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8643U - 一种框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8643U
CN207878643U CN201820157124.4U CN201820157124U CN207878643U CN 207878643 U CN207878643 U CN 207878643U CN 201820157124 U CN201820157124 U CN 201820157124U CN 207878643 U CN207878643 U CN 207878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ing
linkage section
corner brace
screw
fram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71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ppy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ppy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ppy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ppy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71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8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8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86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总成,其包括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和角码;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均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侧壁,至少其中一个侧壁包括沿第一框条或第二框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层侧壁和内层侧壁,外层侧壁与内层侧壁之间限定出一个插槽,插槽至少在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相对的末端开放;角码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设置有抵顶结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适于分别从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相对的末端插入插槽内并通过抵顶结构固定在插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总成把角码插入框条的内部,通过抵顶结构把角码相对于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固定,连接部件不显露在框架的外表面,使得框架更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框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总成。
背景技术
阳光房是采用玻璃与铝合金框架搭建的全透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
当前的阳光房的框架一般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和横梁连接构成阳光房的框架,后续在框架上安装上玻璃组成阳光房。而现有技术中的阳光房的立柱与横梁以及横梁与横梁之间的连接一般是通过一块连接块实现,连接块呈L形,L形的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横梁或一条立柱。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阳光房的L形连接块均是设置在横梁或立柱的外表面的,为了美观,在把L形连接块连接好后,还需要在L形连接块的表面扣上挡板,这无疑增加了阳光房组装时的工序,也使得阳光房的框架的零部件增多,整体性不高。
另外,L形的连接块通过螺钉与立柱和横梁连接,螺钉拧进立柱和横梁内,而由于立柱和横梁采用铝合金制成,在受力严重时,铝合金材质的螺孔容易发生不可逆的形变,使得框架的连接结构变得不稳定。
为此,需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总成,该种框架总成能够把连接部件隐藏,使框架的整体性更高,更美观,且该种框架总成的稳定性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总成,其包括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和角码;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均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侧壁,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侧壁包括沿所述第一框条或第二框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层侧壁和内层侧壁,所述外层侧壁与内层侧壁之间限定出一个插槽,所述插槽至少在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相对的末端开放;所述角码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设置有抵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适于分别从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相对的末端插入所述插槽内并通过所述抵顶结构固定在所述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抵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的螺孔以及与所述螺孔螺纹接合的螺钉,所述外层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螺孔相对的通孔,从而使所述螺钉自所述外层侧壁的外部经由所述通孔与所述螺孔螺纹接合,借助于所述螺钉与所述螺孔的螺纹接合,所述螺钉抵顶所述内层侧壁,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抵顶对应的所述外层侧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框条的内层侧壁之间和所述角码的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框条的内层侧壁之间,所述螺钉抵顶所述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钢材顶板,所述钢材顶板的中部朝向所述外层侧壁拱起并形成拱起部分,所述螺钉抵顶所述钢材顶板的拱起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设置有两个或以上螺孔,所述角码的第二连接段设置有两个或以上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所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条为横梁或立柱,所述第二框条为横梁或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之间所成的夹角由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所成的夹角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角码为钢材角码。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阳光房的框架,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为铝型材,所述插槽一体成形在所述铝型材中。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总成把角码插入框条的内部,通过抵顶结构把角码相对于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固定,该种框架总成能够把连接部件隐藏起来,不显露在框架的外表面,使得框架更美观。
