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6648U - 皮带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皮带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6648U
CN207876648U CN201820203098.4U CN201820203098U CN207876648U CN 207876648 U CN207876648 U CN 207876648U CN 201820203098 U CN201820203098 U CN 201820203098U CN 207876648 U CN207876648 U CN 207876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arrying roller
groove
driven
tension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030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健鸣
唐四琼
封阳财
陈银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jia Zhib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Shenzhen Yishi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LIHENG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LIHENG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LIHENG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6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6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传送系统,包括主动承重轮、皮带、第一从动承重轮和第一张紧轮,所述皮带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上,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之间,主动承重轮的凹槽的截面设计为与皮带相配合的梯形,可以增大主动承重轮与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主动承重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传动效率,并且主动承重轮的凹槽上表面高于皮带的上表面,不会因为承受重物的压力导致皮带变形;从动轮的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可以减小从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

Description

皮带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立体车库在进行存取车时,通常会用到皮带传送系统,现有的皮带传送系统一般包括主动承重轮、皮带和从动承重轮,主动承重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承重轮转动,从而实现动力传输。现有的主动承重轮和从动承重轮的凹槽均采用梯形截面,皮带的横截面也为梯形,在传送过程中,皮带与从动承重轮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会大大降低电机的传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带传送系统,可以降低皮带与从动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皮带传送系统,包括主动承重轮、皮带、第一从动承重轮和压紧皮带的第一张紧轮,所述皮带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上,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之间,所述皮带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主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高于皮带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从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U形或梯形,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包括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下皮带远离上皮带的一侧面并且抵持所述下皮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从动承重轮和压紧皮带的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之间,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之间,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相对的两侧面分别抵持所述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第二张紧轮也位于所述下皮带远离上皮带的一侧面并且抵持所述下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U形或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主动承重轮的凹槽的截面设计为与皮带相配合的梯形,可以增大主动承重轮与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主动承重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传动效率,并且主动承重轮的凹槽开口高于皮带的上表面,不会因为承受重物的压力导致皮带变形,可以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从动轮的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可以减小从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皮带传送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主动承重轮;2、皮带;3、第一从动承重轮;4、第二从动承重轮;
5、第一张紧轮;6、第二张紧轮;11、第一凹槽;21、上皮带;
22、下皮带;3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主动承重轮的凹槽的截面设计为与皮带相配合的梯形,并且主动承重轮的凹槽开口高于皮带的上表面,不会因为承受重物的压力导致皮带变形;从动轮的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可以减小从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皮带传送系统,包括主动承重轮、皮带、第一从动承重轮和压紧皮带的第一张紧轮,所述皮带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上,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之间,所述皮带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主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高于皮带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从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U形或梯形,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主动承重轮的凹槽的截面设计为与皮带相配合的梯形,可以增大主动承重轮与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主动承重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传动效率,并且主动承重轮的凹槽上表面高于皮带的上表面,不会因为承受重物的压力导致皮带变形;从动轮的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可以减小从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包括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下皮带远离上皮带的一侧面并且抵持所述下皮带。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张紧轮设置在下皮带远离上皮带的一侧面,可以增加皮带与主动承重轮之间的正压力,并且增大皮带与主动承重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皮带与主动承重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从动承重轮和压紧皮带的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之间,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之间,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相对的两侧面分别抵持所述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第二张紧轮也位于所述下皮带远离上皮带的一侧面并且抵持所述下皮带。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两个从动轮和两个张紧轮,在减少动力轮的数量的同时,可以减少皮带的长度,提高传动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U形或梯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从动承重轮的凹槽的横截面也设计为矩形,可以减小第二从动承重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对称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对称设置,可以平衡皮带的受力。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三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以减小第二从动承重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皮带传送系统,可以降低皮带与从动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适用于小型立体车库中对车辆进行传送。
