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0653U - 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0653U
CN207910653U CN201820071142.0U CN201820071142U CN207910653U CN 207910653 U CN207910653 U CN 207910653U CN 201820071142 U CN201820071142 U CN 201820071142U CN 207910653 U CN207910653 U CN 207910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se
end cap
electric motor
mounting bracke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11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星江
陈石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ant Speed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ant Speed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ant Speed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stant Speed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711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0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0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0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包括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和热感应线圈,所述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与热感应线圈之间设置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可对轴承室的侧壁进行加热,然后利用轴承室侧壁的热胀冷缩以将轴承装入轴承室内,采用这样方式将端盖安装到电机本体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端盖损坏的几率。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端盖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安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机通常包括电机本体26和端盖29,电机本体26上设置有电机轴27,电机轴27上套设有轴承28,轴承28与电机轴27过盈配合,端盖29上开设有用于供轴承28嵌入的轴承室30,轴承28与轴承室30之间为过盈配合,轴承室30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电机轴27穿过的轴孔31。
目前端盖29通常是通过压装机压装在电机本体26上,其中压装操作通常是:将电机本体26固定在压装机上,然后工人手动将端盖29预装在电机本体26上,此时电机轴27穿过轴孔31,轴承28与轴承室30初步对准,接着压装机的压头下压,使得轴承28嵌入到轴承室30中,则端盖29压装到电机本体26上,但是人工手动将端盖29预装到电机本体26上,往往难以保证轴承28与轴承室30的同轴度,一旦电机端盖29轴线偏斜,则在压头下压将端盖29压装到电机本体26的过程中就容易损坏端盖29。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可对轴承室的侧壁进行加热,然后利用轴承室侧壁的热胀冷缩以将轴承装入轴承室内,采用这样方式将端盖安装到电机本体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端盖损坏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包括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和热感应线圈,所述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与热感应线圈之间设置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电机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和热感应线圈通过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形成一个回路,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输出的高频交流电流过热感应线圈,并在热感应线圈处产生交变磁场,当工人将热感应线圈嵌入到端盖的轴承室内时,轴承室的侧壁处形成涡流,涡流将电能变为热能,并对轴承室的侧壁加热,轴承室的侧壁受热膨胀,此时轴承可方便地嵌入到轴承室内,待到轴承室的侧壁冷却后,轴承室的侧壁收缩,进而轴承与轴承室可较为紧密的配合,采用这样方式将端盖安装到电机本体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端盖损坏的几率。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端盖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位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的位置低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顶面,所述热感应线圈的顶面高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顶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端盖放置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时,热感应线圈能够嵌入到轴承室内,并且端盖的底面不会接触到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位于第一支撑座背离第二支撑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一导孔,所述第一支撑座朝向第一安装架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一导孔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位于第一导孔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将第一螺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固定螺母,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位于第二支撑座背离第一支撑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二导孔,所述第一支撑座朝向第一安装架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二导孔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位于第二导孔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将第二螺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架上的第二固定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时,工人将第一螺杆穿过第一导孔,然后旋上两颗第一固定螺母以将第一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第一支撑座的固定安装,第一支撑座的位置可调节。当第二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时,工人将第二螺杆穿过第二导孔,然后旋上两颗第二固定螺母以将第二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第二支撑座的固定安装,第二支撑座的位置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配合,对第一支撑座在底座上滑移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配合,对第二支撑座在底座上滑移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滑槽的底壁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第二滑槽的底壁滚动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座与底座之间为滚动配合,摩擦阻力较小,对第一支撑座的调节较为方便。第二支撑座与底座之间为滚动配合,摩擦阻力较小,对第二支撑座的调节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朝向第二支撑座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撑座朝向第一支撑座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电机端盖加热装置使用时,端盖放置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端盖一端嵌入到第一凹槽内且与第一凹槽的槽壁抵接,另一端嵌入到第二凹槽内且与第二凹槽的槽壁抵接,则端盖可较为稳定地放置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配合,对放置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的端盖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对端盖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刻度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刻度线用于直观地展示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位置,使得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可以较为精准地形成对称,进而热感应线圈与轴承室之间的同轴度较高,以保证热感应线圈能够嵌入到轴承室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可对轴承室的侧壁进行加热,然后利用轴承室侧壁的热胀冷缩以将轴承装入轴承室内,采用这样方式将端盖安装到电机本体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端盖损坏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机的爆炸视图,主要突出电机本体与端盖的安装结构;