在优选的方案中,该种框架总成通过螺钉与角码的配合,采用向外撑并顶紧的方式实现角码与框条的固定连接,该种连接方式不必在框条上开设螺孔,简化了框架的组装工序。另外,现有技术在铝合金材质的框条上拧进螺钉,长时间受力后铝合金材质的螺孔容易变形,使得框架的连接结构变得不稳定,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向外撑并顶紧的方式实现角码与框条的固定连接,不必在铝合金材质的框条上开螺孔,免除了铝合金材质的螺孔易变形的后顾之忧,框架的连接结构稳定。
在优选的方案中,在内层侧壁上增加顶板,顶板与内层侧壁的接触为面接触而非点接触,能够减少螺钉对内层侧壁的损坏,把应力集中转移到顶板上后,顶板损坏的话更换也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框条与角码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板与螺钉的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框条;
2-第二框条;
3-角码、31-第一连接段、32-第二连接段、33-螺孔;
4-螺钉;
5-插槽、51-内层侧壁、52-外层侧壁、53-通孔;
6-顶板、61-拱起部分。
具体实施例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总成,该种框架总成可用于多种建筑的框架,尤其合适用在阳光房的框架上,使阳光房的框架上的连接部件隐藏起来,不显露在框架的外表面,使得框架更美观。上述的用途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总成包括第一框条1、第二框条2和角码3;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均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侧壁,至少其中一个侧壁包括沿第一框条1或第二框条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层侧52和内层侧壁51,外层侧壁52与内层侧壁51之间限定出一个插槽5,插槽5至少在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的相对的末端开放。角码3包括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均设置有抵顶结构;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适于分别从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的相对的末端插入插槽5并通过抵顶结构固定在插槽5内,使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分别与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的插槽5固定,从而实现把角码3相对于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固定。抵顶结构优选采用如下文所述的螺孔与螺钉的配合。当然,亦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抵顶结构,例如采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液压部件、气压部件,在充入液体或气体后其第一端远离第二端,以使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分别与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的插槽5固定即可,类似的替换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总成把角码3插入框条的内部,通过抵顶结构把角码相对于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固定,该种框架总成能够把连接部件隐藏起来,不显露在框架的外表面,使得框架更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插槽5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层侧壁51和外层侧壁52,内层侧壁51靠近框条的内部。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框条1与角码3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框条2与角码3的连接方式是一致的,因此,为了更清楚地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总成的结构,在图2中仅示出了第一框条1与角码3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图2得出第二框条2与角码3的连接关系。
角码3包括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角码3的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上均设置有螺孔33,螺钉4螺接在螺孔33。螺钉4优选采用紧定螺钉。外层侧壁52设置有与螺孔33相对的通孔53,从而使螺钉4自外层侧壁52的外部经由通孔53与螺孔33螺纹接合,工作人员能通过通孔53拧动螺钉4。角码3的第一连接段31伸入第一框条1的内层侧壁51与外层侧壁52之间,螺钉4顶向第一框条1的内层侧壁51,并使角码3的第一连接段31顶向第一框条1的外层侧壁52;角码3的第二连接段32伸入第二框条2的内层侧壁51与外层侧壁52之间,螺钉4顶向第二框条2的内层侧壁51,并使角码3的第二连接段32顶向第二框条2的外层侧壁52。
基于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总成把角码3插入框条的内部,框条的外层侧壁52只需留有与螺孔33相对的通孔53以能够拧动螺钉4即可,该种框架总成能够把连接部件隐藏起来,不显露在框架的外表面,使得框架更美观。
该种框架总成通过螺钉4与角码3的配合,采用向外撑并顶紧的方式实现角码3与框条的固定连接,该种连接方式不必在框条上开设螺孔,简化了框架的组装工序。另外,现有技术中在铝合金材质的框条上拧螺钉,长时间受力后铝合金材质的螺孔容易变形,使得框架的连接结构变得不稳定,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向外撑并顶紧的方式实现角码3与框条的固定连接,不必在铝合金材质的框条上开螺孔,免除了铝合金材质的螺孔易变形的后顾之忧,连接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顶板6,顶板6设置在内层侧壁51和角码3之间,螺钉4顶向顶板6。由于铝合金的质地较软,且其形变一般为塑性形变,螺钉4长时间直接顶向铝合金的话,点接触的方式使得应力容易集中,使铝合金容易发生不可逆的变形,使得框架的连接处变得不稳固。为此,在该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内层侧壁51上增加顶板6,顶板6与内层侧壁51的接触为面接触而非点接触,能够减少螺钉对内层侧壁51的损坏,把应力集中转移到顶板6上后,顶板6损坏的话更换也容易。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所示,顶板6为钢材顶板,钢材顶板的中部朝向外层侧壁52拱起,螺钉4抵顶钢材顶板的拱起部分61。钢材顶板的变形为弹性变形,且钢材的强度比铝合金的强度高。钢材顶板的中部朝向外层侧壁52拱起,该拱起部分61构成类似弹簧的结构,螺钉4顶向钢材顶板的拱起部分61,在弹力的作用下,钢材顶板一直贴紧内层侧壁51,即使内层侧壁51稍有变形,钢材顶板也还能够一直贴紧内层侧壁51,保证框架的连接处的稳定性。同时,该具有拱起部分61的钢材顶板还能够在遇到地震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角码3的第一连接段31设置有两个或以上螺孔33,角码3的第二连接段32设置有两个或以上螺孔33。设置多个螺孔33并对应配置多个螺钉4,增加提供外撑力的点,提高连接的牢固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的所有侧壁设置有插槽5。即框条的各个侧壁都能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与其他框条连接;如,一条立柱的四个侧壁能够分别与四条横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条1与第二框条2之间所成的夹角由角码3的第一连接段31与第二连接段32之间所成的夹角限定。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角码3的第一连接段31与第二连接段32之间相互成90°。