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2382U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2382U
CN207922382U CN201721527169.8U CN201721527169U CN207922382U CN 207922382 U CN207922382 U CN 207922382U CN 201721527169 U CN201721527169 U CN 201721527169U CN 207922382 U CN207922382 U CN 207922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hield
connecting rod
air outlet
air conditioner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71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271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2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2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2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挡风板,机壳上开设有出风口;挡风板活动地安装在机壳上,挡风板能够遮挡在出风口的外侧,且挡风板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穿过的孔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当用户选择舒适风模式时,将挡风板位移至出风口处,使得由出风口吹出的风一部分被挡风板遮挡后改变送风方向、一部分经挡风板上的孔洞被打撒后经挡风板吹出,从而有效降低了送风的风感,使送风变得柔和,提升了送风的舒适性;当处于正常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将挡风板从出风口处移开,不影响空调原有功能的正常实现。

Description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挂机的出风口通常位于面板下方,空调开启时,气流会直吹用户,风感较强,导致用户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出风口;和挡风板,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所述挡风板能够遮挡在所述出风口的外侧,且所述挡风板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穿过的孔洞;所述挡风板沿横向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挡风板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机壳上,以使所述挡风板能够以连接在所述连杆和所述机壳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上下摆动。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机壳的出风口处设置一可活动的挡风板,挡风板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穿过的孔洞,优选地,多个孔洞在挡风板的板面上分散布置,这样当用户选择舒适风模式(或者说无风感模式)时,将挡风板位移至出风口处,使得由出风口吹出的风一部分被挡风板遮挡后改变送风方向、一部分经挡风板上的孔洞被打撒后经挡风板吹出,从而有效降低了送风的风感,使送风变得柔和,提升了送风的舒适性;当处于正常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将挡风板从出风口处移开,不影响空调原有功能的正常实现;通过分设在挡风板两端的两个连杆将挡风板连接在机壳上,并使得挡风板能够以连杆和机壳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上下摆动,从而通过挡风板的上下摆动,实现挡风板挡在出风口处或者从出风口处移开。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孔洞均为圆孔,所述孔洞的直径在 2mm~50mm的范围内。
多个孔洞的直径均设置在2mm~50mm的范围内,以确保由出风口吹出的部分气流能够经过挡风板上的多个孔洞吹出,并确保多个孔洞对由出风口吹出的风具有良好的打散效果,使得经孔洞吹出的风的风感变得柔和、舒适;当然,孔洞的形状不限于圆孔,也可以是椭圆孔以及其他形状的孔,孔洞的具体尺寸也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板为平板,所述孔洞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挡风板板面方向之间具有0°~45°的夹角;或所述挡风板为弧形板,所述孔洞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孔洞所在处的所述挡风板的切向之间具有0°~45°的夹角。
因为挡风板具有一定厚度,且孔洞的孔径相对较小,通过设置孔洞的开设角度与垂直于挡风板板面方向具有0°~45°的偏差,可以起到控制风向的作用,从而通过孔洞的开设角度的设置可以增大送风面积,从而降低送风风感;当然,孔洞的开设角度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可以根据挡风板的具体形状、厚度等进行合理设计;对于挡风板为弧形板的情况,可以设置孔洞的开设角度与垂直于孔洞所在处的挡风板的切向之间具有0°~45°的偏差(包括0°),以增大送风面积,从而降低送风风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板为弧形板,且所述挡风板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机壳的形状相适配。
将挡风板设计成与出风口处的机壳形状相适配的弧形板,以确保挡风板对出风口的遮挡效果,并提升整机的美观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和所述机壳的铰接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杆转动,并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挡风板在遮挡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位置和露出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位置之间上下摆动。
通过设置在连杆和机壳的铰接处的第一电机驱动连杆转动,从而通过连杆带动挡风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摆动,以确保挡风板上下摆动位置的可靠性,从而确保通过挡风板实现舒适送风的效果,并通过对第一电机的控制实现对空调舒适送风的智能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挡风板的底端相连,以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挡风板向下摆动遮挡所述出风口、向上摆动露出所述出风口;或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挡风板的中部相连。
