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6823U -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6823U
CN207936823U CN201820105402.1U CN201820105402U CN207936823U CN 207936823 U CN207936823 U CN 207936823U CN 201820105402 U CN201820105402 U CN 201820105402U CN 207936823 U CN207936823 U CN 207936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flue gas
tank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054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永杰
白玉杰
白贵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Red Star Calci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Red Star Calc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Red Star Calci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Red Star Calc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054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6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6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68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属于余热再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传输烟气的烟气管道、设置在所述烟气管道的进气端用于过滤烟气的过滤罐、用于与所述烟气管道进行热交换的导热油罐、用于与所述导热油罐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水箱和用于与所述烟气管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水箱,所述烟气管道依次贯穿所述导热油罐和第二水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能够保证高温烟气管道余热的充分回收。

Description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再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碳酸钙生产过程中,会伴随生产产生大量高温烟气,为了节约能源,目前绝大多数生产厂家会采用不同的高温烟气回收利用装置,对于余热回收的效果差异比较大,绝大部分余热回收率较低,回收效果差,经过余热回收后的烟气温度仍然很高,排放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此外,为了尽可能回收余热,高温烟气先经过余热回收装置,再进行脱硫、除尘等处理,但未经过除尘的烟气会带有大颗粒杂质,长时间工作会堵塞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影响余热回收效果,余热回收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不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传输烟气的烟气管道、设置在所述烟气管道的进气端用于过滤烟气的过滤罐、用于与所述烟气管道进行热交换的导热油罐、用于与所述导热油罐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水箱和用于与所述烟气管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水箱,所述烟气管道依次贯穿所述导热油罐和第二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管道穿出所述导热油罐的一端设有用于分流烟气的三通管。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包括设置有温度感应器的用于连接所述烟气管道穿出所述导热油罐的一端的第一支管、设置有第一阀门的用于连接所述烟气管道穿入所述第二水箱的一端的第二支管以及设置有第二阀门的第三支管,所述烟气管道穿出所述第二水箱的一端连接第三支管,温度感应器感知温度进而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控制烟气的流向。
进一步地,穿入所述导热油罐内的烟气管道为多层串接结构,该结构可增加烟气管道和导热油罐内的导热油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进一步地,穿入所述第二水箱内的烟气管道为多层串接结构,该结构可增加烟气管道和第二水箱内的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罐包括用于过滤烟气的过滤仓和用于收集灰尘的积尘斗,所述过滤仓设置在所述过滤罐的上部,所述积尘斗设置在所述过滤罐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过滤仓的内壁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相互遮挡的挡流板,挡流板阻挡烟气内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积尘斗为漏斗形结构,所述积尘斗的下部处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积尘斗的出口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罐的一端设置有穿入所述第二水箱的内部的循环管道,所述导热油罐设置有循环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水箱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导热油罐和第一水箱,使循环管道尽可能多的穿入第一水箱内,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道为U形管结构,循环管道的一端的管口设有循环泵,循环泵加快导热油在导热油罐和循环管道之间循环,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高温的烟气管道的进气端通过过滤罐完成初步过滤,防止过多的杂质和灰尘附着于烟气管道的内壁上,降低余热回收效果;烟气管道通过导热油罐,导热油罐内的导热油与烟气管道进行热交换,完成烟气管道余热回收,导热油罐与第一水箱进行热交换,导热油将热能传递给第一水箱内的水,第一水箱内的水通过吸收热能温度升高,用于生活或生产,第一水箱内的水使用后会有新的冷水加入,完成不断循环利用,第一水箱内的水不断吸收导热油罐的热能,从而使导热油罐不断吸收烟气管道内高温烟气的余热,完成余热回收;当烟气管道内的烟气温度过高,或者第一水箱内的水不能及时循环确保导热油罐的温度,从而使烟气管道通过导热油罐后温度降低较少时,烟气管道会通过第二水箱进行再一次的余热回收,第二水箱内的水为循环生活用水,确保烟气管道余热的充分回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能够保证高温烟气管道余热的充分回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气管道;2、过滤罐;21、过滤仓;211、挡流板;22、积尘斗; 