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9347U - 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9347U
CN207869347U CN201721614971.0U CN201721614971U CN207869347U CN 207869347 U CN207869347 U CN 207869347U CN 201721614971 U CN201721614971 U CN 201721614971U CN 207869347 U CN207869347 U CN 207869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ortion
vibrating diaphragm
ring
height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49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德跃
吴银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149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9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9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9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振膜包括位于中部的振动部,位于边缘的连接部,以及位于振动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折环部;折环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折环部,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折环部;第一折环部的高度与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不同,且第一折环部中折环的数量与第二折环部中折环的数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振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分别调节折环部不同位置的振动幅度,在提高振膜振动幅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个振膜的振动顺性,使得发声装置可以具有更低的THD失真。另外,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折环调节方式,在发声装置中平衡后腔与振膜共同作用时的位移。

Description

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装置中的振膜,以及应用此振膜的振动系统。
背景技术
微型扬声器的振膜设计一直是决定微型扬声器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振膜折环的设计直接影响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随着微型扬声器对于低频的特性要求越来越高,振膜设计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微型扬声器的非线性问题一直影响着扬声器性能,其中振膜折环处的顺性非线性是主要因素之一。
现有扬声器产品,受限于振膜上端面的高度不能超过Dome面的高度的要求,音圈通常是粘结在振膜的下方,而音圈与振膜的折环凸起方向位于同一侧时,就限制了折环设计的高度,无法很好的解决音圈引线与折环之间产生干涉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振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振膜,位于中部的振动部,位于边缘的连接部,以及位于振动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折环部;所述折环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折环部,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折环部;其中,所述第一折环部的高度与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不同,且第一折环部中折环的数量与第二折环部中折环的数量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环部的高度大于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且第一折环部具有一个折环,所述第二折环部具有三个折环。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环部的高度为0.45-0.65㎜,所述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为0.25-0.45㎜。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环部的高度为0.58mm,所述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为0.39mm。
可选地,所述振膜的下端面整体齐平,或者是所述振膜的上端面整体齐平。
可选地,所述振膜为矩形振膜;所述第一折环部位于矩形振膜相对的一对侧边位置;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矩形振膜相对的另一对侧边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环部位于矩形振膜的短边位置,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矩形振膜的长边位置。
可选地,所述振膜为跑道形振膜;所述第一折环部位于圆弧段上;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平直部上。
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振动系统,包括音圈以及上述的振膜。
可选地,所述音圈粘接在所述振膜的与所述折环部的凸起方向相同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振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分别调节折环部不同位置的振动幅度,在提高振膜振动幅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个振膜的振动顺性,使得发声装置可以具有更低的THD失真。另外,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折环调节方式,,在发声装置中平衡后腔与振膜共同作用时的位移。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膜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位置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沿B-B位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膜,其可以是复合型振膜,例如对复合膜材料压合而成;也可以是由硅橡胶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振膜适合矩形振膜或者跑道形振膜。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形状的振膜。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附图体现的是跑道形的振膜,但这里并不限制振膜的具体形状,仅仅是示意性的列举。
振膜包括位于中部的振动部,位于边缘的连接部,以及位于振动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折环部。振膜的振动部用于在音圈的驱动下振动发声,振膜的连接部用于将整个振膜连接在发声装置的壳体上,折环部用于提高振动部的振动特性,这种振膜的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折环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折环部20,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折环部10。为了便于描述,现以跑道形振膜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的说明。
参考图1,跑道形振膜包括两个平直部1以及位于两个平直部1两端的圆弧段2,第一折环部20形成在跑道形振膜的圆弧段2上,第二折环部10形成在跑道形振膜的平直部1上。所述第一折环部20与第二折环部10之间可以是首尾相连的。
