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6913U -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6913U
CN207896913U CN201820087112.9U CN201820087112U CN207896913U CN 207896913 U CN207896913 U CN 207896913U CN 201820087112 U CN201820087112 U CN 201820087112U CN 207896913 U CN207896913 U CN 207896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crossbeam
module support
cross beam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71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绍琨
贾同伟
陈彬
赵永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871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6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6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6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第一横梁和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设置的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纵梁;设置于所述纵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横梁升降。升降装置带动第二横梁升降时,能够实现带动光伏组件的后端升降且第一横梁和光伏组件的前端高度保持不变或微调,以此实现了光伏组件倾斜角度的调整,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吸光率提高发电量。

Description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是将接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电能变换装置(如逆变器)转换为所需要的电能形式,光伏组件与太阳位置的相对位置直接影响发电量的多少。
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支架一般为包括前立柱、后立柱、斜撑梁、横梁、底梁、后立柱和横梁等,其可以满足地面安装、屋顶平面安装等需求。但是现有的组件支架不能进行调节,无法追踪最佳辐照量。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支架,该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组件支架的光伏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包括:
第一横梁和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设置的第二横梁;
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纵梁;
设置于所述纵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横梁升降。
优选地,上述光伏组件支架中,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纵梁之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横梁相对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纵梁铰接。
优选地,上述光伏组件支架中,所述升降装置的伸缩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纵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光伏组件支架中,所述升降装置具体为气缸。
优选地,上述光伏组件支架中,还包括给所述气缸供气的气源和连接于所述气源与气缸之间气路上的电磁阀。
优选地,上述光伏组件支架中,还包括:
与所述电磁阀通信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工作状态;
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设置于该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上述光伏组件支架中,所述气缸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气缸与气源之间的气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地,上述光伏组件支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倾角和获取最佳倾角,并比较所述实时倾角和最佳倾角,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电磁阀动作,以将该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的倾角调整至预设范围。
优选地,上述光伏组件支架中,还包括数据计算模块,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未来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天气预报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历史天气数据得出当天的天气数据,用于根据历史辐射数据和预报辐射数据得出当天的辐射数据,并根据当天的天气数据和当天的辐射数据计算得出当天每个时段的最佳倾角。
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纵梁和升降装置。其中,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平行设置。纵梁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并且纵梁用于支撑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重点在于,纵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纵梁固定的情况下,升降装置能够带动第二横梁升降。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时,将光伏组件的前端安装在第一横梁上,将光伏组件的后端安装在第二横梁上,即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共同支撑光伏组件。升降装置带动第二横梁升降时,能够实现带动光伏组件的后端升降且第一横梁和光伏组件的前端高度保持不变或微调,以此实现了光伏组件倾斜角度的调整,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吸光率提高发电量。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该光伏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由于上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光伏组件支架的光伏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支撑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4中:
1-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气缸、4-电磁阀、5-感应开关、6-纵梁、7-底座、8-夹块、9-调节杆、10-光伏组件、11-控制器、12-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支架,该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组件支架的光伏系统。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纵梁6和升降装置。其中,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相互平行设置。纵梁6设置在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并且纵梁6用于支撑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重点在于,纵梁6和第二横梁2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纵梁6固定的情况下,升降装置能够带动第二横梁2升降。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时,将光伏组件10的前端安装在第一横梁1上,将光伏组件10的后端安装在第二横梁2上,即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共同支撑光伏组件10。升降装置带动第二横梁2升降时,能够实现带动光伏组件10的后端升降且第一横梁1和光伏组件10的前端高度保持不变或微调,以此实现了光伏组件10倾斜角度的调整,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光伏组件10的倾斜角度,以提高光伏组件10的吸光率提高发电量。
进一步地,第一横梁1和纵梁6之间连接有调节杆9,即第一横梁1和纵梁6之间通过调节杆9连接。调节杆9的一端与第一横梁1相对固定,即调节杆9的一端与第一横梁1固定连接,调节杆9的另一端与纵梁6铰接,且铰接轴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即调节杆9能够相对于纵梁6围绕水平线转动。调节杆9与纵梁6之间的铰接轴可以平行于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设置。如此设置,当升降装置带着第二横梁2升降的同时,调节杆9及第一横梁1围绕纵梁6转动,以使调整光伏组件10的倾斜角度时更加顺畅。
具体地,调节杆9与第一横梁1之间可以通过夹块8实现固定连接,夹块8通过螺纹与调节杆9固定连接,同时夹块8与第一横梁1相对固定。夹块8与第一横梁1之间可以卡接或焊接在一起,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升降装置的伸缩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并且升降装置的顶端向靠近第一横梁1的一侧倾斜。如此升降装置带动第二横梁2升降时,更加顺畅。
升降装置的一端与纵梁6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梁2固定连接。升降装置与纵梁6之间的铰接轴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与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平行设置。升降装置与第二横梁2之间也可以通过夹块8实现固定连接,夹块8通过螺纹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同时夹块8与第二横梁2相对固定。夹块8与第二横梁2之间可以卡接或焊接在一起,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升降装置可以为气缸3,当然还可以为蜗轮蜗杆结构或千斤顶式,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设置在地面或山坡上,还可以包括底座7,纵梁6固定安装在底座7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给气缸3供气的气源12和连接于气源12与气缸3之间气路上的电磁阀4。即气源12与气缸3之间通过气路连通,以此实现气源12给气缸3供气。另外,气源12与气缸3之间的气路上设置有电磁阀4,以此通过改变电磁阀4的工作状态,调整气源12给气缸3的供气量,进而调整气缸3的伸缩端的伸缩位移,以实现对光伏组件10倾斜角度的调整。电磁阀4具体为电度调节阀。
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11和倾角传感器,其中控制器11与电磁阀4通信连接,即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1能够控制电磁阀4的工作状态,即通过控制器11能够调整电磁阀4的开闭状态以及调整电磁阀4的开度。倾角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设置于该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10的倾斜角度。如此通过控制器11能够实现对光伏组件10倾斜角度的自动调节,避免了人工手动调节,效率更高。控制器11与电磁阀4之间的线路上还设置有感应开关5。
