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0150U -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0150U
CN207920150U CN201721512444.9U CN201721512444U CN207920150U CN 207920150 U CN207920150 U CN 207920150U CN 201721512444 U CN201721512444 U CN 201721512444U CN 207920150 U CN207920150 U CN 207920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hole
bottom plate
symme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124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凡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umei Real Esta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hong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hong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hong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124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0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0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0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底板的上方放置有顶板,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杆,底板的上方放置有滑板,且滑板位于顶板的下方,每个固定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均与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能够对滑板的位置进行限制和稳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滑板的旋转,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更好的调整顶板的高度,将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轮和传动带进行转动,能够更好的带动滚轮进行旋转,达到了将该装置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移动,能够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卡顿的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可移动性和使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和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在建筑建设的时候往往会需要到建筑支架对建筑进行建设。
现有的建筑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造成移动不方便,不便于调节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不方便,不便于调节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所述底板的上方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杆,所述底板的上方放置有滑板,且滑板位于顶板的下方,每个所述固定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均与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滑道并延伸至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滑板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固定盒底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固定盒的下方。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电机,且两个电机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下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两个传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杆的一侧,每个所述传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且第一传动轮的底面和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通孔,且两个第三通孔分别位于两个第一传动轮的正下方,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部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大小和第二轴承的大小相等,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圆杆,两个所述圆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圆杆外表面的中部均套设有与圆杆相适配的第二传动轮,且第二传动轮的内圈和圆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顶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四通孔,且两个第四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三通孔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且压板的底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滑环,两个所述滑环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轮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远离第二传动轮的一端依次贯穿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并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圆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滚轮,且第二传动轮位于两个滚轮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值和第三通孔的直径值相等,且第四通孔的直径值大于传动带的水平长度值。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通过固定盒内设置有电动推杆,配合使用第一通孔和压板,能够将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有滑道,能够更好的对滑板的位置进行限制和稳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滑板的旋转,通过设置有滑环,能够更好的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更好的调整顶板的高度,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顶板的倾斜。
(2)该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通过设置有电机和传动杆,能够将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轮和传动带进行转动,通过设置有固定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圆杆、第二传动轮、传动带和滚轮,能够更好的带动滚轮进行旋转,达到了将该装置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能够更好的实现滚轮的转动,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卡顿的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可移动性和使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杆、3固定板、4滑板、5滑道、6顶板、7滑环、8 固定杆、9电动推杆、10固定盒、11第一通孔、12压板、13支撑架、14电机、15传动杆、16第二通孔、17传动带、18第一传动轮、19第三通孔、20 第四通孔、21第二轴承、22滚轮、23第二传动轮、24第一轴承、25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2,底板1的上方放置有顶板6,顶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杆8,固定杆8 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与固定杆8相适配的滑环7,两个滑环7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杆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能够对固定杆8的位置进行限制和稳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8的倾斜和脱落,底板1的上方放置有滑板4,且滑板4位于顶板6的下方,每个固定杆8远离顶板6的一端均与滑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杆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滑道5,滑板4 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滑道5并延伸至支撑杆2的外侧,滑板4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0,固定盒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 9又称直线驱动器,是旋转电动机在结构方面的一种延伸,电动推杆9主要由电动机杆和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的一种新型直线执行机构,电动推杆9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可用于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工艺流程中作为执行机械使用,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或自动控制,电动推杆9的原理是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利用电动机正反转完成推杆动作,电动推杆9为现有技术所公知的设备,固定盒10底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电动推杆9的伸缩端贯穿第一通孔 11并延伸至固定盒10的下方,电动推杆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2,且压板12的底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能够更好的实现将滑板4的高度进行调节。
