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9405U -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9405U
CN207909405U CN201721428647.XU CN201721428647U CN207909405U CN 207909405 U CN207909405 U CN 207909405U CN 201721428647 U CN201721428647 U CN 201721428647U CN 207909405 U CN207909405 U CN 207909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region
discoloration
time
irreversible
s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286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4286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9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9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9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ging For Living Organisms, Food Or Medicinal Products That A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d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所述变色标签自下而上包括黏结层、基底层、变色层和保护层,所述变色层包括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和时间变色区域。相对于传统的变色标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可以更多地检测果蔬的运输环境,使用户可以更多地了解货箱内果蔬在实际运输中的温度、相对湿度、运输时间等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新鲜程度,安全程度越来越重视。大量的果蔬需要靠货车进行长途或短途的运输与存储,然而果蔬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等运输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果蔬的质量,甚至使果蔬发生变质、腐烂、损坏进而无法食用。对于消费者及运输人员来说,真实、便捷地了解果蔬在运输过程中所经历的运输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市面上有针对果蔬的感温变色标签,而单一的感温变色标签,只能单一的反馈果蔬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情况,并不便于用户充分了解果蔬在实际运输中的其他运输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包括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和时间变色区域。在果蔬上贴上该变色标签,可以在果蔬运输、售出到消费者手中时,使用户更加便捷、充分地了解果蔬所经历的温度、相对湿度、时间等实际输送情况。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所述变色标签自下而上包括黏结层、基底层、变色层和保护层,所述变色层包括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和时间变色区域。
其中,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的温度感应区间为10-30℃。当粘附有该标签的物体所处的温度位于该温度感应区间内时,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呈现不同的颜色。
其中,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的相对湿度感应区间为10-50%。当粘附有该标签的物体所处的相对湿度位于该相对湿度感应区间内时,所述不可逆感湿度区域呈现不同的颜色。
其中,所述时间变色区域的时间感应区间为12小时-3天。当该标签在物体上粘附的时间位于该时间感应区间内时,所述时间变色区域呈现不同的颜色。
其中,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包括3个以上的不同温度阈值的感温变色子区域,所述感温变色子区域的温度阈值至少包括10℃、20℃和30℃;当温度达到某个感温变色子区域的温度阈值时,所述感温变色子区域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
其中,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包括3个以上的不同相对湿度阈值的感湿变色子区域,所述感湿变色子区域的相对湿度阈值至少包括10%、30%和50%;当相对湿度达到某个感湿变色子区域的相对湿度阈值时,所述感湿变色子区域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
其中,所述不可逆时间变色区域包括4个以上的不同时间阈值的时间变色子区域,所述时间变色子区域的时间阈值至少包括12小时、1天、2天和3天;当时间达到某个时间变色子区域的时间阈值时,所述时间变色子区域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
其中,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100-1000μm。
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变色层,所述保护层的边缘与所述基底层连接。
其中,所述变色标签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自下而上包括黏结层、基底层、变色层和保护层,其中变色层包括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和时间变色区域三个综合的变色区域。相比单一的变色标签,本申请提供的变色标签可以更多地检测果蔬的运输或存储环境,使用户可以更多地了解果蔬在实际运输或存储中的温度、相对湿度、运输时间等情况,尤其是更好地了解运输过程中所经历的恶劣的条件(如高温、低相对湿度,长运输时间等),以便判断这些运输条件是否会造成果蔬变质等。该变色标签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变色标签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变色标签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变色标签的变色层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变色标签的变色层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变色标签的变色层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新鲜程度,安全程度越来越重视。如何掌控果蔬在到达消费者手中前所经历的运输条件,是近年来人们一直所关注的话题。市面上常见的标签是感温变色标签,而单一的感温变色标签,只能单一地反馈果蔬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不能使用户更多地了解果蔬在实际运输中的温度、相对湿度或运输时间等情况,尤其是更好地了解运输过程中所经历的恶劣的条件(如高温、低相对湿度、长运输时间等)。
