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5936U - 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5936U
CN207905936U CN201721741458.8U CN201721741458U CN207905936U CN 207905936 U CN207905936 U CN 207905936U CN 201721741458 U CN201721741458 U CN 201721741458U CN 207905936 U CN207905936 U CN 207905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ake
intake duct
groove
cowling pane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414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7414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5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5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5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包括进气道、弹体、以弹体纵轴线为对称轴设置于弹体上的弹体法兰,进气道包括壳体;在靠近进气道上出口位置处的壳体两侧壁下端,沿进气道纵轴线开有两个对称的凹槽,每一个凹槽底部为连接凸台,每一个连接凸台均与对应的弹体法兰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且紧固件位于凹槽内;还包括将凹槽封盖的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与壳体侧壁可拆卸连接,且整流板安装到壳体侧壁后,整流板的板面与壳体侧壁平齐。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气动情况,降低了导弹的飞行阻力。而且,仅仅改变了冲压喷气发动机进气道出口区域的连接形式,没有改变进气道其他位置的设计,因此也可以应用在其他设计参数的进气道。

Description

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发动机进气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飞行器技术的发展,以及飞行器对发动机要求的不断提高,冲压发动机以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比冲大、成本低等优势成为高马赫数飞行器的发展方向。对于超声速冲压喷气发动机以及高超声速冲压喷气发动机而言,由于超声速流场的特点,任何的一点扰动都会对超声速流场引起很大的变化,进而可能会导致来流总压的损失以及迎风阻力的增大。
当下冲压喷气发动机的设计对于进气道进口的气动优化已经很成熟,例如:通过增加隔离层来消除来流附面层的影响,通过对进气道进口的流道设计降低来流激波损失。
但当下对于进气道出口处的气动优化却一直停滞不前。对于普通的进气道,其出口一般垂直向下延伸,将进气引入弹体,进气道出口区域是通过法兰与弹体相连的。以前的法兰都是外露式设计,这种设计方法简单实用,可靠性也高。但由于是超声速飞行,气流流过外露式法兰会产生很大阻力,此时产生激波虽然不会影响进气道的工作,但会影响进气道后方导弹舵机以及冲压喷气发动机喷管的工作。因此,为了使提高导弹的飞行效率,对于进气道出口位置与弹体连接处的气动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对可降低导弹飞行阻力的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包括进气道、弹体、以弹体纵轴线为对称轴设置于弹体上的弹体法兰,所述进气道包括壳体;在靠近进气道上出口位置处的壳体两侧壁下端,沿进气道纵轴线开有两个对称的凹槽;
每一个凹槽底部为连接凸台,每一个连接凸台均与对应的弹体法兰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且紧固件位于凹槽内;
还包括将凹槽封盖的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与壳体侧壁可拆卸连接,且整流板安装到壳体侧壁后,整流板的板面与壳体侧壁平齐。
优选的,所述连接凸台与弹体法兰的接触部位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凹槽沿进气道纵轴线的长度为10~20mm。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优化了冲压喷气发动机进气道出口区域与弹体连接处的气动情况,降低了导弹的飞行阻力。
2.仅仅改变了冲压喷气发动机进气道出口区域的连接形式,没有改变进气道其他位置的设计,因此也可以应用在其他设计参数的进气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Ⅰ的放大图。
图中:1-进气道,2-整流板,3-壳体,6-紧固件,7-弹体,8-连接凸台,9-弹体法兰,10-密封圈,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包括进气道1、弹体7、以弹体7纵轴线为对称轴设置于弹体7上的弹体法兰9。
所述进气道1包括壳体3。在靠近进气道1上出口位置处的壳体3两侧壁下端,沿进气道1纵轴线开有两个对称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沿进气道1纵轴线的长度为10~20mm。
每一个凹槽11底部为连接凸台8,每一个连接凸台8均与对应的弹体法兰9通过紧固件6固定连接,且紧固件6位于凹槽11内。
还包括将凹槽11封盖的整流板2,所述整流板2与壳体3侧壁可拆卸连接,且整流板2安装到壳体3侧壁后,整流板2的板面与壳体3侧壁平齐。
所述连接凸台8与弹体法兰9的接触部位设有密封圈10。

Claims (3)

1.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包括进气道(1)、弹体(7)、以弹体(7)纵轴线为对称轴设置于弹体(7)上的弹体法兰(9),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1)包括壳体(3);
在靠近进气道(1)上出口位置处的壳体(3)两侧壁下端,沿进气道(1)纵轴线开有两个对称的凹槽(11);
每一个凹槽(11)底部为连接凸台(8),每一个连接凸台(8)均与对应的弹体法兰(9)通过紧固件(6)固定连接,且紧固件(6)位于凹槽(11)内;
还包括将凹槽(11)封盖的整流板(2),所述整流板(2)与壳体(3)侧壁可拆卸连接,且整流板(2)安装到壳体(3)侧壁后,整流板(2)的板面与壳体(3)侧壁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台(8)与弹体法兰(9)的接触部位设有密封圈(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沿进气道(1)纵轴线的长度为10~20mm。
CN201721741458.8U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Active CN207905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1458.8U CN207905936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1458.8U CN207905936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5936U true CN207905936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41458.8U Active CN207905936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5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2411B (zh) 采用二元变几何方式的内乘波型涡轮基组合动力进气道
CN103950543B (zh) 一种具有可变放气系统的飞行器超声速进气道
CN106837550A (zh) 高超声速三通道进气道的设计方法
CN108195544B (zh) 一种脉冲型风洞串列喷管
CN107436219B (zh) 一种非常规布局形式进排气管路装置
CN101798961A (zh) 两级斜切的超声速进气唇口
CN114313253B (zh) 一种高升阻比吸气式高超声速飞机气动布局及设计方法
CN107762633A (zh) 弹用高性能埋入式进气道及附面层去除方法
CN103935524A (zh) 一种内部融合辅助进气道的高性能亚声速进气道
CN101549758A (zh) 一种吸气式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排气装置
CN107380457A (zh) 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动力系统
CN114838903A (zh) 一种具有节流和引射功能的风洞进气道试验支架
CN201983920U (zh) 一种超声速风洞用分段式喷管
CN207905936U (zh) 一种进气道与弹体连接结构
CN212272395U (zh) 一种提高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气密性的分流板
CN206012970U (zh) 一种超音速进气道内流槽式吹吸气流动控制装置
CN115436009B (zh) 一种后体与喷管一体化设计的喷管推力测量试验系统
CN205203420U (zh) 一种用于飞行试验的apu进气道
CN113619772B (zh) 一种协同射流式二级喷口环量控制翼型
CN108240898A (zh) 一种脉冲型风洞串列喷管
CN211975175U (zh) 一种带环向自适应引流管的三维内转进气道
CN1061005C (zh) 一种飞机翼梢引射器
CN112173082B (zh) 一种气流辅助控制的微涡流发生装置
CN112179605B (zh) 一种模拟飞行器外流的引射喷管实验装置
CN203558213U (zh) 飞机进气道附面层泄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