图2为实施例中电机端盖加热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电机端盖加热装置的具体结构;
图3为实施例中电机端盖加热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第一导孔和第二滚轮的具体结构;
图4为实施例中电机端盖加热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第二导孔和第一滚轮的具体结构;
图5为本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和端盖的装配示意图,主要突出本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和端盖的安装结构。
附图标记:1、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2、热感应线圈;3、底座;4、正极导线;5、负极导线;6、第一安装架;7、第二安装架;8、第一导孔;9、第二导孔;10、第一支撑座;11、第二支撑座;12、第一螺杆;13、第一固定螺母;14、第一滑槽;15、第一滑块;16、第一滚轮;17、第二螺杆;18、第二固定螺母;19、第二滑槽;20、第二滚轮;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第一橡胶垫;24、第二橡胶垫;25、刻度线;26、电机本体;27、电机轴;28、轴承;29、端盖;30、轴承室;31、轴孔;32、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2所示,一种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包括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1、热感应线圈2以及底座3,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1与热感应线圈2之间设置有正极导线4和负极导线5。
该电机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1和热感应线圈2通过正极导线4和负极导线5形成一个回路,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1输出的高频交流电流过热感应线圈2,并在热感应线圈2处产生交变磁场,当工人将热感应线圈2嵌入到端盖29的轴承室30内时,轴承室30的侧壁处形成涡流,涡流将电能变为热能,并对轴承室30的侧壁加热,轴承室30的侧壁受热膨胀,此时轴承28可方便地嵌入到轴承室30内,待到轴承室30的侧壁冷却后,轴承室30的侧壁收缩,进而轴承28与轴承室30可较为紧密的配合,采用这样方式将端盖29安装到电机本体26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端盖29损坏的几率。
如图3和4所示,底座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6和第二安装架7,第一安装架6和第二安装架7沿底座3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安装架6上开设有第一导孔8,第一导孔8为圆形。第二安装架7上开设有第二导孔9,第二导孔9为圆形。
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架6和第二安装架7滑动设置有用于支撑端盖29的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其中第一支撑座10靠近第一安装架6设置,第二支撑座11靠近第二安装架7设置,正极导线4和负极导线5位于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之间,正极导线4和负极导线5的位置低于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的顶面,热感应线圈2的顶面高于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的顶面,当端盖29放置在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上时,热感应线圈2能够嵌入到轴承室30内,并且端盖29的底面不会接触到正极导线4和负极导线5。
如图2和3所示,第一支撑座10朝向第一安装架6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一导孔8的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上位于第一导孔8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将第一螺杆12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架6上的第一固定螺母13。当第一支撑座10安装在底座3上时,工人将第一螺杆12穿过第一导孔8,然后旋上两颗第一固定螺母13以将第一支撑座10固定安装在底座3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第一支撑座10的固定安装,第一支撑座10的位置可调节。
如图4所示,底座3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4,第一支撑座10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滑槽14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5,第一滑槽14与第一滑块15配合,对第一支撑座10在底座3上滑移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第一滑块15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16,第一滚轮16与第一滑槽14的底壁滚动配合,当第一支撑座10安装在底座3上时,第一支撑座10的底面不与底座3接触,第一支撑座10与底座3之间为滚动配合,摩擦阻力较小,调节较为方便。
如图2和4所示,第二支撑座11朝向第二安装架7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二导孔9的第二螺杆17,第二螺杆17上位于第二导孔9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将第二螺杆17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架7上的第二固定螺母18。当第二支撑座11安装在底座3上时,工人将第二螺杆17穿过第二导孔9,然后旋上两颗第二固定螺母18以将第二支撑座11固定安装在底座3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第二支撑座11的固定安装,第二支撑座11的位置可调节。
如图2和3所示,底座3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9,第二支撑座1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滑槽19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32,第二滑槽19与第二滑块32配合,对第二支撑座11在底座3上滑移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第二滑块32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20,第二滚轮20与第二滑槽19的底壁滚动配合,当第二支撑座11安装在底座3上时,第二支撑座11的底面不与底座3接触,第二支撑座11与底座3之间为滚动配合,摩擦阻力较小,调节较为方便。
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座10上朝向第二支撑座1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1,第二支撑座11朝向第一支撑座10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2。如图5所示,该电机端盖加热装置使用时,端盖29放置在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上,端盖29一端嵌入到第一凹槽21内且与第一凹槽21的槽壁抵接,另一端嵌入到第二凹槽22内且与第二凹槽22的槽壁抵接,则端盖29可较为稳定地放置在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上。
