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2912U - 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2912U
CN207922912U CN201820112665.5U CN201820112665U CN207922912U CN 207922912 U CN207922912 U CN 207922912U CN 201820112665 U CN201820112665 U CN 201820112665U CN 207922912 U CN207922912 U CN 207922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turn tank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26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加升
乔玲敏
吴晓龙
王珺
张瑞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li Air Condition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Yant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li Air Condition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Yant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li Air Condition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Yant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tai Hli Air Condition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126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2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2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29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包括进水罐和回水罐,进水罐和回水罐之间通过固定板相连接固定;两个U型换热管,两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分别固定套设有不锈钢镜面管;两U型换热管分别与进水罐和回水罐连通,使得进水罐、两U型换热管和回水罐实现循环连通;进水罐上连通有进水管,回水罐上连接有回水管,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通过承压板相连接固定;挂钩,挂钩下端固连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承压板并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U型循环换热器结构稳定,可以应用于工业污水余热利用,可以有效防止U型换热管的管壁结垢,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工厂需要排放温度较高的污水,为满足污废水排放标准(一般为20℃-40℃),工厂需要对污水进行降温处理,同时为了更好的利用余热,大部分工厂选择通过换热器来提取余热并加以利用。
现在大部分工厂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速度,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常用的档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前者应用更为广泛。流体在管内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为提高管内流体的速度,可在两端封头内设置适当隔板,将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组。这样,流体可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而往返管束多次,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档板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多壳程。在管式换热器内,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壳体和管束的温度也不同。
管式换热器因其特殊的管状构造难以彻底清洗,大多数企业及个人对换热设备结垢的影响及清除工艺还停留在机械、高压水、化学酸洗等传统的"破坏性"工艺和观念方面;而且简单地认为设备清洗只有在严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其不知水垢的生成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的能耗,吞噬着企业的利润。而且,单一为了降低清洗的费用,选择了对设备有损害和腐蚀的清洗方法,造成设备的报废和生产的停滞,付出了比清洗剂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代价。比如某水泥集团,采用草酸清洗换热设备,每次清洗时间都不敢超过2个小时,因清洗的不够彻底,所以清洗时间由以前的一年一次变为现在的一年三次,增加了两次的停机停产时间,间接地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以解决现有工业污水余热利用系统中的换热器存在的换热器易结垢,换热效率低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包括进水罐和回水罐,所述进水罐和所述回水罐之间通过固定板相连接固定;两个U型换热管,两所述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分别固定套设有不锈钢镜面管;两所述U型换热管分别与所述进水罐和所述回水罐连通,使得所述进水罐、两所述U型换热管和所述回水罐实现循环连通;所述进水罐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回水罐上连接有回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之间通过承压板相连接固定;挂钩,所述挂钩下端固连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承压板并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镜面管过盈配合在所述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为半圆形焊接边,一个半圆形焊接边扣合焊接在所述进水罐外侧,另一个半圆形焊接边扣合焊接在所述回水罐外侧。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承压板并与所述承压板相焊接固定,所述回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承压板并与所述承压板相焊接固定。
优选的,两所述U型换热管分别为第一U型换热管和第二U型换热管,所述第一U型换热管的两开口端分别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U型换热管的两开口端分别为第三开口端和第四开口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三开口端与所述进水罐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端和所述第四端开口端与所述回水罐相连通,使得所述进水罐、两所述U型换热管和所述回水罐实现循环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换热管和所述第二U型换热管底部通过钢筋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包括进水罐和回水罐,进水罐和回水罐之间通过固定板相连接固定;两个U型换热管,两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分别固定套设有不锈钢镜面管;两U型换热管分别与进水罐和回水罐连通,使得进水罐、两U型换热管和回水罐实现循环连通;进水罐上连通有进水管,回水罐上连接有回水管,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通过承压板相连接固定;挂钩,挂钩下端固连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承压板并与进水管和回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U型循环换热器可以应用于工业污水余热利用,通过挂钩将本实用新型的U型循环换热器吊装在污水池上方,两个U型换热管位于污水池内部,介质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进水罐中,并在进水罐、两U型换热管和回水罐中进行循环流动;介质水在循环流动的过程时,污水池中的污水余热可以通过U型换热管传递到介质水中,使得介质水升温,升温后的介质水可以从回水管流出,从而可以达到工业污水余热利用的目的。两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分别固定套设有不锈钢镜面管,不锈钢镜面管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可以有效防止U型换热管的管壁结垢,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率。进水罐和回水罐之间通过固定板相连接固定,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通过承压板相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U型循环换热器的结构稳定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U型循环换热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U型循环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U型循环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U型循环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U型循环换热器包括进水罐10和回水罐20,进水罐10和回水罐20之间通过固定板30相连接固定;两个U型换热管,两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分别固定套设有不锈钢镜面管90;两U型换热管分别与进水罐10和回水罐20连通,使得进水罐10、两U型换热管和回水罐20实现循环连通;进水罐10上连通有进水管40,回水罐20上连接有回水管50,进水管40和回水管50之间通过承压板60相连接固定;挂钩70,挂钩70下端固连有钢丝绳80,钢丝绳80穿过承压板60并与进水管40和回水管50相连。
