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0956U -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0956U
CN207880956U CN201721846177.9U CN201721846177U CN207880956U CN 207880956 U CN207880956 U CN 207880956U CN 201721846177 U CN201721846177 U CN 201721846177U CN 207880956 U CN207880956 U CN 207880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rack
limiting section
type facilities
driv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61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杨
杨鸿展
张雄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61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0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0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0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所述导轨装置包括导轨部、限位部、主动齿轮、从动齿条和电机;导轨部与限位部连接,导轨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条被设置于容纳空间中;限位部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对主动齿轮、从动齿条进行限位;在远离导轨部的一侧,限位部与电机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轨装置上设置限位部,对主动齿轮、从动齿条进行限位,不仅确保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之间的啮合关系,而且避免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之间出现松动或者从导轨部以及限位部中脱离的情况发生,同时限位部与电机配合,对电机进行固定,确保了电机与主动齿轮之间的连接,避免了电机与主动齿轮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半球形空调以其新颖、时尚的外观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逐渐得到普及。半球形空调采用半球形空调内机,为了避免空调在关闭时,灰尘通过空调出风口进入空调内部,在其出风口处需要设置与半球形空调壳体相配合的遮蔽装置,所述遮蔽装置通常包括遮蔽面板、导轨以及动力装置,通过遮蔽面板对出风口进行遮蔽,从而确保了空调内部的洁净以及外形上的美观性。
在现有技术中,半球形空调的导轨往往设置有容纳槽,对动力装置进行容纳;但现有技术中的导轨在确保动力装置驱动遮蔽面板进行运动时,往往不能对动力装置进行较好的限位以及固定,使得动力装置中的各个传动部件容易发生松动,甚至从导轨中脱离,导致动力装置失效。
申请人早期对空调进行了研究,递交了申请号为 CN201410369338.4的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滑动门的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包括滑动门和驱动部件,滑动门整体呈弧面结构,并且所述滑动门上端处横截面的圆弧半径和下端处横截面的圆弧半径不相等,其具体结构件附图13。但随着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申请还停留在传统的空调结构上,不能满足新型的半球形空调在结构以及功能应用上的需求,而且不能解决其中动力装置的各个传动部件容易发生松动,甚至从导轨中脱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以解决半球形空调中动力装置的各个传动部件容易发生松动,甚至从导轨中脱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所述导轨装置包括导轨部、限位部、主动齿轮、从动齿条和电机;导轨部与限位部连接,导轨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条被设置于容纳空间中;限位部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对主动齿轮、从动齿条进行限位;在远离导轨部的一侧,限位部与电机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部上设置有导轨槽、齿轮槽,所述导轨槽与齿轮槽连通,主动齿轮被设置于齿轮槽中,从动齿条被设置于导轨槽中,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啮合。
进一步的,在靠近导轨装置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上,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单元;在靠近导轨装置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单元;第一限位单元、第二限位单元分别与导轨槽配合,在水平方向上对从动齿条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在靠近导轨槽开口的方向上,限位部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导轨槽配合,在竖直方向上对从动齿条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在远离导轨槽的方向,盖板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齿轮槽配合,将主动齿轮固定在齿轮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包括齿轮部、传动轴,齿轮部与传动轴一体成型,齿轮部与从动齿条啮合,传动轴与电机连接;固定部上设置有开口,传动轴与开口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装配板,在远离导轨部的一侧,固定部上设置有卡接柱,卡接柱与装配板配合,电机与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部在齿轮槽处设置有定位孔;在靠近导轨部的一侧,所述限位部在固定部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
在远离导轨槽的方向上,导轨部上设置有卡接凸台,限位部在盖板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卡接凸台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的齿轮部的高度为H,从动齿条的齿条高度为h,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之间配合的稳定指数为W,所述齿轮部的高度H与从动齿条的齿条高度h的比值H/h与稳定指数W的关系公式为:
W=-9.21(H/h)2+46.07H/h-54.43。
进一步的,齿轮部的高度与从动齿条的齿条高度的比值H/h为 2.0-3.0。
