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3410U -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3410U
CN207893410U CN201820253464.7U CN201820253464U CN207893410U CN 207893410 U CN207893410 U CN 207893410U CN 201820253464 U CN201820253464 U CN 201820253464U CN 207893410 U CN207893410 U CN 207893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insulating gas
control valve
heat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34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春
靳国豪
尹积军
陆东生
马卫华
董四清
王宁华
邱宁
王智育
刘波
朱海峰
钱玉华
徐军
谢兴祥
毕涛
陈江华
王伟
于扬
陈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 Ltd
State Grid A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 Ltd
State Grid A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 Ltd, State Grid A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an Pingga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534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3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3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3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涉及绝缘气体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在充气时,液态绝缘气体很容易进入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内的问题而发明。该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一充气支路,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第一充气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和导热中空件,导热中空件具有均与导热中空件的中空部分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控制阀相连接,第二开口与第二接头相连接;绝缘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和具有空腔的本体,空腔内设有导热介质,加热件用于对导热介质加热,导热中空件浸在导热介质中。本实用新型可用于SF6等绝缘气体的充气等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业中,诸如六氟化硫之类的绝缘气体广泛地应用在气体绝缘开关(Gas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气体绝缘输电管线(Gas Insulated Line简称GIL)等电气设备中用于绝缘和灭弧。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绝缘气体难免会发生分解,例如,六氟化硫(SF6)在电火花、放电等条件下会发生分解,生成的氟化亚硫酸和氢氟酸,而氟化亚硫酸和氢氟酸有剧毒会腐蚀电极和绝缘材料,对运行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而且泄露后容易污染周围的环境。因此,需要定期对电气设备内的绝缘气体进行充气等处理,以更换不满足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绝缘气体。
随着国内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与电站建设相配套的GIS、GIL等设备容积逐渐增大,那么GIS、GIL等设备所需要的绝缘气体的量也十分巨大,在对GIS、GIL等设备中的绝缘气体进行充气时,如何提高充气效率已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充气方式,是将气瓶的气相接口与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相连,直接对绝缘气室进行充气,然而这种充气方式绝缘气体的气化是在气瓶中完成的,而气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气瓶内的压力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气瓶内压力的降低则导致充气速度降低,不能满足GIS、GIL等设备的实际充气速度的要求。
为了提高充气速度,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接头01、第二接头02以及位于第一接头01和第二接头02之间的充气支路03,充气支路03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031、加热装置032和第二控制阀033,加热装置032由外壳0321、加热件0322、内管0323组成,加热件0322为环圈结构,加热件0322套在内管0323上以对内管0323进行加热。
