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6657U -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6657U
CN207916657U CN201721673766.1U CN201721673766U CN207916657U CN 207916657 U CN207916657 U CN 207916657U CN 201721673766 U CN201721673766 U CN 201721673766U CN 207916657 U CN207916657 U CN 207916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eg support
leg
baseboard
surfac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37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宏伟
赵欢
董士峰
张敏
王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737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6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6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6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所述座椅腿托系统包括:座盆;腿托支撑底板,所述腿托支撑底板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座盆上;腿托支撑板,所述腿托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腿托支撑底板上;泡棉,所述泡棉的后端固定,所述泡棉的前端绕过所述腿托支撑板且可随所述腿托支撑板的移动而延展或弯折;面套,所述面套包括:面套本体和弹性体,所述面套本体的后端固定,所述面套本体的前端绕过所述泡棉且通过弹性体与所述腿托支撑底板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且维修保养方便。

Description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座椅腿托系统,座盆与腿托支撑底板之间的导向总成零件多,质量重,装配复杂,模具费用高;且电机和丝杠布置在座盆下面,结构设计不紧凑,牺牲大量坐垫下部空间,影响坐垫功能拓展;另外需要有专门的驱动机构来调节面套的长度,整体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座椅腿托系统,该座椅腿托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且维修保养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腿托系统,包括:座盆;腿托支撑底板,所述腿托支撑底板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座盆上;腿托支撑板,所述腿托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腿托支撑底板上;泡棉,所述泡棉的后端固定,所述泡棉的前端绕过所述腿托支撑板且可随所述腿托支撑板的移动而延展或弯折;面套,所述面套包括:面套本体和弹性体,所述面套本体的后端固定,所述面套本体的前端绕过所述泡棉且通过弹性体与所述腿托支撑底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腿托系统还包括:护面固定板,所述护面固定板的前端与所述腿托支撑底板相连,所述护面固定板的后端向后方延伸且与所述弹性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面套本体的前端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护面固定板的后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为弹力布,所述弹力布的一端与所述面套本体的前端相连,所述弹力布的另一端与所述护面固定板的后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护面固定板的前端弯折且焊接固定在所述腿托支撑底板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护面固定板前端的宽度小于所述护面固定板后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护面固定板上设置有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腿托系统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腿托支撑底板相连且适于驱动所述腿托支撑底板在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腿托支撑底板与所述座盆之间限定出驱动件容纳空间,所述驱动件收容在所述驱动件容纳空间内。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座椅腿托系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腿托系统的零部件数量得到减少,成本得到了降低,结构紧凑,节省了座盆下方的空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腿托系统省去了复杂的面套的调节机构,进一步简化了座椅腿托系统的结构,且维修保养方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统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座椅腿托系统,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座椅腿托系统,因此该车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能耗得到了降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与腿托支撑底板配合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与腿托支撑底板配合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腿托支撑底板和腿托支撑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腿托支撑底板和腿托支撑板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腿托支撑底板和腿托支撑板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和腿托支撑底板