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5980U - 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5980U
CN207875980U CN201820221770.2U CN201820221770U CN207875980U CN 207875980 U CN207875980 U CN 207875980U CN 201820221770 U CN201820221770 U CN 201820221770U CN 207875980 U CN207875980 U CN 207875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zer blade
rotating ring
interior
pitch
unmanned helico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17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hoeni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huguang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huguang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huguang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217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5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5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5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其中,倾斜盘包括动环以及通过滚动轴承套设于动环外侧的静环。其中,动环的边缘连接有内支脚,静环的边缘连接有外支脚,内支脚端部设置有内孔位,外支脚端部设置有外孔位,并且,内支脚相对于动环的径向成夹角设置。其中,无人直升机包括上述倾斜盘。本实用新型中,内支脚相对于动环的径向呈夹角的设置,相对于现有设计,提高了内孔位的高度,并同时将内孔位向主轴方向内收,在保证动环上的内支脚的长度不变的基础上,有效减小了动环上的内孔位距主轴轴心的距离,降低了舵机控制时倾斜盘反应的灵敏性,从而保证了无人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背景技术
对于无人直升机,倾斜盘是操纵无人直升机的重要机构。倾斜盘包括静环(不随主轴进行旋转)和动环(随主轴进行旋转),其中静环和动环上分别设置有支脚,支脚上设置有安装关节轴承的孔位,动环支脚上的孔位通过关节轴承和连杆连接旋翼,静环支脚上的孔位通过关节轴承和连杆连接舵机。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倾斜盘上动环200的支脚沿动环200径向延伸,在舵机控制倾斜盘的静环300边缘位移量一定的情况下,动环孔位距主轴100轴心的距离越大/静环孔位距主轴100轴心的距离越小,则动环孔位在主轴100的轴向上的位移量也就越大,从而使得控制无人直升机俯仰或横滚时其反应更加灵敏。现有无人直升机的结构设计中,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需要降低动作控制时其反应的灵敏性。但是由于倾斜盘及相关部件的结构限制,动环支脚的长度不能太短,静环支脚的长度不能太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在保证动环上的内支脚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小动环上的内孔位距主轴轴心的距离。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倾斜盘,包括动环以及通过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动环外侧的静环;
所述动环的边缘连接有内支脚,所述静环的边缘连接有外支脚,所述内支脚端部设置有内孔位,所述外支脚端部设置有外孔位;
所述内支脚相对于所述动环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内支脚垂直于所述动环的径向设置。上述设置,在保证动环上的内支脚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了动环上的内孔位距主轴轴心的距离,降低了倾斜盘反应的灵敏性。
作为优选,所述滚动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内支脚端部设置有带有U形槽的内接端,所述内接端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内孔位。
作为优选,所述内支脚包括三个内主支脚以及一个内辅支脚,三个所述内主支脚沿所述动环周向均布设置,所述内辅支脚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内主支脚的中间位置处。
作为优选,所述外支脚端部设置有带有U形槽的外接端,所述外接端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外孔位。
作为优选,所述外支脚包括四个外主支脚以及一个外辅支脚,四个所述外主支脚沿所述静环周向均布设置,所述外辅支脚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主支脚的中间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包括上述的倾斜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内支脚相对于动环的径向呈夹角的设置,相对于现有设计,提高了内孔位的高度,并同时将内孔位向主轴方向内收,在保证动环上的内支脚的长度不变的基础上,有效减小了动环上的内孔位距主轴轴心的距离,降低了舵机控制时倾斜盘反应的灵敏性,从而保证了无人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倾斜盘未倾斜时与主轴相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倾斜盘倾斜时与主轴相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倾斜盘未倾斜时与主轴相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倾斜盘倾斜时与主轴相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倾斜盘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倾斜盘的剖视图。
图中:
100、主轴;200、动环;300、静环;
1、主轴;
2、动环;21、内支脚;211、内孔位;212、内接端;21a、内主支脚;21b、内辅支脚;
3、静环;31、外支脚;311、外孔位;312、外接端;31a、外主支脚;31b、外辅支脚;
4、关节轴承;
5、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倾斜盘,用于安装在无人直升机上支撑旋翼的主轴1上,其包括通过关节轴承4套设于主轴1外侧的动环2以及通过滚动轴承5套设于动环2外侧的静环3。其中,动环2的边缘连接有内支脚21,静环3的边缘连接有外支脚31,内支脚21端部设置有内孔位211,外支脚31端部设置有外孔位311,并且,内支脚21相对于动环2的径向呈夹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滚动轴承5具体为深沟球轴承,外支脚31相对于现有设计长度不变。
本实用新型中,内支脚21相对于动环2的径向呈夹角的设置,相对于现有设计,提高了内孔位211的高度,并同时将内孔位211向主轴1方向内收,在保证动环2上的内支脚21的长度不变的基础上,有效减小了动环2上的内孔位211距主轴1轴心的距离,降低了舵机控制时倾斜盘反应的灵敏性,从而保证了无人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内支脚21垂直于动环2的径向设置。上述设置,在保证动环2上的内支脚21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了动环2上的内孔位211距主轴1轴心的距离,降低了倾斜盘反应的灵敏性。