现有的这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中的加热件0322是环圈结构,通过套在内管0323上对内管0323加热,由于加热件0322与内管0323的接触区域有限,导致加热件0322对内管0323的加热不均匀,而内管0323中绝缘气体流动的速度较快,这样绝缘气体在经过内管0323时不能很好地吸收加热件0322所传递的热量,从而造成绝缘气体气化不完全,很容易造成液态的绝缘气体进入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中,液态的绝缘气体在绝缘气室中气化吸收大量热造成绝缘气室内温度下降,从而会影响绝缘气室内开关等设备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在充气时,液态绝缘气体很容易进入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一充气支路,所述第一充气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所述第一充气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和导热中空件,所述导热中空件具有均与所述导热中空件的中空部分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和具有空腔的本体,所述空腔内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导热介质加热,所述导热中空件浸在所述导热介质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由于空腔内设有导热介质,加热件用于对导热介质加热,导热中空件是浸在导热介质中,这样,在进行充气时,加热件启动以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第一控制阀打开,液态绝缘气体从导热中空件中经过,并通过导热中空件与导热介质发生热交换,吸收热量的液态绝缘气体气化后沿第一充气支路进入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中;当充气结束后,加热件停止加热,第一控制阀关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中,导热中空件是浸在导热介质中,导热中空件浸在导热介质中的部分均可以换热,这样导热中空件的换热面积大大增加,当液态绝缘气体经过导热中空件时,就可以很好地与导热介质发生热交换,使进入到导热中空件中的液态绝缘气体的气化速度和效果大大增强,这样未气化的液态绝缘气体就不容易通过导热中空件而进入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中,从而就可以减小液态绝缘气体在绝缘气室内气化吸热对里面的开关等电气元件所造成的影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充气时,加热装置的加热件对导热介质加热,第一控制阀开启,以使绝缘气体由第一接头流入,经过第一充气支路后,由第二接头流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的回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处于充气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处于残气抽取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处于余气回收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处于抽真空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以及第一充气支路3,第一充气支路3的一端与第一接头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第一充气支路3上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31和导热中空件32,导热中空件32具有均与导热中空件32的中空部分相连通的第一开口321和第二开口322,第一开口321与第一控制阀31相连接,第二开口322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该绝缘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包括加热件41和具有空腔42的本体43,空腔42内设有导热介质44,加热件41用于对导热介质44加热,导热中空件32浸在导热介质44中。
其中,导热中空件32浸在导热介质44中具体是指:导热中空件32可以有一部分浸在导热介质44中,也可以是完全浸在导热介质44中;导热介质44可以是水、油等可以导热的介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由于空腔42内设有导热介质44,加热件41用于对导热介质44加热,导热中空件32是浸在导热介质44中,这样,如图3所示,在进行充气时,加热件41启动以对导热介质44进行加热,第一控制阀31打开,液态绝缘气体从导热中空件32中经过,并通过导热中空件32与导热介质44发生热交换,吸收热量的液态绝缘气体气化后沿第一充气支路3进入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中;当充气结束后,加热件41停止加热,第一控制阀31关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中,导热中空件32是浸在导热介质44中,导热中空件32浸在导热介质44中的部分均可以换热,这样导热中空件32的换热面积大大增加,当液态绝缘气体经过导热中空件32时,就可以很好地与导热介质44发生热交换,使进入到导热中空件32中的液态绝缘气体的气化速度和效果大大增强,这样未气化的液态绝缘气体就不容易通过导热中空件32而进入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中,从而就可以减小液态绝缘气体在绝缘气室内气化吸热对里面的开关等电气元件所造成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阻止液态绝缘气体进入到绝缘气室中,如图4所示,导热中空件32连接有液位计33,通过液位计33就可以获取导热中空件32内液态绝缘气体的液位高低,通过液位的高低就可以获取液态绝缘气体在导热中空件32内气化的情况,如果液位过高就可以关闭第一控制阀31,停止向导热中空件32内供液态绝缘气体,这样液态绝缘气体就很难冲出导热中空件32进入到绝缘气室中,从而可以避免液态绝缘气体进入到绝缘气室内对里面的开关等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造成的影响。
当然,当导热中空件32内的液位过低时,就可以开启第一控制阀31,以使导热中空件32内液态绝缘气体的气化继续进行。
