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5604U - 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5604U
CN207935604U CN201820381290.2U CN201820381290U CN207935604U CN 207935604 U CN207935604 U CN 207935604U CN 201820381290 U CN201820381290 U CN 201820381290U CN 207935604 U CN207935604 U CN 207935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pipe
filature
exhaust
tube body
exhaus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12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HONGDA CHEMICAL FIB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DAN HONGDA CHEMICAL FIB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AN HONGDA CHEMICAL FIB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DAN HONGDA CHEMICAL FIB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12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5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5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5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属于粘胶长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管路结构包括排风管,还包括排风阀,排风管包括在排风阀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排风阀的第一进口连通、另一端向纺丝车的车尾方向延伸且该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排风阀的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向纺丝车的车头方向延伸且该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都是由直管和变径管交替连接形成的变径结构,直管和变径管上都设置有排风进口,相邻的直管的内径不相等且由靠近排风阀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保证纺丝车上每跨位的排风的流量、流速都均匀一致,在确保纺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纺丝产品的产量。

Description

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粘胶长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粘胶长丝生产设备的纺丝产量,就要在单台纺丝车上增加纱锭的数量,随着纱锭数量的增加,纺丝车的长度也在增长,这就要求纺丝所需的排风管路结构不断增长,现有排风管路结构中的风都是从排风管的一头流动到另一头然后排出,排风管各处的直径又相等,排风管增长后,无法保证整个纺丝车上每跨位的排风的流量、流速的均匀一致,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会影响纺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可以保证整个纺丝车上每跨位的排风的流量、流速都均匀一致,满足工艺要求,在确保纺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纺丝产品的产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包括与工程主管连通的排风管,排风管上与每个跨位相对应的位置都设置有排风进口,关键是:所述的管路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排风管与工程主管之间的排风阀,排风管包括在排风阀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排风阀的第一进口连通、另一端向纺丝车的车尾方向延伸且该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排风阀的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向纺丝车的车头方向延伸且该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都是由直管和变径管交替连接形成的变径结构,直管和变径管上都设置有排风进口,相邻的直管的内径不相等且由靠近排风阀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所述的排风阀的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沿竖直面对称设置,排风进口包括设置在排风管底部的竖直进风管和倾斜进风管,竖直进风管位于排风管底部的中心处,倾斜进风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倾斜进风管沿排风管的轴线对称设置。
每个竖直进风管处倾斜进风管的数量为两个,倾斜进风管的轴线与竖直进风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30°且小于60°。
所述的竖直进风管和倾斜进风管远离排风管的一端都设置有流量调节结构,流量调节结构包括与竖直进风管/倾斜进风管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口,调节口处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借助卡箍与连接管连接。
所述的竖直进风管的内径小于等于倾斜进风管的内径且二者的内径之比为1:(1-3)。
所有直管的长度都相等,所有变径管的长度也都相等。
所述的排风阀为三通阀门,三通阀门的出口与工程主管连通,三通阀门的出口竖直设置且出口端朝向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排风阀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第一管体向纺丝车的车尾方向延伸,第二管体向纺丝车的车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排风阀位于纺丝车长度方向的中心处,而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都是变径结构且直管的直径由车头、车尾向中间逐渐增大,这样有利于气体快速向位于中间的排风阀内流动,可以保证整个纺丝车上每跨位的排风的流量、流速都均匀一致,满足工艺要求,在确保纺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纺丝产品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排风进口的A-A向视图。
附图中,1代表排风进口,1-1代表竖直进风管,1-2代表倾斜进风管,2代表直管,3代表变径管,4代表排风阀,5代表调节杆,6代表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包括与工程主管连通的排风管,排风管上与每个跨位相对应的位置都设置有排风进口1,所述的管路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排风管与工程主管之间的排风阀4,排风管包括在排风阀4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排风阀4的第一进口连通、另一端向纺丝车的车尾方向延伸且该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排风阀4的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向纺丝车的车头方向延伸且该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都是由直管2和变径管3交替连接形成的变径结构,直管2和变径管3上都设置有排风进口1,相邻的直管2的内径不相等且由靠近排风阀4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排风阀4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第一管体向纺丝车的车尾方向延伸,第二管体向纺丝车的车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排风阀4位于纺丝车长度方向的中心处,而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都是变径结构且直管2的直径由车头、车尾向中间逐渐增大,这样有利于气体快速向位于中间的排风阀4内流动,可以保证整个纺丝车上每跨位的排风的流量、流速都均匀一致,满足工艺要求,在确保纺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纺丝产品的产量。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排风阀4的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沿竖直面对称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沿排风阀4的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排风进口1包括设置在排风管底部的竖直进风管1-1和倾斜进风管1-2,竖直进风管1-1位于排风管底部的中心处,倾斜进风管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倾斜进风管1-2沿排风管的轴线对称设置,这种结构设置可以增大排风进口1的覆盖面积,排风效果更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直管2和变径管3都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尽可能少地在直管2和变径管3上开口,将每个竖直进风管1-1处倾斜进风管1-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倾斜进风管1-2的轴线与竖直进风管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30°且小于60°,夹角太大则倾斜进风管1-2与竖直进风管1-1的覆盖面积之间没有交集,夹角太小则倾斜进风管1-2与竖直进风管1-1的覆盖面积之间交集太大,导致整体覆盖面积变小,所以综合考虑后,将夹角设置为大于30°且小于60°,优选为4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竖直进风管1-1和倾斜进风管1-2远离排风管的一端都设置有流量调节结构,流量调节结构包括与竖直进风管1-1/倾斜进风管1-2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连接管6,连接管6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口,调节口处设置有调节杆5,调节杆5借助卡箍与连接管6连接。通过改变调节杆5旋入连接管6内的长度,即可改变所在进风管的流量大小,更好地满足工艺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排风管的安装跨距,以及照顾排风进口1的位置,所有直管2的长度都相等,所有变径管3的长度也都相等,直管2的长度为3500-4000mm,本实用新型中的排风管是从800mm变径到200mm,与排风阀4第一进口连接的是变径管3且该变径管3的最大内径为784mm、最小内径为614mm。为了更有利于气体向排风阀4方向流动,所有的变径管3都是偏心变径管且偏心变径管的下端面与直管2的下端面齐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倾斜进风管1-2的覆盖面积更广,竖直进风管1-1的内径小于等于倾斜进风管1-2的内径且二者的内径之比为1:(1-3),本实用新型中将竖直进风管1-1的内径设置为30mm,倾斜进风管1-2的内径设置为64mm。足够大的内径,使得竖直进风管1-1和倾斜进风管1-2具有足够大的进风口,排风效果更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排风阀4为三通阀门,三通阀门的出口与工程主管连通,三通阀门的出口竖直设置且出口端朝向上方,根据气体向上走的原理,使得排风管内的气体经过排风阀4后直接向上运动进入到工程主管内,有利于气体的排放。

