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6077U -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6077U
CN207866077U CN201721737990.2U CN201721737990U CN207866077U CN 207866077 U CN207866077 U CN 207866077U CN 201721737990 U CN201721737990 U CN 201721737990U CN 207866077 U CN207866077 U CN 207866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ing
heat
coiled pipe
heat exchanger
cooling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379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晓泓
许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OWER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OWER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OWER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OWER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379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6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6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6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包括碳化硅板、折流蛇形管、温度监测仪、散热风机、过滤层和移动轮,所述碳化硅板右侧设置有折流蛇形管,所述温度监测仪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碳化硅板可以抵抗进入的热量对其造成的冲击,避免其他设备造成损坏;设置有折流蛇形管提高了冷却水对热量流体的冷却效果,使其受冷更加均匀;设置有温度监测仪能防止内部温度过高造成设备的损坏;设置有散热风机进一步提高了管式换热器对热量流体的冷却效果;设置有过滤层能够防止气体中掺杂的有害气体直接排出;设置有移动轮使管式换热器在移动搬运等过程中变得简单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使换热器的使用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目前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应用领域,通过流体将高温气体、流体等进行冷却处理,市场上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因其在换热过程中其冷却水对热气的作用不均匀,使一些局部热气流体无法被及时冷却,导致管式光热器换热效果低,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因其不具备移动功能,导致机器设备在移动、搬运过程中变得十分麻烦,同时不具备对其内部温度的检测功能,导致管式换热器内部经常因热量的堆积,造成其内部设备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因其在换热过程中其冷却水对热气的作用不均匀,导致管式光热器换热效果低,不具备移动功能,导致机器设备在移动、搬运过程中变得十分麻烦,不具备对其内部温度的检测功能,导致管式换热器内部经常因热量的堆积,造成其内部设备的损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管道、热气进口、电磁开关阀、碳化硅板、换热水箱、增压泵、换热直管、折流蛇形管、温度监测仪、散热风机、进风口、逆变器、PLC控制器、控制开关、废气排出口、布气板、过滤层、出气口、支撑底座、电源箱、移动轮和制动器,所述换热管道左侧中部开设有热气进口,所述热气进口上方设置有电磁开关阀,所述热气进口右侧设置有碳化硅板,所述碳化硅板右侧设置有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内部设置有增压泵,所述换热水箱右侧设置有换热直管,所述换热直管内侧设置有折流蛇形管,所述折流蛇形管上方设置有温度监测仪,所述温度监测仪左侧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左侧设置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左侧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左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折流蛇形管右侧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右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换热管道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右侧设置有电源箱,所述支撑底座下方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箱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增压泵、温度监测仪和散热风机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监测仪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和电磁开关阀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机下方开设有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折流蛇形管右侧下方开设有废气排出口。
优选的,所述折流蛇形管右侧设置有布气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外侧设置有制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碳化硅板可以抵抗进入的热量对其造成的冲击,避免其他设备造成损坏;设置有折流蛇形管提高了冷却水对热量流体的冷却效果,使其受冷更加均匀;设置有温度监测仪能防止内部温度过高造成设备的损坏;设置有散热风机进一步提高了管式换热器对热量流体的冷却效果;设置有过滤层能够防止气体中掺杂的有害气体直接排出;设置有移动轮使管式换热器在移动搬运等过程中变得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换热管道;2、热气进口;3、电磁开关阀;4、碳化硅板;5、换热水箱;6、增压泵;7、换热直管;8、折流蛇形管;9、温度监测仪;10、散热风机;11、进风口;12、逆变器;13、PLC控制器;14、控制开关;15、废气排出口;16、布气板;17、过滤层;18、出气口;19、支撑底座;20、电源箱;21、移动轮;22、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管道1、热气进口2、电磁开关阀3、碳化硅板4、换热水箱5、增压泵6、换热直管7、折流蛇形管8、温度监测仪9、散热风机10、进风口11、逆变器12、PLC控制器13、控制开关14、废气排出口15、布气板16、过滤层17、出气口18、支撑底座19、电源箱20、移动轮21和制动器22,换热管道1左侧中部开设有热气进口2,热气进口2上方设置有电磁开关阀3,热气进口2右侧设置有碳化硅板4,碳化硅板4右侧设置有换热水箱5,换热水箱5内部设置有增压泵6,换热水箱5右侧设置有换热直管7,换热直管7内侧设置有折流蛇形管8,折流蛇形管8上方设置有温度监测仪9,温度监测仪9左侧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机10,散热风机10左侧设置有逆变器12,逆变器12左侧设置有PLC控制器13,PLC控制器13左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4,折流蛇形管8右侧设置有过滤层17,过滤层17右侧开设有出气口18,换热管道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19,支撑底座19右侧设置有电源箱20,支撑底座19下方设置有移动轮21,控制开关14的输入端与电源箱2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增压泵6、温度监测仪9和散热风机10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3的输入端与温度监测仪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逆变器12和电磁开关阀3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1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冷气等的进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风机10下方开设有进风口11。
