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8416U -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8416U
CN207868416U CN201820309681.3U CN201820309681U CN207868416U CN 207868416 U CN207868416 U CN 207868416U CN 201820309681 U CN201820309681 U CN 201820309681U CN 207868416 U CN207868416 U CN 207868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me
cable
insulation
core
proof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096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3096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8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8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8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该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包括:绝缘载体,包括多个凹槽;以及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中的每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位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相应凹槽中。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缆分接装置,可以实现具有良好通电的多芯电缆分接。

Description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电力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背景技术
除非另有指示,本公开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被视为现有技术并且也不应如此解释。
在当前各种建筑和公共场所中,通常需要从市电电缆分接出供电线路以为各种设备提供电力。市电电缆通常具有诸如五个主线芯之类的多个主线芯。多个主线芯中的至少一个主线芯通过各种方式(诸如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电连接至具有多个分线芯的分电缆中的至少一个分线芯。然而,现有的连接方式所使用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通常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或是难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涉及一种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该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包括:绝缘载体,包括多个凹槽;以及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中的每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位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相应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滑槽;所述绝缘载体包括绝缘阻燃载体,以及所述绝缘载体的截面为圆形或非圆形;所述绝缘载体包括多个子绝缘载体单元,每个子绝缘载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包括截面非封闭的凹槽,以及构成所述凹槽的侧壁包括由所述侧壁延伸的用于覆盖所述电缆线芯分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以及所述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还包括保护帽,可操作为与所述绝缘载体对接以遮蔽分电缆线芯的端部;所述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还包括保护盖,可操作为与所述凹槽对接以遮蔽主电缆线芯和分电缆线芯的裸露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圆形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U型;所述子绝缘载体单元的覆盖部具有至少一个螺孔;所述绝缘阻燃载体包括陶瓷载体或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载体,所述保护帽包括陶瓷帽或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帽,以及所述保护盖包括陶瓷盖或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盖;所述子绝缘载体单元具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可操作为与另一子绝缘载体单元卡合固定;以及所述多个子绝缘载体单元在经卡合固定之后形成所述绝缘载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包括:导电主体结构,所述导电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容纳主电缆的线芯的主线芯凹槽;以及主线芯滑块,可操作为滑入所述主线芯凹槽以形成用于允许所述主电缆的线芯通过的贯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还可操作为用于接入分电缆的线芯,从而使得所述主电缆的线芯和所述分电缆的线芯在所述贯通孔中直接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主体结构和所述主线芯滑块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用于接入分电缆的线芯的通孔;以及所述导电主体结构还包括用于容纳分电缆的线芯的分线芯凹槽和分线芯滑块,所述分线芯滑块可操作为滑入所述分线芯凹槽以形成用于允许所述分电缆的线芯接入的所述通孔;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还包括导电紧固件,所述导电紧固件使得所述主电缆的线芯固定至所述导电主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紧固件包括主导电螺丝,所述主导电螺丝被配置成与所述主线芯滑块上的螺孔配合以将所述主电缆的线芯固定至所述导电主体结构;所述导电主体结构还包括将所述分线芯滑块固定至所述分线芯凹槽的分电缆线芯导电