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6036U -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6036U
CN207866036U CN201820229678.0U CN201820229678U CN207866036U CN 207866036 U CN207866036 U CN 207866036U CN 201820229678 U CN201820229678 U CN 201820229678U CN 207866036 U CN207866036 U CN 207866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eat
exchange tube
welding manner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96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培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Aucksun Met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2296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6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6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60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气口、筒体;所述出气口位于筒体的一侧,且出气口与筒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集热仓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筒体外壁的一侧,且进水管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贯穿筒体,且进水管与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水管设置在筒体外壁的另一侧,且出水管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设置在筒体内壁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热交换管表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烟气流通效果好、热交换管升温速度快,加热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拥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普遍存在热交换管与烟气的接触面积较小,热交换效率较低,热交换管内的水升温速度慢,加热效果较差,烟气余热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如上述中提出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并通过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达到解决上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能更具有实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热交换管与烟气的接触面积较小,热交换效率较低,热交换管内的水升温速度慢,加热效果较差,烟气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气口、筒体、分流器、排污口、集热仓、集热板、热交换管、基座、集流器、进气口、出水管;所述出气口位于筒体的一侧,且出气口与筒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集热仓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筒体外壁的一侧,且进水管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贯穿筒体,且进水管与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水管设置在筒体外壁的另一侧,且出水管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设置在筒体内壁的两侧,且基座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分别与分流器及集流器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热交换管设置在分流器与集流器的内侧;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热交换管的另一端与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集热板位于热交换管的外侧,且集热板与热交换管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气口位于筒体的另一侧,且排污口与筒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排污口设置在筒体的底端,且排污口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出气口与进气口均为锥形口,且出气口的口径小于进气口的口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分流器与集流器均为环形状结构,且分流器与集流器的内部为中空式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热交换管为螺旋管状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热交换管在装置内共设置有八根,且热交换管在分流器与集流器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热交换管内水的流向与集热仓内烟气的流向相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出气口与进气口均为锥形口,且出气口的口径小于进气口的口径的设置,延长烟气在集热仓内的停留时间,余热吸收更为充分。
2、本实用新型分流器与集流器均为环形状结构,且分流器与集流器的内部为中空式设置的设置,使水的分布更为均匀,且集热仓内流通效果好,便于烟气流动。
3、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为螺旋管状结构的设置,热交换管表面积大,增大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升温速度快,加热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热交换管表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烟气流通效果好、热交换管升温速度快,加热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运行流程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1、出气口2、筒体3、分流器4、排污口5、集热仓6、集热板7、热交换管8、基座9、集流器10、进气口11、出水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1、出气口2、筒体3、分流器4、排污口5、集热仓6、集热板7、热交换管8、基座9、集流器10、进气口11、出水管12;出气口2位于筒体3的一侧,且出气口2与筒体3通过法兰相连接;集热仓6设置在筒体3的内部;进水管1设置在筒体3外壁的一侧,且进水管1与筒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进水管1的底端贯穿筒体3,且进水管1与分流器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出水管12设置在筒体3外壁的另一侧,且出水管12与筒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基座9设置在筒体3内壁的两侧,且基座9与筒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基座9分别与分流器4及集流器10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热交换管8设置在分流器4与集流器10的内侧;热交换管8的一端与分流器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热交换管8的另一端与集流器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集热板7位于热交换管8的外侧,且集热板7与热交换管8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进气口11位于筒体3的另一侧,且排污口5与筒体3通过法兰相连接;排污口5设置在筒体3的底端,且排污口5与筒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出气口2与进气口11均为锥形口,且出气口2的口径小于进气口11的口径,延长烟气在集热仓内的停留时间,余热吸收更为充分。
具体的,分流器4与集流器10均为环形状结构,且分流器4与集流器10的内部为中空式设置,使水的分布更为均匀,且集热仓6内流通效果好,便于烟气流动。
具体的,热交换管8为螺旋管状结构,热交换管8表面积大,增大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升温速度快,加热效果好。
具体的,热交换管8在装置内共设置有八根,且热交换管8在分流器4与集流器10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进一步增大了热交换管8与烟气的接触面积。
具体的,热交换管8内水的流向与集热仓6内烟气的流向相反,热交换效率高,烟气余热吸收效果好。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高温烟气从进气口11处进入集热仓6,凉水延进水管1流入分流器4,在分流器4的作用下分流至热交换管8内,热交换管8为螺旋管状结构,且热交换管8在分流器4与集流器10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增大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水延热交换管8流动至集流器10,并在集流器10内聚集,高温烟气通过集热仓6,与热交换管8进行热交换,利用自身携带的热量加热热交换管8内的水,集热板7将吸收到的热量传导至热交换管8,进一步加快了水的升温速度,高温烟气将热量转移到热交换管8后降低了自身的温度,然后从出气口2排出,进行下一步处理工序,而热交换管8内的水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后使升高了自身的温度,然后从出水管12排出,供生产工艺及厂区员工使用,另一部分通过循环泵回流至锅炉,继续加热。
