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3866U -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3866U
CN207893866U CN201820143264.6U CN201820143264U CN207893866U CN 207893866 U CN207893866 U CN 207893866U CN 201820143264 U CN201820143264 U CN 201820143264U CN 207893866 U CN207893866 U CN 207893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section
front panel
liner plate
slide guide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32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汤汤
靳能兵
张玉忠
吴庆壮
谢斌
罗会斌
黄涛
张小红
吕翱
周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32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3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3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3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inets, Racks, Or The Like Of Rigid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滑动门组件包括前面板组件、导滑件、滑板组件及驱动组件;前面板组件包括前面板及前面板衬板,滑板组件设置在前面板及前面板衬板之间,前面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对应设置;导滑件与滑板组件连接,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滑轨部,导滑件与滑轨部滑动连接;驱动组件与滑板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滑板组件相对于前面板组件滑动,使滑板组件遮挡第二出风口或者使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能够使滑板组件在滑动过程中,平稳传动,减小滑板组件在滑动过程中的异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通常,空调器是家庭中常用的日用家电产品,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冷却器、加热器或空气净化器来使房间凉爽、温暖或空气净化从而使内部环境更适宜的设备。空调主要分为挂壁式空调、立柜式以及嵌入式等,立柜式的空调越来受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市场上送风口竖直设置的立式空调器,其出风口送风区域刚好处在室内人体活动区域,由于风口设置在机身中部,为了保证产品美观度,在关机状态下需要通过滑动门将送风口隐藏起来。
现有技术中的滑动门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抖动,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响,从而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滑动门组件,能够使滑动门组件在滑动过程中,平稳传动,减小滑动门组件在滑动过程中的异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滑动门组件,所述滑动门组件包括前面板组件、导滑件、滑板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前面板组件包括前面板及前面板衬板,所述滑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及所述前面板衬板之间,所述前面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对应设置;
所述导滑件与所述滑板组件连接,所述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滑轨部,所述导滑件与所述滑轨部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板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板组件相对于所述前面板组件滑动,使所述滑板组件遮挡所述第二出风口或者使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所述滑板组件包括滑板和滑板衬板;所述滑板衬板包括衬板本体、设置在所述衬板本体一端的第二安装部和设置在所述衬板本体两侧的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滑板包括滑板本体、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两侧的第三卡持部和第四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三卡持部卡接,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四卡持部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部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导滑件包括第一导滑件,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一导滑件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门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前面板衬板形成所述第一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部还包括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另一端,所述导滑件还包括第二导滑件,所述第二导滑件与所述第二轨道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部还包括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另一端,所述导滑件还包括第三导滑件,所述第三导滑件与所述第三轨道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衬板本体具有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用于和所述滑板贴合,所述第二卡持部包括相互连接呈夹角的第一抵持面和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朝向所述第一内表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衬板还包括拨块,所述拨块设置在所述衬板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