紧固件;以及所述分电缆线芯导电紧固件包括分导电螺丝,所述分导电螺丝被配置成与所述分线芯滑块上的螺孔配合以将所述分电缆的线芯固定至所述导电主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被配置为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以形成用于容纳主电缆的第一贯通孔;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具有用于容纳分电缆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或者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被配置为共同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电缆线芯分接单元还包括:主压板,所述主压板被配置成抵压所述主电缆线芯;以及分压板,所述分压板被配置成抵压所述分电缆线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包括陶瓷壳体部件或陶瓷化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所述第二通孔包括贯通孔;以及所述主导电螺丝和所述分导电螺丝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具有尖端,从而所述尖端刺入相应的电缆线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主电缆的横截面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与所述主电缆之间填充绝缘阻燃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包括矿物壳体部件;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电连接件的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分接装置还包括:金属外壳、至少一个紧固螺孔和至少一个紧固螺栓;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主电缆和所述分电缆电绝缘,所述金属外壳包覆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孔位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上;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栓包括扭矩螺帽,所述扭矩螺帽包括螺帽基部和脱落部,所述脱落部被配置成在受到超过阈值的力矩的情形下从所述螺帽基部脱落,从而所述螺帽基部与所述紧固螺孔紧固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具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被配置用于注入绝缘阻燃体;所述金属外壳具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被配置用于注入绝缘阻燃体;所述电缆分接装置还具有盖体,所述盖体被配置用于遮蔽所述注料口;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栓包括锯齿形表面,所述锯齿形表面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上的至少一个紧固螺孔周围表面上的对应锯齿配合,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栓仅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栓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松脱。
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缆分接装置,可以实现具有良好通电的多芯电缆分接。
以下详细说明书和附图提供了对本公开的本质和优点的更好理解。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讨论以及特别是附图,着重强调的是所示的细节为了示意说明性讨论的目的而展示了示例,并且为了提供本公开的原理和概念一些方面的描述而展示。在这点上,没有尝试超越了本公开的基础理解所需的实施方式细节。以下讨论结合附图使得可以如何根据本公开而实践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绝缘载体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分接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绝缘载体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绝缘载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分接单元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壳体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壳体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壳体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壳体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壳体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壳体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缆分接装置的一部分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电缆分接装置的一部分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书中,为了解释说明的目的,阐述数个示例和具体细节以便于提供本公开的全面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如权利要求中所表述的本公开可以单独地或者与以下所述其他特征组合而包括在这些示例中的特征的一些或全部,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此所述特征和概念的修改和等价形式。
如上所述,多芯电缆分接装置通常应用于从具有多个主线芯的市电电缆或其它主电缆分接出电力以供局部用电设备使用。常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通常体积较大,或是安装不便。此外,常规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对于诸如室温之类的普通应用场景应用良好。然而,总有一些应用环境可能会面临一些极端情况,例如高温或突发火灾。在此情形下,仍然需要维持供电以维护用电设备正常操作。常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对此可能无能为力,而针对这些特定应用场景定制的电缆分接装置通常又是结构复杂并且昂贵的。