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腿托支撑底板与驱动件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和腿托支撑底板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和腿托支撑底板配合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盆和腿托支撑底板配合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摩擦支撑块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摩擦支撑块与导向螺栓配合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缩短时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伸长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座椅腿托系统100,
座盆110,导向螺母111,上支撑板112,泡棉固定扣112a,
腿托支撑底板120,
腿托支撑板130,前侧板131,后侧板132,侧翼支撑板133,凹槽103,
泡棉140,
面套150,面套本体151,弹性体152,
驱动件160,驱动电机161,传动丝杠162,
护面固定板170,减重孔104,
导向结构180,导向螺栓181,导向螺栓翻边部181a,长圆孔182,
摩擦支撑块190,底壁部191,支撑部192,摩擦块翻边部192a,定位衬套193,摩擦块安装槽101,摩擦块安装孔105,弹性突起筋106。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1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系统100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座椅腿托系统100设置在整个座椅结构的前侧,用于支撑乘客的腿部,乘客可以根据自身的腿长来调整座椅腿托系统100,使座椅腿托系统100处于合适的长度以更舒适地支撑乘客的腿部。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可以包括座盆110、腿托支撑底板120、腿托支撑板130、泡棉140和面套150。
其中,座盆110作为座椅腿托系统100的支撑骨架,固定在后侧的整个座椅骨架上。腿托支撑底板120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座盆110上,通过在前后方向上调整腿托支撑底板120,可以使得整个座椅腿托系统100能够更舒适地支撑驾乘人员的腿部。
腿托支撑板130固定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腿托支撑板130可以随着腿托支撑底板120前后移动而移动,腿托支撑板130用于支撑泡棉140。驾乘人员的腿部直接由泡棉140支撑,泡棉140的长度决定了坐垫的最终长度。
具体地,泡棉140的后端固定,例如泡棉140的后端可以固定在后侧的座椅骨架上,泡棉140的前端绕过腿托支撑板130且可随腿托支撑板130的移动而延展或弯折。由于泡棉140的后端固定,因此在腿托支撑板130前后移动时,腿托支撑板130可以相对泡棉140移动。
如图17-图18所示,在腿托支撑板130向前移动时,泡棉140前端弯折的部分可以在腿托支撑板130的推动下延展,进而实现坐垫延长以更好地支撑乘客的腿部;在腿托支撑板130向后移动时,泡棉140前端延展开的部分弯折以实现泡棉140的前端收纳,降低泡棉140占用的空间,当然也实现了坐垫缩短以更好地支撑乘客的腿部。
面套150用于包覆泡棉140,面套150可以显著提升座椅的观感,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面套150的还有其他功能,后面将会详细描述该功能。
具体地,面套150的后端固定,面套150的前端绕过泡棉140且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面套150的至少部分构造为弹性件。
腿托支撑板130在腿托支撑底板120推动作用下,腿托支撑板130向前移动,此时由于泡棉140包覆在腿托支撑板130的前端外周,面套150包覆在泡棉140的前端外周,因此面套150的伸长的距离必然大于腿托支撑板130的移动距离。通过将面套150设置有至少部分构造为弹性件,可以使得面套150可以随着腿托支撑板130向前移动而拉伸,同时在腿托支撑板130向后移动时,面套150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收纳,无论腿托支撑板130向前或向后移动,面套150都可以紧紧包覆在泡棉140上。
此外,腿托支撑板130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推动泡棉140的前端使泡棉140前端弯折的部分延展开;在腿托支撑板13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面套150的至少部分构造为弹性件,因此面套150可以将泡棉140前端延展的部分弯折,使其收纳在座盆110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系统100,通过将面套150的至少部分构造为弹性件,无论腿托支撑板130向前后或向后移动,都能够使得面套150紧紧地包覆在泡棉140上,且在腿托支撑板13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面套150可以将泡棉140前端延展的部分弯折,使泡棉140的前端收纳在座盆110的底部,降低泡棉140占据的空间。面套150的拉伸与收纳全部依靠自身的特性完成,无需专门的收纳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面套150始终可以保持合适的张紧度。
如图2-图4、图9-图11所示,腿托支撑系统还包括驱动件160,驱动件16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且适于驱动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前后方向移动。驱动件16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161和传动丝杠162,驱动电机161可以固定在座盆110上且与传动丝杠162相连,传动丝杠162可以与腿托支撑底板120铆接固定或螺纹固定。
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可以直接与传动丝杠162相连并驱动传动丝杠162转动,传动丝杠162与腿托支撑底板120螺纹配合,进而实现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前后方向移动。
当然,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也可以与传动丝杠162间接相连,驱动电机161驱动传动丝杠162在前后方向移动,传动丝杆162与腿托支撑底板120铆接固定,从而腿托支撑底板120在传动丝杠161的带动下前后移动。