对于连杆与挡风板的底端相连的情况,当不使用空调器时,可以使连杆自然下垂至竖直方向,当选择制冷或制热模式时,只需连杆相对于竖直方向抬高较小的角度即能够实现将出风口完全露出的目的,从而使得整个挡风机构的设计更合理;对于连杆和挡风板的中部相连的情况,以确保通过连杆带动挡风板上下摆动的平稳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或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挡风板铰接连接,且所述连杆和所述挡风板的铰接处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挡风板以连接在所述连杆和所述挡风板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翻转。
连杆与挡风板固定连接,则挡风板仅能够以连杆与机壳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上下摆动;连杆与挡风板铰接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挡风板以连接在连杆和挡风板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翻转,这样当挡风板遮挡在出风口外侧时,可以通过挡风板的翻转调整挡风板的角度,同时可以调整导风板上开设的孔洞的角度,从而调整送风方向,提升送风的舒适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连杆伸缩连接或所述机壳与所述连杆伸缩连接,以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
挡风板与连杆伸缩连接或机壳与连杆伸缩连接,以使挡风板与出风口的间隙距离可调,从而通过间隙距离的调整可以改变送风强弱、送风方向等,从而提升送风的舒适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上设有齿条,所述挡风板上设有与所述齿条配合传动的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连杆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或所述连杆包括杆体及设在所述杆体端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铰接在所述机壳上,所述杆体上设有齿条,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齿条配合传动的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杆体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
通过连杆的长度可伸缩,使得调节挡风板与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从而通过间隙距离的调整可以改变送风强弱、送风方向等,从而提升送风的舒适性;具体地,可以通过齿轮和齿条配合传动,实现第三电机带动连杆或杆体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并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挡风板未遮挡出风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挡风板遮挡出风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机壳,2出风口,3挡风板,4连杆,5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包括:机壳1和挡风板3。
具体地,机壳1上开设有出风口2;挡风板3活动地安装在机壳1上,挡风板3能够遮挡在出风口2的外侧,且挡风板3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穿过的孔洞(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机壳1的出风口2 处设置一可活动的挡风板3,挡风板3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穿过的孔洞,优选地,多个孔洞在挡风板3的板面上分散布置,这样当用户选择舒适风模式(或者说无风感模式)时,将挡风板3位移至出风口2处,使得由出风口2吹出的风一部分被挡风板3遮挡、一部分经挡风板3上的孔洞被打撒后经挡风板3 吹出,从而有效降低了送风的风感,使送风变得柔和,提升了送风的舒适性;当处于正常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将挡风板3从出风口2处移开,不影响空调原有功能的正常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孔洞均为圆孔,孔洞的直径在 2mm~50mm的范围内。
多个孔洞的直径均设置在2mm~50mm的范围内,以确保由出风口2吹出的部分气流能够经过挡风板3上的多个孔洞吹出,并确保多个孔洞对由出风口 2吹出的风具有良好的打散效果,使得经孔洞吹出的风的风感变得柔和、舒适;当然,孔洞的形状不限于圆孔,也可以是椭圆孔以及其他形状的孔,孔洞的具体尺寸也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挡风板3为平板,孔洞的轴线与垂直于挡风板3板面方向之间具有0°~45°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挡风板3为弧形板,孔洞的轴线与垂直于孔洞所在处的挡风板3的切向之间具有0°~45°的夹角。
因为挡风板3具有一定厚度,且孔洞的孔径相对较小,通过设置孔洞的开设角度与垂直于挡风板3板面方向具有0°~45°的偏差,可以起到控制风向的作用,从而通过孔洞的开设角度的设置可以增大送风面积,从而降低送风风感;当然,孔洞的开设角度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可以根据挡风板3的具体形状、厚度等进行合理设计。
优选地,挡风板3使用不可变形材料,这样可以调节挡风板3的角度,使得出风方向可以调节,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挡风板3为弧形板,且挡风板3的形状与出风口2处的机壳的形状相适配。
将挡风板3设计成与出风口2处的机壳形状相适配的弧形板,以确保挡风板3对出风口2的遮挡效果,并提升整机的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挡风板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连杆4,连杆4的一端与挡风板3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机壳1上,以使挡风板3能够以连接在连杆4和机壳1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上下摆动。
通过分设在挡风板3两端的两个连杆4将挡风板3连接在机壳1上,并使得挡风板3能够以连杆4和机壳1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上下摆动,从而通过挡风板3的上下摆动,实现挡风板3挡在出风口2处或者从出风口2处移开。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杆4和机壳1的铰接处设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用于驱动连杆4转动,并通过连杆4带动挡风板3在遮挡出风口2 的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的位置)和露出出风口2的第二位置(如图1所示的位置)之间上下摆动。