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相对较小并且安装方便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具有耐高温或阻燃性能的新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以满足特定场合的需求。在本公开中,阻燃主要指代防止电缆和线芯中的至少一种达到熔点或产生显著形变,从而防止不期望的供电断路或供电异常的出现。
图1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11的示意图。电缆分接装置11包括绝缘载体12和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13。绝缘载体12包括多个凹槽。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中的每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13位于多个凹槽中的相应凹槽中。该相应凹槽可以包括被设置为使得电缆线芯分接单元13滑入和滑出的滑槽。
可以理解,为了防止不同线芯彼此之间交叉短路,绝缘材料形成的凹陷需要将不同的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彼此绝缘。可选地,绝缘载体由绝缘阻燃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阻燃陶瓷形成。虽然在图1的实施例中,以陶瓷绝缘阻燃载体示出了绝缘载体12,但是这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绝缘阻燃载体(例如矿物绝缘阻燃载体、陶瓷化绝缘阻燃载体或高分子绝缘阻燃载体)来形成绝缘载体12。在本文中,矿物材料指代具有绝缘、阻燃和耐高温性能的无机材料。陶瓷化材料指代在高温或火焰条件下,能够迅速生成陶瓷硬壳的高分子耐火材料。这样的耐火材料例如是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材料,其以聚烯烃树脂为基料,加入高效成瓷填料和阻燃剂等制成,其能够在火焰灼烧或高温下生成坚硬的陶瓷状结构体。该陶瓷状结构体并非属于陶瓷结构体,但同样具有坚硬、不滴落、不熔融、抗水喷淋和防机械振动等属性。这样的耐火材料还可以例如是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材料。可以理解,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有涉及耐火阻燃绝缘性能的部件均可以由这样的陶瓷化绝缘阻燃材料制成。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载体12也可以不是一体形成,而通过诸如多个子绝缘载体单元彼此卡合之类的固定方式而固定在一起以形成绝缘载体12,如下文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载体的截面为圆形,从而在分接安装时,可以在每次安装完成一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13之后,旋转多芯电缆分接装置11以使得下一个凹槽暴露于适合安装的位置以进行安装。可以理解,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载体的截面可以为非圆形,例如并列排布的多个U型。
图2是图1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绝缘载体的示意图。绝缘载体12包括一体形成的5个凹槽。每个凹槽可以容纳一个分接单元。主电缆线芯和分电缆线芯在凹槽内实现导电连接。绝缘载体12被设计为使得各个凹槽内的分接单元避免彼此导电,例如避免在不同分接单元之间产生电弧或短路。在图2的示例中,5个凹槽的结构相似。但是可以理解,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凹槽的数量和结构可以不是5个(比如3个)也可以不相似以容纳不同数量和结构的分接单元13。
图3是图1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分接单元的示意图。分接单元13包括导电主体结构31、主线芯滑块35、分线芯滑块34、主导电螺丝33和分导电螺丝3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主体结构和主线芯滑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接入分电缆的线芯的通孔。导电主体结构31具有用于容纳主电缆线芯导体通过的主电缆通孔、用于容纳分电缆线芯导体的分电缆孔、主凹槽和分凹槽。主线芯滑块35具有主螺孔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入进入主凹槽。分线芯滑块34具有分螺孔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入进入分凹槽。主导电螺丝33被配置成与主螺孔配合以形成主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之间的导电通路。分导电螺丝32被配置成与分螺孔配合以形成分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之间的导电通路。此外,主导电螺丝和分导电螺丝还可以用于将主电缆的线芯和分电缆的线芯分别固定至导电主体结构,并且主导电螺丝和分导电螺丝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具有尖端,从而所述尖端刺入相应的电缆线芯。可以理解,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具有其它导电紧固件,作为主导电螺丝和分导电螺丝的替代。
在图3的示例中,导电主体结构31、主线芯滑块35、分线芯滑块34、主导电螺丝33和分导电螺丝32可以具由诸如铜之类的金属材料形成或是其它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形成,从而在主电缆和分电缆中的芯线导体分别与导电主体结构31接触时,形成主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之间的导电通路和分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之间的导电通路。
虽然图3中的分接单元的各个部件被示出为具有图3中的形状,但是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其它形状或是结构,只要能形成主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之间的良好导电通路和分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之间的良好导电通路即可。此外,主电缆通孔、分电缆孔、主凹槽和分凹槽可以根据主电缆、分电缆以及滑块的形状进行匹配,而不必局限于图3中所示的形状。