如图2-图3、图5-图6、图8-图10、图17-图18所示,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护面固定板170,护面固定板170的前端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向后方延伸且与面套150的前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面套150的“前端”指的是面套150两端中靠前的一端,面套150的前端可以向下或/和向后弯折。同样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泡棉140的“前端”指的是泡棉140两端中靠前的一端,泡棉140的前端可以向下或/向后弯折。
由于护面固定板170的前端与腿托支撑底板120固定,因此护面固定板170可以随着腿托支撑底板120的移动而移动;且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向后延伸并与面套150的前端固定,因此可以使得面套150牢牢地包覆在泡棉140上。
另外,由于泡棉140包覆在腿托支撑板130的前端外周,面套150包覆在泡棉140的前端外周,因此面套150的伸长的距离必然大于腿托支撑底板120的移动距离,因此虽然面套150的后端也会随着腿托支撑底板120的移动而移动,但是在腿托支撑底板120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面套150仍然处于拉伸的状态。
进一步地,护面固定板170的前端弯折且焊接固定在腿托支撑底板120的前端。将护面固定板170的前端弯折设置,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将护面固定板170焊接固定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向后延伸。可选地,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向后且向下延伸,由此方便工作人员将座椅腿托系统100的各部分零件装配到一起,此外整个座椅腿托系统100的维护也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护面固定板170的前端宽度小于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宽度。换言之,护面固定板170的宽度从前向后依次减小,护面固定板170使用的型材得到了减少,且重量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面固定板170的成本以及降低了车辆的能耗。
进一步地,护面固定板170上设置有减重孔104。由此,可以在保证护面固定板170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护面固定板170的重量,进一步降低了护面固定板170的制造成本以及车辆的能耗。
如图5、图10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导向结构180,导向结构180适于将腿托支撑底板120的移动范围限制在前后方向上,进而使得腿托支撑板130在驱动件160的作用下只能在前后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图9所示,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上支撑板112,上支撑板112设置在泡棉140的后端的下方以支撑所述泡棉140。上支撑板112可以固定在座椅腿托系统100后方的座椅骨架上或者直接固定在座盆110上,泡棉140的后端也可以固定在上支撑板112上。上支撑板112可以直接支撑驾乘人员的腿部,避免驾乘人员的腿部仅仅依靠腿托支撑板130支撑而出现不舒适的现象。
下面详细描述座盆11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之间的导向结构180。
如图5、图10和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座椅腿托系统100的导向结构180可以包括长圆孔182和导向螺栓181,长圆孔182沿前后方向延伸,导向螺栓181穿过长圆孔182,导向螺栓181可以在长圆孔182内滑动。
导向螺栓181和长圆孔182中的一个设置在座盆110上,导向螺栓181和长圆孔18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也就是说,当导向螺栓181设置在所述座盆110上时,长圆孔182设置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当导向螺栓181设置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时,长圆孔182设置在座盆110上。
通过设置导向结构180,使得腿托支撑底板120仅在前后方向相对座盆110滑动,确保了坐垫不会沿其他方向发生偏转,提升了座椅腿托系统100的调节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导向结构180为多组,且多组导向结构18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由此,进一步确保了腿托支撑底板120可以在前后方向移动,避免单个导向螺栓181和单个长圆孔182配合出现的腿托支撑底板120发生偏转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导向结构180为两组,且两组导向结构180中的长圆孔182均设置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两组导向结构180中的导向螺栓181均设置在座盆110上。多个腿托支撑底板120上的多个长圆孔182可以与多个导向螺栓181一一配合,进而实现腿托支撑底板120沿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每组导向结构180包括多个在左右方向间隔开的长圆孔182以及与多个长圆孔182配合的多个导向螺栓18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每组导向结构180包括两个在左右方向间隔开的长圆孔182和两个在左右方向间隔开的导向螺栓181,两个长圆孔182和两个导向螺栓181对应配合。其中,两个长圆孔182设置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两个导向螺栓181固定在座盆1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座盆110上设置有导向螺母111,导向螺栓181的下端与导向螺母111螺纹配合。具体地,导向螺母111可以焊接固定在座盆110的下侧面,导向螺栓181穿设座盆110以与导向螺母111配合,从而导向螺栓181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座盆110上。