持部包括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滑板本体连接,并形成第一卡入口,所述第四卡持部包括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滑板本体连接,并形成第二卡入口,所述第一卡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卡入口并与所述第一卡勾卡接,所述第二卡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卡入口并与所述第二卡勾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本体包括第二外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用于与所述滑板衬板贴合;所述第二卡勾包括相互连接呈夹角的第二滑动面和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二滑动面能够和所述第二卡持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卡持部抵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门组件包括前面板组件、导滑件、滑板组件及驱动组件;前面板组件包括前面板及前面板衬板,滑板组件设置在前面板及前面板衬板之间,前面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对应设置;导滑件与滑板组件连接,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滑轨部,导滑件与滑轨部滑动连接;驱动组件与滑板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滑板组件相对于前面板组件滑动,使滑板组件遮挡第二出风口或者使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连通;滑板组件包括滑板和滑板衬板;滑板衬板包括衬板本体、设置在衬板本体一端的第二安装部以及设置在衬板本体两侧的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滑板包括滑板本体以及设置在滑板本体两侧的第三卡持部和第四卡持部,第一卡持部与第三卡持部卡接,第二卡持部与第四卡持部卡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有滑轨部,使导滑件通过轨道部与前面板衬板活动连接,能够使滑板组件在滑动过程中,平稳传动,减小滑板组件在滑动过程中的异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以减小空调器在滑动过程中的异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滑动门组件,所述滑动门组件包括前面板组件、导滑件、滑板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前面板组件包括前面板及前面板衬板,所述滑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及所述前面板衬板之间,所述前面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对应设置;
所述导滑件与所述滑板组件连接,所述前面板衬板上设置滑轨部,所述导滑件与所述滑轨部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板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板组件相对于所述前面板组件滑动,使所述滑板组件遮挡所述第二出风口或者使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所述滑板组件包括滑板和滑板衬板;所述滑板衬板包括衬板本体、设置在所述衬板本体一端的第二安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衬板本体两侧的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滑板包括滑板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两侧的第三卡持部和第四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三卡持部卡接,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四卡持部卡接。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滑动门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前面板组件的前面板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在图2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在图2中V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滑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滑板组件在图7中V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滑板组件在图7中IX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滑板组件的滑板衬板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滑板组件的滑板衬板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滑板组件的滑板衬板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滑板组件的导滑安装座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滑板组件的导滑安装座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的驱动组件的壳体的第五卡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在图1中XV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滑动门组件;2-前面板组件;3-导滑件;4-滑板组件;5-驱动组件;6-前面板;7-前面板衬板;8-第一出风口;9-第二出风口;10-滑轨部;11-第一轨道;12-盖板;13-第一固定部;14-连接部;15-限位部;16-第一卡勾;17-第一卡持段;18-第二卡持段;19-第一固定孔;20-第一安装部;21-第一定位孔;22-第二固定孔;23-第二轨道;24-第三轨道;25-凸台部;26-第一轨道部;27-第二轨道部;28-第一导滑件;29-第二导滑件;30-第三导滑件;31-第一连接件;32-第一轴承组;33-第二连接件;34-第二轴承组;35-第三连接件;36-第三轴承组;37-滑板;38-滑板衬板;39-导滑安装座;40-衬板本体;41-第二安装部;42-第四卡持部;43-第一卡入口;44-第二卡入口;45-第二滑动面;46-第二抵持面;47-第三固定孔;48-第一凹槽;49-卡接孔;50-第一卡持部;51-第二卡持部;52-拨块;53-第二内表面;54-第二外表面;55-第一定位柱;56-加强筋;57-加强齿;58-第一抵持面;59-第一滑动面;60-卡