图3中示出了两个主螺孔和两个分螺孔、两个主导电螺丝33和两个分导电螺丝32,但是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螺孔以及相应的螺丝。主导电螺丝33可以如图3中右侧所示,其可以是六角头的主螺丝,内六角圆柱头的主螺丝,力矩六角头的主螺丝,无头内六角的主螺丝。类似地,分螺丝32可以是六角头的分螺丝,内六角圆柱头的分螺丝,力矩六角头的分螺丝,无头内六角头的分螺丝。此外,主螺丝和分螺丝的类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图3的示例中,分接单元电缆连接器还可以包括主压板37和分压板36。在图3中,当主螺丝和分螺丝向内旋转进入时,其可以抵压主压板37和分压板36,并进而使得主压板37和分压板36抵压主电缆线芯导体和分电缆线芯导体。使得主电缆线芯导体和分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的接触更为紧密,从而避免电连接路径有时中断的风险。可以理解,主压板37和分压板36并非必须,可以使能够贯穿主螺孔和分螺孔的主螺丝和分螺丝,使得主螺丝和分螺丝直接抵压主电缆线芯导体和分电缆线芯导体。此外,可以仅使用主压板37和分压板36中的一个压板。
在一个示例中,主螺丝和分螺丝是具有尖端的螺丝,从而在主电缆通孔和分电缆孔中的主电缆和分电缆具有塑料绝缘包皮时可以刺穿塑料绝缘包皮,以获得主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之间的导电通路以及分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31之间的导电通路。
图4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20的示意图。电缆分接装置20包括绝缘载体22和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23。绝缘载体22包括多个凹槽,在图4的示例中为5个凹槽。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20中的每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23位于多个凹槽中的相应凹槽中。可以理解,为了防止不同线芯彼此之间交叉短路,绝缘材料形成的凹陷需要将不同的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彼此绝缘。可选地,绝缘载体由绝缘阻燃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阻燃陶瓷或在高温或火焰条件下能够迅速生成绝缘阻燃陶瓷的耐火材料形成。这样的耐火材料例如是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材料,其以聚烯烃树脂为基料,加入高效成瓷填料和阻燃剂等制成,其能够在火焰灼烧或高温下生成坚硬的陶瓷状结构体。该陶瓷状结构体并非属于陶瓷结构体,但同样具有坚硬、不滴落、不熔融、抗水喷淋和防机械振动等属性。这样的耐火材料还可以例如是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材料。可以理解,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有涉及耐火阻燃绝缘性能的部件均可以由这样的陶瓷化绝缘阻燃材料制成。虽然在图4的实施例中,以陶瓷绝缘阻燃载体示出了绝缘载体22,但是这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绝缘阻燃载体部件(例如矿物绝缘阻燃载体部件或高分子绝缘阻燃载体部件)来形成绝缘载体2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载体22也可以不是一体形成,而通过诸如多个子绝缘载体单元彼此卡合之类的固定方式而固定在一起以形成绝缘载体22,如下文所述。在本文中,矿物材料指代具有绝缘、阻燃和耐高温性能的无机材料。
与图1的实施例相比,图4中的凹槽包括截面非封闭的凹槽,以及构成所述凹槽的侧壁包括由侧壁延伸的用于覆盖所述电缆线芯分接单元23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24。覆盖部24被设置为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阻燃陶瓷形成,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螺孔。由于由绝缘材料覆盖了例如电缆分接单元23中的至少分电缆线芯的顶表面,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同电缆分接单元23彼此之间的例如电弧之类的短路现象,从而获得安全可靠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在图4的实施例中,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护帽25。保护帽25被设置为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阻燃陶瓷形成,并且可操作为与所述绝缘载体对接以遮蔽分电缆线芯的端部。可以理解,多芯电缆分接装置2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保护盖。保护盖可操作为与所述凹槽对接以遮蔽主电缆线芯和分电缆线芯的裸露部。
图5是图4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绝缘载体22的示意图。绝缘载体22包括一体形成的5个凹槽。每个凹槽可以容纳一个分接单元。主电缆线芯和分电缆线芯在凹槽内实现导电连接。绝缘载体22被设计为使得各个凹槽内的分接单元避免彼此导电,例如避免在不同分接单元之间产生电弧。在图5的示例中,5个凹槽的结构相似。但是可以理解,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凹槽的结构可以不相似以容纳不同的分接单元13。
图6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40的示意图。电缆分接装置40包括绝缘载体42和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43。绝缘载体42包括多个凹槽。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中的每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43位于多个凹槽中的相应凹槽中。该相应凹槽可以包括被设置为使得电缆线芯分接单元43滑入和滑出的滑槽。
可以理解,为了防止不同线芯彼此之间交叉短路,绝缘材料形成的凹陷需要将不同的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彼此绝缘。可选地,绝缘载体由绝缘阻燃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阻燃陶瓷形成。虽然在图6的实施例中,以陶瓷绝缘阻燃载体示出了绝缘载体42,但是这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例如矿物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或高分子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来形成绝缘载体42。在图6的数量中,绝缘载体42也可以不是一体形成,而通过诸如多个子绝缘载体单元彼此卡合之类的固定方式而固定在一起以形成绝缘载体42,如下文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载体的截面为圆形,从而在分接安装时,可以在每次安装完成一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43之后,旋转多芯电缆分接装置40以使得下一个凹槽暴露于适合安装的位置以进行安装。
