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2233U - 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2233U
CN207882233U CN201820117202.8U CN201820117202U CN207882233U CN 207882233 U CN207882233 U CN 207882233U CN 201820117202 U CN201820117202 U CN 201820117202U CN 207882233 U CN207882233 U CN 207882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oratory module
gas
module
laboratory
dynamic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72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锋
陈醇
牟玉静
刘成堂
张成龙
王玉征
张圆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201172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2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2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22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涉及气体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实验舱和混合组件;实验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实验舱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采样口;混合组件设置在实验舱的内部,用于对进入实验舱内的气体进行混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进气口将外界的气体导入至实验舱,可以通过出气口将内部的气体导出至实验舱,而在当气体存在于实验舱的时候,利用混合组件对实验舱内的气体进行混合,并且可以通过升降支架可以实现对实验舱的高度调节作用,利用其高度的可调节性,能够满足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层面植物与大气间气体交换的测定,可满足实验室模拟及野外观测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污染日益严峻,其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灰霾以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并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为主要特征的污染物浓度严重超标,而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VOCs)是大气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关键前体物,植物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是VOCs主要自然源;同时,在臭氧与灰霾的形成中,氮氧化物(NOx)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氮氧化物(NOx)能够在光照条件下与VOCs反应生成O3,还能够与一些VOCs生成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O3和PAN都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一些研究表明,植物可以吸收氮氧化物(NOx),近年来研究实际空气条件下不同气体在不同植物与大气间交换通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成为了国内外大气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其研究结果可为植物进行近地表大气污染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气体在植物与大气间交换的静态箱法和动态箱法最为常见。
但是,现有的动态箱法和静态箱法的测量结果都会与真实数值存在偏差,这样就容易造成试验的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植物与大气间交换通量的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静态箱法的原理是将一个已知容积,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箱体扣在地面或者扎入地面,间隔一段时间便对箱内的气体进行一次抽取取样,然后对待测气体进行测量,通过待测气体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确定所测气体的排放通量。
静态箱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地表温室气体以及低矮植被与大气间交换通量的测定,这种静态箱法的优点在于装置简单、便于实施以及价格低廉。但是,静态箱法中密闭式箱体的主要缺点是在箱体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前提下,箱体便成为非稳态箱,即箱体改变了待测物质表面空气的自然湍流状况,而且,箱内和箱外外的温度差、压力差、湿度以及待测气体浓度的差异,都容易使交换通量的测定偏离实际情况,从而导致结果的误判。
动态箱法的原理是将外界空气通过气泵从箱子的一侧导入箱体至箱体内部,当外界空气通过箱体内部后,再由气泵抽出至箱体外部,所以,交换通量可由待测气体在箱体的进口和出口的浓度差、气流流速以及箱体容积等参数测算出,这种开放式动态箱法的突出优点是能够基本保持箱内和箱外环境一致,保证箱内环境最大程度接近外界环境,使测量值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虽然动态箱法的测量相对于静态箱法能够更加接近真实的外界环境,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由于动态箱在将外界气体抽入箱体内以及排出箱体外的过程中,气体在箱体内部并没有形成均匀的混合体,也就是说当外界气体被导入以及导出至箱体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箱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充分的混合,这样也就造成当实验人员在箱体的进口和出口对待测气体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的时候,也无法准确的获得待测气体的平均数值,或者说稳定可靠的相关数值,所以对整个实验的研究也就造成的偏差。
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态箱,包括实验舱和混合组件;
所述实验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实验舱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采样口;
所述混合组件设置在所述实验舱的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实验舱内的气体进行混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动态箱去进行数据测量的时候,可以通过所述进气口将外界的气体导入至实验舱,可以通过所述出气口将内部的气体导出至实验舱,而在当气体存在于实验舱的时候,利用所述混合组件对所述实验舱内的气体进行混合,使气体均匀的分布在实验舱内,这样在对气体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的时候,就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进而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态箱还包括升降支架;
所述升降支架包括支撑环和若干伸缩杆;
所述实验舱设置在所述支撑环的顶侧,若干所述伸缩杆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支撑环的底侧;
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还设置有支撑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升降支架可以实现对所述实验舱的高度调节作用,利用其高度的可调节性,能够满足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层面植物与大气间气体交换的测定,可满足实验室模拟及野外观测的不同需求。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态箱还包括数据监测组件:
所述数据监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实验舱的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实验舱内气体的数据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监测组件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口设置有采样管,用于连接气体分析仪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设置有进气组件;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气泵和进气管,所述气泵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风扇;
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实验舱的内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实验舱的底部,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实验舱的顶部;