持块;61-第一轴承安装孔;62-第二轴承安装孔;63-第四连接件;64-安装槽;65-卡接件;66-第一卡接段;67-第二卡接段;68-缺口;69-第四固定孔;70-卡块;71-第五固定孔;72-传动件;73-齿条;74-连接孔;75-驱动部;76-壳体;77-壳体本体;78-第五卡持部;79-第五卡持部本体;80-第三卡接部;81-第一卡持腔;82-第二固定部;83-第六固定孔;84-第二定位孔;85-第六卡持部;86-第六卡持部本体;87-第四卡接部;88-第二卡持腔;89-容置腔;90-第三固定部;91-第七固定孔;92-第二定位柱;93-第三卡持部;94-第一内表面;95-滑板本体;96-第三内表面;97-第三轴承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门组件1,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动门组件1能够使滑动门组件1在滑动过程中,平稳传动,减小滑动门组件1在滑动过程中的异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门组件1包括前面板组件2、导滑件3、滑板组件4及驱动组件5;前面板组件2包括前面板6及前面板衬板7,滑板组件4设置在前面板6及前面板衬板7之间,前面板6设置有第一出风口8,前面板衬板7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9,第一出风口8与第二出风口9对应设置;
导滑件3与滑板组件4连接,前面板衬板7上设置滑轨部10,导滑件3与滑轨部10滑动连接;
驱动组件5与滑板组件4连接,用于驱动滑板组件4相对于前面板组件2滑动,使滑板组件4遮挡第二出风口9或者使第一出风口8及第二出风口9连通。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衬板7上设置有滑轨部10,使导滑件3通过滑轨部10与前面板衬板7活动连接,能够使滑板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平稳传动,减小滑板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的异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部10包括第一轨道11,第一轨道11设置在第二出风口9的一端,第一轨道11与导滑件3配合。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1设置在前面板衬板7的一端。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门组件1还包括盖板12,盖板12与前面板衬板7形成第一轨道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1由前面板衬板7及盖板12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1可以是仅由前面板衬板7形成,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为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包括第一固定部13及与第一固定部13连接的连接部14,第一固定部13与前面板衬板7连接,第一固定部13、连接部14及前面板衬板7形成第一轨道11。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还包括两个限位部15,两个限位部15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3的两端,均与连接部14连接,限位部15、第一固定部13、连接部14及前面板衬板7形成第一轨道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1为弧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1为弧形,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1可以是长方形等其他形状,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勾16,多个第一卡勾16在第一固定部13的延伸方向上相邻设置,第一卡勾16与前面板衬板7配合,以定位第一固定部13与前面板衬板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勾16包括相互连接呈L形的第一卡持段17和第二卡持段18,第一卡持段17远离第二卡持段18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13连接,第二卡持段18与前面板衬板7配合,以固定盖板12及前面板衬板7。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持段18沿第一固定部13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卡持段18沿第一固定部13的延伸方向上运动,运动至极限位置时,与前面板衬板7卡持,以固定盖板12及前面板衬板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9,第一固定孔19与前面板衬板7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9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3的两端,通过固定柱与前面板衬板7固定。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衬板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0,第一固定部13、连接部14、限位部15及第一安装部20形成第一轨道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0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孔21,多个第一定位孔21依次设置,第一卡勾16与第一定位孔21对应配合,以定位第一固定部13与前面板衬板7。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是第二卡持段18穿过第一定位孔21,并沿第一固定部13的延伸方向上滑动,当第二卡持段18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卡持段18与第一定位孔21卡持。