其中,所述第一折环部20的高度与第二折环部10的高度不同,且第一折环部20中折环的数量与第二折环部10中折环的数量不同。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环部20在垂直于振膜方向上的整体高度可以大于第二折环部10的整体高度,这就使得可以提高第一折环部20的展开长度,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第一折环部20的振动幅度。例如第一折环部20的整体高度可以为0.45-0.65㎜,第二折环部10的高度为0.25-0.45㎜。具体地,第一折环部20的整体高度可以为0.58mm,所述第二折环部10的整体高度可以为0.39mm,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两个具体的数值只是列举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并不因此限制两部分折环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高度设置。
第一折环部20与第二折环部10的形状不同,使得从该角度可以调节整个振膜的振动特性。例如第一折环部20可以具有一个折环,其呈n型,参考图2;所述第二折环部10具有三个折环,其呈m型,参考图3。呈m型的第二折环部10比呈n型的第一折环部20可以具有较大的折环展开长度,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第二折环部10的振动幅度。
这样,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分别调节折环部不同位置的振动幅度,在提高振膜振动幅度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整个振膜的振动顺性,使得发声装置可以具有更低的THD失真。另外,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折环调节方式,,在发声装置中平衡后腔与振膜共同作用时的位移。再者,在平直部上采用低折环设计,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振动时与音圈引线的干涉。
当本实用新型的振膜为矩形振膜时,所述第一折环部20可以位于矩形振膜相对的一对侧边上;所述第二折环部10可以位于矩形振膜的相对的另一对侧边上。例如当矩形振膜为长方形时,所述第一折环部20位于矩形振膜的短边上,所述第二折环部10位于矩形振膜的长边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的下端面整体是齐平的,或者是所述振膜的上端面整体是齐平的。例如当振膜的下端面齐平时,则其折环部在振膜的上端弯曲变形;如果振膜的下端面齐平时,则其折环部在振膜的下端弯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可以应用到发声装置的振动系统中,为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振动系统,其包括音圈以及上述的振膜,所述音圈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粘接到振膜上。优选的是,音圈粘接在振膜的与折环部的凸起方向相同的一侧,例如,折环部设置为向下凸起的结构,那么音圈也应当是粘结在振膜的下端面上的。此时,由于折环部是在振膜的下端弯曲变形,音圈引线引出后容易和折环部产生干涉,因此利用此处低折环的设计增加引线的振动余量,从而避免了音圈引线和折环部之间的干涉。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的振动部,位于边缘的连接部,以及位于振动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折环部;所述折环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折环部,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折环部;其中,所述第一折环部的高度与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不同,且第一折环部中折环的数量与第二折环部中折环的数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环部的高度大于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且第一折环部具有一个折环,所述第二折环部具有三个折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环部的高度为0.45-0.65㎜,所述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为0.25-0.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环部的高度为0.58mm,所述第二折环部的高度为0.39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的下端面整体齐平,或者是所述振膜的上端面整体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为矩形振膜;所述第一折环部位于矩形振膜相对的一对侧边位置;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矩形振膜相对的另一对侧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环部位于矩形振膜的短边位置,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矩形振膜的长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为跑道形振膜;所述第一折环部位于圆弧段上;所述第二折环部位于平直部上。
9.一种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圈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振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粘接在所述振膜的与所述折环部的凸起方向相同的一侧。
CN201721614971.0U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 Active CN207869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4971.0U CN207869347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4971.0U CN207869347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9347U true CN207869347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4971.0U Active CN207869347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9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4106U (zh) 一种用于振动传感器的振动组件及振动传感器
US4283605A (en) Piezoelectric speaker
CN206302568U (zh) 一种压电式发声装置
CN208638572U (zh) 一种振膜及具有该振膜的扬声器
CN105979431A (zh) 一种无源辐射器及扬声器
CN208638573U (zh) 一种振膜及具有该振膜的扬声器
CN106210998B (zh) 振膜、振动组件以及扬声器单体
WO2022007050A1 (zh) 发声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5581695U (zh) Mems声传感器
CN109862487B (zh) 发声器件
CN207135272U (zh) 振膜及设有该振膜的扬声器
CN207869347U (zh) 一种振膜及振动系统
CN104822117A (zh) 一种mems麦克风的封装结构
CN206620292U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54148B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526869U (zh) 发声器件
CN206433151U (zh) 振膜及使用该振膜的电声器件
CN206759713U (zh) 发声装置
CN107820184A (zh) 一种压电发声装置
CN206698420U (zh) 发声装置的振膜和发声装置
CN206698425U (zh) 发声装置
CN207652692U (zh) 一种压电发声装置
CN201718027U (zh) 一种压电平板扬声器用的柔性配重结构
CN211019214U (zh) 辅助振膜及发声器件
CN209731557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振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