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通过在导轨装置上设置限位部,对主动齿轮、从动齿条进行限位,使主动齿轮、从动齿条在容纳空间中仅能进行有限空间的传动,不仅确保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之间的啮合关系,而且避免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之间出现松动或者从导轨部以及限位部中脱离的情况发生,同时限位部与电机配合,对电机进行固定,确保了电机与主动齿轮之间的连接,避免了电机与主动齿轮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导轨部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导轨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限位部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限位部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电机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主动齿轮的轴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主动齿轮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的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申请人在早期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空调滑动面板的驱动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导轨装置,101-第一端部,102-第二端部,11-导轨部,111-导轨槽,112齿轮槽,113-卡接凸台,114-定位孔,12-限位部,121-第一限位单元,122-第二限位单元,123-盖板,124-固定部,125-开口, 126-卡接柱,127-卡扣,128-定位柱,13-主动齿轮,131-齿轮部,132- 传动轴,14-从动齿条,15-电机,151-装配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半球形空调内机,空调的面框呈半球形设置,在半球形空调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出风口遮蔽结构,所述遮蔽结构包括导轨装置1、遮挡面板,所述导轨装置1与遮挡面板连接;导轨装置1与空调面框的内侧壁配合,且导轨装置1的弯曲曲率与空调面框的半球形的曲率配合,遮挡面板与空调内机的出风口配合。
但在现有技术中,半球形空调的导轨装置往往不能对其中的动力装置进行较好的限位以及固定,使得动力装置中的各个传动部件容易发生松动,甚至从导轨中脱离,导致动力装置失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附图1-12所示,所述导轨装置1包括导轨部11、限位部12、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和电机15;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连接,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被设置于容纳空间中;限位部12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对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进行限位;在远离导轨部11的一侧,限位部12与电机15配合。
所述导轨部11上设置有导轨槽111、齿轮槽112,所述导轨槽111 与齿轮槽112连通,主动齿轮13被设置于齿轮槽112中,从动齿条 14被设置于导轨槽111中,所述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啮合,其中电机15与主动齿轮13连接,遮挡面板与从动齿条14连接,从而在电机15的带动下,主动齿轮13在齿轮槽112中开始转动,并将动力传递至从动齿条14,从动齿条14在导轨槽111中进行运动,从动齿条14带动遮挡面板运动,从而实现了对空调出风口的遮蔽或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齿轮槽112、导轨槽111而言,主动齿轮13在齿轮槽112中运动,从动齿条14在导轨槽111中进行运动。在常规情况下,设定从动齿条14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为水平方向,垂直于从动齿条14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此外,与常规认知相同的是,导轨槽11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一致。
对于从动齿条14的限位结构而言,在靠近导轨装置1的第一端部101的方向上,限位部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单元121;在靠近导轨装置1的第二端部102的方向上,限位部1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单元122;第一限位单元121、第二限位单元122分别与导轨槽111配合,在水平方向上对从动齿条14进行限位,避免了从动齿条14从导轨槽111的两侧脱离;
此外,第一限位单元121上设置有装配孔,导轨部11在靠近导轨装置1的第一端部101的方向上也设置有相配合的装配孔;第二限位单元122上设置有装配孔,导轨部11在靠近导轨装置1的第二端部102的方向上也设置有相配合的装配孔;从而在导轨装置1的第一端部101以及第二端部102处,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通过螺钉固定,不仅实现了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之间的连接,而且使第一限位单元 121与第二限位单元122能够提供更为牢靠的限位作用;
在靠近导轨槽111开口的方向上,限位部12上设置有盖板123;所述盖板123与导轨槽111配合,在竖直方向上对从动齿条14进行限位,避免了从动齿条14从导轨槽111的开口处脱离;
从而通过在限位部12上设置第一限位单元121、第二限位单元 122、盖板123,第一限位单元121、第二限位单元122、盖板123共同组成限位结构,对从动齿条14分别进行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的限位。
对于主动齿轮13的限位结构而言,在远离导轨槽111的方向,盖板123上设置有固定部124,所述固定部124与齿轮槽112配合,在竖直方向上对主动齿轮13进行限位,将主动齿轮13固定在齿轮槽 112中,使主动齿轮13仅能在齿轮槽112中进行转动;
所述主动齿轮13包括齿轮部131、传动轴132,齿轮部131与传动轴132一体成型,齿轮部131与从动齿条14啮合,传动轴132与电机15连接;固定部124上设置有开口125,传动轴132与开口125 配合;
相应的,齿轮槽112底部设置有轴孔,在远离传动轴132的一侧,齿轮部131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轴孔配合,同时传动轴 132与开口125配合,在水平方向上对主动齿轮13进行限位;
从而通过在限位部12上设置固定部124,固定部124作为限位结构,与齿轮槽112配合,对主动齿轮13在竖直及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