在本实施例中,极限位置是第二卡持段18与第一安装部20的侧壁抵持的位置,或者是第一卡持段17与第一定位孔21的内壁抵持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与第一安装部20通过第一卡勾16与第一定位孔21进行定位,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与第一安装部20可以通过凸起和凹槽配合实现定位。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2,第一固定孔19与第二固定孔22配合,以固定第一固定部13及第一安装部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22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孔19及两个第二固定孔22一一对应设置。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滑轨部10还包括第二轨道23及第三轨道24,第二轨道23设置在第二出风口9的另一端,第三轨道24设在第二出风口9的另一端。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23及第三轨道24设置在前面板衬板7的另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滑轨部10包括第一轨道11、第二轨道23及第三轨道24,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滑轨部10可以仅包括第一轨道11,或者包括第一轨道11及第二轨道23,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衬板7上靠近出风口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台部25,凸台部25设置有第一轨道部26,第一轨道部26远离凸台部25的的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二轨道23,第二轨道23与导滑件3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23为弧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23为弧形,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轨道23可以为长方形等其他形状,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23倾斜设置。第二轨道23为弧形,倾斜设置能够使导滑件3在第二轨道23上滑动时提高滑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滑动门导滑件3的工作效果。
第三轨道24设置在凸台部25。在本实施例中,凸台部25上设置第二轨道部27,第一轨道部26与第二轨道部27间隔设置,第一轨道部26、第二轨道部27及凸台部25形成第三轨道24。导滑件3与第二轨道部27靠近第一轨道部26的一侧抵持。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导滑件3包括第一导滑件28、第二导滑件29及第三导滑件30,第一导滑件28设置在滑板组件4的一端,第二导滑件29及第三导滑件30设置在滑板组件4的另一端,第一导滑件28与第一轨道11配合,第二导滑件29与第二轨道23配合,第三导滑件30与第三轨道24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滑件28包括第一连接件31及第一轴承组32,第一轴承组32通过第一连接件31与滑板组件4的一端连接,第一轴承组32的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轴承组32与第一轨道11配合,第一轴承组32可沿第一轨道11的延伸方向转动,以带动滑板组件4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为与滑板组件4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一轴承在与滑板组件4垂直的平面内转动。使滑板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实现对滑板组件4的导向,提高了导滑件3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滑件29相对于第二轨道23转动,第三导滑件30相对于第三轨道24转动,以使导滑件3相对于前面板衬板7转动。能够减小第二导滑件29与第二轨道23之间、第三导滑件30与第三轨道24之间的摩擦,提高滑板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的效率,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滑件29包括第二连接件33及第二轴承组34,第二轴承组34通过第二连接件33与滑板组件4连接,第二轴承组34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轴承组34与第二轨道23配合,第二轴承组34可沿第二轨道23的延伸方向转动,以带动滑板组件4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与滑板组件4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二轴承组34的轴线与滑板组件4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轴承组34在与滑板组件4平行的平面内转动。能够对滑板组件4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整个滑板组件4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滑件2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滑件29的第二连接件33均与滑板组件4连接,两个第二轴承组34均与第二轨道23配合,对滑板组件4起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滑件30包括第三连接件35及第三轴承组36,第三轴承组36通过第三连接件35与滑板组件4连接,第三轴承组36的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成夹角。第三轴承组36与第三轨道24配合,第三轴承组36可沿第三轨道24的延伸方向转动,以带动滑板组件4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延伸方向为与滑板组件4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三轴承组36的轴线与滑板组件4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三轴承组36在于滑板组件4垂直的平面内转动,第三轴承组36与第三轨道24的侧壁抵持,使第三轴承组36沿第三轨道24的延伸方向滑动,使滑板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实现对滑板组件4的导向,防止滑板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飞出第二轨道23,提高了导滑件3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滑件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导滑件30的第三连接件35与滑板衬板38连接,两个第三轴承组36均与第三轨道24的侧壁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部26、第二轨道部27及凸台部25形成第三轨道24。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凸台部25上还可以设置第三轨道部,第三轨道部与第二轨道部27间隔设置,第二轨道部27、凸台部25及第三轨道部形成第三轨道24。与本实用新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滑件29与第二轨道23抵持,第三导滑件30与第二轨道部27靠近第一轨道部26的侧壁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导滑件30与第二轨道部27靠近第一轨道部26的侧壁抵持,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导滑件30可以与第一轨道部26靠近第二轨道部27的侧壁抵持。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组34与第二轨道23抵持,第三轴承组36与第三轨道24部靠近第一轨道部26的侧壁抵持。