为了便于换热管道1内部残留的废气等及时排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折流蛇形管8右侧下方开设有废气排出口15。
为了使换热后的气体更均匀的流动到过滤层17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折流蛇形管8右侧设置有布气板16。
为了使换热管道1在换热过程中其底部更加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移动轮21外侧设置有制动器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待冷却的热量流体通过热气进口2进入到换热管道1的内部,碳化硅板4可以防止热量流体进入时,其附带的热冲击力对管道内部构件造成损坏的现象,打开电源开关14,换热水箱5内部的冷却水便会通过增压泵6的作用使其流入到换热直管7和折流蛇形管8内将进入的热量流体等进行高效冷却,同时散热风机10也会将其产生的冷风通过进风口11流入到换热管道1内,进一步提高对热量流体的换热处理,温度监测仪9可以检测换热过程中换热管道1内部的温度,当其内部温度值超过换热管道1最大承受温度值时,温度监测仪9可以将这一信息及时传递至PLC控制器13,PLC控制器13便会接通逆变器12与电磁开关阀3之间连接的电路,电磁开关阀3关闭,停止外接热量流体的继续进入,换热之后的冷却的热量流体最后通过过滤层17由出气口18排出,被过滤的有害气体最后通过废气排出口15排出,换热结束后再通过移动轮21将设备进行移动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管道(1)、热气进口(2)、电磁开关阀(3)、碳化硅板(4)、换热水箱(5)、增压泵(6)、换热直管(7)、折流蛇形管(8)、温度监测仪(9)、散热风机(10)、进风口(11)、逆变器(12)、PLC控制器(13)、控制开关(14)、废气排出口(15)、布气板(16)、过滤层(17)、出气口(18)、支撑底座(19)、电源箱(20)、移动轮(21)和制动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1)左侧中部开设有热气进口(2),所述热气进口(2)上方设置有电磁开关阀(3),所述热气进口(2)右侧设置有碳化硅板(4),所述碳化硅板(4)右侧设置有换热水箱(5),所述换热水箱(5)内部设置有增压泵(6),所述换热水箱(5)右侧设置有换热直管(7),所述换热直管(7)内侧设置有折流蛇形管(8),所述折流蛇形管(8)上方设置有温度监测仪(9),所述温度监测仪(9)左侧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机(10),所述散热风机(10)左侧设置有逆变器(12),所述逆变器(12)左侧设置有PLC控制器(13),所述PLC控制器(13)左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4),所述折流蛇形管(8)右侧设置有过滤层(17),所述过滤层(17)右侧开设有出气口(18),所述换热管道(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19),所述支撑底座(19)右侧设置有电源箱(20),所述支撑底座(19)下方设置有移动轮(21),所述控制开关(14)的输入端与电源箱(2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增压泵(6)、温度监测仪(9)和散热风机(10)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3)的输入端与温度监测仪(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12)和电磁开关阀(3)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1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10)下方开设有进风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蛇形管(8)右侧下方开设有废气排出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蛇形管(8)右侧设置有布气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21)外侧设置有制动器(22)。
CN201721737990.2U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Active CN207866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7990.2U CN207866077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7990.2U CN207866077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6077U true CN207866077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8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37990.2U Active CN207866077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6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700A (zh) * 2019-06-18 2019-09-20 湖南悟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动力冷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700A (zh) * 2019-06-18 2019-09-20 湖南悟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动力冷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4280A (zh) 一种超导电缆循环冷却系统
CN207866077U (zh)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CN206458672U (zh) 一种高效组合式油气冷却器
CN103016349A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CN209525931U (zh) 一种用于氚增殖剂实验包层模块的冷却系统
CN204010821U (zh) 一种超导电缆循环冷却系统
CN206459550U (zh) 一种吸收冷却器
CN206469725U (zh) 一种多功能冷却器
CN204063229U (zh) 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
CN203479018U (zh) 用惰性气体循环冷却高温产品的降温系统
CN202119310U (zh) 换热管及使用该换热管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7086459U (zh) 铝合金汽车轮毂涂装前处理清洗装置
CN203051144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CN204963594U (zh) 一种循环式冷凝设备
CN109959292A (zh)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CN203413804U (zh) 工业用高温热水的制备系统
CN201518479U (zh) 一种适用于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液冷装置
CN207162579U (zh) 一种节能装置及锅炉节能系统
CN216668370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
TWM437443U (en) Air cooling type compressor waste heat recycling device
CN206817987U (zh) 微循环水冷却保护装置
CN207866076U (zh) 一种高效直燃式陶瓷换热器
CN204514162U (zh) 低功耗板翅式换热器
CN104534701A (zh) 太阳能集热器紧急冷却保护系统
CN204358983U (zh) 太阳能集热器紧急冷却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