如图4所示,加热装置4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45,第一温度传感器45用于测量导热介质44的温度;这样在充气开始时,加热件41对导热介质44加热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45所测得的导热介质44的温度来判断第一控制阀31何时开启,避免了液态绝缘气体在导热介质44温度较低时进入导热中空件32所造成的气化不充分;同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45所测得的导热介质44的温度,还可以控制加热件41的开启与停止,使导热介质44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比如50℃左右),避免导热介质44的温度过高对绝缘气体的性质所造成的影响。
如图4所示,位于导热中空件32下游的第一充气支路3上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用于测量第二开口322的出气温度。当第二温度传感器34测得第二开口322的出气温度过高时,加热件41停止对导热介质44加热,以避免绝缘气体的温度过高而发生分解,从而影响绝缘气体的纯度和绝缘性能;当第二温度传感器34测得第二开口322的出气温度过低时,第一控制阀31关闭,以停止向导热中空件32供应液态绝缘气体,这样可以避免加热件41的供热满足不了绝缘气体的气化的需求所造成的绝缘气体的气化不充分。通过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34所测得的第二开口322的出气温度,就可以获得加热件41所提供的热量与绝缘气体气化所需热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及时做出调整,以使供需平衡。
为了保证加热件41对导热介质44加热的更加均匀,如图4所示,加热装置4还包括循环支路46,循环支路46的两端均与空腔42相连通,循环支路46上设有循环泵,循环泵461可使导热介质44在空腔42和循环支路46之间循环。在充气开始时,加热件41和循环泵461均启动,这样导热介质44在空腔42和循环支路46之间循环,有利于热量在导热介质44中扩散,保证导热介质44受热均匀,进而保证浸在导热介质44中的导热中空件32受热更均匀,这样当液态绝缘气体经过导热中空件32时就可以获得更佳的气化效果。
在充气结束后,导热中空件32内一般会残留有一定量的液态绝缘气体,虽然加热件41已经停止加热,但导热介质44依然还有一定的温度,液态的绝缘气体在导热介质44余温的作用下气化填充于导热中空件32下游,如果第二接头2与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上的接头已脱离,那么绝缘气体(例如SF6气体)就会由第二接头2进入到外界大气中,会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4所示,第一充气支路3上还设有第二控制阀35,第二控制阀35位于加热装置4的下游,这样当充气结束后,第二控制阀35就可以关闭,以阻断绝缘气体与第二接头2的通路,防止绝缘气体溢出污染周围的环境。
在充气结束后,第一控制阀31和第二控制阀35均关闭,这时液态的绝缘气体在导热介质44余温的作用下气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化的绝缘气体的量会越来越多,导热中空件32内的压力会逐渐增加,为了避免导热中空件32内部超压,如图4所示,加热装置4还包括泄压支路47,泄压支路47的一端与第二开口322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控制阀31的上游侧的第一充气支路3相连接,泄压支路47上设有泄压阀471。当导热中空件32内部的压力超过泄压阀471的开启压力后,泄压阀471开启泄压,将导热中空件32内的绝缘气体导入到第一控制阀31的上游侧,这样通过泄压阀471的泄压就可以避免导热中空件32内部超压,保证导热中空件32以及加热装置4的安全。
其中,泄压阀471具体是指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能够打开、并具有一定泄压功能的阀,比如单向阀,安全阀以及溢流阀等。
在充气过程中,绝缘气体会不断地进入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中,绝缘气室内的压力会逐渐地增加,为了防止绝缘气室内的压力超压,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充气支路5,第二充气支路5的第一端与第一充气支路3的下游端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第二充气支路5上设有压力传感器51。由于压力传感器51是与绝缘气室相连通,这样通过压力传感器51所测得的压力值的大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绝缘气室内的压力值的大小,当压力传感器51所测得的压力值达到绝缘气室所规定的压力值时,就可以停止充气,以防止绝缘气室超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充气支路3的下游端可以与第二接头2直接连接,也可以与第二接头2间接连接,例如图3所示,第一充气支路3就是通过第二充气支路5与第二接头2连接就属于间接连接。
在充气过程中,压力传感器51所测得的压力是绝缘气体流动状态下的压力,也就是绝缘气体的动压,并不能精确地反映出充气停止后绝缘气室内的静压,为了能够使绝缘气室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值,在充气停止后,压力传感器51继续测绝缘气室内的压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绝缘气室内的压力低于要求值,那么继续对绝缘气室进行充气,依次循环直至绝缘气室内的压力在充气停止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不低于要求值时,充气结束。
为了进一步避免绝缘气室在充气的过程中超压,如图3所示,第二充气支路5上还设有减压阀52,减压阀52位于压力传感器51的上游。在充气过程中,减压阀52可以将其上游压力较高的绝缘气体减压,以达到绝缘气室所要求范围内的压力。减压阀52通过与压力传感器51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避免绝缘气室在充气过程中超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中,导热中空件32的结构并不唯一,比如,如图4所示,导热中空件32可以为换热盘管,换热盘管的上游端管口为第一开口321,换热盘管的下游端管口为第二开口322。另外,导热中空件32也可以为内部具有腔室的导热容器。相比导热容器,当导热中空件32为换热盘管时,导热中空件32与导热介质44的接触面积更大,换热的面积更大,从而可以使液态绝缘气体的气化效果更佳。
