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4875U - 喇叭 - Google Patents

喇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4875U
CN207884875U CN201721925714.9U CN201721925714U CN207884875U CN 207884875 U CN207884875 U CN 207884875U CN 201721925714 U CN201721925714 U CN 201721925714U CN 207884875 U CN207884875 U CN 207884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loudspeaker
opening
vibrating diaphragm
pronuncia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57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亮
吴海全
贡维勇
师瑞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57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4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4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4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喇叭,包括发音组件和套设于发音组件外的外壳组件,其中,外壳组件包括音腔,音腔设有第一开口,发音组件包括盆架和振膜,盆架设有第二开口,振膜密封连接于第二开口内,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同向,第二开口处的外壁与第一开口处的内壁密封连接,喇叭还包括吸音块,吸音块置于音腔中并与发音组件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喇叭在音腔内除去放置发音组件的区域放置吸音块,可以减少振膜振动产生的声阻抗以及音腔内部反射产生的驻波和共振,消除音腔内除去放置发音组件的区域对耳机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从而提高音质,并且即使耳机的外观改变,音腔形状随之改变,音质也不会发生变化,适用于所有耳机,从而降低研发成本。

Description

喇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音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喇叭。
背景技术
当人们出门在外时,各种噪声袭入耳朵,当人们需要享受携带的电子产品的音乐或其它信息时,为避开噪声,许多人戴上耳机。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听觉和耳机外观上的需求也相应提高。而耳机的外观会导致耳机内部不同的空气振动,从而影响音质。为了提高耳机的音质,生产厂家就要对每一款特定外观的耳机进行调音,使耳机能够音质与外观兼优。这样就会提高研发成本,外观夺人眼球的的耳机也无法立即上市,从而降低收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喇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耳机外观与音质难兼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喇叭,包括发音组件和套设于所述发音组件外的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音腔,所述音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发音组件包括盆架和振膜,所述盆架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振膜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同向,所述第二开口处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喇叭还包括吸音块,所述吸音块置于所述音腔中并与所述发音组件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盆架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面板中心处设有第一调音孔,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第一调音纸,所述第一调音纸用于覆盖所述第一调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块位于所述盆架的上方并覆盖所述第一调音纸。
进一步地,所述音腔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面板中心处设有第二调音孔,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第二调音纸,所述第二调音纸用于覆盖所述第二调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盆架内的音圈,所述音圈设置于所述振膜上且与所述振膜同轴,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盆架内的磁铁和华司,所述磁铁的一端与所述盆架面向所述振膜的面板连接,所述磁铁的另一端与所述华司连接,所述磁铁和所述华司均伸入所述音圈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扣盖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护盖,所述护盖设有透声孔。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PCB板和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的电源线,所述PCB板设于所述音腔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面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PCB板和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的自带电源,所述PCB板设于所述音腔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面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调音纸置于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调音纸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喇叭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喇叭在音腔内除去放置发音组件的区域放置吸音块,可以减少振膜振动产生的声阻抗以及音腔内部反射产生的驻波和共振,消除了音腔内除去放置发音组件的区域对耳机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从而提高音质,并且即使由于耳机的外观改变,音腔形状随之改变,音质也不会发生变化,适用于所有耳机,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厂家的收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音腔;12-护盖;21-盆架;22-振膜;23-音圈;24-磁铁;25-华司;31-吸音块;41-PCB板;51-第一调音孔;52-第二调音孔;53-透声孔;54-通孔;61-第一调音纸;62-第二调音纸;71-第一开口;72-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喇叭进行说明。喇叭,包括发音组件和套设于发音组件外的外壳组件。其中,外壳组件包括音腔11,音腔11设有第一开口71;发音组件包括盆架21和振膜22,盆架21设有第二开口72,振膜22采用粘接等方式密封连接于第二开口72内;第二开口72与第一开口71同向,第二开口72处的外壁与第一开口71处的内壁采用粘接等方式来密封连接。喇叭还包括吸音块31,吸音块31置入音腔11中并与发音组件相对设置。
优选地,吸音块31的材料为吸音海绵。
优选地,盆架21的材料为塑料或五金件。
优选地,振膜22的材料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I(指聚醚酰亚胺)、PEEK(聚醚醚酮)、PAR(聚芳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复合新型高分子材料,振膜22的材料也可以为金属及金属合金类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喇叭,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音腔11内除去放置发音组件的部分或全部区域放置吸音块31,可以减少振膜22振动产生的声阻抗以及音腔11内部反射产生的驻波和共振,消除音腔11内除去放置发音组件的区域对耳机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从而提高音质,并且即使由于耳机的外观改变,音腔11形状随之改变,音质也不会发生变化,适用于所有耳机,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厂家的收益。
进一步地,盆架21与振膜22相对的面板中心处设有第一调音孔51,发音组件还包括第一调音纸61,第一调音纸61用于覆盖第一调音孔51。调音纸用于控制振膜22振动时气体流量的大小,调节声学阻尼,从而抑制声音尖波、改善声音频率特性,进一步改善音质。
进一步地,吸音块31位于盆架21的上方并覆盖第一调音纸61。吸音块31覆盖第一调音纸61可以保证第一调音纸61与盆架21之间紧密连接,而不会有缝隙以使空气不通过第一调音纸61来流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音质。