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电机14,且两个电机14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杆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电机1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5,每个支撑杆2的下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6,且两个传动杆15远离电机14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通孔16并延伸至支撑杆2的一侧,每个传动杆15远离电机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8,且第一传动轮18的底面和底板1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通孔19,且两个第三通孔19分别位于两个第一传动轮 18的正下方,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下部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4,支撑架1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1,第一轴承24的大小和第二轴承21的大小相等,且第一轴承24和第二轴承21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支撑架13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圆杆25,两个圆杆25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24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圆杆2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21的内圈固定连接,每个圆杆25外表面的中部均套设有与圆杆 25相适配的第二传动轮23,且第二传动轮23的内圈和圆杆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每个圆杆2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滚轮22,且第二传动轮23位于两个滚轮22之间,能够通过滚轮22的转动带动带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该装置的可移动性,支撑架13的内顶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四通孔20,且两个第四通孔20分别与两个第三通孔19相对应,第二传动轮23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传动带17,传动带17远离第二传动轮23的一端依次贯穿第四通孔20和第三通孔19并与第一传动轮18传动连接,能够更好的将电机14 的转动带动滚轮22进行转动,第四通孔20的直径值和第三通孔19的直径值相等,且第四通孔20的直径值大于传动带17的水平长度值,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传动带17的水平长度值过大而导致摩擦到第三通孔19和第四通孔20,而影响到传动带17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将电机14与市政电源电连接,通过电机14的转动带动传动杆15和第一传动轮18进行旋转,通过传动带17带动第二传动轮23和圆杆25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带动滚轮22进行旋转,将该装置进行移动,通过电动推杆9的伸缩,带动滑板4进行上升或下落,从而带动顶板6进行提升和下落,然后在顶板6上对建筑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该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通过固定盒10内设置有电动推杆9,配合使用第一通孔11和压板12,能够将滑板4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有滑道5,能够更好的对滑板4的位置进行限制和稳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滑板4的旋转,通过设置有滑环7,能够更好的对顶板6的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更好的调整顶板6的高度,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顶板6的倾斜,通过设置有电机14和传动杆15,能够将电机14的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轮18和传动带17进行转动,通过设置有固定板3、第二轴承21、第一轴承24、圆杆25、第二传动轮23、传动带17和滚轮22,能够更好的带动滚轮22进行旋转,达到了将该装置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有第三通孔19和第四通孔20,能够更好的实现滚轮22的转动,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卡顿的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可移动性和使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2),所述底板(1)的上方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杆(8),所述底板(1)的上方放置有滑板(4),且滑板(4)位于顶板(6)的下方,每个所述固定杆(8)远离顶板(6)的一端均与滑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杆(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滑道(5),所述滑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滑道(5)并延伸至支撑杆(2)的外侧,所述滑板(4)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0),所述固定盒(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9),所述固定盒(10)底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电动推杆(9)的伸缩端贯穿第一通孔(11)并延伸至固定盒(10)的下方;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电机(14),且两个电机(14)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杆(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5),每个所述支撑杆(2)的下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6),且两个传动杆(15)远离电机(14)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通孔(16)并延伸至支撑杆(2)的一侧,每个所述传动杆(15)远离电机(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8),且第一传动轮(18)的底面和底板(1)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通孔(19),且两个第三通孔(19)分别位于两个第一传动轮(18)的正下方,所述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下部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4),所述支撑架(1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1),所述第一轴承(24)的大小和第二轴承(21)的大小相等,且第一轴承(24)和第二轴承(21)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架(13)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圆杆(25),两个所述圆杆(25)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24)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杆(25) 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21)的内圈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圆杆(25)外表面的中部均套设有与圆杆(25)相适配的第二传动轮(23),且第二传动轮(23)的内圈和圆杆(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3)的内顶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四通孔(20),且两个第四通孔(20)分别与两个第三通孔(19)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2),且压板(12)的底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杆(8)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与固定杆(8)相适配的滑环(7),两个所述滑环(7)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杆(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23)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传动带(17),所述传动带(17)远离第二传动轮(23)的一端依次贯穿第四通孔(20)和第三通孔(19)并与第一传动轮(18)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杆(2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滚轮(22),且第二传动轮(23)位于两个滚轮(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20)的直径值和第三通孔(19)的直径值相等,且第四通孔(20)的直径值大于传动带(17)的水平长度值。
CN201721512444.9U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Active CN207920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2444.9U CN207920150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2444.9U CN207920150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0150U true CN207920150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1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12444.9U Active CN207920150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0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9604U (zh) 一种住宅用多功能移动墙体
CN108952133A (zh) 一种新型脚手架
CN20792015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支架
CN206917607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打桩机
CN208103774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起重机
CN206919368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空气净化器
CN107182437A (zh) 一种食用菌种养殖便捷采摘装置
CN213386290U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的木材运料装置
CN108202360A (zh) 一种建筑材料用打孔装置
CN209710963U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培养装置
CN207860227U (zh) 一种可自动铲沙以及卸沙的工程推车
CN207238996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弯曲机
CN207878870U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CN213110868U (zh) 一种配合服装裁床使用的垃圾桶
CN212406209U (zh) 一种钢结构支架
CN20770231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环保景观灯
CN108213487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齿轮钻孔机
CN208858125U (zh) 一种建筑用瓷砖上料设备
CN206808092U (zh) 一种食用菌种养殖便捷采摘装置
CN107553951A (zh) 一种基于机械用方便使用的挤压设备
CN208932365U (zh) 一种螺旋提升机
CN20768252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保温板切割装置
CN208467716U (zh) 一种用于板材焊接的打磨点焊装置
CN20768437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锅炉燃料输送装置
CN209018057U (zh) 一种文件密集架柜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8

Address after: 410100 Xincheng 1701-1702, Kaiyuan, east of Tianbei Road, Xingsha Street, Changsha Coun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Hongxiang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Jinzuo 6A-3, Jiayi Dongdu, No. 127 Renmin East Road, Nanming Street,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aihong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3

Address after: 1701-1702 Kaiyuan Xincheng, east of Tianhua North Road, Changsha, Hunan 410100

Patentee after: Hunan Jumei Real Esta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Xincheng 1701-1702, Kaiyuan, east of Tianbei Road, Xingsha Street, Changsha Coun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Hongxiang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