在充气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绝缘气室内的绝缘气体量逐渐增多,压力不断增大,而气瓶中的绝缘气体量不断减少,压力不断降低,当绝缘气室内的压力与气瓶中的压力相等时,两者之间保持压力平衡,充气过程自然停止,此时气瓶内仍然有大量的绝缘气体残留,如果不利用残留的绝缘气体,势必会造成使用成本上的浪费。为了能够充分地利用残留在气瓶内的绝缘气体,如图5所示,绝缘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残气抽取支路6,残气抽取支路6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头1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残气抽取支路6上依次设有第三控制阀61、第一压缩机62和第四控制阀63。当充气自然停止时,第二控制阀35关闭,第三控制阀61和第四控制阀63开启,第一压缩机62开启,在第一压缩机62的作用下,绝缘气体经第一接头1、第三控制阀61、第一压缩机62以及第四控制阀63后,从残气抽取支路6的下游端流至第二接头2,最后充入到绝缘气室中。当气瓶内的压力降低到所要求保留的值后,残气抽取过程停止。通过设置残气抽取支路6,可以充分利用残留在气瓶内的绝缘气体,避免造成使用成本上的浪费。
其中,充气自然停止(也就是气瓶和绝缘气室保持压力平衡时)可以通过液位计33上液位的高低来判断,也可以在第一接头1处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36,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36所测得的压力来判断,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气瓶内的压力大小也可以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36来测得。
残气抽取支路6的第二端与第二接头2的连接关系并不唯一,比如,如图5所示,残气抽取支路6的第二端(也就是残气抽取支路6的下游端)与第二充气支路5的第一端相连接。另外,残气抽取支路6的第二端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相比残气抽取支路6的第二端直接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当残气抽取支路6通过第二充气支路5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时,残气抽取支路6和第一充气支路3就可以共用第二充气支路5上的减压阀52、压力传感器51等元件,这样残气抽取支路6上就不用单独设置减压阀52和压力传感器51,从而可以减小元件个数,有利于降低成本。
绝缘气体处理装置一般是通过软管与绝缘气室相连的,软管的一端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另一端与绝缘气室的接头相连接。由于软管具有一定的长度(短则几米,长则几十米),那么,在充气结束后,软管内会有一定量的绝缘气体残留,如果不加以处理,当软管与绝缘气室的接头脱离后,软管内的绝缘气体(例如SF6气体)会排放在大气中,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6所示,绝缘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余气回收支路7,余气回收支路7的一端与第一接头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余气回收支路7上依次设有第五控制阀71、第二压缩机72和第六控制阀73。当余气回收开始时,第五控制阀71、第六控制阀73均打开,第二压缩机72开启。在第二压缩机72的作用下,绝缘气体由余气回收支路7的一端流入,经第五控制阀71、第二压缩机72以及第六控制阀73后,由余气回收支路7的另一端流出至第一接头1,最后进入到气瓶储存。通过设置余气回收支路7不但可以避免软管中残留的绝缘气体排放到外界大气中污染周围的环境,而且还避免了绝缘气体的浪费。
其中,余气回收支路7的设置方式并不唯一,比如,如图6所示,余气回收支路7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路74、第二支路75和第三支路76,第一支路74的一端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另一端与位于第一压缩机62与第三控制阀61之间的残气抽取支路6相连接,第二支路75为位于第三控制阀61与第四控制阀63之间的残气抽取支路6,第三支路76的一端与位于第一压缩机62和第四控制阀63之间的残气抽取支路6相连接,其中第五控制阀71设置在第一支路74上,第六控制阀73设置在第三支路76上。另外,余气回收支路7也可以只包括一条支路,该条支路与残气抽取支路6相独立,第五控制阀71、第二压缩机72和第六控制阀73均设置在该条支路上。相比余气回收支路7只包括一条支路,当余气回收支路7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路74、第二支路75和第三支路76时,余气回收支路7和残气抽取支路6就可以共用一个压缩机,余气回收支路7上就无需单独设置压缩机,这样不但减少了元件的个数和占用空间,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抽真空支路8,抽真空支路8的一端与第二接头2相连接,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抽真空支路8上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七控制阀81和真空泵82。在需要将电气设备的绝缘气室内的空气抽出时,第七控制阀81开启,真空泵82开启,以将绝缘气室内的空气抽出,直到绝缘气室内的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图3所示,进行充气时,加热装置4的加热件41对导热介质44加热,第一控制阀31开启,绝缘气体由第一接头1流入,然后进入第一充气支路3,经第一控制阀31、导热中空件32之后,由第二接头2流出,最后充入到绝缘气室中。在液态绝缘气体从导热中空件32中经过时,通过导热中空件32与导热介质44发生热交换,液态绝缘气体吸收热量并发生气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充气过程中,如图4所示,当导热中空件32内的液位高度大于第一预设高度值h1时,第一控制阀31关闭,以停止向导热中空件32内供液态绝缘气体,这样液态绝缘气体就很难冲出导热中空件32进入到绝缘气室中,从而可以避免液态绝缘气体进入到绝缘气室内对里面的开关等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造成的影响;当导热中空件32内的液位高度小于第二预设高度值h2时,第一控制阀31开启,以使导热中空件32内液态绝缘气体的气化继续进行。通过这样的方法控制,导热中空件32内的液位高度就可以保持在第二预设高度值h2和第一预设高度值h1之间,既避免了液位过高时液态绝缘气体进入冲出导热中空件32而进入到绝缘气室中,又避免液位过低所造成的液态绝缘气体的气化速度过慢而影响充气速度。