图7是图6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绝缘载体42的示意图。绝缘载体42包括5个子绝缘载体单元421。子绝缘载体单元421通过彼此卡合之类的固定方式而固定在一起以形成绝缘载体42。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个子绝缘载体单元421。
图8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50的示意图。电缆分接装置50包括绝缘载体52和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53。绝缘载体52包括多个凹槽。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中的每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53位于多个凹槽中的相应凹槽中。该相应凹槽可以包括被设置为使得电缆线芯分接单元53滑入和滑出的滑槽。与图1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相比,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电缆线芯分接单元53。如图8所示,电缆线芯分接单元53包括导电主体结构531、分线芯滑块532。导电主体结构531具有在分线芯滑块532滑入之后用于容纳主电缆线芯导体通过的主电缆通孔533。分线芯滑块532用于容纳分电缆线芯插入的通孔534,并且具有分螺孔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入进入分凹槽。导电螺丝被配置成与分螺孔配合以压紧分电缆线芯,并且分线芯滑块532可以用于压紧主电缆线芯。
在图8的示例中,导电主体结构531和分线芯滑块532可以具由诸如铜之类的金属材料形成或是其它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形成,从而在主电缆和分电缆中的芯线导体分别与导电主体结构531接触时,形成主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531之间的导电通路和分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531之间的导电通路。
虽然图8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各个部件被示出为具有图8中的形状,但是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其它形状或是结构,只要能形成主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531之间的良好导电通路和分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531之间的良好导电通路即可。
图9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60的示意图。电缆分接装置60包括绝缘载体62和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63。绝缘载体62包括多个凹槽,在图9的示例中为5个凹槽。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60中的每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63位于多个凹槽中的相应凹槽中。可以理解,为了防止不同线芯彼此之间交叉短路,绝缘材料形成的凹陷需要将不同的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彼此绝缘。可选地,绝缘载体由绝缘阻燃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阻燃陶瓷或在高温或火焰条件下能够迅速生成绝缘阻燃陶瓷的耐火材料(例如,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材料或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材料)形成。虽然在图9的实施例中,以陶瓷绝缘阻燃载体示出了绝缘载体62,但是这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绝缘阻燃载体部件(例如矿物绝缘阻燃载体部件或高分子绝缘阻燃载体部件)来形成绝缘载体6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载体62也可以不是一体形成,而通过诸如多个子绝缘载体单元彼此卡合之类的固定方式而固定在一起以形成绝缘载体62,如下文所述。在本文中,矿物材料指代具有绝缘、阻燃和耐高温性能的无机材料。
与图4的实施例相比,图9中的凹槽具有不同的凹槽形状和不同的电缆线芯分接单元63、以及覆盖部64。覆盖部64被设置为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阻燃陶瓷形成,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螺孔。由于由绝缘材料覆盖了例如电缆分接单元63中的至少分电缆线芯的顶表面,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同电缆分接单元63彼此之间的例如电弧之类的短路现象,从而获得安全可靠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在图9的实施例中,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保护帽。保护帽被设置为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阻燃陶瓷形成,并且可操作为与所述绝缘载体对接以遮蔽分电缆线芯的端部。可以理解,多芯电缆分接装置6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保护盖。保护盖可操作为与所述凹槽对接以遮蔽主电缆线芯和分电缆线芯的裸露部。
图10是图9中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的分接单元63的详细示意图。电缆线芯分接单元63包括导电主体结构631、主电缆线芯滑块632和螺丝633。导电主体结构631可以具有分别用于容纳主电缆线芯的凹槽和用于容纳分电缆线芯的凹槽。导电主体结构631在用于容纳主电缆线芯的部分具有用于容纳主电缆线芯滑块632滑入的结构,并且在用于容纳分电缆线芯的部分具有与覆盖部64的螺孔对准的螺孔,从而当分螺丝634螺旋进入分电缆线芯部分的螺孔时,可以压紧分电缆线芯。主电缆线芯滑块632也具有螺孔,从而当螺丝633螺旋进入时,可以压紧主电缆线芯。
此外,分接单元还可以包括主压板635和分压板636。在图10中,当主螺丝和分螺丝向内旋转进入时,其可以抵压主压板635和分压板636,并进而使得主压板635和分压板636抵压主电缆线芯导体和分电缆线芯导体。使得主电缆线芯导体和分电缆线芯导体与导电主体结构631的接触更为紧密,从而避免电连接路径有时中断的风险。可以理解,主压板635和分压板636并非必须,可以使能够贯穿主螺孔和分螺孔的主螺丝和分螺丝,使得主螺丝和分螺丝直接抵压主电缆线芯导体和分电缆线芯导体。此外,可以仅使用主压板635和分压板636中的一个压板。
