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35495U -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35495U CN203535495U CN201320605762.5U CN201320605762U CN203535495U CN 203535495 U CN203535495 U CN 203535495U CN 201320605762 U CN201320605762 U CN 201320605762U CN 203535495 U CN203535495 U CN 2035354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control module
- pedestal
- photovoltaic
- central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包括与光伏板同步运动的基座、基座驱动模块、基座控制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基座中心处垂直向上安装一立杆,该立杆外侧的基座表面与立杆同轴安装一光敏圈,该光敏圈与立杆外缘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不断的调整基座的位置,最终使立杆的阴影落在上述光敏圈内,此时认为基座与太阳光垂直,由于光伏板与基座联动,所以此时认为光伏板与太阳光垂直,整体结构简单,可连续跟踪太阳的位置,精度可调,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追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照射到半导体表面的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其具有清洁、无噪声、可与建筑物相结合等优点,随着国家对光伏系统接入电网政策的放开,以及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将会越来越普及。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板、控制器和逆变器,光伏板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输出,然后经过逆变器变换后输入电网,控制器负责协调整体的正常工作,光伏板可以采用固定角度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追日的结构,即光伏板随着太阳的转动而运动,以保持太阳光基本为垂直照射到半导体器件上,该方式提高了发电效率。目前,国内外的追日控制技术普遍不是很成熟,普遍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且复杂程度相对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的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光伏板同步运动的基座、基座驱动模块、基座控制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基座中心处垂直向上安装一立杆,该立杆外侧的基座表面与立杆同轴安装一光敏圈,该光敏圈与立杆外缘间隔设置,在基座底部安装用于基座运动的基座驱动模块,该基座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基座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输出端,该基座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一个控制指令输出端,该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个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出端,每个电流采样模块分别与光敏圈中的一个光敏电阻构成串联支路,多个串联支路相互并联后连接电源的两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另一个控制指令输出端连接用于光伏板运动的光伏驱动模块。
而且,所述基座驱动模块为包括三根独立运动的液压杆,该三根液压杆上端均布连接在基座底面,所述光敏圈由多个光敏电阻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在与光伏板同步联动的基座上端面中心处垂直向上安装一立杆,该立杆外侧的基座上端面上安装一与立杆外缘间隔设置的光敏圈,该光敏圈中的每一个光敏电阻均分别与一电流采样模块串联,每个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出信号由中央控制模块接收,然后该中央控制模块根据电流信号驱动基座底面安装的基座驱动模块动作,不断的调整基座的位置,最终使立杆的阴影落在上述光敏圈内,此时认为基座与太阳光垂直,由于光伏板与基座联动,所以此时认为光伏板与太阳光垂直,整体结构简单,可连续跟踪太阳的位置,调整光敏圈的耗子精可调整精度,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初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调整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座的俯视图;
图4是三根液压杆与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系统,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创新在于:包括与光伏板同步运动的基座4、基座驱动模块、基座控制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基座中心处垂直向上安装一立杆2,该立杆外侧的基座表面与立杆同轴安装一光敏圈3,该光敏圈与立杆外缘间隔设置,在基座底部安装用于基座运动的基座驱动模块,该基座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基座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输出端,该基座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一个控制指令输出端,该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个电流采样模块7的输出端,每个电流采样模块分别与光敏圈中的一个光敏电阻(分别是RG1、RG2……RGM)构成串联支路,多个串联支路相互并联后连接电源6的两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另一个控制指令输出端连接用于光伏板运动的光伏驱动模块。
本实施例中,上述基座驱动模块可以使用双轴追日机构或液压杆机构,其中的双轴追日机构包括两个电机,一个电机负责基座在水平方向上的摆转,另一个电机负责基座在竖直方向上的摆转。液压杆机构如图3、4所示,包括三个独立升降运动的液压杆8,该三个液压杆上端铰装在底座的底面且三者端部均布分布,通过三个液压杆竖直方向上的升降,可实现基座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位置的调整。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可以是常用的电路,也可以带输出的电流表。
所述光敏圈如图1、2所示,由多个光敏电阻RG1、RG2……RGM并联构成,即无论立杆的阴影1向那方倾斜均会遮挡光敏电阻,导致该一个或几个光敏电阻阻抗升高,使电流采样模块的采样值为零,此时触发中央控制模块进行基座位置的调整。
由于上述基座和所有光伏板具有联动关系,即基座在基座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等的配合下不断运动时,所有光伏板也同步运动,从而实现了光伏板发电效率最大化的调整,具体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⑴中央控制模块读取每个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出电流;
⑵当任意输出电流为零时,则认为立杆的阴影遮挡光敏圈,通过那个串联支路的电流为零确定该阴影在基座上划定的哪个区域内;
⑶中央控制模块控制基座向阴影所在区域的方向运动,使阴影向基座的中心点移动;
⑷不断重复步骤⑴~⑶直至所有输出电流均不为零时,则认为立杆的阴影位于光敏圈内,与基座联动的光伏板与太阳垂直,完成追日控制。
实施例
基座表面的结构如图3所示,中部安装立杆2,在立杆周围安装12个光敏电阻,然后分为A、B、C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内设置四个光敏电阻,在基座底面安装a、b、c三个液压杆。
假设基座初始位置平行于地面,清晨开机时,立杆的阴影位于区域A内,区域A内的几个光敏电阻所在串联支路电流为零,此时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液压杆和b、c向上,液压杆a向下,使阴影向光敏圈内移动,中央控制模块不断的检测阴影的位置,然后不断的调整液压杆的竖直位置,直至立杆的阴影移动到光敏圈内部,认为基座与太阳光垂直,光伏板与太阳光垂直。