如图4所示,当某个部件发生故障时,比如第一控制阀31的关闭功能失效,这时导热中空件32的液位会一直升高,当导热中空件32内的液位高度大于第三预设高度值h3(液位上限)时,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停机并发出报警指示,以防止导热中空件32内的液位高度继续升高,可进一步避免液态绝缘气体进入冲出导热中空件32而进入到绝缘气室中;当某个部件发生故障时,比如第一控制阀31发生堵塞,这时导热中空件32的液位会一直下降,当导热中空件32内的液位高度小于第四预设高度值h4时,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停机并发出报警指示,以防止导热中空件32内的液位继续下降,加热件41继续加热。
其中,第一预设高度值h1、第二预设高度值h2、第三预设高度值h3、第四预设高度值h4,可以通过连接在导热中空件32上的液位计33测得。
进行充气时,第一控制阀31开启,加热装置4的加热件41对导热介质44加热,包括以下步骤:如图4所示,进行充气时,加热件41对导热介质44加热,当导热介质44的温度不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1时,第一控制阀31开启,这样避免了液态绝缘气体在导热介质44温度较低时进入导热中空件32所造成的气化不充分;
当第二开口322的出气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2(例如40℃)时,加热件41停止对导热介质44加热,这样可以避免绝缘气体的温度过高而发生分解,从而影响绝缘气体的纯度和绝缘性能;
当第二开口322的出气温度低于第三预设温度值t3(例如20℃)时,第一控制阀31关闭,以停止向导热中空件32供应液态绝缘气体,这样可以避免加热件41的供热满足不了绝缘气体的气化所造成的绝缘气体的气化不充分。
其中,t3<t2;导热介质44的温度可以由第一温度传感器45来测得,第二开口322的出气温度可以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4来测得。。
如图5所示,在进行残气抽取时,第二控制阀35、第一控制阀31均关闭,第三控制阀61、第四控制阀63均开启,第一压缩机62开启,在第一压缩机62的作用下,绝缘气体由第一接头1流入,然后进入残气抽取支路6,经过第三控制阀61、第一压缩机62、第四控制阀63后由第二接头2流出,最后充入到绝缘气室中。当气瓶内的压力降低到所要求保留的值后,残气抽取过程停止。通过这样的方法控制,可以充分利用残留在气瓶内的绝缘气体,避免造成使用成本上的浪费。
如图6所示,进行余气回收时,第二控制阀35、第一控制阀31均关闭,第五控制阀71、第六控制阀73均开启,第二压缩机72开启。在第二压缩机72的作用下,绝缘气体由第二接头2流入,然后进入余气回收支路7,经过第五控制阀71、第二压缩机72以及第六控制阀73后,由第一接头1流出,最后进入到气瓶储存。通过这样的方法控制不但可以避免软管中残留的绝缘气体排放到外界大气中污染周围的环境,而且还避免了绝缘气体的浪费。
当余气回收支路7包括第一支路74、第二支路75和第三支路76时,如图6所示,在进行残气抽取时,第三控制阀61、第四控制阀63均开启,第一压缩机62开启,第五控制阀71、第六控制阀73均关闭。由于第五控制阀71、第六控制阀73均处于关闭状态,这样残气抽取时可以防止绝缘气体进入到第一支路74和第三支路76中去;在进行余气回收时,第三控制阀61、第四控制阀63均关闭,第一压缩机62开启,第五控制阀71、第六控制阀73均开启,这样余气回收时可以防止绝缘气体进入由残气抽取支路6进入到气瓶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一充气支路,所述第一充气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所述第一充气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和导热中空件,所述导热中空件具有均与所述导热中空件的中空部分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
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件和具有空腔的本体,所述空腔内设有导热介质,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导热介质加热,所述导热中空件浸在所述导热介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中空件连接有液位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支路上还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泄压支路,所述泄压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上游侧的所述第一充气支路相连接,所述泄压支路上设有泄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导热介质的温度;位于所述导热中空件下游的所述第一充气支路上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二开口的出气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充气支路,所述第二充气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气支路的下游端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充气支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气支路上还设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游。