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6279U -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6279U
CN207906279U CN201820236907.1U CN201820236907U CN207906279U CN 207906279 U CN207906279 U CN 207906279U CN 201820236907 U CN201820236907 U CN 201820236907U CN 207906279 U CN207906279 U CN 207906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relieve vent
shock relieve
bal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369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Oux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Eurosta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Eurosta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Eurosta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369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6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6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6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包括球销、设于球销一端的球头以及套设于球头外的球座,所述球座外套设有壳体,所述球头内中心位置设有一呈方形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上下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贯通的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所述减震腔分别与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相贯通的位置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减震腔内设有一减震球,减震球分别与上下左右四侧的弹性膜相切。本实用新型的避震汽车拉杆机构能够对传递至自身的震动力进行最大程度的缓冲减震,使震动力无法对汽车拉杆机构造成影响,保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以及操作方向盘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拉杆机构为汽车转向装置中的重要配件,在汽车转向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汽车拉杆机构与车轮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确保车轮产生正确运动状态的关键部件,而在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时,车轮会出现震动的情况,这股震动力则会随之传递至汽车拉杆机构上,使汽车拉杆机构同时产生震动,当汽车拉杆机构产生震动时,汽车拉杆机构对维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能够起到作用就会容易出现减弱,会出现控制上的偏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汽车拉杆机构同时与控制汽车转向的方向盘有着连接关系,因此当震动力从汽车拉杆机构传递至方向盘时,方向盘也会出现震动的情况,这股震动力易造成驾驶人员无法稳稳的掌控方向盘的情况,严重时,更会出现脱手的情况,危害到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它能够对传递至自身的震动力进行最大程度的缓冲减震,使震动力无法对汽车拉杆机构造成影响,保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以及操作方向盘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包括球销、设于球销一端的球头以及套设于球头外的球座,所述球座外套设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内中心位置设有一呈方形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上下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贯通的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所述减震腔分别与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相贯通的位置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减震腔内设有一减震球,减震球分别与上下左右四侧的弹性膜相切;所述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皆设有一橡胶膜;所述橡胶膜与弹性膜之间设有一挤压杆,挤压杆两端分别与弹性膜、橡胶膜相贴合;所述上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上腔室,下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下腔室,左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左腔室,右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右腔室;所述下腔室与右腔室之间通过右下管路相贯通,下腔室与右下管路相贯通的位置、右腔室与右下管路相贯通的皆铰接有第一正向单向板;所述上腔室与左腔室之间通过左上管路相贯通,上腔室与左上管路相贯通的位置、左腔室与左上管路相贯通的位置皆铰接有第二正向单向板;所述第一正向单向板与第二正向单向板上皆设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挤压杆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环与和其相对应的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减震球内设有第一球形空间;所述第一球形空间内设有第一辅助球,第一辅助球与第一球形空间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辅助球内设有第二球形空间;所述第二球形空间内设有第二辅助球,第二辅助球与第二球形空间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可通过左上管路与右下管路使上下左右四侧弹性膜不断呈起伏运动,从而对位于弹性膜之间的减