中央控制模块定时检测基座上阴影的位置,一旦任意串联支路的输出电流为零,即开始调整基座的位置。
本发明中,在与光伏板同步联动的基座上端面中心处垂直向上安装一立杆,该立杆外侧的基座上端面上安装一与立杆外缘间隔设置的光敏圈,该光敏圈中的每一个光敏电阻均分别与一电流采样模块串联,每个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出信号由中央控制模块接收,然后该中央控制模块根据电流信号驱动基座底面安装的基座驱动模块动作,不断的调整基座的位置,最终使立杆的阴影落在上述光敏圈内,此时认为基座与太阳光垂直,由于光伏板与基座联动,所以此时认为光伏板与太阳光垂直,整体结构简单,可连续跟踪太阳的位置,调整光敏圈的耗子精可调整精度,成本低廉。
Claims (2)
1.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光伏板同步运动的基座、基座驱动模块、基座控制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基座中心处垂直向上安装一立杆,该立杆外侧的基座表面与立杆同轴安装一光敏圈,该光敏圈与立杆外缘间隔设置,在基座底部安装用于基座运动的基座驱动模块,该基座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基座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输出端,该基座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一个控制指令输出端,该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个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出端,每个电流采样模块分别与光敏圈中的一个光敏电阻构成串联支路,多个串联支路相互并联后连接电源的两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另一个控制指令输出端连接用于光伏板运动的光伏驱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驱动模块为包括三根独立运动的液压杆,该三根液压杆上端均布连接在基座底面,所述光敏圈由多个光敏电阻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05762.5U CN203535495U (zh) | 2013-09-28 | 2013-09-28 |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05762.5U CN203535495U (zh) | 2013-09-28 | 2013-09-28 |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35495U true CN203535495U (zh) | 2014-04-09 |
Family
ID=50421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0576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35495U (zh) | 2013-09-28 | 2013-09-28 |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3549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99978A (zh) * | 2013-09-28 | 2014-01-0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4020780A (zh) * | 2014-06-16 | 2014-09-03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能随日自调整角度的智能太阳能板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404452A (zh) * | 2020-03-24 | 2020-07-10 | 杭州灿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光伏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一体化的装置 |
-
2013
- 2013-09-28 CN CN201320605762.5U patent/CN2035354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99978A (zh) * | 2013-09-28 | 2014-01-0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4020780A (zh) * | 2014-06-16 | 2014-09-03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能随日自调整角度的智能太阳能板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404452A (zh) * | 2020-03-24 | 2020-07-10 | 杭州灿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光伏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一体化的装置 |
CN111404452B (zh) * | 2020-03-24 | 2021-09-10 | 吉电(滁州)章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光伏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一体化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67637B (zh) | 自适应太阳能发电系统 | |
CN103441705A (zh) | 一种光伏追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535495U (zh) |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装置 | |
CN206398602U (zh) | 一种农场用太阳能照明路灯 | |
CN103499978A (zh) | 一种光伏自动追日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384125B (zh) | 具有非同向追日阶段的太阳能发电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5566190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调节装置 | |
CN203258909U (zh) |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置 | |
CN206479847U (zh) | 追踪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3318245U (zh) | 太阳能房车 | |
CN202564382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可调安装支架 | |
CN104296399A (zh) | 一种悬挂式太阳能热水器用安装架 | |
CN103049004A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的太阳光照射角度跟踪系统 | |
CN203445836U (zh) | 一种光伏追日系统 | |
CN103809612A (zh) | 一种自动调整角度的太阳光跟踪机构 | |
CN110391777B (zh) | 一种联动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自动跟踪阳光的装置 | |
CN203812093U (zh) | 利用二维倾角传感器的太阳能跟踪支架 | |
CN104065333B (zh) | 一种双控太阳能自动定位装置 | |
CN204794849U (zh) | 一种自动追踪太阳光支撑架 | |
WO2022027267A1 (zh) | 太阳能房无需光电传感器的光电和光热一体化追踪系统 | |
CN104426467B (zh) | 户用型光伏电池随光装置 | |
CN203968047U (zh) | 一种双控太阳能自动定位装置 | |
CN207896913U (zh) | 光伏系统及其光伏组件支架 | |
CN202689381U (zh) | 一种推杆调节倾斜角的太阳能光伏遮阳罩 | |
CN203643854U (zh) | 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自控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