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滑板组件4包括滑板37、滑板衬板38及导滑安装座39,滑板37与滑板衬板38连接,滑板衬板38连接。导滑安装座39的一端用于安装第一导滑件28。滑板衬板38用于安装第二导滑件29及第三导滑件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按照装配好的滑板组件4延伸方向,滑板组件4的上下为端部,左右为两侧。滑板组件4的上下对应为长度方向,滑板组件4的左右对应为宽度方向。下文所指滑板37的两端和两侧、导滑安装座39的两端和两侧、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均据此定义。
请参照图8及图9,本实施例中,滑板37整体呈矩形板状,并具有上下两个端部,导滑安装座39与其中一个端部连接,滑板衬板38与另一个端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滑板37包括滑板本体95以及设置在滑板本体95两侧的第三卡持部93和第四卡持部42,第三卡持部93和第四卡持部42分别用于与滑板衬板38卡接。
优选地,滑板本体95呈弧形,具有第一内表面94和第一外表面(图未标),滑板本体95整体朝向第一外表面凸出。
第三卡持部93包括第二卡勾,第二卡勾与滑板本体95连接,并形成第一卡入口43。第四卡持部42包括第三卡勾,第三卡勾与滑板本体95连接,并形成第二卡入口44。第一卡入口43和第二卡入口44相对设置。第一卡入口43和第二卡入口44分别用于滑板衬板38。
本实施例中,第三卡勾包括相互连接呈夹角的第二滑动面45和第二抵持面46,第二抵持面46与第一内表面94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滑动面45能够和滑板衬板38滑动配合,第二抵持面46与滑板衬板38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卡勾和第三卡勾均呈长条状,以增强和滑板衬板38接触面积。
本实施例中,滑板本体95远离第三卡持部93及第四卡持部42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固定孔47,第三固定孔47用于和导滑安装座39连接。
优选地,第一内表面94和第一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48和第二凹槽(图未标),第三固定孔47贯穿第一凹槽48的槽底和第二凹槽的槽底。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48和第二凹槽用于和导滑安装座39配合,起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滑板37远离第三卡持部93及第四卡持部42的一端开设有卡接孔49,卡接孔49用于和导滑安装座39卡接。
优选地,卡接孔4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接孔49位于第二卡接部的两侧,也就是说,两个卡接孔49位于第三固定孔47的两侧。
请参照图10,在本实施例中,滑板衬板38包括衬板本体40和第二安装部41,第二安装部41设置在衬板本体40的一端,第二安装部41用于安装第二导滑件29及第三导滑件30,导滑安装座39与滑板37的一端连接,衬板本体40与滑板37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的滑板衬板38还包括第一卡持部50、第二卡持部51及拨块52。第一卡持部50和第二卡持部51分别设置在衬板本体40两侧。拨块52设置在衬板本体40的一侧,并与第二卡持部51同侧相邻设置。第二安装部41设置在衬板本体40一端。
第一卡持部50和第二卡持部51分别用于和滑板37卡接,衬板本体40用于和滑板37连接。第二安装部41用于安装第二导滑件29及第三导滑件30。拨块52用于方便着力安装和拆卸。
请参照图11及图12,本实施例中,衬板本体40呈弧形板状,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内表面53和第二外表面54,衬板本体40整体朝向第二外表面54凸出。第二内表面53和第二外表面54为衬板本体40相互平行的两个侧表面,其中,第二内表面53为凹面,第二外表面54为凸面。本实施例中,第二外表面54用于和滑板37的第一内表面94贴合。
优选地,第二外表面54凸设有第一定位柱55,第一定位柱55用于和滑板37的第一定位孔21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外表面54和滑板37贴合可以增大与滑板37的接触面积,保持稳定的连接关系。并且第一定位柱55具有较佳的定位和限位作用,防止滑板37相对衬板本体40晃动。
优选地,第二外表面54还凸设有格子状的加强筋56,加强筋56与第一定位柱55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56可以有效地增强滑板衬板38的结构强度。
应当理解,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只要能实现与滑板37的连接,衬板本体40的结构形状可以有不同变化,例如滑板37为板状,衬板本体40适应性地设置为板状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50和第二卡持部51分别用于和滑板37的第三卡持部93及第四卡持部42卡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50呈条状,第一卡持部50用于通过第一卡入口43与第三卡持部93卡接,优选地,第一卡持部50与第二内表面53同向的侧面设置有加强齿57。
可以理解的是,加强齿57可以用于增强与滑板37的摩擦系数,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第二卡持部51呈截面为三角形的条状,第二卡持部51用于通过第二卡入口44与第四卡持部42卡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持部51包括相互连接呈夹角的第一抵持面58和第一滑动面59,第一滑动面59朝向第二内表面53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滑动面59可以用于和滑板37的第二滑动面45滑动配合,并且,第一抵持面58与滑板37的第二抵持面46抵持。
应当理解,第一卡持部50和第二卡持部51分别与第三卡持部93、第四卡持部42及滑板37卡接,装配简单,装配紧密。并且可以减少螺钉等的使用,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持部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卡持部51相邻设置,拨块52设置在两个卡持部之间,并与两个第二卡持部51相邻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拨块52具有方便安装和拆卸是着力的作用,并且,两个第二卡持部51可以增强与滑板37的接触紧密性,增强受力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拨块52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持块60,卡持块60朝向第一外表面面朝的方向凸出,卡持块60用于与滑板本体95卡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卡持部93和第四卡持部42分别和第一卡持部50及第二卡持部51卡持。拨块52设置在卡持槽内,并且卡持块60从第一外表面与滑板37卡持。因此,滑板衬板38和滑板37之间形成了两个方向的夹持作用,连接非常稳定。