震球进行不断的缓冲减震,最终将汽车拉杆机构汇聚至球头上的震动力完全消除,避免震动力继续通过球销传递出去,有效避免震动力对汽车拉杆机构造成影响,保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且能够杜绝方向盘出现严重震动的情况,使行车人员能够稳稳的掌握方向盘,通过控制方向盘准确控制行车状态,保证操作方向盘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避震汽车拉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包括球销1、设于球销1一端的球头2以及套设于球头2外的球座3,所述球座3外套设有壳体4,所述球头2内中心位置设有一呈方形的减震腔5;所述减震腔5上下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贯通的上减震孔6、下减震孔7、左减震孔8、右减震孔9;所述减震腔5分别与上减震孔6、下减震孔7、左减震孔8、右减震孔9相贯通的位置皆设有一弹性膜10;所述减震腔5内设有一减震球11,减震球11分别与上下左右四侧的弹性膜10相切;所述上减震孔6、下减震孔7、左减震孔8、右减震孔9皆设有一橡胶膜12;所述橡胶膜12与弹性膜10之间设有一挤压杆13,挤压杆13两端分别与弹性膜10、橡胶膜12相贴合;所述上减震孔6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12围合形成上腔室14,下减震孔7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12围合形成下腔室15,左减震孔8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12围合形成左腔室16,右减震孔9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12围合形成右腔室17;所述下腔室15与右腔室17之间通过右下管路18相贯通,下腔室15与右下管路18相贯通的位置、右腔室17与右下管路18相贯通的皆铰接有第一正向单向板19;所述上腔室14与左腔室16之间通过左上管路20相贯通,上腔室14与左上管路20相贯通的位置、左腔室16与左上管路20相贯通的位置皆铰接有第二正向单向板21;所述第一正向单向板19与第二正向单向板21上皆设有若干通气孔22。
所述挤压杆13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环23与和其相对应的上减震孔6、下减震孔7、左减震孔8、右减震孔9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减震球11内设有第一球形空间24;所述第一球形空间24内设有第一辅助球25,第一辅助球25与第一球形空间24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气囊26;所述第一辅助球25内设有第二球形空间27;所述第二球形空间27内设有第二辅助球28,第二辅助球28与第二球形空间27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气囊29。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时,车轮则会出现起伏震动的情况,当汽车车身出现震动时,车轮所受到的震动力会更加剧烈,而与车轮有着连接关系的汽车拉杆机构也会在第一时间受到由车轮传递来的震动力,这股震动力便会致使球头2产生震动,而球头2在接收到震动力时,震动力则会集中至球头内部中心位置,位于球头2内部中心位置的减震球11则会将震动力全部接收,减震球11受到震动力的影响则会出现摆动,由于减震球11的上下左右四侧皆设有弹性膜10,因此减震球11可向上下左右四侧方向震动。
当减震球11向下震动时,减震球11对设于下减震孔7与减震腔5相贯通的位置的弹性膜10向下挤压,受到挤压的弹性膜10便会向下变形,从而推动挤压杆13使其向下移动,当挤压杆13向下移动时,弹性膜10则会对位于下减震孔7内的橡胶膜12进行挤压,橡胶膜12同样向下变形,而弹性膜10与橡胶膜12变形的产生的两股弹力便会接作用于减震球11上,对减震球11进行缓冲减震,同时当位于下减震孔7的橡胶膜12向下变形时,下腔室15气压随之增加,下腔室15内的高压气体便会打开第一正向单向板19,进入到右下管路18内,进入到右下管路18内的高压气体紧接着便会再次打开设于右腔室17与右下管路18相贯通的位置的第一正向单向板19,随后流入到右腔室17内,此时位于右减震孔9内的橡胶膜12被右腔室17的高压向左挤压,受挤压杆13的影响,设于右减震孔9与减震腔5相贯通的弹性膜10随之向左挤压,当该弹性膜10向左变形时,该弹性膜10则会对下移中的减震球11向左推动,使其对设于左减震孔8与减震腔5相贯通的弹性膜10进行挤压,在左推减震球11的过程中,减震球11向下的震动力则会得到分担,设于下减震孔7与减震腔5相贯通的位置的弹性膜10渐渐复位。
当设于左减震孔8与减震腔5相贯通的弹性膜10向左变形时,弹性膜10通过挤压杆13对位于左减震孔8内的橡胶膜12进行挤压,此时左减震孔8内的橡胶膜12与弹性膜10皆会产生弹性对减震球11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使一部分震动力得到消除,而在位于左减震孔8内的橡胶膜12向左变形时,左腔室16的气压随之增加,左腔室16内的高压气体则会打开第二正向单向板21并流入左上管路20,进入到左上管路20的高压气体紧接着便会打开位于左上管路20与上腔室14相贯通的位置的第二正向单向板21,此时上腔室14气压增加,上腔室14的高压气体对位于上减震孔6的橡胶膜12进行挤压,设于上减震孔6与减震腔5相贯通的位置的弹性膜10则会随之向下变形,该弹性膜10则会减震球向下推动,在分担减震球11向左的震动力的同时,使减震球11对设于下减震孔7与减震腔5相贯通的位置的弹性膜10向下挤压,由此可知,无论减震球11向下或向左震动,皆会受到上下左右四侧弹性膜10的缓冲减震,且弹性膜10在挤压杆13的联动下能够得到橡胶膜12的弹力辅助,从而提高减震效果,而设于第一正向单向板19与第二正向单向板21的通气孔22则能够使原本用于增压的气体逐渐回流至原位,用于下次增压减震,如此循环,直至将震动力消除。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左上管路20与右下管路18使上下左右四侧弹性膜10不断呈起伏运动,从而对位于弹性膜10之间的减震球11进行不断的缓冲减震,最终将汽车拉杆机构汇聚至球头2上的震动力完全消除,避免震动力继续通过球销1传递出去,有效避免震动力对汽车拉杆机构造成影响,保证车轮的正确运动状态,且能够杜绝方向盘出现严重震动的情况,使行车人员能够稳稳的掌握方向盘,通过控制方向盘准确控制行车状态,保证操作方向盘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挤压杆13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环23与和其相对应的上减震孔6、下减震孔7、左减震孔8、右减震孔9的内壁相连接,在弹性膜10通过挤压杆13对橡胶膜12进行挤压时,弹性环23会发生变形,从而产生弹力,能够使多个弹性环形成的多道弹力叠加于弹性膜10上,进一步提高弹性膜10的减震效果。