可选地,导向螺栓181的上端设置有导向螺栓翻边部181a,导向螺栓181穿设腿托支撑底板120且导向螺栓翻边部181a压紧在腿托支撑底板120的上侧面上。从而可以确保腿托支撑底板120可以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同时不会脱离导向螺栓181。
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驱动件160,驱动件16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且适于驱动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前后方向移动。驱动件160包括驱动电机161和传动丝杠162,驱动电机161固定在座盆110上且与传动丝杠162相连以驱动传动丝杠162在前后方向移动,丝杠上设置有与腿托支撑底板120配合的丝杠配合部。
也就是说,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并不会与丝杠直接相连并带动丝杠转动,而是通过中间传动件驱动传动丝杠162在前后方向移动,而传动丝杠162与腿托支撑底板120固定,进而实现驱动电机161驱动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12-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摩擦支撑块190,摩擦支撑块190设置在座盆11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之间,腿托支撑底板120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摩擦支撑块190上。摩擦支撑块190可以将腿托支撑底板120与座盆110隔离开,避免腿托支撑底板120与座盆1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大而出现的摩擦力较大的现象。
另外,摩擦支撑块190可以构造为塑料件,由此进一步降低了腿托支撑底板120与摩擦支撑块190之间的摩擦力,腿托支撑底板120可以更顺畅地在摩擦支撑块190上滑动,降低了座椅腿托系统100的调整难度,提高了座椅腿托系统100的滑动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导向结构180,导向结构18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圆孔182和穿过长圆孔182和摩擦支撑块190的导向螺栓181,导向螺栓181和长圆孔182中的一个设置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导向螺栓181和长圆孔18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座盆110上。
导向结构180为两组,且两组导向结构180中的长圆孔182均设置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两组导向结构180中的导向螺栓181均设置在座盆110上,摩擦支撑块190为两个且分别与两组导向结构180一一对应。
其中一组导向结构180中的导向螺栓181分别穿过对应的长圆孔182和对应的摩擦支撑块190,另外一组导向结构180中的导向螺栓181分别穿过对应的长圆孔182和对应的摩擦支撑块190。摩擦支撑块190用于支撑腿托支撑底板120,腿托支撑底板120可滑动地设置在摩擦支撑块19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导向结构180包括多个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的长圆孔182以及与多个长圆孔182配合的多个导向螺栓181;每个摩擦支撑块190上设置有多个在左右方向间隔开的摩擦块安装槽101,摩擦块安装槽101的底壁上形成有供导向螺栓181穿过的摩擦块安装孔105。
具体地,如图15所示,摩擦支撑块190包括底壁部191和支撑部192,支撑部192为多个且多个支撑部192间隔设置在底壁部191上且向上延伸,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92和底壁部191之间限定出摩擦块安装槽101。支撑部192的上端均与腿托支撑底板120止抵以支撑腿托支撑底板120,由此进一步减少了腿托支撑底板120与摩擦支撑块190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腿托支撑底板120与摩擦支撑块190之间的摩擦力。支撑部192的自由端可以设置有放置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润滑槽,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了摩擦支撑块19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支撑部192为三个,两个支撑部192分别设置在底壁部191的左侧和右侧,另外一个支撑部192设置在底壁部191的中间,三个支撑部192均在前后方向延伸。其中,在中间的支撑部192上设置有弹性突起筋106,在腿托支撑板130与弹性块190配合时,弹性突起筋106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止抵在腿托支撑板130上。由此,避免了摩擦支撑块190配合在摩擦支撑板130和摩擦支撑底板140之间时发生上下晃动的现象,提高了腿托支撑板130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至少部分的支撑部192的自由端设置有摩擦块翻边部192a。由此,可以在保证摩擦支撑块19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之间具有较小摩擦力的前提下,使得摩擦支撑块190可以更好地支撑腿托支撑底板1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座盆110上设置有导向螺母111,导向螺栓181的下端与导向螺母111螺纹配合,导向螺栓181的上端设置有导向螺栓翻边部181a,导向螺栓181穿设腿托支撑底板120且导向螺栓翻边部181a压紧腿托支撑底板120的上侧面。
进一步地,如图12-图14所示,腿托支撑底板120与导向螺栓181之间设置有定位衬套193。定位衬套193可以进一步降低腿托支撑底板120与导向螺栓181之间的摩擦力。定位衬套193可以为塑料件,进而腿托支撑底板120可以更加顺畅地在摩擦支撑块190上滑动。
定位衬套193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导向螺栓181翻边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的上侧面之间,定位衬套193的另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导向螺栓181的螺杆部分与长圆孔182的周壁之间。