当对果蔬只单一地使用感温变色标签时,在果蔬的运输过程中温度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而其他条件如空气相对湿度发了改变,这样用户就不能了解果蔬的实际运输环境,甚至如果因为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了干燥天气,使货箱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很较低的值进而使货箱内的果蔬发生脱水、损坏进而无法食用,但到达目的地后空气相对湿度又回到了正常的数值,这样用户也无法对果蔬损坏的原因作出正确判断;还有些果蔬并不会因为单一的温度变化而使果蔬发生损坏,而是因为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使果蔬发生了变质。这样都会使用户无法综合地判断货箱内的果蔬的实际情况,对果蔬变质的原因产生错误的判断。此外,也不便于运输人员实时了解运输时货箱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运输时间等运输条件,而进行降温、加湿或加快运输速度。对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请一并参阅图1-图5,本申请提供的变色标签自下而上包括黏结层1、基底层2、变色层3和保护层4,所述变色层3包括三个不可逆变色区域: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和时间变色区域33。
其中,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和时间变色区域33位于基底层2上的同一水平面上。它们之间可以是依次连接,或者是间隔设置。
所述黏结层1用于黏结在用于判断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变化的物体之上。优选地,所述黏结层1用于黏结在食品包装袋上、包装箱外表面和集装箱内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黏结层1的材质为亚克力胶或压敏胶,但不限于此。
所述基底层2用于连接黏结层1和变色层3,且承载变色层3。所述基底层2可以为特多龙聚酯、聚酯薄膜(例如聚乙烯(PE)薄膜、聚丙烯(PP)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铜版纸或合成纸,但不限于此。
所述保护层4用于保护变色层3,保护层4的材质为不透气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材料,例如为GORE-TEX薄膜。所述保护层4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变色层3,图1所示为保护层4的尺寸与变色层3的尺寸相等,图2所示为保护层4的尺寸比变色层3的尺寸大,而且保护层4的边缘与基底层2相连接。所述保护层4的边缘与所述基底层2相连接,可以更好地保护变色层,防止该变色标签在未使用前,所述变色层3中进入空气、水蒸汽,使变色区域接触空气后开始发生反应。
可选地,所述变色层3的厚度为100-1000μm。所述黏结层1的厚度为40-100μm。所述基底层2的厚度为80-200μm。所述保护层4的厚度为10-100μm。所述变色标签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或圆形,但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的温度感应区间为10-30℃。例如,在果蔬的运输过程中,当货箱内的温度达到所述温度感应区间的最小值(如10℃)时,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且当货箱内的温度越趋近于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的温度感应区间的最大值时(如30℃),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的颜色越深。可选地,还配有标准温度比色卡,将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中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温度比色卡对比,从而得知,果蔬在运输、存储过程中所达到的具体的最大温度数值。
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包括感温变色油墨。所述感温变色油墨包括金属氯化物、氧化铝、有机树脂、分散剂和防锈剂。其中,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可以由金属氯化物、氧化铝、有机树脂、分散剂和防锈剂的混合液丝印、干燥而成。
其中,所述有机树脂包括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改性酚醛树脂和改性醇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金属氯化物包括氯化铜、氯化钴、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分散剂包括乙酸乙酯、丙二醇嵌段聚酯、丙二醇嵌段聚醚和羧甲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防锈剂包括二环己胺、环己胺月桂酸盐、环己胺苯甲酸盐和2-乙基-4-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可以为氯化铜、氯化钴、氯化镁、氧化铝、改性酚醛树脂、乙酸乙酯和二环己胺的混合液经涂布、干燥而成。此时,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的材质包括金属氯化物(氯化铜、氯化钴、氯化镁)、氧化铝、有机树脂(改性酚醛树脂)和防锈剂(二环己胺)。
其中,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的相对湿度感应区间为10-50%。而且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的起始湿度感应值大于其终止湿度感应值,在这里是指由相对湿度50%向30%的方向而变色。例如,在果蔬的运输过程中,当货箱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所述相对湿度感应区间的起始感应值(50%)时,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由一种初始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且当货箱内的相对湿度越趋近于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的相对湿度感应区间的终止感应值(10%),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的颜色越易变化,例如变得越浅。即,当相对湿度越低(即,环境越干燥)时,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越易变色,起到提示运输人员作用,注意改良运输条件,不致于使果蔬因太干燥而出现脱水现象。可选地,还配有标准相对湿度比色卡,将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中的颜色与标准相对湿度比色卡对比,从而得知果蔬在运输、存储过程中所达到的具体的相对湿度数值。
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包括感湿变色油墨。所述感湿变色油墨包括指示剂、硼酸、氧化铝、碳酸盐、有机树脂、分散剂和防锈剂。其中,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可由指示剂、硼酸、氧化铝、碳酸盐、有机树脂、分散剂和防锈剂的混合溶液丝印、干燥而成。
其中,所述有机树脂包括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改性酚醛树脂和改性醇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指示剂包括甲酚红、百里酚蓝、甲酚紫、间甲酚紫和酚磺酞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碳酸盐包括碳酸钙、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分散剂包括乙酸乙酯、丙二醇嵌段聚酯、丙二醇嵌段聚醚和羧甲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防锈剂包括二环己胺、环己胺月桂酸盐、环己胺苯甲酸盐和2-乙基-4-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可以由甲酚红、百里酚蓝、硼酸、氧化铝、碳酸钙、乙醇、丙烯酸树脂、丙二醇嵌段聚酯和环己胺月桂酸盐的混合浆料经丝印、干燥而成。
所述时间变色区域33的时间感应区间为12小时-3天。例如,在果蔬的运输过程中,当货箱内的果蔬的运输时间达到所述时间感应区间的最小值(如12小时)时,所述时间变色区域33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且当货箱内的果蔬的运输时间越趋近于所述时间变色区域33的时间感应区间的最大值(如3天),所述时间变色区域33呈现的颜色越深。可选地,还配有标准时间比色卡,将不可逆时间变色区域33中的颜色与标准时间比色卡对比,从而得知具体的时间数值。