综上所述:该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出气口与进气口均为锥形口,且出气口的口径小于进气口的口径的设置,延长烟气在集热仓内的停留时间,余热吸收更为充分;通过分流器与集流器均为环形状结构,且分流器与集流器的内部为中空式设置的设置,使水的分布更为均匀,且集热仓内流通效果好,便于烟气流动;通过热交换管为螺旋管状结构的设置,热交换管表面积大,增大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升温速度快,加热效果好;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热交换管表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烟气流通效果好、热交换管升温速度快,加热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1)、出气口(2)、筒体(3)、分流器(4)、排污口(5)、集热仓(6)、集热板(7)、热交换管(8)、基座(9)、集流器(10)、进气口(11)、出水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2)位于筒体(3)的一侧,且出气口(2)与筒体(3)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集热仓(6)设置在筒体(3)的内部;所述进水管(1)设置在筒体(3)外壁的一侧,且进水管(1)与筒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管(1)的底端贯穿筒体(3),且进水管(1)与分流器(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水管(12)设置在筒体(3)外壁的另一侧,且出水管(12)与筒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9)设置在筒体(3)内壁的两侧,且基座(9)与筒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9)分别与分流器(4)及集流器(10)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热交换管(8)设置在分流器(4)与集流器(10)的内侧;所述热交换管(8)的一端与分流器(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热交换管(8)的另一端与集流器(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集热板(7)位于热交换管(8)的外侧,且集热板(7)与热交换管(8)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气口(11)位于筒体(3)的另一侧,且排污口(5)与筒体(3)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排污口(5)设置在筒体(3)的底端,且排污口(5)与筒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2)与进气口(11)均为锥形口,且出气口(2)的口径小于进气口(11)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4)与集流器(10)均为环形状结构,且分流器(4)与集流器(10)的内部为中空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8)为螺旋管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8)在装置内共设置有八根,且热交换管(8)在分流器(4)与集流器(10)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8)内水的流向与集热仓(6)内烟气的流向相反。
CN201820229678.0U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6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9678.0U CN207866036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9678.0U CN207866036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6036U true CN207866036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56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967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66036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603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1243A (zh) * 2019-08-09 2019-11-05 山东密友机械有限公司 烟气余热回收可拆卸喷淋除尘换热器
CN110425596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螺旋式余热利用装置
CN110425599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环形余热利用装置
CN111102848A (zh) * 2019-12-13 2020-05-05 涡阳县晟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煤矸石砖窑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11298472A (zh) * 2020-04-17 2020-06-19 江苏时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酒精法生产乙醛的酒精循环蒸发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596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螺旋式余热利用装置
CN110425599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环形余热利用装置
CN110411243A (zh) * 2019-08-09 2019-11-05 山东密友机械有限公司 烟气余热回收可拆卸喷淋除尘换热器
CN111102848A (zh) * 2019-12-13 2020-05-05 涡阳县晟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煤矸石砖窑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11298472A (zh) * 2020-04-17 2020-06-19 江苏时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酒精法生产乙醛的酒精循环蒸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6036U (zh)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2660447B (zh) 酿酒废料综合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方法
CN206094974U (zh)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CN105570956B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循环供热系统
CN205245139U (zh) 一种高效蒸汽发生器
CN207179706U (zh) 一种管桩蒸养锅炉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5536536U (zh) 改良了蒸发器的空气能热水器
CN208238593U (zh) 一种烟气资源化利用与处理装置
CN203518515U (zh) 一种回热式太阳能干燥系统
CN110686486A (zh) 一种拉丝机烘干装置
CN215032010U (zh) 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的清洗装置
CN215799806U (zh) 一种电渣炉热量收集利用装置
CN104651220A (zh) 用于多相流沼气池的太阳能增温系统
CN207610573U (zh) 一种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7727066U (zh) 一种有机废料发酵干燥系统
CN207866080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废气回收机
CN205174417U (zh) 锅炉废气热量回收系统
CN102954481B (zh) 锅炉烟道热量回收节能环保系统
CN206488515U (zh) 一种用于吸收式热泵的再热器
CN205372701U (zh) 锅炉烟气余热循环供热系统
CN205782829U (zh) 一种锅炉进水除垢预热水箱
CN205461077U (zh) 一种回收废蒸汽、废烟气体中废热的装置
CN219414838U (zh) 一种锅炉管的热能回收装置
CN204569916U (zh) 用于多相流沼气池的太阳能增温系统
CN20879455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与太阳能互补式热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4

Address after: 225600 South Economic New Area of Gaoyou City,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AUCKSUN METAL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Laoxi Village 233, Minshan Town, Yongchu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ng Peiya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