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循环支路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可使所述导热介质在所述空腔和所述循环支路之间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中空件为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上游端管口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换热盘管的下游端管口为所述第二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支路上还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游;
所述绝缘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残气抽取支路,所述残气抽取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所述残气抽取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三控制阀、第一压缩机和第四控制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包括第二充气支路的情况下,所述残气抽取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充气支路的第一端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支路上还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游;
所述绝缘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余气回收支路,所述余气回收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沿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向所述余气回收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五控制阀、第二压缩机和第六控制阀。
CN201820253464.7U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Active CN207893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3464.7U CN20789341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3464.7U CN20789341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3410U true CN207893410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0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3464.7U Active CN20789341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34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827A (zh) * 2018-02-12 2018-06-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827A (zh) * 2018-02-12 2018-06-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94827B (zh) * 2018-02-12 2023-09-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4827A (zh)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93410U (zh)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
CN106450139A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添加装置
CN201787723U (zh) 套管式加热器
CN102251842A (zh) 密闭水冷循环系统中膨胀箱液位压力稳定装置
CN208444221U (zh) 一种新型环保绝缘介质快速充放装置
CN203777557U (zh) 车载二氧化碳/氮防灭火系统
CN207455554U (zh) 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设备
CN206221010U (zh) 火电厂发电机自动充排氢系统
CN202884466U (zh) 超纯液氨充装设备
CN206131450U (zh) 一种自动补水的加热器
CN205634876U (zh) 一种防烫、安全、低压、环保氢气机
CN210463773U (zh) 一种电力电缆水分去除平台
CN112303489A (zh) 一种新型环保绝缘介质的恒温电加热快速充气方法及系统
CN212005159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存储罐
CN107747678A (zh) 一种极寒地区高压电气设备混合气体补气装置
CN105757965A (zh) 电加热水装置
CN205990435U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热处理装置
CN207745541U (zh) 气凝胶生产用的醇回收单元
CN106005767A (zh) 一种可控恒温运输箱体及控温方法
CN207562861U (zh) 一种醇超临界法生产气凝胶的干燥系统
CN102506499B (zh) 环道实验流体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5493560U (zh) 一种安全节能的直饮水加热装置
CN107940434A (zh) 一种常压蒸汽发生装置
CN218936401U (zh) 一种甲醇汽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