其中主动齿轮13通过齿轮部131与从动齿条14进行啮合,由于齿轮部131与从动齿条14在传动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力,考虑到齿轮部131与从动齿条14的传动、装配关系和二者的机械强度,就需要确定齿轮部131的高度H与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h的比值H/h (以下简称比值),若比值过小,则说明齿轮部131的高度H过小或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h过大,在齿数比不变的前提下,不仅不利于提高齿轮部131的机械强度,而且对于从动齿条14而言,在相同材质下,增大了从动齿条14的质量,提高了主动齿轮13所要传递的扭矩,增大了电机15的输出负荷;若比值过大,则说明齿轮部131 的高度H过大或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h过小,在齿数比不变的前提下,不仅不利于提高从动齿条14的机械强度,而且齿轮部131的高度H过大,为主动齿轮13在与导轨部11、限位部12进行配合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不便。
在对齿轮部131与从动齿条14的传动、装配关系以及二者的机械强度进行综合考虑,设定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之间配合的稳定指数为W,当W>0时,不仅能够确保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 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以及传动关系,而且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均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在导轨装置1各个部件结构尺寸以及装配情况不变的前提下,对齿轮部131的高度H与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 h的比值H/h,以及稳定指数W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数据如下表:
比值H/h 稳定指数W
0.8 -23.47
1.0 -17.57
1.5 -6.05
1.8 -1.34
1.9 -0.14
2.0 0.87
2.1 1.70
2.4 3.09
2.6 3.09
2.8 2.36
2.9 1.72
3.0 0.89
3.1 -0.12
3.4 -4.26
对所述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齿轮部131的高度H与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h的比值H/h与稳定指数W的关系公式为:
W=-9.21(H/h)2+46.07H/h-54.43。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比值H/h在2.0-3.0之间时, W>0,则说明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以及传动关系,而且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均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故此,本实施例选取齿轮部131的高度H与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 h的比值H/h为2.0-3.0作为最佳比值范围。
此外,在靠近导轨部11的一侧,所述限位部12在固定部124上设置有装配孔,导轨部11在齿轮槽112处设置有相配合的装配孔,从而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通过螺钉固定,不仅进一步确保了导轨部 11与限位部12之间的连接,而且使得固定部124与齿轮槽112之间的配合关系更为紧密,为主动齿轮13提供更为牢靠的限位作用。
在远离导轨槽111的方向上,导轨部11上设置有卡接凸台113,限位部12在盖板123上设置有卡扣127,卡扣127与卡接凸台113 配合,使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进行卡接,进一步提高了导轨部11 与限位部12之间的连接牢靠程度。
所述导轨部11在齿轮槽112处设置有定位孔114;在靠近导轨部 11的一侧,所述限位部12在固定部124上设置有定位柱128,定位柱128与定位孔114配合,为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的装配提供定位作用;具体的,在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装配时,仅需将定位柱128 与定位孔114对齐,即可确保卡扣127与卡接凸台113之间的对齐,以及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上相互配合的装配孔的对齐,从而提高了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之间装配的便捷程度。
对于电机15的限位结构而言,所述电机15上设置有装配板151,在远离导轨部11的一侧,固定部124上设置有卡接柱126,卡接柱 126与装配板151配合,电机15与固定部124通过螺栓连接;
具体的装配板115上设置有安装孔;在远离导轨部11的一侧,固定部124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安装孔,仅需将电机15的装配板151 与卡接柱126进行卡接,使固定部124在水平方向上对电机进行限位以及固定;此时,装配板115的安装孔与固定部124的安装孔对齐,仅需使用螺栓将装配板115与固定部124连接在一起,即实现了固定部124在竖直方向上对电机的限位以及固定。从而在限位部12上,固定部124作为限位结构,与电机15进行配合,对电机15在竖直及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以及固定。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轨装置1上设置限位部12,对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进行限位,使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在容纳空间中仅能进行有限空间的传动,不仅确保了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之间的啮合关系,而且避免了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 之间出现松动或者从导轨部11以及限位部12中脱离的情况发生,同时限位部12与电机15配合,对电机15进行固定,确保了电机15与主动齿轮13之间的连接,避免了电机15与主动齿轮13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