通过设置在连杆4和机壳1的铰接处的第一电机5驱动连杆4转动,从而通过连杆4带动挡风板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摆动,以确保挡风板 3上下摆动位置的可靠性,从而确保通过挡风板3实现舒适送风的效果,并通过对第一电机5的控制实现对空调舒适送风的智能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杆4的一端与挡风板3的底端相连,以使连杆4带动挡风板3向下摆动遮挡出风口2、向上摆动露出出风口2。
对于连杆4与挡风板3的底端相连的情况,当不使用空调器时,可以使连杆4自然下垂至竖直方向,当选择制冷或制热模式时,只需连杆4相对于竖直方向抬高较小的角度即能够实现将出风口2完全露出的目的,从而使得整个挡风机构的设计更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杆4的一端与挡风板3的中部相连。
对于连杆4和挡风板3的中部相连的情况,以确保通过连杆4带动挡风板 3上下摆动的平稳性;具体地,可以实现通过连杆4带动挡风板3向下摆动遮挡出风口2、向上摆动露出出风口2,也可以实现通过连杆4带动挡风板3向上摆动遮挡出风口2、向下摆动露出出风口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杆4的一端与挡风板3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杆4的一端与挡风板3铰接连接,且连杆4和挡风板3的铰接处设有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挡风板3以连接在连杆4和挡风板3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翻转。
连杆4与挡风板3固定连接,则挡风板3仅能够以连杆4与机壳1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上下摆动;连杆4与挡风板3铰接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挡风板3以连接在连杆4和挡风板3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翻转,这样当挡风板3 遮挡在出风口2外侧时,可以通过挡风板3的翻转调整挡风板3的角度,同时可以调整导风板上开设的孔洞的角度,从而调整送风方向,提升送风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挡风板3与连杆4伸缩连接,以使挡风板 3与出风口2的间隙距离可调。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杆4上设有齿条,挡风板3上设有与齿条配合传动的齿轮及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三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三电机带动连杆4 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挡风板3与出风口2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
挡风板3与连杆4伸缩连接,以使挡风板3与出风口2的间隙距离可调,从而通过间隙距离的调整可以改变送风强弱、送风方向等,从而提升送风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机壳1与连杆4伸缩连接,以使挡风板3与出风口2的间隙距离可调。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杆4包括杆体及设在杆体端部的连接块,连接块铰接在机壳1上,杆体上设有齿条,连接块上设有与齿条配合传动的齿轮及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三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三电机带动杆体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挡风板3与出风口2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
机壳1与连杆4伸缩连接,以使挡风板3与出风口2的间隙距离可调,从而通过间隙距离的调整可以改变送风强弱、送风方向等,从而提升送风的舒适性;具体地,通过设在连杆4的杆体端部的连接块,实现连杆4与机壳1铰接连接,使得连杆4能够以机壳1和连接块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上下摆动;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实现连杆4的杆体相对连接块沿杆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挡风板3与出风口2之间的距离可调。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机壳的出风口处设置一可活动的挡风板,挡风板上开设有供气流穿过的孔洞,这样当用户选择舒适风模式时,将挡风板位移至出风口处,使得由出风口吹出的风一部分被挡风板遮挡后改变送风方向、一部分经挡风板上的孔洞被打撒后经挡风板吹出,从而有效降低了送风的风感,使送风变得柔和,提升了送风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出风口;和
挡风板,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所述挡风板能够遮挡在所述出风口的外侧,且所述挡风板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穿过的孔洞;
所述挡风板沿横向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挡风板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机壳上,以使所述挡风板能够以连接在所述连杆和所述机壳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孔洞均为圆孔,所述孔洞的直径在2mm~50m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板为平板,所述孔洞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挡风板板面方向之间具有0°~45°的夹角;或
所述挡风板为弧形板,所述孔洞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孔洞所在处的所述挡风板的切向之间具有0°~45°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板为弧形板,且所述挡风板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机壳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和所述机壳的铰接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杆转动,并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挡风板在遮挡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位置和露出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位置之间上下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挡风板的底端相连,以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挡风板向下摆动遮挡所述出风口、向上摆动露出所述出风口;或