221、挡板;3、导热油罐;31、循环管道;4、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6、三通管;61、第一支管;611、温度感应器;62、第二支管;621、第一阀门;63、第三支管;631、第二阀门;7、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进行说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传输烟气的烟气管道1、设置在所述烟气管道1 的进气端用于过滤烟气的过滤罐2、用于与所述烟气管道1进行热交换的导热油罐3、用于与所述导热油罐3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水箱4和用于与所述烟气管道1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水箱5,所述烟气管道1依次贯穿所述导热油罐3和第二水箱5,所述导热油罐3的一端设置有穿入所述第二水箱5的内部的循环管道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高温的烟气管道1的进气端通过过滤罐2完成初步过滤,防止过多的杂质和灰尘附着于烟气管道1的内壁上,降低余热回收效果;烟气管道 1通过导热油罐3,导热油罐3内的导热油与烟气管道1进行热交换,完成烟气管道1余热回收,导热油罐3与第一水箱4进行热交换,导热油将热能传递给第一水箱4内的水,第一水箱4内的水通过吸收热能温度升高,用于生活或生产,第一水箱4内的水使用后会有新的冷水加入,完成不断循环利用,第一水箱4内的水不断吸收导热油罐3的热能,从而使导热油罐3不断吸收烟气管道 1内高温烟气的余热,完成余热回收;当烟气管道1内的烟气温度过高,或者第一水箱4内的水不能及时循环确保导热油罐3的温度,从而使烟气管道1通过导热油罐3后温度降低较少时,烟气管道1会通过第二水箱5进行再一次的余热回收,第二水箱5内的水为循环生活用水,确保烟气管道1余热的充分回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能够保证高温烟气管道余热的充分回收。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烟气管道1穿出所述导热油罐3的一端设有用于分流烟气的三通管6,烟气管道1穿出导热油罐3的一端通过三通管6将不同温度的烟气进行分流处理。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三通管6包括设置有温度感应器611的用于连接所述烟气管道1穿出所述导热油罐3的一端的第一支管61、设置有第一阀门621的用于连接所述烟气管道1穿入所述第二水箱5的一端的第二支管62以及设置有第二阀门631的第三支管63,所述烟气管道1穿出所述第二水箱5的一端连接第三支管63,当烟气管道1内的烟气温度过高,高于标准排放温度时,温度感应器611控制打开第一阀门621,同时关闭第二阀门631,使烟气通过第二支管62进入第二水箱5,完成再次余热吸收后进入脱硫、除尘等后道工序;当烟气管道1内的烟气温度排放低于标准温度时,温度感应器611控制关闭第一阀门621,同时打开第二阀门631,使烟气通过第三支管63直接进入脱硫、除尘等后道工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穿入所述导热油罐3内的烟气管道1为多层串接结构,多层串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烟气管道1与导热油罐3内导热油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使导热油尽可能多的吸收高温烟气的余热。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穿入所述第二水箱5内的烟气管道1为多层串接结构,多层串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烟气管道1与第二水箱5内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使第二水箱 5内水尽可能多的吸收高温烟气的余热。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罐2包括用于过滤烟气的过滤仓21和用于收集灰尘的积尘斗22,所述过滤仓21设置在所述过滤罐2的上部,所述积尘斗22设置在所述过滤罐2 的下部,过滤罐2的下部设置积尘斗22,过滤罐2上部设置过滤仓21,高温烟气从过滤罐2的下部进入,从过滤罐2上端排出,将烟气内含有的部分杂质和灰尘过滤。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滤仓2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过滤仓21的内壁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相互遮挡的挡流板211,烟气通过多个相互遮挡的挡流板211,烟气内的杂质和灰尘被挡流板211阻挡,从而将其从烟气中分离。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积尘斗22为漏斗形结构,所述积尘斗22的下部处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积尘斗22的出口的挡板221,积尘斗22下方设有用于排灰的出口,出口处设置有挡板221,用于开启和关闭出口,杂质和灰尘被积尘斗22上方过滤仓21 的阻挡落入积尘斗22内,挡板221初始为关闭状态,杂质和灰尘堆积高度不得超过积尘斗22深度的2/3,如果堆积深度较高才进行清理,烟气会再次带动杂质和灰尘;如果堆积较低便进行清理,清理频率较高,劳动强度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导热油罐3的一端设置有穿入所述第一水箱4的内部的循环管道31,所述导热油罐3设置有循环管道31的一端与第一水箱4的一端通过法兰7固定连接,导热油罐3和第一水箱4的相对面为圆形端面,且两圆形面向匹配,圆形面边缘设置有法兰7,两法兰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而使导热油罐3和第一水箱4 相互连接,该结构的设置可保证导热油罐3的循环管道31完全穿入第一水箱4,避免循环管道31部分裸露室外,造成热能损失。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循环管道31为U形管结构,循环管道31的一端的管口设有循环泵311,循环泵311设置在U形循环管道31的任一端口,循环泵311会加速导热油罐3 