个所述车轮分别为有轮缘的车轮和无轮缘的车轮,
两根所述轨道分别与一组所述车轮组中的两个所述车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轨道运输车还包括车体控制单元,
所述车体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动力单元、所述运送机以及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安装在所述车体内部,用于控制所述车体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轴组件和电机,
所述车轮具有外部轮箱,
所述电机固定在一个所述外部轮箱的外壁上,具有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出端与一个所述车轮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组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驱动轴组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车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驱动轴组件包括一根驱动轴和两个位于所述驱动轴两端的万向节,
一个所述万向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所述万向节与另一个所述车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运送机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支架、数根辊筒、运送动力单元以及运送控制单元,
数根所述辊筒为抗静电滚筒,沿所述存货舱贯通的方向相互平行排布,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运送动力单元安装在所述辊筒两端,用于驱动所述辊筒转动,
所述运送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运送动力单元和所述车体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运送机的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运送机还包括定位装置,用于货物的定位,
所述定位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运送控制单元连接,具有数组光电传感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运送机还具有蓝牙传感器,用于货物装卸前所述运送机和所述外接输送装置相对位置的匹配,
所述蓝牙传感器包括蓝牙发送模块和蓝牙接收模块,所述蓝牙发送模块设置在所述外接输送装置上,所述蓝牙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运送控制单元内,
所述蓝牙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外接输送装置的位置信号,
所述蓝牙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若干个所述存货舱为单层或自上而下的多层设置。
CN201721451565.7U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43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1565.7U CN20794344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1565.7U CN20794344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3447U true CN207943447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70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156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4344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3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4120A (zh)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CN107814119B (zh) 一种轨道运输车内的运送机及轨道运输系统
US11981544B2 (en) Carrier configured to transport various sized objects
CN103643826B (zh) 机械式立体车库及其汽车搬运方法
CN107953904B (zh) 一种车辆停靠控制方法及站级控制系统
KR102066511B1 (ko) 기지 스테이션을 구비하는 궤도차량 시스템
US20220024738A1 (en) Unmanned ground-based transport vehicle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items
KR101352009B1 (ko) 화물검사센터용 컨테이너 차량 이송장치
CN107963086B (zh) 一种行车控制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WO2019100586A1 (zh) 一种管道运输车控制系统
CN115038661A (zh) 带自推进式自动轿厢的电梯系统
CN102939187B (zh) 整备车
CN207943447U (zh) 一种轨道运输系统
WO2022012458A1 (zh) 轨道导引车和输送系统
CN207943446U (zh)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轨道运输系统
CN103832441B (zh) 轨道车辆和列车
CN207943448U (zh) 一种轨道运输车内的运送机及轨道运输系统
CN107672984B (zh) 一种轨道运输车及轨道运输系统
CN209479519U (zh) 双层输送二维码导航的agv
WO2018076834A1 (zh) 一种多式联运互通系统
CN107963085B (zh) 一种车辆、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US3728974A (en) High speed train
CN114834837A (zh) 一种空中轨道式rgv及整车系统
CN103818494A (zh) 一种车辆
CN203727380U (zh) 轨道车辆和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