所述时间变色区域33的材质包括两亲性聚酯、丁二炔类聚合物、有机树脂、分散剂和防锈剂。其中,时间变色区域33可以由丁二炔类化合物、两亲性聚酯、有机树脂、分散剂和防锈剂的混合液涂布、干燥而成。而丁二炔类化合物在混合液中会聚合成丁二炔类聚合物。
其中,所述两亲性聚酯包括聚乳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丁二炔类化合物包括10,12-十五碳二炔酸、10,12-十一碳二炔酸、2,4-十一碳二炔酸和2,4-十五碳二炔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有机树脂包括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改性酚醛树脂和改性醇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分散剂包括乙酸乙酯、丙二醇嵌段聚酯、丙二醇嵌段聚醚和羧甲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防锈剂包括二环己胺、环己胺月桂酸盐、环己胺苯甲酸盐和2-乙基-4-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时间变色区域33可以为聚三亚甲基碳酸酯、10,12-十五碳二炔酸、丙烯酸树脂、乙醇、丙二醇嵌段聚醚和2-乙基-4-甲基咪唑的混合液经涂布、干燥而成。此时,时间变色区域33的材质包括两亲性聚酯、丁二炔类聚合物、有机树脂、分散剂和防锈剂。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果蔬在运输过程中,货箱内的温度最高达到了28℃,空气相对湿度最高达到了30%,而运输时间经过了15小时,变色层3中的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和时间变色区域33都会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但是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会转变成更深的颜色,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会转变成较深的颜色,时间变色区域33会转变成较浅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后,进而知道货箱内的果蔬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相对湿度和运输时间呈达到过的数值。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可包括3个以上(例如3、4、5)的不同温度阈值的感温变色子区域,所述感温变色子区域的温度阈值至少包括10℃、20℃和30℃;当温度达到某个感温变色子区域的温度阈值时,所述感温变色子区域由一种初始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可选地,多个感温变色子区域的初始颜色可相同(例如均为白色),温度达到其温度阈值后呈现出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多个感温变色子区域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顺次连接。
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包括3个以上(例如3、4、5)的不同相对湿度阈值的感湿变色子区域,所述感湿变色子区域的相对湿度阈值至少包括10%、30%和50%;当相对湿度达到某个感湿变色子区域的相对湿度阈值时,所述感湿变色子区域由一种初始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可选地,多个感湿变色子区域的初始颜色可相同,当相对湿度达到其相对湿度阈值后呈现出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多个感湿变色子区域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顺次连接。
不可逆时间变色区域33包括4个以上(例如4、5、6)的不同时间阈值的时间变色子区域,所述时间变色子区域的时间阈值至少包括12小时、1天、2天和3天;当时间达到某个时间变色子区域的时间阈值时,所述时间变色子区域由一种初始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可选地,多个时间变色子区域的初始颜色可相同(例如均为白色),时间达到其时间阈值后呈现出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多个时间变色子区域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顺次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包括了三个不同温度阈值的感温变色子区域: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在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内依次连接或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的温度变色阈值为10℃,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的温度变色阈值为20℃,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的温度变色阈值为30℃。
其中,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的材质可以是由氯化铜、氯化钴、氧化铝、丙烯酸树脂、丙二醇嵌段聚酯和2-乙基-4-甲基咪唑构成。
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的材质可以是由氯化铜、氯化镁、氧化铝、丙烯酸树脂、丙二醇嵌段聚酯和2-乙基-4-甲基咪唑构成。
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材质可以是由溴甲酚紫、溴甲酚绿、溴酚蓝、氯化镁、丙烯酸树脂、丙二醇嵌段聚酯和2-乙基-4-甲基咪唑构成。
对于该变色标签中,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的变色原理,举例来说,在果蔬的运输过程中,当货箱内的温度达到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的温度变色阈值10℃时,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发生颜色的转变,而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和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的颜色不发生任何变化,均保持各自的初始颜色;当货箱内的温度达到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的温度变色阈值20℃时,此时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和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都发生颜色的转变,而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不发生任何变化,保持各自的初始颜色;当货箱内的温度达到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的温度变色阈值30℃时,此时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和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都发生颜色的转变。
其中,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包括了三个不同相对湿度阈值的感湿变色子区域(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在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内依次连接或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的相对湿度变色阈值为50%,所述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的相对湿度变色阈值为30%,所述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的相对湿度变色阈值为10%。其中,当这个感湿变色子区域均达到各自的相对湿度变色阈值时,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所呈现的颜色最深,其次是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最后是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