和循环管道31内的导热油交换,提高导热油罐3与第一水箱4的热交换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输烟气的烟气管道(1)、设置在所述烟气管道(1)的进气端用于过滤烟气的过滤罐(2)、用于与所述烟气管道(1)进行热交换的导热油罐(3)、用于与所述导热油罐(3)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水箱(4)和用于与所述烟气管道(1)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水箱(5),所述烟气管道(1)依次贯穿所述导热油罐(3)和第二水箱(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1)穿出所述导热油罐(3)的一端设有用于分流烟气的三通管(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6)包括设置有温度感应器(611)的用于连接所述烟气管道(1)穿出所述导热油罐(3)的一端的第一支管(61)、设置有第一阀门(621)的用于连接所述烟气管道(1)穿入所述第二水箱(5)的一端的第二支管(62)以及设置有第二阀门(631)的第三支管(63),所述烟气管道(1)穿出所述第二水箱(5)的一端连接第三支管(6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入所述导热油罐(3)内的烟气管道(1)为多层串接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入所述第二水箱(5)内的烟气管道(1)为多层串接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2)包括用于过滤烟气的过滤仓(21)和用于收集灰尘的积尘斗(22),所述过滤仓(21)设置在所述过滤罐(2)的上部,所述积尘斗(22)设置在所述过滤罐(2)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2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过滤仓(21)的内壁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相互遮挡的挡流板(21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尘斗(22)为漏斗形结构,所述积尘斗(22)的下部处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积尘斗(22)的出口的挡板(22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罐(3)的一端设置有穿入所述第一水箱(4)的内部的循环管道(31),所述导热油罐(3)设置有循环管道(31)的一端与第一水箱(4)的一端通过法兰(7)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31)为U形管结构,循环管道(31)的一端的管口设有循环泵(311)。
CN201820105402.1U 2018-01-22 2018-01-22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6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5402.1U CN207936823U (zh) 2018-01-22 2018-01-22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5402.1U CN207936823U (zh) 2018-01-22 2018-01-22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6823U true CN207936823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4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0540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6823U (zh) 2018-01-22 2018-01-22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68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083A (zh) * 2021-05-07 2021-08-10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余热梯级回收利用装置
CN116586414A (zh) * 2023-04-19 2023-08-15 江苏维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燃气热脱附耦合生物修复的土壤修复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083A (zh) * 2021-05-07 2021-08-10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余热梯级回收利用装置
CN116586414A (zh) * 2023-04-19 2023-08-15 江苏维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燃气热脱附耦合生物修复的土壤修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7070B (zh) 一种高炉水渣工艺蒸汽消白及热能回收系统
CN206905338U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循环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CN207936823U (zh)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2885650U (zh)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系统胶球清洗系统
CN106582237A (zh) 一种焚烧烟气的净化循环处理系统
CN102620578A (zh) 一种新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9945276A (zh)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热泵供暖系统
CN205909510U (zh) 一种卧式节能环保热水锅炉
CN203177284U (zh) 地热源与燃气组合式供暖供热系统
CN109114581A (zh)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3489246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8332303U (zh) 一种商业用冷热电联供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0087387U (zh) 一种矿井井口防冻系统
CN205361039U (zh) 一种沥青改性工艺用沥青烟气处理装置
CN202246731U (zh) 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
CN107238227A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循环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CN109945174A (zh) 液态排渣锅炉冲渣水闭式循环利用系统
CN206817488U (zh) 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排烟装置
CN204943883U (zh) 一种带尾气余热处理装置的供热锅炉
CN201475974U (zh) 转底炉专用余热锅炉中的烟气辐射挡板
CN210570114U (zh) 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8154509U (zh) 电站锅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3060498A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发电系统
CN203836989U (zh) 一种捞渣机溢流水余热利用装置
CN207797773U (zh) 玻璃熔窑余热锅炉低温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