应当理解,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在滑板衬板38的第一卡持部50和第二卡持部51可以设置为卡勾结构,并与滑板37的块状的第三卡持部93及第四卡持部42对应配合。或者,第一卡持部50设置为卡勾结构,并与第三卡持部93配合,第二卡持部51和第三卡持部93结构不变。
第二安装部41远离衬板本体40的端面开设有第一轴承安装孔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安装孔6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孔61间隔设置,并分别用于安装第二轴承组34。
第二安装部41靠近衬板本体40的侧面还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孔6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安装孔6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轴承安装孔62间隔设置,并分别用于安装第二轴承组34。
第二安装部41靠近衬板本体40的侧面凸设有第四连接件63,第四连接件63用于与传动件72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件63设置在第二安装部41与第一内表面94同向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件63呈柱状,方便与传动件72配合。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导滑安装座39整体呈长条状,并且其宽度方向较长,长度方向较短。导滑安装座39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外表面(图未标)和第三内表面96,并且整体呈弧形弯曲,并朝向第三外表面方向凸出。
本实施例中,第三内表面96用于和滑板37贴合。
优选地,导滑安装座39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64。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为卡接件65,卡接件65的数量为两个,并对应设置在两个安装槽64内。卡接件65用于和滑板37卡接。
优选地,卡接件6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卡接段66和第二卡接段67,第一卡接段66的自由端与导滑安装座39连接,第二卡接段67远离导滑安装座39凸出,并用于和滑板37卡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段66对应与安装槽64的槽底连接,第一卡接段66与导滑安装座39形成缺口68。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接段66相对于导滑安装座39具有弹性。
并且,两个卡接件65设置在导滑安装座39的一端的两侧,并用于和滑板37卡接,有利于防止导滑安装座39的两侧起翘。
本实施例中,导滑安装座39开设有第四固定孔69,第三内表面96设置有卡块70,卡块70与导滑安装座39连接呈U型,卡块70上开设有第五固定孔71,第五固定孔71和第四固定孔69同轴心设置。第四固定孔69与第五固定孔71配合,以固定导滑安装座39及滑板37。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卡块70与导滑安装座39形成U型夹持口,可以与滑板37夹持,保证连接的紧密性。
可以理解的是,只要能实现滑板37和导滑安装座39的进一步卡接,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可开设卡接孔49,第二卡接部可设置为卡接件65。
请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导滑安装座39远离卡接件65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轴承安装孔97,第三轴承安装孔97用于安装第一轴承组32。
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门组件1还包括传动件72,传动件72上设置有齿条73,传动件72用于驱动组件5啮合。
优选地,传动件72呈弧形,传动件72具有工作面,传动件72整体朝向工作面凸出弯曲,工作面用于和滑板衬板38的衬板本体40的第一内表面94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接触关系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保持较佳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齿条73设置在工作面上。
本实施例中,传动件72开设有连接孔74。滑板衬板38上的第四连接件63插入该连接孔74,从而方便快捷地实现了滑板衬板38与传动件72的连接。
应当理解,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在滑板衬板38的第二安装部41开设连接孔74,在传动件72上凸设第四连接件63,以实现二者的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件72和滑板衬板38还可以通过铆钉进一步固定。
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部75及壳体76,驱动部75设置在壳体76上,壳体76与前面板6固定连接。驱动部75与传动件72的齿条73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76与前面板6固定连接能够使驱动组件5便于安装,从而提高驱动组件5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76包括壳体本体77及第五卡持部78,第五卡持部78与壳体本体77连接,第五卡持部78与前面板6卡接,能够实现壳体76与前面板6的定位,提高壳体76的固定效果。
请参阅图17,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卡持部78包括第五卡持部本体79及多个第三卡接部80,多个第三卡接部80依次设置,两个相邻的第三卡接部80之间形成第一卡持腔81,第一卡持腔81与前面板6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76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部82,第二固定部82均与壳体本体7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卡持部78设置在壳体本体77的一端,两个第二固定部82分别设置在壳体本体77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82上设置有第六固定孔83,第六固定孔83与前面板6配合,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8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84,第二定位孔84与前面板6配合,以定位驱动组件5。