当然,角码3的第一连接段31与第二连接段32之间也可以相互成其他角度,如60°等,可根据框架的具体形状来调整角码3第一连接段31与第二连接段32之间的角度。角码3的第一连接段31与第二连接段32之间也可成0°,即成一条直线,这种情况合适对两条成一直线布置的横梁或立柱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角码3为钢材角码。钢材角码强度高,不易变形,保证连接位置的强度足够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条1为横梁,第二框条2为立柱;或者,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均为横梁;或者,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均为立柱。通过该种框架总成能够实现立体布局的框架的所有框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条1和第二框条2为铝型材,插槽5一体成型在铝型材中。插槽5可以在制造框条时通过一体挤出成型的方式直接得到,制造方便,且强度足够高。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和角码;
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均包括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侧壁,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侧壁包括沿所述第一框条或第二框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层侧壁和内层侧壁,所述外层侧壁与内层侧壁之间限定出一个插槽,所述插槽至少在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相对的末端开放;
所述角码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设置有抵顶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适于分别从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相对的末端插入所述插槽内并通过所述抵顶结构固定在所述插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的螺孔以及与所述螺孔螺纹接合的螺钉,所述外层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螺孔相对的通孔,从而使所述螺钉自所述外层侧壁的外部经由所述通孔与所述螺孔螺纹接合,
借助于所述螺钉与所述螺孔的螺纹接合,所述螺钉抵顶所述内层侧壁,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抵顶对应的所述外层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框条的内层侧壁之间和所述角码的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框条的内层侧壁之间,所述螺钉抵顶所述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钢材顶板,所述钢材顶板的中部朝向所述外层侧壁拱起并形成拱起部分,所述螺钉抵顶所述钢材顶板的拱起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设置有两个或以上螺孔,所述角码的第二连接段设置有两个或以上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所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条为横梁或立柱,所述第二框条为横梁或立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之间所成的夹角由所述角码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所成的夹角限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为钢材角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阳光房的框架,所述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为铝型材,所述插槽一体成形在所述铝型材中。
CN201820157124.4U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框架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78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7124.4U CN20787864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框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7124.4U CN20787864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框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8643U true CN207878643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712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7864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框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86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249A (zh) * 2018-01-30 2018-06-29 广东怡发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249A (zh) * 2018-01-30 2018-06-29 广东怡发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总成
CN108222249B (zh) * 2018-01-30 2023-12-05 广东怡发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6315B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urtain wall units
CN207652372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07878643U (zh) 一种框架总成
CN108222249A (zh) 一种框架总成
AR008934A1 (es) Un modulo condensador para un acondicionador de aire
CN204266845U (zh) 一种新型门扇及其应用的铝合金门
CN207847464U (zh) 一种拼装木门
CN101940499B (zh) 医用吊塔水平供应柱组合结构
CN207244948U (zh) 一种开放式蜂窝铝板幕墙的连接结构
CN202866066U (zh) 一种副框压扣结构
CN208679216U (zh) 用于实验室柜台的上主架
CN113530118A (zh) 一种装配式设计的墙体隔音饰面结构
CN208679217U (zh) 新型结构的实验室用工作柜台
CN207244938U (zh) 整体装配式石材线条组件
CN205584071U (zh) 一种快速拆装太阳能电池板固定结构
CN106368572A (zh) 具有方通结构的大型门扇
CN207260386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幕墙
CN220868554U (zh) 窄边幕墙框架结构
WO2007073224A3 (en) Corners of building walls
CN212225043U (zh) 一种组合式隔音隔热铝木门
CN21827901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衣帽柜
CN204260105U (zh) 一种组合式台面
CN108005272A (zh) 一种板材组合双层玻璃隔音隔断
CN214246587U (zh) 外墙保温用铝合金模板
CN210658852U (zh) 一种钢框架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