其中,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的材质可以是紫甘薯、碳酸钙、碳酸氢镁、抗坏血酸和改性酚醛树脂。
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的材质可以是溴酚紫、硼酸、氧化铝、碳酸镁、丙烯酸树脂、丙二醇嵌段聚酯和环己胺月桂酸盐。
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材质可以是阿拉丁、硼酸、氧化铝、薄层层析硅胶、硅藻土、丙烯酸树脂、丙二醇嵌段聚酯和环己胺月桂酸盐。
对于该变色标签中,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的变色原理,举例来说,在果蔬的运输过程中,当货箱内的相对湿度达到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的相对湿度变色阈值50%时,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发生颜色的转变,而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和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不发生任何变化;当货箱内的相对湿度达到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的相对湿度变色阈值30%时,此时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和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都发生颜色的转变,而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不发生任何变化;当货箱内的相对湿度达到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的相对湿度变色阈值10%时,此时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和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都发生颜色的转变。可见,当相对湿度越低(即,环境越干燥)时,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越易变色,起到提示运输人员作用,注意改良运输条件,不致于使果蔬因太干燥而出现脱水现象。
其中,所述时间变色区域33包括了四个不同时间阈值的时间变色子区域(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在时间变色区域33内依次连接或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的时间变色阈值为12小时,所述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的时间变色阈值为1天,所述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的时间变色阈值为2天,所述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的时间变色阈值为3天。
其中,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可以由丁二炔类聚合物(单体为10,12-十五碳二炔酸)、浓度20wt%的Tween-20和改性醇酸树脂的共混物经涂布、干燥而成。
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可以由丁二炔类聚合物(单体为10,12-十一碳二炔酸)、浓度15wt%的Tween-20和改性醇酸树脂的共混物经涂布、干燥而成。
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可以由丁二炔类聚合物(单体为2,4-十一碳二炔酸)、浓度10wt%的Tween-20和改性醇酸树脂的共混物经涂布、干燥而成。
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可以由二炔类聚合物(单体为2,4-十五碳二炔酸)、浓度5wt%的Tween-20和改性醇酸树脂的共混物经涂布、干燥而成。
对于该变色标签中,所述时间变色区域33的变色原理,举例来说,在果蔬的运输过程中,当运输时间达到12小时,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发生颜色的转变,而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和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不发生任何变化;当运输时间达到1天时,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和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都发生颜色的转变,而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和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不发生任何变化;当运输时间达到2天时,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和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都发生颜色的转变,而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不发生任何变化;当运输时间达到3天时,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和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都发生颜色的转变。
可选地,如图4所示,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和时间变色区域33位于基底层2上的同一水平面上、且依次连接,而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的三个子变色区域(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的三个子变色区域(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时间变色区域33中的四个子变色区域(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也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依次连接。
可选地,如图5所示,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和时间变色区域33位于基底层2之上的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设置,而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的三个子变色区域(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的三个子变色区域(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第三感湿变色子区域323)、时间变色区域33中的四个子变色区域(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第三时间变色子区域333、第四时间变色子区域334)也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间隔设置。