图11是根据示例性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壳体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70的示意图。电缆分接装置70分别包括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和位于壳体部件71和72内的部分,该部分可以是图1、图4、图6、图8和图9中所示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中的任一个。电缆分接装置70包括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共同形成第一贯通孔73和第二通孔74。在本文中,贯通孔指代两端均开放的孔,而通孔指代孔两端中至少一端开放的孔。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的一端可以开放以形成贯通孔,而在另一实施例中,通孔的一端可以封闭或被堵塞而仅有另一端开放。第一贯通孔73可以容纳市电电缆或主电缆通过。分电缆或芯线可以通过第二通孔74的开放的一端接入电缆分接装置。分电缆可以与主电缆直接接触或是通过导电元件来实现电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贯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主电缆的横截面积以用于在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与主电缆之间填充绝缘阻燃层。
在图11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可以是由陶瓷材料或在高温或火焰条件下能够迅速生成绝缘阻燃陶瓷的耐火材料(例如,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材料或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材料)制成,并且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起。虽然在图11的实施例中,以陶瓷绝缘阻燃壳体部件示出了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但是这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例如矿物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或高分子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来形成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也可以不借助固定件而通过自己的结构设置而固定在一起。在本文中,矿物材料指代具有绝缘、阻燃和耐高温性能的无机材料。
在图11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可以有至少一个紧固螺孔和至少一个紧固螺栓。至少一个紧固螺孔位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没有用于容纳分电缆线芯的通孔。在此情形下,贯通孔还可操作为用于接入分电缆的线芯,从而使得所述主电缆的线芯和所述分电缆的线芯在所述贯通孔中直接电连接。此外,还可以具有金属外壳以用于加固多芯电缆分接装置。例如,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72位于金属外壳内部。金属外壳可以具有两个外壳部件,并且两个外壳部件通过紧固螺孔和紧固螺栓被紧固在一起。可以理解,金属外壳被设置为与主电缆和分电缆电绝缘,从而使得不漏电。虽然在此使用了金属外壳作为示例,但是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外壳不限于使用金属外壳,而是可以使用具有耐高温和阻燃性能的其它外壳。
图12-图16是根据示例性多个实施例的电缆分接装置80、90、100、110和120的示意图。电缆分接装置80、90、100、110和120分别包括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1、91、101、111和12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2、92、102、112和122。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1、91、101、111和12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2、92、102、112和122共同形成第一贯通孔83、93、103、113、123和第二通孔84、94、104、114、124。第一贯通孔83、93、103、113、123可以分别容纳市电电缆或主电缆通过。分电缆或芯线可以通过第二通孔84、94、104、114、124的开放的一端接入电缆分接装置。分电缆可以与主电缆直接接触或是通过导电元件来实现电连通。在图12-图16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1、91、101、111和12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2、92、102、112和122可以是由陶瓷材料或在高温或火焰条件下能够迅速生成绝缘阻燃陶瓷的耐火材料(例如,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材料或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材料)制成。虽然在图12-图16的实施例中,以陶瓷绝缘阻燃壳体部件示出了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1、91、101、111和12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1、91、101、111和121,但是这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例如矿物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或高分子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来形成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1、91、101、111和121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81、91、101、111和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具有注料口,例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注料口被配置用于注入绝缘阻燃体。在具有金属外壳的情形下,金属外壳也可以具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被配置用于注入绝缘阻燃体。如图14所示,电缆分接装置100还具有盖体105。盖体105被配置用于遮蔽所述注料口。