Claims (7)

1.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包括与工程主管连通的排风管,排风管上与每个跨位相对应的位置都设置有排风进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路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排风管与工程主管之间的排风阀(4),排风管包括在排风阀(4)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排风阀(4)的第一进口连通、另一端向纺丝车的车尾方向延伸且该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排风阀(4)的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向纺丝车的车头方向延伸且该端的端部为封闭结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都是由直管(2)和变径管(3)交替连接形成的变径结构,直管(2)和变径管(3)上都设置有排风进口(1),相邻的直管(2)的内径不相等且由靠近排风阀(4)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阀(4)的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沿竖直面对称设置,排风进口(1)包括设置在排风管底部的竖直进风管(1-1)和倾斜进风管(1-2),竖直进风管(1-1)位于排风管底部的中心处,倾斜进风管(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有的倾斜进风管(1-2)沿排风管的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竖直进风管(1-1)处倾斜进风管(1-2)的数量为两个,倾斜进风管(1-2)的轴线与竖直进风管(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30°且小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进风管(1-1)和倾斜进风管(1-2)远离排风管的一端都设置有流量调节结构,流量调节结构包括与竖直进风管(1-1)/倾斜进风管(1-2)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连接管(6),连接管(6)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口,调节口处设置有调节杆(5),调节杆(5)借助卡箍与连接管(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进风管(1-1)的内径小于等于倾斜进风管(1-2)的内径且二者的内径之比为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直管(2)的长度都相等,所有变径管(3)的长度也都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阀(4)为三通阀门,三通阀门的出口与工程主管连通,三通阀门的出口竖直设置且出口端朝向上方。
CN201820381290.2U 2018-03-21 2018-03-21 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Active CN207935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1290.2U CN207935604U (zh) 2018-03-21 2018-03-21 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1290.2U CN207935604U (zh) 2018-03-21 2018-03-21 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5604U true CN207935604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5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1290.2U Active CN207935604U (zh) 2018-03-21 2018-03-21 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56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7347A (zh) * 2018-10-23 2019-02-01 上海宝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用喷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7347A (zh) * 2018-10-23 2019-02-01 上海宝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用喷淋系统
CN109297347B (zh) * 2018-10-23 2023-11-24 上海宝丰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用喷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11854U (zh) 一种气液两相流分配控制装置
CN207935604U (zh) 纺丝车排风管路结构
CN109874648A (zh) 一种塑料纤维渗灌管
CN205655455U (zh) 变风量末端和空调
CN105588309B (zh) 变风量末端和空调
CN204142085U (zh) 降膜型换热器的液体分布器
CN112556146B (zh) 一种具有圆柱结构的导风板及空调器
CN208281026U (zh) 尾气收集装置及设备
CN205839467U (zh) 一种纸张横幅定量调节装置
CN208454818U (zh) 一种预制棒沉积反应室
CN206787380U (zh) 溢流布水器和水池内水均匀更新的系统
CN105755887A (zh) 一种纸张横幅定量调节装置及方法
CN202157150U (zh) 纺丝加速装置
CN207958560U (zh) 纺丝车浴液管路结构
CN211312803U (zh) 一种预制泵站
CN207112367U (zh) 一种高效的气体缓冲均流装置
CN207246795U (zh) 一种气液界面与流速调节器
CN202081475U (zh) 排水立管接头
CN207143400U (zh) 一种羊绒开松设备的散绒出料口装置
CN207421407U (zh) 一种旋启式三通止回阀
CN209602744U (zh) 一种用于均匀分配流体的装置
CN211371522U (zh) 一种改变水冷氩气进气方式的喉口法兰
CN204714506U (zh) 一种矿浆分配器
CN2718031Y (zh) 一种用于圆网造纸机的布浆器
CN209355291U (zh) 一种炼钢生产用煤气放散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