可选地,长圆孔182的周壁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弯折部,该弯折部与导向螺栓181的杆部之间夹设有定位衬套193的一部分,由此进一步提高了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前后方向滑动的顺畅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件160固定在座盆110的上方且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以驱动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前后方向移动。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件160并非设置在座盆110与车辆地板之间,而是设置在了座盆110的上方,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坐垫下部空间,为座椅实现其他功能提供了安装空间。同时,将驱动件160设置在座盆110的上方可以使得座椅腿托系统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如图8-图10所示,腿托支撑底板120与座盆110之间限定出驱动件容纳空间,驱动件160收容在驱动件容纳空间中。座盆110可以构造为盆状结构,驱动件160可以放置在座盆110形成的空间中。
驱动件160包括驱动电机161和传动丝杠162,驱动电机161固定在座盆110上且与传动丝杠162相连以驱动传动丝杠162在前后方向移动,传动丝杠162上设置有与腿托支撑底板120配合的丝杠配合部。也就是说,驱动件160可以驱动传动丝杠162在前后方向移动,由于传动丝杠162与腿托支撑底板120固定,因此腿托支撑底板120可以随着传动丝杠162的移动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61和传动丝杠162之间可以设置有减速组件,例如可以在驱动电机161和传动丝杠162之间设置蜗轮和蜗杆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摩擦支撑块190,摩擦支撑块190设置在座盆11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之间以使座盆11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之间间隔开,从而座盆11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之间限定出驱动件容纳空间,另外腿托支撑底板120可滑动地设置在摩擦支撑块190上。
进一步地,摩擦支撑块190为两个,且两个摩擦支撑块190分别设置在座盆11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左右方向的同侧一端之间和同侧另一端之间,驱动件160设置在两个摩擦支撑块190、腿托支撑底板120和座盆110形成的驱动件容纳空间中。
具体地,其中一个摩擦支撑块190设置在座盆110的左端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的左端之间,另一个摩擦支撑块190设置在座盆110的右端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的右端之间。
可选地,驱动件160还包括驱动电机161和传动丝杠162,驱动电机161固定在座盆110上且与传动丝杠162相连,传动丝杠162与腿托支撑底板120螺纹配合。也就是说,驱动电机161可以直接驱动传动丝杠162转动,然后传动丝杠162驱动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坐垫在前后方向上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套150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弹性件。具体地,如图2、图17-图18所示,面套150包括面套本体151和弹性体152,面套本体151的后端固定,面套本体151的前端绕过泡棉140且通过弹性体152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
在驱动件160驱动腿托支撑底板120向前或向后移动时,腿托支撑板130会随着腿托支撑底板120的移动而移动,从而腿托支撑板130推动泡棉140延展或弯折。泡棉140在延展的过程中,面套150也会发生移动,此时弹性体152拉伸,避免面套150影响泡棉140的延展;在腿托支撑板13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面套150在弹性体152的作用下复位,同时面套150将泡棉140弯折,使其收纳在座盆110的下侧。
弹性体152可以随着腿托支撑板130向前移动而拉伸,同时在腿托支撑板130向后移动时,弹性体152将面套本体151收纳,无论腿托支撑板130向前或向后移动,面套本体151都可以紧紧包覆在泡棉14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护面固定板170,护面固定板170的前端与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向后延伸且与弹性体152相连。由此,可以保证面套本体151在腿托支撑板130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可以紧紧地包覆在泡棉14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体152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面套本体151的前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力布,弹力布的一端与面套本体151的前端相连,弹力布的另一端与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相连。弹力布不仅具有一定的弹力,还能够起到与面套本体151一样的作用,即能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同时,弹力布还可以更加方便地与面套本体151固定在一起,二者可以无缝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腿托支撑板130构造为异形结构,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腿托支撑板130的与泡棉140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103。由此,可以大幅减小泡棉140与腿托支撑板130相对滑动时二者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大幅降低了泡棉140与腿托支撑板130中间的摩擦力,腿托支撑板130可以更加顺畅地相对泡棉140向前或向后滑动。