第一凹槽21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垫23,第二凹槽22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24,第一橡胶垫23和第二橡胶垫24配合,对放置在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上的端盖29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对端盖29的磨损。
底座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刻度线25,两个刻度线25用于直观地展示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的位置,使得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可以较为精准地形成对称,进而热感应线圈2与轴承室30之间的同轴度较高,以保证热感应线圈2能够嵌入到轴承室30内。
由于端盖29的型号有多种,则端盖29的大小可能不一,当需要加热的端盖29的大小出现变化时,工人可适当调节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的位置,以适应端盖29大小的变化,实用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8)

1.一种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1)和热感应线圈(2),所述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1)与热感应线圈(2)之间设置有正极导线(4)和负极导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端盖(29)的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所述正极导线(4)和负极导线(5)位于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之间,所述正极导线(4)和负极导线(5)的位置低于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的顶面,所述热感应线圈(2)的顶面高于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11)滑动设置在底座(3)上,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架(6),所述第一安装架(6)位于第一支撑座(10)背离第二支撑座(11)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架(6)上开设有第一导孔(8),所述第一支撑座(10)朝向第一安装架(6)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一导孔(8)的第一螺杆(12),所述第一螺杆(12)上位于第一导孔(8)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将第一螺杆(12)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架(6)上的第一固定螺母(13),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架(7),所述第二安装架(7)位于第二支撑座(11)背离第一支撑座(10)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架(7)上开设有第二导孔(9),所述第一支撑座(10)朝向第一安装架(6)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二导孔(9)的第二螺杆(17),所述第二螺杆(17)上位于第二导孔(9)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将第二螺杆(17)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架(7)上的第二固定螺母(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3)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支撑座(10)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滑槽(14)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5),所述底座(3)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支撑座(1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滑槽(19)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滑块(15)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16),所述第一滚轮(16)与第一滑槽(14)的底壁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32)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20),所述第二滚轮(20)与第二滑槽(19)的底壁滚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座(10)上朝向第二支撑座(1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第二支撑座(11)朝向第一支撑座(10)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凹槽(21)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垫(23),所述第二凹槽(22)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端盖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刻度线(25)。
CN201820071142.0U 2018-01-16 2018-01-16 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Active CN207910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142.0U CN207910653U (zh) 2018-01-16 2018-01-16 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142.0U CN207910653U (zh) 2018-01-16 2018-01-16 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0653U true CN207910653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1142.0U Active CN207910653U (zh) 2018-01-16 2018-01-16 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06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9712A (zh) * 2021-12-06 2022-04-19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室感应加热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9712A (zh) * 2021-12-06 2022-04-19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室感应加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5264U (zh) 一种机床夹具
CN207910653U (zh) 电机端盖加热装置
CN209017368U (zh) 一种带有调节底座的电器柜
CN216612911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铝片装载装置
CN105355422A (zh) 干式变压器绕线工具
CN106384680A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的电容芯子的卷绕装置
CN206657950U (zh) 一种多功能绕线和剥皮综合治具
CN102407484A (zh) 一种电磁卡盘
CN106847499B (zh) 一种电容芯子卷绕装置
CN207953643U (zh) 一种电气设备固定装置
CN208528376U (zh) 一种圆管切割机
CN221057267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铁芯铜线绕卷装置
CN206764557U (zh) 调心轴承滚子磨床工件轴向中心位置自动调整装置
CN206153299U (zh) 防磨损硅钢片送进装置
CN219793061U (zh) 一种导磁带材用电流焦耳退火装备
CN210995867U (zh) 一种电阻丝用粗拉圆盘
CN206312700U (zh) 一种专用于导向风冷式变压器的绝缘托板防护结构
CN206519469U (zh)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制造中的滚片机
CN212134920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CN214032990U (zh) 一种改进型印花毛毯热定型设备
CN209459521U (zh)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导线放线轮
CN105313569A (zh) 一种用于雕刻核桃的旋转辅助器
CN220491729U (zh) 一种可调整绕线机头位置的线圈绕线机
CN104217852B (zh) 酚醛纸筒表面扁铜线立绕装置
CN103979333B (zh) 一种电枢绝缘纸卷放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