下面将结合图17-图18描述本公开的另一些方面。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使用螺丝和螺孔的情形中,可以使用如图17所示意的扭矩螺帽461。扭矩螺帽461包括螺帽基部462和脱落部463。脱落部463被配置成在受到超过阈值的力矩的情形下从螺帽基部462脱落,从而螺帽基部462与紧固螺孔紧固在一起。通过设置扭矩螺帽,可以防止在紧固时施力过大以损坏绝缘阻燃壳体部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螺丝和螺孔的情形中,还可以使用如图18所示意的防松脱螺帽471。防松脱螺帽471的基部472的下表面具有环形阶梯状锯齿,并且垫片的上表面上也具有环形阶梯状锯齿,从而使得防松脱螺帽仅在一个方向上旋转。在当旋转到一定程度时,防松脱螺帽的脱落部从基部脱落,从而防止在紧固时施力过大以损坏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此外,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由于螺帽不能逆向旋转,从而防止了螺帽从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松脱。
可以理解,虽然上文通过实施例展示了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些部分与另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些部分结合使用。
尽管已经详细示出和描述了所选择的特征方面,应该知晓的是可以在其中作出各种替代和改变而并未脱离如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载体,包括多个凹槽;以及
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中的每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位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相应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滑槽;
所述绝缘载体包括绝缘阻燃载体,以及所述绝缘载体的截面为圆形或非圆形;
所述绝缘载体包括多个子绝缘载体单元,每个子绝缘载体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包括截面非封闭的凹槽,以及构成所述凹槽的侧壁包括由所述侧壁延伸的用于覆盖所述电缆线芯分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以及
所述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还包括保护帽,可操作为与所述绝缘载体对接以遮蔽分电缆线芯的端部;
所述多芯电缆分接装置还包括保护盖,可操作为与所述凹槽对接以遮蔽主电缆线芯和分电缆线芯的裸露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形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U型;
所述子绝缘载体单元的覆盖部具有至少一个螺孔;
所述绝缘阻燃载体包括陶瓷载体或陶瓷化绝缘阻燃载体,所述保护帽包括陶瓷帽或陶瓷化绝缘阻燃帽,以及所述保护盖包括陶瓷盖或陶瓷化绝缘阻燃盖;
所述子绝缘载体单元具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可操作为与另一子绝缘载体单元卡合固定;以及
所述多个子绝缘载体单元在经卡合固定之后形成所述绝缘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化绝缘阻燃载体包括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载体或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载体;
所述陶瓷化绝缘阻燃帽包括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帽或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帽;
所述陶瓷化绝缘阻燃盖包括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盖或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盖;
所述多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包括:
导电主体结构,所述导电主体结构具有用于容纳主电缆的线芯的主线芯凹槽;以及
主线芯滑块,可操作为滑入所述主线芯凹槽以形成用于允许所述主电缆的线芯通过的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还可操作为用于接入分电缆的线芯,从而使得所述主电缆的线芯和所述分电缆的线芯在所述贯通孔中直接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主体结构和所述主线芯滑块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用于接入分电缆的线芯的通孔;以及
所述导电主体结构还包括用于容纳分电缆的线芯的分线芯凹槽和分线芯滑块,所述分线芯滑块可操作为滑入所述分线芯凹槽以形成用于允许所述分电缆的线芯接入的所述通孔;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电缆线芯分接单元还包括导电紧固件,所述导电紧固件使得所述主电缆的线芯固定至所述导电主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紧固件包括主导电螺丝,所述主导电螺丝被配置成与所述主线芯滑块上的螺孔配合以将所述主电缆的线芯固定至所述导电主体结构;
所述导电主体结构还包括将所述分线芯滑块固定至所述分线芯凹槽的分电缆线芯导电紧固件;以及
所述分电缆线芯导电紧固件包括分导电螺丝,所述分导电螺丝被配置成与所述分线芯滑块上的螺孔配合以将所述分电缆的线芯固定至所述导电主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
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被配置为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以形成用于容纳主电缆的第一贯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具有用于容纳分电缆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或者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被配置为共同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孔;以及
所述电缆线芯分接单元还包括:主压板,所述主压板被配置成抵压所述主电缆线芯;以及分压板,所述分压板被配置成抵压所述分电缆线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包括陶瓷壳体部件或陶瓷化绝缘阻燃壳体部件;
所述第二通孔包括贯通孔;以及