另一实施例中,气缸3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气缸3与气源12之间的气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4。当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的长度较长时,可以设置多个气缸3,多个气缸3共用一个气源12,并且每个气缸3与气源12之间的气路上均设置电磁阀4,如此可以实现对每个气缸3的单独控制。
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器11用于获取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倾角和获取最佳倾角,并比较实时倾角和最佳倾角,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磁阀4动作,以将该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10的倾角调整至预设范围。具体地,可以将实时倾角和最佳倾角均转换为数值进行比较,例如将实时倾角转换为X0,将最佳倾角转换为X1,计算得出数值X=X0-X1,将X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X大于预设值则不调整光伏组件10角度,当X小于预设值则调整光伏组件10角度。其中,预设值可以自行设定,比如1°等。如此设预设范围,可以减少气缸3动作,提高经济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计算模块,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未来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天气预报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历史天气数据得出当天的天气数据,用于根据历史辐射数据和预报辐射数据得出当天的辐射数据,并根据当天的天气数据和当天的辐射数据计算得出当天每个时段的最佳倾角。
具体地,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反馈系统得到最佳建议倾角,该数据计算模块工作原理如下,综合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数据和10年历史天气数据库数据修正拟合后,在经过实时采集的天气数据进行反馈验证,得到分时段具体天气数据,另一方面,综合辐照历史数据库数据和辐照预报数据修正拟合后,经过实时辐照采集器得到的数据进行反馈验证,得到分时段辐照数据,在把得到的分时段天气和辐照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组件最佳方位角,此方位角可以经过现场逆变器的实时数据进行反馈验证是否正确,我们从方位角中抽取出最佳的倾角度数,此度数可设定时段比如半小时或一小时向数据接收器传送。
控制器11可设置时段,在预设时间段内比如晚上日落九点后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气缸3不运动,其它时间段自动调节角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该光伏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由于该光伏系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支架,所以该光伏系统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横梁(1)和与所述第一横梁(1)平行设置的第二横梁(2);
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的纵梁(6);
设置于所述纵梁(6)和第二横梁(2)之间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横梁(2)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和所述纵梁(6)之间连接有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的一端与第一横梁(1)相对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纵梁(6)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伸缩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纵梁(6)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具体为气缸(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所述气缸(3)供气的气源(12)和连接于所述气源(12)与气缸(3)之间气路上的电磁阀(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电磁阀(4)通信连接的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阀(4)的工作状态;
与所述控制器(11)通信连接的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设置于该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10)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气缸(3)与气源(12)之间的气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1)用于获取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倾角和获取最佳倾角,并比较所述实时倾角和最佳倾角,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电磁阀(4)动作,以将该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10)的倾角调整至预设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计算模块,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未来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天气预报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历史天气数据得出当天的天气数据,用于根据历史辐射数据和预报辐射数据得出当天的辐射数据,并根据当天的天气数据和当天的辐射数据计算得出当天每个时段的最佳倾角。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
CN201820087112.9U 2018-01-17 2018-01-17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Active CN207896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7112.9U CN207896913U (zh) 2018-01-17 2018-01-17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7112.9U CN207896913U (zh) 2018-01-17 2018-01-17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6913U true CN207896913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5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7112.9U Active CN207896913U (zh) 2018-01-17 2018-01-17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69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9869A (zh) * 2021-06-24 2021-09-07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支架角度控制和反馈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9869A (zh) * 2021-06-24 2021-09-07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支架角度控制和反馈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9139B2 (en) Photovoltaic generating system with control unit for controlling output power conversion and actuation of photovoltaic tracker units
CN101521478B (zh) 一种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
CN202564408U (zh) 角度可调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和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系统
CN205142100U (zh) 一种多立柱追日光伏支架
CN103441705A (zh) 一种光伏追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52258U (zh) 一种定日镜整体面型拼接辅助装置
CN204695112U (zh) 一种双轴可调太阳能支架
CN20349195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支架
CN107026607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7896913U (zh)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CN101457991B (zh) 同步调节曲率和仰角的太阳能定焦接收装置
CN104917448A (zh) 太阳能电池可调支撑底座
CN204810204U (zh) 一种地面太阳能光伏支架
CN109343575A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双面发电的主动智能跟踪支架系统
CN207473418U (zh) 一种用于光热发电的太阳能跟踪集热装置
CN203445836U (zh) 一种光伏追日系统
CN203535495U (zh)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CN102566600B (zh) 跟踪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自动校正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5210702U (zh) 一种太阳能分布式点聚焦太阳能跟踪系统
CN204928700U (zh) 无线车载终端
CN103490714A (zh) 自动调节式光伏支架
CN208737312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双面发电的主动智能跟踪支架系统
CN102541095A (zh) 太阳能自动对光聚光装置
CN204003299U (zh) 一种高效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1344657Y (zh) 同步调节曲率和仰角的太阳能定焦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9

Address after: 230000 second floor,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sunshine power plant, No.2, Tianhu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SUNGROW RENEWABLE ENERGY SCI. &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No. 1699 Xiyou Road, Hefei High-tech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Patentee after: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Patentee before: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Patentee after: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second floor,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sunshine power plant, No.2, Tianhu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SUNGROW RENEWABLE ENERGY SCI. &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