所述采样口设置在所述实验舱的中部,所述混合组件位于所述采样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舱包括舱骨架和薄膜;所述薄膜包裹在所述舱骨架上;
所述舱骨架包括舱壁圆环和若干舱壁支杆;若干所述舱壁支杆连接在所述舱壁圆环的一侧,构成所述舱骨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交换通量测量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动态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交换通量测量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动态箱,当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动态箱去进行数据测量的时候,可以通过所述进气口将外界的气体导入至实验舱,可以通过所述出气口将内部的气体导出至实验舱,而在当气体存在于实验舱的时候,利用所述混合组件对所述实验舱内的气体进行混合,使气体均匀的分布在实验舱内,这样在对气体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的时候,就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进而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动态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实验舱;2-混合组件;3-数据监测组件;
4-升降支架;
11-进气口;12-出气口;13-采样口;
14-采样管;15-气泵;16-进气管;
17-薄膜;18-舱壁圆环;19-舱壁支杆;
31-光照强度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
41-支撑环;42-伸缩杆;43-支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动态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箱,包括实验舱1和混合组件2;
所述实验舱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11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12,所述实验舱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采样口13;
所述混合组件2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实验舱1内的气体进行混合。
当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动态箱去进行数据测量的时候,可以通过所述进气口11将外界的气体导入至实验舱1,可以通过所述出气口12将内部的气体导出至实验舱1,而在当气体存在于实验舱1的时候,利用所述混合组件2对所述实验舱1内的气体进行混合,使气体均匀的分布在实验舱1内,这样在对气体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的时候,就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进而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其中,所述出气口12可以设置六个,而所述进气口11可以设置两个。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支架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态箱还包括升降支架4;
所述升降支架4包括支撑环41和若干伸缩杆42;
所述实验舱1设置在所述支撑环41的顶侧,若干所述伸缩杆42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支撑环41的底侧;
所述伸缩杆42的底端还设置有支撑片43。
通过所述升降支架4可以实现对所述实验舱1的高度调节作用,利用其高度的可调节性,能够满足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层面植物与大气间气体交换的测定,可满足实验室模拟及野外观测的不同需求。
其中,支撑环41的内径可以略大于实验舱1的舱壁圆环18的外径,这样能够使升降支架4的支撑环41对实验舱1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态箱还包括数据监测组件3:
所述数据监测组件3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实验舱1内气体的数据进行监测。
利用所述数据监测组件3,可以对进入到所述实验舱1内部的气体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包括但不限于光照强度、温度以及浓度等数据。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监测组件3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31和\或温度传感器32。
所以,利用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31即可以对进入到所述实验舱1内部的气体的光照强度数据进行监测,而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32即可以对进入到所述实验舱1内部的气体的温度数据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口13设置有采样管14,用于连接气体分析仪器。
当需要对进入所述实验舱1的气体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时,可以通过所述采样口13,经过所述采样管14将实验舱1内部的气体导入到气体分析仪器,然后便可以方便的利用所述气体分析仪器对气体的所需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其中,所述采样管14可以选择Teflon管。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11设置有进气组件;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气泵15和进气管16,所述气泵15通过所述进气管16与所述进气口11连接。
在将外界气体导入到实验舱1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气泵15和进气管16的配合实现,气泵15启动以后,会将外界气体导入到进气管16内,然后经过进气管16并沿着与其连接的进气口11便可以快速便捷的将外界气体导入至实验舱1内。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风扇;
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内壁。
而对实验舱1内的气体进行混合时,可以采用风扇的扇叶搅动,打开风扇以后,扇叶的搅动便会对实验舱1内的气体进行搅动,操作时可以设置好合适的转速,进而便可以快速的对实验舱1内的气体进行混合的处理。
其中,所述风扇可以朝向实验舱1的中部设置,使其形成的可起到混合作用的风向与实验舱1的长度方向呈大致垂直状态,优选为垂直状态,这样就能够使气体横向流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扰动实验舱1内气体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11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底部,所述出气口12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顶部;
所述采样口13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中部,所述混合组件2位于所述采样口13的下方。
这样可以使气体在实验舱1的底部进入,然后从实验舱1的顶部溢出,保证了气体在整个实验舱1内进行运动,其垂直的流动得到保证。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11相距所述实验舱1的底边的距离在50mm至100mm之间。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组件2与所述采样口13的距离在50mm至100mm之间。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舱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舱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舱1包括舱骨架和薄膜17;所述薄膜17包裹在所述舱骨架上;
所述舱骨架包括舱壁圆环18和若干舱壁支杆19;若干所述舱壁支杆19连接在所述舱壁圆环18的一侧,构成所述舱骨架。
并且,所述舱壁圆环18和若干舱壁支杆19之间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插接设置。这样的话,整个舱骨架就能够方便装配和拆卸,具有操作简捷、拆装及携带方便等优点。
其中,所述薄膜17可以采用Teflon薄膜17。
举例说明,在采用所述舱骨架和薄膜17来构成实验舱1的时候,例如当需要测定冠层的气体交换时,实验舱1顶的薄膜17采用封闭式,仅通过出气口12进行排气;当需要排除冠层的气体交换时,实验舱1顶的薄膜17可采用开放式,将植物放入实验舱1,然后当冠层伸出实验舱1后再将薄膜17与树干扎紧,并安装适当数量的出气口12进行排气。
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层面植物与大气气体交换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交换通量测量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动态箱。
由于所述动态箱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所以,任何有关于所述动态箱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对于所述动态箱的记载即可。