所述主导电螺丝和所述分导电螺丝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具有尖端,从而所述尖端刺入相应的电缆线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化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包括陶瓷化低烟无卤绝缘阻燃壳体或陶瓷化硅橡胶绝缘阻燃壳体;
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主电缆的横截面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与所述主电缆之间填充绝缘阻燃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包括矿物壳体部件;
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电连接件的槽。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分接装置还包括:金属外壳、至少一个紧固螺孔和至少一个紧固螺栓;
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主电缆和所述分电缆电绝缘,所述金属外壳包覆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孔位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上;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栓包括扭矩螺帽,所述扭矩螺帽包括螺帽基部和脱落部,所述脱落部被配置成在受到超过阈值的力矩的情形下从所述螺帽基部脱落,从而所述螺帽基部与所述紧固螺孔紧固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芯电缆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具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被配置用于注入绝缘阻燃体;
所述金属外壳具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被配置用于注入绝缘阻燃体;
所述电缆分接装置还具有盖体,所述盖体被配置用于遮蔽所述注料口;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栓包括锯齿形表面,所述锯齿形表面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上的至少一个紧固螺孔周围表面上的对应锯齿配合,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栓仅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螺栓从所述第一绝缘阻燃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绝缘阻燃壳体部件松脱。
CN201820309681.3U 2018-03-06 2018-03-06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Active CN207868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09681.3U CN207868416U (zh) 2018-03-06 2018-03-06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09681.3U CN207868416U (zh) 2018-03-06 2018-03-06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8416U true CN207868416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56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09681.3U Active CN207868416U (zh) 2018-03-06 2018-03-06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84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364A (zh) * 2018-03-06 2019-09-13 张春燕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CN110323698A (zh) * 2019-07-31 2019-10-11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电缆分线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364A (zh) * 2018-03-06 2019-09-13 张春燕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CN110323698A (zh) * 2019-07-31 2019-10-11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电缆分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3364A (zh)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CN207868416U (zh) 多芯电缆分接装置
JP3065299U (ja) 過熱・過電流の保護機能を具えた安全ソケット
JP3849886B2 (ja) 電気接続プラグ
KR20110074832A (ko) 방수용 플러그와 콘센트 구조체
WO2017007420A1 (e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CN208336538U (zh) 电缆分接装置
CN207705412U (zh) 一种电缆分接装置
CA2897511C (en) Reconfigurable plug strip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209859651U (zh) 一种扁平电线
CN110247204A (zh) 电缆分接装置
CN214479527U (zh) 一种多功能电缆组件
CN113555743A (zh) 一种具有自动断路功能的插座
CN209982327U (zh) 一款基于超级电容的安全型开关电源
CN114421238A (zh) 一种浪涌保护器的防错插装置
CN113866472A (zh) 一种电表
Cisco Connecting Power and Ground
CN210296799U (zh) 一种安全性能较好的插排
RU63124U1 (ru) Патронный переходник
CN104836085A (zh) 一种插座
CN212114199U (zh) 一种具有插头防误触结构的插排
CN202221833U (zh) 一种新型的插座
CN214478516U (zh) 一种防爆阻燃低压配电箱
CN212435046U (zh) 一种低烟阻燃配电柜电力电线
CN109148031A (zh) 能够快速导电的大电流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