内支脚21端部设置有带有U形槽的内接端212,内接端212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内孔位211。在内孔位211上安装关节轴承,通过此关节轴承将内支脚21与无人直升机的旋翼连接。内支脚21具体包括三个内主支脚21a以及一个内辅支脚21b,其中,三个内主支脚21a沿动环2周向均布设置,内辅支脚21b设置于两个内主支脚21a的中间位置处。上述设置,使得内孔位211上的关节轴承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
外支脚31端部设置有带有U形槽的外接端312,外接端312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外孔位311。在外孔位311上安装关节轴承,通过此关节轴承将外支脚31与无人直升机的舵机连接。外支脚31具体包括四个外主支脚31a以及一个外辅支脚31b,其中,四个外主支脚31a沿静环3周向均布设置,外辅支脚31b设置于两个外主支脚31a的中间位置处。上述设置,使得外孔位311上的关节轴承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包括上述的倾斜盘。本实用新型的无人直升机中,内支脚21相对于动环2的径向呈夹角的设置,相对于现有设计,提高了内孔位211的高度,并同时将内孔位211向主轴1方向内收,在保证动环2上的内支脚21的长度不变的基础上,有效减小了动环2上的内孔位211距主轴1轴心的距离,降低了舵机控制时倾斜盘反应的灵敏性,从而保证了无人直升机的飞行安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外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8)

1.一种倾斜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环(2)以及通过滚动轴承(5)套设于所述动环(2)外侧的静环(3);
所述动环(2)的边缘连接有内支脚(21),所述静环(3)的边缘连接有外支脚(31),所述内支脚(21)端部设置有内孔位(211),所述外支脚(31)端部设置有外孔位(311);
所述内支脚(21)相对于所述动环(2)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脚(21)垂直于所述动环(2)的径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承(5)为深沟球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脚(21)端部设置有带有U形槽的内接端(212),所述内接端(212)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内孔位(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脚(21)包括三个内主支脚(21a)以及一个内辅支脚(21b),三个所述内主支脚(21a)沿所述动环(2)周向均布设置,所述内辅支脚(21b)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内主支脚(21a)的中间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脚(31)端部设置有带有U形槽的外接端(312),所述外接端(312)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外孔位(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脚(31)包括四个外主支脚(31a)以及一个外辅支脚(31b),四个所述外主支脚(31a)沿所述静环(3)周向均布设置,所述外辅支脚(31b)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主支脚(31a)的中间位置处。
8.一种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倾斜盘。
CN201820221770.2U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Active CN207875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1770.2U CN207875980U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1770.2U CN207875980U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5980U true CN207875980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1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1770.2U Active CN207875980U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5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25829A1 (en) Multirotor typ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vailable for adjusting direction of thrust
CN101883718B (zh) 用于旋翼飞行器的多叶片旋翼系统
CN104129499B (zh) 用于飞行器的涵道旋翼以及旋翼飞行器
CN205469778U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
EP0815006B1 (en) Hub for rotary wing aircraft
CN102381469B (zh) 用于飞行器的螺旋桨
US20160221675A1 (en) Omni-Directional Thrust Vectoring Propulsor
US8979495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tor assembly
CN104787317A (zh) 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83049B (zh) 一种用于小型倾转旋翼机的桨毂装置
JP2007247901A (ja) 回転翼航空機に向けた、タンデムスタック型アンギュラコンタクトベアリング
CN106470899A (zh) 螺旋桨式垂直起降飞行物的消除转矩及保持均衡兼用装置
CN204507261U (zh) 一种共轴同向多旋翼直升飞机
CN106828910A (zh) 一种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机构
CN207875980U (zh) 一种倾斜盘及无人直升机
CN109455295B (zh) 旋翼控制装置及旋翼飞行器
CN104787322A (zh) 动力系统及多轴飞行器
EP3733510A1 (en) Electrically-powered swiveling tail rotor systems
US7926759B2 (en) Tail rotor hub
CN208015519U (zh) 驱动电机和飞行器
JP2018131038A (ja) ロータ、ドローン及びヘリコプタ
CN107539462B (zh) 具有风阻抗风器的多轴飞行器
WO2020081777A1 (en) Multicopter with improved cruising performance
CN101462592A (zh) 带整流装置的螺旋桨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5652346U (zh) 一种可矢量控制的旋翼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8

Address after: 300457 No. 105, Building 9, Zone B3 (formerly Zone 2 of Ronghui Business Park), Binhai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Phoeni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 block B, No.3, Tengfei Road, Junliang City, Dongl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SHUGUANG TIANCHE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