由上可知,所述交换通量测量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动态箱,当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动态箱去进行数据测量的时候,可以通过所述进气口11将外界的气体导入至实验舱1,可以通过所述出气口12将内部的气体导出至实验舱1,而在当气体存在于实验舱1的时候,利用所述混合组件2对所述实验舱1内的气体进行混合,使气体均匀的分布在实验舱1内,这样在对气体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的时候,就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进而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动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舱(1)和混合组件(2);
所述实验舱(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11)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12),所述实验舱(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采样口(13);
所述混合组件(2)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实验舱(1)内的气体进行混合;
所述混合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风扇;
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支架(4);
所述升降支架(4)包括支撑环(41)和若干伸缩杆(42);
所述实验舱(1)设置在所述支撑环(41)的顶侧,若干所述伸缩杆(42)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支撑环(41)的底侧;
所述伸缩杆(42)的底端还设置有支撑片(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监测组件(3):
所述数据监测组件(3)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实验舱(1)内气体的数据进行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监测组件(3)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31)和\或温度传感器(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口(13)设置有采样管(14),用于连接气体分析仪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设置有进气组件;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气泵(15)和进气管(16),所述气泵(15) 通过所述进气管(16)与所述进气口(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底部,所述出气口(12)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顶部;
所述采样口(13)设置在所述实验舱(1)的中部,所述混合组件(2)位于所述采样口(13)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舱(1)包括舱骨架和薄膜(17);所述薄膜(17)包裹在所述舱骨架上;
所述舱骨架包括舱壁圆环(18)和若干舱壁支杆(19);若干所述舱壁支杆(19)连接在所述舱壁圆环(18)的一侧,构成所述舱骨架。
9.一种交换通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态箱。
CN201820117202.8U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82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7202.8U CN207882233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7202.8U CN207882233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2233U true CN207882233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7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720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82233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22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0133A (zh) * 2019-07-11 2019-10-1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便携可折叠烟雾箱
CN110456005A (zh) * 2019-08-30 2019-11-15 衡阳师范学院 无流量计动态箱法测量二氧化碳通量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14354290A (zh) * 2021-12-16 2022-04-1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动态测量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0133A (zh) * 2019-07-11 2019-10-1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便携可折叠烟雾箱
CN110320133B (zh) * 2019-07-11 2021-12-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便携可折叠烟雾箱
CN110456005A (zh) * 2019-08-30 2019-11-15 衡阳师范学院 无流量计动态箱法测量二氧化碳通量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14354290A (zh) * 2021-12-16 2022-04-1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动态测量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14354290B (zh) * 2021-12-16 2023-11-2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动态测量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2233U (zh) 一种动态箱以及交换通量测量系统
CN103091134B (zh) 固定源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及采样方法
CN104075913B (zh) 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
Foken et al. Coupling processes and exchange of energy and reactive and non-reactive trace gases at a forest site–results of the EGER experiment
CA1062042A (en) Method of quantifying fugitive emission rates from pollution sources
CN109541141A (zh) 一种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分析方法
CN106840577A (zh) 一种环境模拟标定风洞
CN105301178B (zh) 一种室内模拟干湿交替响应下测定土壤呼吸的实验方法
CN205941424U (zh) 低压环境下燃烧热释放速率测试系统
CN115060850B (zh) 空地双场耦合的大气污染源追踪和通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1855602B (zh) 一种实地环境中臭氧产生速率的测定系统
CN106645501A (zh) 一种测定大气碳酸盐的连续自动采样分析方法与装置
CN218629484U (zh) 一种曝气池气体排放通量测定装置
CN106248538A (zh) 间接测定植物表面pm2.5的干沉降速率的方法
CN206489128U (zh) 一种测定大气碳酸盐的连续自动采样分析装置
Antokhin et al. Optik-É AN-30 aircraft laboratory for studies of the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CN205982009U (zh) 一种粉尘浓度传感器检定装置
CN210953314U (zh) 模拟空气细粒子浓度增长和消退的风洞试验装置
CN113720738A (zh) 气溶胶质量浓度的优化标定方法
CN109406353A (zh) 一种无人机、空气污染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4345122A (zh) 一种评价室外空气中化学污染生物效应的一体化实验平台
CN208125201U (zh) 一种便携式垃圾填埋场含硫气体排放量的测定装置
Cape et al. The budget of oxidised nitrogen species in orographic clouds
Rosenberg et al. A System and Program for Monitoring CO2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nd Flux in an Agricultural Region 1
CN217084858U (zh) 表面源氨排放通量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