请参阅图18,前面板6上设置第六卡持部85,第五卡持部78与第六卡持部85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卡持部85包括第六卡持部本体86及多个第四卡接部87,多个第四卡接部87依次设置,两个相邻的第四卡接部87之间形成第二卡持腔88,第二卡持腔88与第五卡持部78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腔81与第六卡持部85配合,能够提高第五卡持部78与第六卡持部85之间的定位效果,从而提高驱动组件5的固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80与第二卡持腔88配合,第四卡接部87与第一卡持腔81配合。能够限制驱动组件5在与第三卡接部80延伸方向上的位移,从而提高驱动组件5的定位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80与第二卡持腔88配合,第四卡接部87与第一卡持腔81配合,从而使第五卡持部78与第六卡持部85卡接。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五卡持部78与第六卡持部85可以是通过两个第一卡勾16卡接。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卡持部本体86的两端分别与前面板6连接,与前面板6形成容置腔89,第六卡持部85容置于容置腔89。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卡持部本体86的两端与前面板6连接后,形成一个弧形的容置腔89,多个第六卡持部85设置在第六卡持部本体86上向靠近前面板6的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五卡持部78与第六卡持部85卡接时,先倾斜将第五卡持部78伸入至容置腔89,第五卡持部本体79靠近前面板6,第三卡接部80与第二卡持腔88配合,第四卡接部87与第一卡持腔81配合。当第五卡持部78完全插入容置腔89后,旋转第五卡持部78,使第五卡持部78的延伸方向与第六卡持部85的延伸方向一致。能够提高驱动组件5的安装效率。
前面板6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三固定部90,两个第二固定部82与两个第三固定部90对应设置。
第三固定部90上设置有第七固定孔91,第六固定孔83与第七固定孔91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
第三固定部9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92,第二定位孔84与第二定位柱92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孔84与第二定位柱92配合,第六固定孔83与第七固定孔91配合后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以固定壳体76。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76与前面板6靠近第一出风口8处连接。
在本实施例,第六卡持部85设置在前面板6靠近第一出风口8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先倾斜将第五卡持部78伸入至容置腔89,第五卡持部本体79靠近前面板6,第三卡接部80与第二卡持腔88配合,第四卡接部87与第一卡持腔81配合。当第五卡持部78完全插入容置腔89后,旋转第五卡持部78,使第五卡持部78的延伸方向与第六卡持部85的延伸方向一致。使第一定位孔21与第二定位柱92配合,第六固定孔83与第七固定孔91配合后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以固定壳体76。
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动门组件1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32与第一轨道11配合,第二轴承组34与第二轨道23配合,第三轴承组36与第三轨道24配合,驱动部75与传动件72配合,驱动部75转动使传动件72通过滑板衬板38及滑板37带动第一轴承组32相对于第一轨道11、第二轴承组34相对于第二轨道23及第三轴承组36相对于第三轨道24转动,以使滑板组件4能够相对于前面板衬板7滑动,从而使滑板37遮挡第二出风口9,或者使第一出风口8及第二出风口9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动门组件1能够使滑动门组件1在滑动过程中,平稳传动,减小滑动门组件1在滑动过程中的异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图未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能够减小空调器在滑动过程中的异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为了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照实施例一。
空调器包括后围壳及实施例一提供的滑动门组件1,前面板6与后围壳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组件(1)包括前面板组件(2)、导滑件(3)、滑板组件(4)及驱动组件(5);所述前面板组件(2)包括前面板(6)及前面板衬板(7),所述滑板组件(4)设置在所述前面板(6)及所述前面板衬板(7)之间,所述前面板(6)设置有第一出风口(8),所述前面板衬板(7)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9),所述第一出风口(8)与所述第二出风口(9)对应设置;
所述导滑件(3)与所述滑板组件(4)连接,所述前面板衬板(7)上设置滑轨部(10),所述导滑件(3)与所述滑轨部(10)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5)与所述滑板组件(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板组件(4)相对于所述前面板组件(2)滑动,使所述滑板组件(4)遮挡所述第二出风口(9)或者使所述第一出风口(8)及所述第二出风口(9)连通;
所述滑板组件(4)包括滑板(37)和滑板衬板(38);所述滑板衬板(38)包括衬板本体(40)、设置在所述衬板本体(40)一端的第二安装部(41)和设置在所述衬板本体(40)两侧的第一卡持部(50)和第二卡持部(51);所述滑板(37)包括滑板本体(95)、设置在所述滑板本体(95)两侧的第三卡持部(93)和第四卡持部(42),所述第一卡持部(50)与所述第三卡持部(93)卡接,所述第二卡持部(51)与所述第四卡持部(42)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10)包括第一轨道(11),所述第一轨道(11)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9)的一端,所述导滑件(3)包括第一导滑件(28),所述第一轨道(11)与所述第一导滑件(28)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组件(1)还包括盖板(12),所述盖板(12)与所述前面板衬板(7)形成所述第一轨道(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10)还包括第二轨道(23),所述第二轨道(23)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