此外,对于空调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的结构基础上,所述空调包括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同样的,所述空调还包括空调外机以及空调内机的其余部件,鉴于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装置(1)包括导轨部(11)、限位部(12)、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和电机(15);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连接,导轨部(11)与限位部(1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被设置于容纳空间中;限位部(12)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对主动齿轮(13)、从动齿条(14)进行限位;在远离导轨部(11)的一侧,限位部(12)与电机(15)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部(11)上设置有导轨槽(111)、齿轮槽(112),所述导轨槽(111)与齿轮槽(112)连通,主动齿轮(13)被设置于齿轮槽(112)中,从动齿条(14)被设置于导轨槽(111)中,所述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导轨装置(1)的第一端部(101)的方向上,限位部(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单元(121);在靠近导轨装置(1)的第二端部(102)的方向上,限位部(1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单元(122);第一限位单元(121)、第二限位单元(122)分别与导轨槽(111)配合,在水平方向上对从动齿条(14)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导轨槽(111)开口的方向上,限位部(12)上设置有盖板(123);所述盖板(123)与导轨槽(111)配合,在竖直方向上对从动齿条(14)进行限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远离导轨槽(111)的方向,盖板(123)上设置有固定部(124),所述固定部(124)与齿轮槽(112)配合,将主动齿轮(13)固定在齿轮槽(112)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3)包括齿轮部(131)、传动轴(132),齿轮部(131)与传动轴(132)一体成型,齿轮部(131)与从动齿条(14)啮合,传动轴(132)与电机(15)连接;固定部(124)上设置有开口(125),传动轴(132)与开口(125)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5)上设置有装配板(151),在远离导轨部(11)的一侧,固定部(124)上设置有卡接柱(126),卡接柱(126)与装配板(151)配合,电机(15)与固定部(124)通过螺栓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部(11)在齿轮槽(112)处设置有定位孔(114);在靠近导轨部(11)的一侧,所述限位部(12)在固定部(124)上设置有定位柱(128),定位柱(128)与定位孔(114)配合;
在远离导轨槽(111)的方向上,导轨部(11)上设置有卡接凸台(113),限位部(12)在盖板(123)上设置有卡扣(127),卡扣(127)与卡接凸台(113)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3)的齿轮部(131)的高度为H,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为h,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条(14)之间配合的稳定指数为W,所述齿轮部(131)的高度H与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h的比值H/h与稳定指数W的关系公式为:W=-9.21(H/h) 2+46.07H/h-54.43;
齿轮部(131)的高度与从动齿条(14)的齿条高度的比值H/h为2.0-3.0。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
CN201721846177.9U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Active CN207880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6177.9U CN207880956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6177.9U CN207880956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0956U true CN207880956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3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6177.9U Active CN207880956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09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311A (zh) * 2019-03-29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74085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311A (zh) * 2019-03-29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74085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0956U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轨装置及空调
CN112127578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墙板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642334A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N105841324A (zh) 一种空调面板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06158519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窗
CN207794411U (zh) 一种铝合金阳光房屋顶结构
CN104296353A (zh) 空调器风口结构及空调器
CN111519804A (zh) 一种具有良好通风效果的幕墙
CN208766885U (zh) 一种便于移动高等数学微分教学用具
CN20717983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741284U (zh) 一种运动连杆以及导风门装置
CN206873698U (zh) 一种幕墙支座调节系统
CN205705866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活动黑板
CN108257456A (zh) 一种教学用教学板
CN208832695U (zh) 面板驱动装置、面板组件和空调器
CN212006475U (zh) 一种防火板材用快速除湿设备
CN209700824U (zh) 一种汽车天窗玻璃安装位工装装置
CN209549776U (zh) 一种门窗安装固定件喷涂装置
CN209928706U (zh) 一种教育心理学展览装置
CN207741309U (zh) 一种活动连杆以及导风门装置
CN2127199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939612U (zh) 空调室内机面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E112012000005T5 (de) Tragbares Solarlehrmittel
CN207718731U (zh) 一种新型led表贴全彩单元板
CN207741299U (zh) 一种导风门以及导风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