以图5为例来说明,当果蔬在运输过程中,货箱内的温度最高达到了33℃,空气湿度最低达到了15%,而运输时间经过了1天8小时,变色层3中的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31中的第一感温变色子区域311、第二感温变色子区域312和第三感温变色子区域313都会发生颜色的转变,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32中的第一感湿变色子区域321和第二感湿变色子区域322都会发生颜色转变,时间变色区域33中的第一时间变色子区域331和第二时间变色子区域332都会发生颜色转变,且变色过程均不可逆。而货车在到达目的地后,用户通过观察该变色标签中变色层3中不同变色子区域的颜色,就可以直观、便捷地了解货箱内果蔬在实际运输中的温度、相对湿度、运输时间等情况。如果果蔬出现了损坏,也可以推断损坏原因。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变色标签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标签自下而上包括黏结层、基底层、变色层和保护层,所述变色层包括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和不可逆时间变色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的温度感应区间为1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的相对湿度感应区间为10-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逆时间变色区域的时间感应区间为12小时-3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逆感温变色区域包括3个以上的不同温度阈值的感温变色子区域,所述感温变色子区域的温度阈值至少包括10℃、20℃和30℃;当温度达到某个感温变色子区域的温度阈值时,所述感温变色子区域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逆感湿变色区域包括3个以上的不同相对湿度阈值的感湿变色子区域,所述感湿变色子区域的相对湿度阈值至少包括10%、30%和50%;当相对湿度达到某个感湿变色子区域的相对湿度阈值时,所述感湿变色子区域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逆时间变色区域包括4个以上的不同时间阈值的时间变色子区域,所述时间变色子区域的时间阈值至少包括12小时、1天、2天和3天;当时间达到某个时间变色子区域的时间阈值时,所述时间变色子区域由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且过程不可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100-1000μ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变色层,所述保护层的边缘与所述基底层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标签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或圆形。
CN201721428647.XU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Active CN207909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8647.XU CN207909405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8647.XU CN207909405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9405U true CN207909405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7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28647.XU Active CN207909405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94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8626A (zh) * 2017-10-31 2018-04-24 陈浩能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CN109523902A (zh) * 2018-12-13 2019-03-26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食材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标签
CN111546817A (zh) * 2020-04-22 2020-08-18 李峰 多层变色体及其生成方法
CN114511054A (zh) * 2022-01-07 2022-05-17 西安理工大学 适用疫苗类产品可读取温度/时间/光照的多维信息标签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8626A (zh) * 2017-10-31 2018-04-24 陈浩能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CN109523902A (zh) * 2018-12-13 2019-03-26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食材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标签
CN111546817A (zh) * 2020-04-22 2020-08-18 李峰 多层变色体及其生成方法
WO2021213131A1 (zh) * 2020-04-22 2021-10-28 Li Feng 多层变色体及其生成方法
CN114511054A (zh) * 2022-01-07 2022-05-17 西安理工大学 适用疫苗类产品可读取温度/时间/光照的多维信息标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9405U (zh)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Han et al. Food packag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future trends
Fang et al. Active and intelligent packaging in meat industry
Han et al. Intelligent packaging
Dobrucka et al. Active and intelligent packaging foo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 Review
KR20120024724A (ko) 미생물 탐지 스마트 포장재
US9857237B2 (en) Individualized wine bottle temperature indicator
US20180120275A1 (en)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Pressure Sensor
CN107016926A (zh) 一种冷链物流感温变色标签
CN105758551A (zh) 时间温度指示装置
O’Grady et al. Smart packaging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onventional meat packaging systems
CN107958626A (zh) 一种果蔬运输用的变色标签
Huff Active and intelligent packaging: innovations for the future
US20080070307A1 (en) Temperature History Indicator
CN205006180U (zh) 勺筷组合式便当盒
CN102789743A (zh) 一种用于指示环境温度变化的视觉标签
JP2005313934A (ja) 包装体内環境の検知または検知・調整方法。
CN206505673U (zh) 一种便携式无底纸热敏打印标签卷
KR101390197B1 (ko) 변온 잉크층을 이용한 변색 냉장 안전온도 표시기
US9476835B2 (en) Bioluminescent packaging
CN113832772B (zh) 一种防保鲜膜增塑剂的热敏合成标签纸及其制备方法
CN206058765U (zh) 一种防伪标签结构
CN201845506U (zh) 食品低温物流用货架寿命指示装置
CN107967866A (zh) 一种遇水指示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218752328U (zh) 一种益生菌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