9)的另一端,所述导滑件(3)还包括第二导滑件(29),所述第二导滑件(29)与所述第二轨道(23)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10)还包括第三轨道(24),所述第三轨道(24)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9)的另一端,所述导滑件(3)还包括第三导滑件(30),所述第三导滑件(30)与所述第三轨道(24)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本体(40)具有的第一内表面(94)和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用于和所述滑板(37)贴合,所述第二卡持部(51)包括相互连接呈夹角的第一抵持面(58)和第一滑动面(59),所述第一滑动面(59)朝向所述第一内表面(94)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衬板(38)还包括拨块(52),所述拨块(52)设置在所述衬板本体(40)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卡持部(51)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持部(93)包括第一卡勾(16),所述第一卡勾(16)与所述滑板本体(95)连接,并形成第一卡入口(43),所述第四卡持部(42)包括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滑板本体(95)连接,并形成第二卡入口(44),所述第一卡持部(50)通过所述第一卡入口(43)并与所述第一卡勾(16)卡接,所述第二卡持部(51)通过所述第二卡入口(44)并与所述第二卡勾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本体(95)包括第二外表面(54)和第二内表面(53),所述第二内表面(53)用于与所述滑板衬板(38)贴合;所述第二卡勾包括相互连接呈夹角的第二滑动面(45)和第二抵持面(46),所述第二滑动面(45)能够和所述第二卡持部(5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抵持面(46)与所述第二卡持部(51)抵持。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滑动门组件(1)。
CN201820143264.6U 2018-01-27 2018-01-27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07893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3264.6U CN207893866U (zh) 2018-01-27 2018-01-27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3264.6U CN207893866U (zh) 2018-01-27 2018-01-27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3866U true CN207893866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6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3264.6U Active CN207893866U (zh) 2018-01-27 2018-01-27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38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1158A (zh) * 2018-01-27 2018-06-1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CN109442718A (zh) * 2018-10-30 2019-03-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滑动门组件和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1158A (zh) * 2018-01-27 2018-06-1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CN109442718A (zh) * 2018-10-30 2019-03-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滑动门组件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93866U (zh)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JP3150782U (ja) 室内用空気調節装置
CN108105876A (zh)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CN208025776U (zh)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
CN207893861U (zh)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CN207365332U (zh) 一种空调器电控盒
CN207893867U (zh)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CN101825315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8180559A (zh) 中框底座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CN108019914A (zh)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
CN108224561A (zh)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CN207893998U (zh) 中框底座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CN108050683A (zh) 滑板组件和空调器
CN108151158A (zh) 一种滑动门组件及空调器
CN207893972U (zh) 一种驱动传动组件及空调器
CN207893968U (zh) 滑板组件和空调器
CN207893989U (zh) 一种滑动门滑动组件及空调
CN207881016U (zh) 一种室外机风扇支架及空调器
CN207893987U (zh) 滑板衬板和空调器
CN207893865U (zh) 传动连接组件和空调器
CN207893864U (zh) 滑板组件和空调器
CN208920290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496311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壳体与出风口框体用连接套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7893974U (zh) 滑板组件和空调器
CN201688510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