如图2所示,腿托支撑板130构造为“L”形且包括前侧板131和设置在前侧板131的上端且向后延伸的后侧板132,前侧板131的前侧面和后侧板132的上侧面的至少部分设置有凹槽103。优选地,前侧板131的前侧面和后侧板132的上侧面全部设置有多个凹槽103。由此,进一步降低了腿托支撑板130与泡棉140相对滑动时二者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前侧板131的多个凹槽103和后侧板132上的多个凹槽103均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前侧板131上的多个凹槽103和后侧板132上的多个凹槽103均沿泡棉140的延伸方向延伸,由此进一步降低了腿托支撑板130与泡棉140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腿托支撑板130与泡棉140之间的摩擦力。
更进一步地,前侧板131的多个凹槽103和后侧板132的多个凹槽103彼此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前侧板131上的每个凹槽103与后侧板132上的对应凹槽103彼此连通,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凹槽。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腿托支撑板130与泡棉140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腿托支撑板130与泡棉140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侧翼支撑板133,侧翼支撑板133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腿托支撑板13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侧翼支撑板133可以随着腿托支撑板130的前后移动而移动,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乘客可以从外部观测到座椅腿托系统100内的零部件,提升了座椅腿托系统100的整体观感。
具体地,侧翼支撑板133卡接固定在腿托支撑板13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侧翼支撑板13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腿托支撑板13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例如侧翼支撑板133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腿托支撑板13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腿托系统100还包括上支撑板112,上支撑板112设置在泡棉140的后端的下方以支撑所述泡棉140。上支撑板112可以固定在座椅腿托系统100后方的座椅骨架上,泡棉140的后端也可以固定在上支撑板112上。上支撑板112可以直接支撑驾乘人员的腿部,避免驾乘人员的腿部因腿托支撑板130调整带来的变化而出现不舒适的现象。
上支撑板112上设置有适于与泡棉140的后端固定的泡棉固定扣112a,泡棉固定扣112a可以将泡棉140牢牢地固定在上支撑板112上,从而实现泡棉140的后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取消了腿托支撑底板120与座盆110之间的滑轨总成,采用长圆孔182和导向螺栓181配合的方式实现腿托支撑底板120的在前后方向的导向功能,由此大幅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座椅腿托系统100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将驱动电机161和传动丝杠162隐藏在座盆110与腿托支撑底板120之间,使得座椅腿托系统100的结构更加紧凑,避免了驱动电机161和传动丝杠162占用座盆110下方的空间,为座椅腿托系统100添加其他功能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的护面固定板170绕过座盆110的前端以与面套150的后端相连,护面固定板170可以与座盆110采用焊接、螺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提升了座椅腿托系统100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面套150的至少部分构造为弹性件,由此面套150可以配合腿托支撑板130的移动而压缩或拉伸,实现座椅的无间隙调节功能,省去了复杂的面套150的调节机构,进一步简化了座椅腿托系统100的结构,且维修保养方便。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系统100的移动过程。
坐垫从最短状态伸长到最长状态的过程:
驱动电机161收到信号,驱动电机161驱动传动丝杠162向前移动,由于传动丝杠162与腿托支撑底板120固定在一起,传动丝杠162可以带动腿托支撑底板120向前移动,腿托支撑底板120与座盆110之间设置的摩擦支撑块190可以大幅降低腿托支撑底板120的滑动难度;
由于腿托支撑板130固定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因此腿托支撑板130在腿托支撑底板120的带动下向前移动,腿托支撑板130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将泡棉140弯折的部分延展开,实现坐垫的逐渐伸长,同时包覆在泡棉140上的面套150被拉伸。
坐垫从最长状态缩短至最短状态的过程:
驱动电机161收到信号,驱动电机161驱动传动丝杠162向后移动,由于传动丝杠162与腿托支撑底板120固定在一起,传动丝杠162可以带动腿托支撑底板120向后移动,腿托支撑底板120与座盆110之间设置的摩擦支撑块190可以大幅降低腿托支撑底板120的滑动难度;
由于腿托支撑板130固定在腿托支撑底板120上,因此腿托支撑板130在腿托支撑底板120的带动下向后移动,腿托支撑板130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泡棉140延展的部分在面套150的弹力作用下弯折,从而实现坐垫连续缩短。
下面简单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座椅腿托系统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因此该车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能耗得到了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盆(110);
腿托支撑底板(120),所述腿托支撑底板(120)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座盆(110)上;
腿托支撑板(130),所述腿托支撑板(130)固定在所述腿托支撑底板(120)上;
泡棉(140),所述泡棉(140)的后端固定,所述泡棉(140)的前端绕过所述腿托支撑板(130)且可随所述腿托支撑板(130)的移动而延展或弯折;