进一步地,音腔11与振膜22相对的面板中心处设有第二调音孔52,发音组件还包括第二调音纸62,第二调音纸62用于覆盖第二调音孔52。增设第二调音孔52后,音腔11中除去发音组件的区域与外界连通,改变了这一区域内空气的流动,并在第二调音孔52上覆盖第二调音纸62,使音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进一步地,发音组件还包括位于盆架21内的音圈23,音圈23设置于振膜22上且与振膜22同轴,发音组件还包括设于盆架21内的磁铁24和华司25,磁铁24的一端与盆架21面向振膜22的面板连接,磁铁24的另一端与华司25连接,磁铁24和华司25均伸入音圈23中。磁铁24与华司25构成磁路,当交变音频电流通过音圈23时,使音圈23产生随音频变化的交变电流,切割磁路的磁力线产生机械振动,带动振膜22振动发出声音。
优选地,磁铁24材料为钕铁硼。
优选地,华司25材料为SPCC(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
进一步地,外壳组件还包括扣盖于第一开口71的护盖12,护盖12设有透声孔53。护盖12为盖体状。护盖12的边缘同时紧密连接于音腔11和盆架21的端部,保护振膜22不受外界损坏,同时使喇叭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而在护盖12设有透声孔53,可以让振膜22振动发出的声响可清晰传入用户耳内。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喇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喇叭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PCB板41和与PCB板41电性连接的电源线。PCB板41设于音腔11与振膜22相对的面板的外表面,PCB板41上烧录可输出预设电信号的程序,电源线连接到播放设备上时,PCB板41开始工作,PCB板41驱动音圈23在磁场中作上下往返运动从而推动振膜22振动。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喇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喇叭还包括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与上述驱动组件相同的是都包括PCB板41,不同的是该驱动组件还包括与PCB板41电性连接的自带电源。PCB板41设于音腔11与振膜22相对的面板的外表面。将电源线换成自带电源时,PCB板41上设有与播放设备无线连接的电子元件,如此,用户可以将耳机放入耳内并无线听音乐,而不需要将耳机与播放设备用耳机线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PCB板41的中部设有通孔54,通孔54与第二调音孔52同轴,第二调音纸62置于通孔54内,通孔54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调音纸62的横截面积,使第二调音纸62能够平稳放置于第二调音孔52上,第二调音纸62和盆架21之间不会因第二调音纸62无法完全平稳放置而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导致音质不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喇叭,包括发音组件和套设于所述发音组件外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音腔,所述音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发音组件包括盆架和振膜,所述盆架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振膜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同向,所述第二开口处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喇叭还包括吸音块,所述吸音块置于所述音腔中并与所述发音组件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面板中心处设有第一调音孔,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第一调音纸,所述第一调音纸用于覆盖所述第一调音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块位于所述盆架的上方并覆盖所述第一调音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面板中心处设有第二调音孔,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第二调音纸,所述第二调音纸用于覆盖所述第二调音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盆架内的音圈,所述音圈设置于所述振膜上且与所述振膜同轴,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盆架内的磁铁和华司,所述磁铁的一端与所述盆架面向所述振膜的面板连接,所述磁铁的另一端与所述华司连接,所述磁铁和所述华司均伸入所述音圈中。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扣盖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护盖,所述护盖设有透声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PCB板和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的电源线,所述PCB板设于所述音腔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面板的外表面。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PCB板和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的自带电源,所述PCB板设于所述音腔与所述振膜相对的面板的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调音纸置于所述通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调音纸的横截面积。
CN201721925714.9U 2017-12-29 2017-12-29 喇叭 Active CN207884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5714.9U CN207884875U (zh) 2017-12-29 2017-12-29 喇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5714.9U CN207884875U (zh) 2017-12-29 2017-12-29 喇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4875U true CN207884875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5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5714.9U Active CN207884875U (zh) 2017-12-29 2017-12-29 喇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487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458A (zh) * 2019-09-26 2020-05-05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耳罩结构
WO2021000215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
WO2021000214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0215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
WO2021000214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
CN111107458A (zh) * 2019-09-26 2020-05-05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耳罩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5743U (zh) 单磁双音路同轴扬声器
CN207884875U (zh) 喇叭
US20030003945A1 (en) Speaker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206865742U (zh) 一种超薄扬声器
CN106559726B (zh) 扬声器
CN205051866U (zh) 发声装置
CN206506675U (zh) 喇叭及耳塞式耳机
CN101729956A (zh) 显示装置内部置式被动音箱
CN205040024U (zh) 双向微型扬声器
US7319772B2 (en) Speaker device for improving mid/high-range frequencies
CN204425583U (zh) 带低音振动的耳机喇叭
CN207884874U (zh) 防水喇叭
CN104581577B (zh) 一种简易结构的受话器
CN109104666B (zh) 扬声器及其音频设备、频响调节方法
CN203193868U (zh) 多功能扬声器
CN206061072U (zh) 耳机
US20190182600A1 (en) Speake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205912225U (zh) 多发声单元耳机
CN205071261U (zh) 耳机及其喇叭
CN109996156A (zh) 全频振动扬声器系统及具备本系统的电子设备
CN207652690U (zh) 全频振动扬声器系统及具备本系统的电子设备
CN209134641U (zh) 发声装置及音箱
CN107197408A (zh) 发声器件
CN206164789U (zh) 耳机
CN208143457U (zh) 动圈结构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