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挡风板的中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挡风板固定连接;或
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挡风板铰接连接,且所述连杆和所述挡风板的铰接处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挡风板以连接在所述连杆和所述挡风板之间的铰接轴为轴心翻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连杆伸缩连接或所述机壳与所述连杆伸缩连接,以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上设有齿条,所述挡风板上设有与所述齿条配合传动的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连杆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或
所述连杆包括杆体及设在所述杆体端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铰接在所述机壳上,所述杆体上设有齿条,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齿条配合传动的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杆体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1721527169.8U 2017-11-15 2017-11-15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07922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7169.8U CN207922382U (zh) 2017-11-15 2017-11-15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7169.8U CN207922382U (zh) 2017-11-15 2017-11-15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2382U true CN207922382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3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7169.8U Active CN207922382U (zh) 2017-11-15 2017-11-15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238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773A (zh) * 2019-09-07 2019-11-29 梅雪竹 不伤人冷源综控以及射灯系统降温结构以及方法
CN110513772A (zh) * 2019-09-07 2019-11-29 梅雪竹 一种新型不伤人的挂机室内机家用空调分风板以及空调
CN110595022A (zh) * 2019-10-28 2019-12-20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773A (zh) * 2019-09-07 2019-11-29 梅雪竹 不伤人冷源综控以及射灯系统降温结构以及方法
CN110513772A (zh) * 2019-09-07 2019-11-29 梅雪竹 一种新型不伤人的挂机室内机家用空调分风板以及空调
CN110513772B (zh) * 2019-09-07 2021-05-21 北京天港领航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不伤人的挂机室内机家用空调分风板以及空调
CN110513773B (zh) * 2019-09-07 2021-11-30 壹荣荣(浙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不伤人冷源综控以及射灯系统降温结构以及方法
CN110595022A (zh) * 2019-10-28 2019-12-20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2238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288278B (zh) 空调器
CN103307661B (zh) 一种立式空调
CN10873110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76864B (zh)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和方法
CN203375644U (zh) 空调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CN106287937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控制方法
CN20793625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036268A (zh) 导风装置和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5823189A (zh) 一种扫风支架以及空调器
CN207989370U (zh) 可调节摇头角度的电风扇
CN207527801U (zh) 空调器导风板
CN204693627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2484147A (zh) 空调器
CN108375184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JP2020517898A (ja) エアコン及びエアコンの制御方法
CN210891894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920467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510701U (zh) 无极转动循环送风装置
JP2020517896A (ja) エアコン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016561A (zh) 一种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04896592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5091286B (zh) 可调风向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N208920469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859811U (zh) 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