面套(150),所述面套(150)包括:面套本体(151)和弹性体(152),所述面套本体(151)的后端固定,所述面套本体(151)的前端绕过所述泡棉(140)且通过弹性体(152)与所述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面固定板(170),所述护面固定板(170)的前端与所述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所述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向后方延伸且与所述弹性体(15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152)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面套本体(151)的前端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152)为弹力布,所述弹力布的一端与所述面套本体(151)的前端相连,所述弹力布的另一端与所述护面固定板(170)的后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面固定板(170)的前端弯折且焊接固定在所述腿托支撑底板(120)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面固定板(170)前端的宽度小于所述护面固定板(170)后端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面固定板(170)上设置有减重孔(1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160),所述驱动件(160)与所述腿托支撑底板(120)相连且适于驱动所述腿托支撑底板(120)在前后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支撑底板(120)与所述座盆(110)之间限定出驱动件容纳空间,所述驱动件(160)收容在所述驱动件容纳空间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腿托系统(100)。
CN201721673766.1U 2017-12-05 2017-12-05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07916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3766.1U CN207916657U (zh) 2017-12-05 2017-12-05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3766.1U CN207916657U (zh) 2017-12-05 2017-12-05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6657U true CN207916657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6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3766.1U Active CN207916657U (zh) 2017-12-05 2017-12-05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66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4960A (zh) * 2019-10-25 2020-02-11 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腿托装置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
DE202021102959U1 (de) 2021-05-31 2021-06-25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4960A (zh) * 2019-10-25 2020-02-11 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腿托装置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
DE202021102959U1 (de) 2021-05-31 2021-06-25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3170U (zh)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CN109866665A (zh)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CN207916657U (zh)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CN103079432B (zh) 座垫壳单元及车辆用壳体型座椅
CN100518585C (zh) 用于剪状人机工程支持件的方法与设备
CN105291899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深度调节装置
CN207916649U (zh)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CN207772957U (zh)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CN207772958U (zh) 座椅腿托系统和车辆
CN102343846B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104223832A (zh) 靠背位置可调节的沙发
CN1777523A (zh) 用于腰部支撑物的按摩设备和方法
CN205871797U (zh) 一种改良型座椅腿托系统
CN106004533A (zh) 一种座椅腿托系统
CN204586562U (zh) 一种安全舒适型汽车座椅
CN104249632A (zh) 车辆座椅和包括车辆座椅的多用途机动车辆
CN117241705A (zh) 身体支撑组件及其使用和组装方法
US3462196A (en) Upholstered seat construction
CN204547857U (zh) 一种基于聚氨酯缓冲材料的安全舒适型汽车座椅
CN101758784B (zh) 电动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装置
CN203110979U (zh) 儿童汽车座的头托调节机构
CN108054865A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震装置
CN201192996Y (zh) 新型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CN204296500U (zh) 一种汽车的前排座椅
CN201646472U (zh) 一种电动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