减震球11内设有第一球形空间24,第一球形空间24内设有第一辅助球25,第一辅助球25与第一球形空间24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气囊26,第一辅助球25内设有第二球形空间27,第二球形空间27内设有第二辅助球28,第二辅助球28与第二球形空间27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气囊29,传递至减震球上的震动力同样会汇聚至减震球11的中心位置,首先传递至第一辅助球25上,随着第一辅助球25产生震动,第一辅助球25便会对第一气囊26进行挤压,第一气囊26从而对其进行缓冲减震,而第一辅助球上无法被消除的震动力便会再次汇聚至第二辅助球上,第二辅助球28则会第二气囊29进行挤压,第二气囊29则会对第二辅助球28进行缓冲减震,第一辅助球25与第二辅助球28能够有效分担减震球11的震动力,并通过第一气囊26与第二气囊29形成的双道缓冲,有效消除减震球11上的部分震动力,从而提高弹性膜10对减震球11的缓冲减震效率。

Claims (3)

1.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包括球销、设于球销一端的球头以及套设于球头外的球座,所述球座外套设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内中心位置设有一呈方形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上下两侧以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相贯通的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所述减震腔分别与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相贯通的位置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减震腔内设有一减震球,减震球分别与上下左右四侧的弹性膜相切;所述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皆设有一橡胶膜;所述橡胶膜与弹性膜之间设有一挤压杆,挤压杆两端分别与弹性膜、橡胶膜相贴合;所述上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上腔室,下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下腔室,左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左腔室,右减震孔内壁与位于其内的橡胶膜围合形成右腔室;所述下腔室与右腔室之间通过右下管路相贯通,下腔室与右下管路相贯通的位置、右腔室与右下管路相贯通的皆铰接有第一正向单向板;所述上腔室与左腔室之间通过左上管路相贯通,上腔室与左上管路相贯通的位置、左腔室与左上管路相贯通的位置皆铰接有第二正向单向板;所述第一正向单向板与第二正向单向板上皆设有若干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环与和其相对应的上减震孔、下减震孔、左减震孔、右减震孔的内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球内设有第一球形空间;所述第一球形空间内设有第一辅助球,第一辅助球与第一球形空间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辅助球内设有第二球形空间;所述第二球形空间内设有第二辅助球,第二辅助球与第二球形空间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气囊。
CN201820236907.1U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Active CN207906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6907.1U CN207906279U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6907.1U CN207906279U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6279U true CN207906279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36907.1U Active CN207906279U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6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1318B (zh) 一种车辆悬挂系统及车辆
CN101072707B (zh) 用于自行车的缓冲系统
CN109733154B (zh) 一种阻尼和惯容可调的互联式isd悬架及系统
CN205239636U (zh) 一种反向三轮车
CN113685475B (zh) 一种用于卡车驾驶室悬置的空气弹簧减振器
CN207906279U (zh) 一种避震汽车拉杆机构
CN103775555B (zh) 推杆式刚度无级可调油气弹簧
US20190054791A1 (en) Modified shock absorber for tiltable vehicles
CN201186720Y (zh) 儿童三轮车或婴儿手推车的避震装置
CN103895468A (zh) 车辆悬架系统和机动车
CN209321143U (zh) 一种儿童仿真车座椅的减震结构
CN108237859B (zh) 一种悬架系统及使用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CN205523492U (zh) 双横臂有级式半主动悬架系统
CN111674497A (zh) 一种能带动车体弹射的减震结构
CN206841112U (zh) 一种低速电动四轮车前承载减震装置
CN102442391B (zh) 电动三轮车的驻车构造
CN216545620U (zh) 一种悬浮式悬挂装置及车辆
CN102358359A (zh) 一种强减振型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7906276U (zh) 一种减震汽车拉杆接头机构
CN105835615B (zh) 一种非充气车轮
CN210822580U (zh) 三轮滑板车
CN203211052U (zh) 可兼用于控制可断开式与可调刚度主动稳定杆的控制系统
CN207906277U (zh) 一种避震汽车球形接头机构
CN210337489U (zh) 一种汽车防侧倾系统
CN203805665U (zh) 车辆悬架系统和机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7699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ial Functional Zone of Yucheng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Litouzui Village)

Patentee after: Taizhou Ouxing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699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ial Functional Zone of Yucheng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Litouzui Villag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Eurostar Machiner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