本实施例的U型循环换热器可以应用于工业污水余热利用,通过挂钩70将本实施例的U型循环换热器吊装在污水池上方,两个U型换热管位于污水池内部,介质水通过进水管40进入到进水罐10中,并在进水罐10、两U型换热管和回水罐20中进行循环流动;介质水在循环流动的过程时,污水池中的污水余热可以通过U型换热管传递到介质水中,使得介质水升温,升温后的介质水可以从回水管50流出,从而可以达到工业污水余热利用的目的。两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分别固定套设有不锈钢镜面管90,不锈钢镜面管90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可以有效防止U型换热管的管壁结垢,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率。进水罐10和回水罐20之间通过固定板30相连接固定,进水管40和回水管50之间通过承压板60相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提高本实施例的U型循环换热器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不锈钢镜面管90过盈配合在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
固定板30的两端均为半圆形焊接边31,一个半圆形焊接边31扣合焊接在进水罐10外侧,另一个半圆形焊接边31扣合焊接在回水罐20外侧。本实施例中,进水罐10和回水罐20均为圆柱体状,一个半圆形焊接边31扣合焊接在进水罐10的轴体上,另一个半圆形焊接边31扣合焊接在回水罐20的轴体上,使得进水罐10和回水罐20之间通过固定板30相连接固定。
进水管40的上端穿过承压板60并与承压板60相焊接固定,回水管50的上端穿过承压板60并与承压板60相焊接固定。
两U型换热管分别为第一U型换热管81和第二U型换热管82,第一U型换热管81的两开口端分别为第一开口端811和第二开口端812,第二U型换热管82的两开口端分别为第三开口端821和第四开口端822。第一开口端811和第三开口端821与进水罐10相连通,第二开口端812和第四端开口端822与回水罐20相连通,使得进水罐10、第一U型换热管81、第二U型换热管82和回水罐20实现循环连通。
第一U型换热管81和第二U型换热管82底部通过钢筋100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U型换热管81和第二U型换热管82并行交叉排列,即第一U型换热管81的两个管壁和第二U型换热管82的两个管壁相平行排列,且第一U型换热管81的右侧管壁和第二U型换热管82的左侧管壁相交叉接触,第一U型换热管81的右侧管壁和第二U型换热管82的左侧管壁底部之间焊接有钢筋100,使得第一U型换热管81和第二U型换热管82底部通过钢筋100固定连接。第一开口端811和第二开口端812固连有两个平行且向右倾斜设置的连接管,第三开口端821和第四开口端822固连有两个平行且向左倾斜设置的连接管;第一开口端811上的连接管和第三开口端821上的连接管分别与进水罐10相连通,第二开口端812上的连接管和第四开口端822上的连接管分别与回水罐20相连通。第一U型换热管81的底部和第二U型换热管82的底部没有套设有不锈钢镜面管90,是因为第一U型换热管81的底部和第二U型换热管82的底部埋设在污水池底部,第一U型换热管81的底部和第二U型换热管82的底部换热效果较差,又因为第一U型换热管81的底部和第二U型换热管82的底部均为U型,套设不锈钢镜面管的工艺难度较大。
本实施例定义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均是以图1-图4所示的视图关系确定的,只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各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罐和回水罐,所述进水罐和所述回水罐之间通过固定板相连接固定;
两个U型换热管,两所述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分别固定套设有不锈钢镜面管;两所述U型换热管分别与所述进水罐和所述回水罐连通,使得所述进水罐、两所述U型换热管和所述回水罐实现循环连通;
所述进水罐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回水罐上连接有回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之间通过承压板相连接固定;
挂钩,所述挂钩下端固连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承压板并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锈钢镜面管过盈配合在所述U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为半圆形焊接边,一个半圆形焊接边扣合焊接在所述进水罐外侧,另一个半圆形焊接边扣合焊接在所述回水罐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承压板并与所述承压板相焊接固定,
所述回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承压板并与所述承压板相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U型换热管分别为第一U型换热管和第二U型换热管,
所述第一U型换热管的两开口端分别为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U型换热管的两开口端分别为第三开口端和第四开口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三开口端与所述进水罐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端和所述第四开口端与所述回水罐相连通,使得所述进水罐、两所述U型换热管和所述回水罐实现循环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型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U型换热管和所述第二U型换热管底部通过钢筋固定连接。
CN201820112665.5U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22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2665.5U CN207922912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2665.5U CN207922912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2912U true CN207922912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5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266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22912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2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2787B (zh)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CN105253939B (zh) 高温含硫含氮烟气余热型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
CN207922912U (zh) 一种u型循环换热器
CN207922911U (zh) 一种曝气箱换热器
CN103148719B (zh) 换热器
CN201600062U (zh) 空气源热泵可拆卸完全逆流冷媒对水换热器
CN100455972C (zh) 污水及地表水冷热源筒簇在线防污换热装置及方法
CN208000074U (zh) 管式换热器的双向清洗一体化装置
CN207180464U (zh) 一种渗滤液处理板式换热器在线清洗装置
CN201754044U (zh) 波纹管热网加热器
CN201666745U (zh) 带旋流器的壳管式换热器
CN206803846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套管式换热器
CN206019419U (zh) 换热器
CN204594316U (zh) 一种强制循环蒸发器的在线清垢装置
CN220454344U (zh) 具有全自动清洗装置的热交换器
CN209445850U (zh)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CN103836840B (zh) 管壳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RU186512U1 (ru) Кожухотрубн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 мягким кожухом
CN209246060U (zh) 一种锅炉排污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7716401U (zh) 一种汽化冷却排污系统
CN105758252A (zh) 全自动管刷在线清洗系统
CN210089452U (zh) 一种除盐水梯级加热装置
CN211346506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
CN205741082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18673259U (zh) 一种节能耐腐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