如图1所示,所述皮带传送系统包括主动承重轮1、皮带2、第一从动承重轮3、第一张紧轮5、第二从动承重轮4和第二张紧轮6,所述皮带2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承重轮1和第一从动承重轮3上,所述第一张紧轮5和第二张紧轮6 均位于所述主动承重轮1和第一从动承重轮3之间,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4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轮5和第二张紧轮6之间,所述第一张紧轮5和第二张紧轮6 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4对称设置,所述主动承重轮1和第一从动承重轮3 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4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2的横截面为梯形,如图2所示,所述主动承重轮1 上设有与所述皮带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横截面为梯形,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11的开口高于皮带2的上表面。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从动承重轮3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二凹槽31,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4 上设有与所述皮带2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31和第三凹槽的横截面均为矩形、U形会梯形,优选的,第二凹槽31、第三凹槽的内底面分别抵持所述皮带2,第二凹槽31、第三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均设有缝隙。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承重轮3和第二从动承重轮4的结构可以设计为一样。
所述皮带2包括上皮带21和下皮带22,所述第一张紧轮5位于所述下皮带 22远离上皮带21的一侧面并且抵持所述下皮带22,所述第二张紧轮6也位于所述下皮带22远离上皮带21的一侧面并且抵持所述下皮带22,第一张紧轮5 和第二张紧轮6抵持下皮带22的抵持力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下皮带22 在第一张紧轮5、第二从动承重轮4和第二张紧轮6的作用下整体称M形。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4相对的两侧面也分别抵持所述上皮带21和下皮带22,可以通过调整第二从动承重轮4的直径在调整第二从动承重轮4对上皮带21和下皮带22的抵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皮带传送系统,可以增大皮带与主动承重轮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皮带与从动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适用于小型立体车库中对车辆进行传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皮带传送系统,包括主动承重轮、皮带、第一从动承重轮和压紧皮带的第一张紧轮,所述皮带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上,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主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高于皮带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从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U形或梯形,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包括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下皮带远离上皮带的一侧面并且抵持所述下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从动承重轮和压紧皮带的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之间,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之间,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相对的两侧面分别抵持所述上皮带和下皮带,所述第二张紧轮也位于所述下皮带远离上皮带的一侧面并且抵持所述下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上设有与所述皮带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U形或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承重轮和第一从动承重轮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承重轮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底面抵持所述皮带,且第三凹槽的内侧壁与皮带之间设有缝隙。
CN201820203098.4U 2017-11-01 2018-02-01 皮带传送系统 Active CN20787664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96963 2017-11-01
CN201721439696 2017-11-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6648U true CN207876648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9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03098.4U Active CN207876648U (zh) 2017-11-01 2018-02-01 皮带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66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539A (zh) * 2021-02-20 2021-08-13 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皮带机清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539A (zh) * 2021-02-20 2021-08-13 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皮带机清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00361U (zh) 轨道智能机器人行走机构及配套轨道
CN207876648U (zh) 皮带传送系统
CN106809608A (zh)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皮带传送机构
CN106285120B (zh) 用于车辆的搬运设备
CN205737638U (zh) 一种框架式手推车
CN202515040U (zh) 一种新型磁力抽屉
CN102390658A (zh) 折叠式移动胶带运输机
CN202764237U (zh) 高速冲床动平衡装置
CN107444843A (zh) 一种横向链式运输机
CN208199535U (zh) 一种牵引机履带及牵引机
CN205274526U (zh) 一种皮带滑台
CN206615686U (zh)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皮带传送机构
CN203268860U (zh) 双层带式的输送带
CN203560397U (zh) 一种滑轮
CN211140646U (zh) 一种减少摩擦阻力输送线
CN209394372U (zh) 一种数控高精度高速金属锯板机上料装置
CN206427632U (zh) 一种摩擦输送直道驱动装置
CN207293271U (zh) 一种活羊传送机构
CN205837917U (zh) 传送装置
CN104944270B (zh) 电动扶梯扶手传动结构
CN209477890U (zh) 一种输送装置以及包含该输送装置的磨边机
CN202379664U (zh) 双立柱伸缩叉皮带式升降机的提升架倾斜复位机构
CN208617196U (zh) 一种压带轮以及应用该压带轮的扶手带压紧装置
CN202366082U (zh) 一种药品配送移动架底座
CN207554561U (zh) 一种弯曲辊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C building, U, 901, Chau Shi Road, Hang Zhou community, Baoan District City, Shenzhen, Guangdong, 9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ONGKE LIHENG GARAGE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9 floor, C building, Shenzhen U Road, Baoan District Chau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KE LIHENG PARKING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Room 904, building C, Shenye century industrial center, 743 Zhoushi Road, Hezhou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shi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C building, U, 901, Chau Shi Road, Hang Zhou community, Baoan District City, Shenzhen, Guangdong, 9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KE LIHENG GARAGE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0

Address after: Building 806, Building 3, Baoxing Zhihui City, No. 650 Zhoushi Road, Zhongwu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0

Patentee after: Qijia Zhibo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shi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04, building C, Shenye century industrial center, 743 Zhoushi Road, Hezhou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ishi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