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4257U - 一种轴流风机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流风机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64257U CN207864257U CN201820054193.2U CN201820054193U CN207864257U CN 207864257 U CN207864257 U CN 207864257U CN 201820054193 U CN201820054193 U CN 201820054193U CN 207864257 U CN207864257 U CN 2078642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post
- guide
- axial
- guide hole
- flow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886569 Cyprogenia stegari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风机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轴流风机壳体,包括可拆分的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导向柱,另一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柱和/或导向孔上设置有轴向限位件,导向柱插入导向孔之后通过轴向限位件实现轴向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轴流风机壳体,导向柱插入到导向孔中之后,可快速的通过轴向限位件连接前壳和后壳,因此可以实现前壳和后壳的快速组装,提高轴流风机壳体的组装效率。并且,作为前壳和后壳的连接件,轴向限位件是设置在导向柱和/或导向孔上的,也即并没有在连接件之外单独设置导正件/定位件,也就避免了单独设置导正件/定位件带来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风机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流风机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两个零部件的装配,在导正和定位上均采用的是单独设置的导正件/定位件,这样的形式有两个弊端:一方面,需要单独加工导正件/定位件,导致加工难度增大且加工成本升高;另一方面,单独设置的导正件/定位件,其与实际连接件之间一般存在一定距离,从而导致组装难组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壳体,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独设置导正件/定位件导致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组装难以及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流风机壳体,包括可拆分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导向柱,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和/或导向孔上设置有轴向限位件,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之后通过所述轴向限位件实现轴向固定。
优选的,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螺栓以及形成在所述导向柱外表面的轴肩,所述轴肩抵接所述导向孔的端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导向柱和导向孔之后通过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螺栓以及形成在所述导向孔内表面上的止挡,所述导向柱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止挡上,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导向柱和导向孔之后通过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以及止挡上均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导向柱和止挡上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形成在所述导向柱外表面上的弹性卡扣,以及形成在所述导向孔内表面上的防脱限位面;所述导向柱朝所述导向孔运动时,所述弹性卡扣受到所述导向孔内表面挤压变形,直到所述弹性卡扣完全通过所述防脱限位面,所述弹性卡扣回弹并抵接在所述防脱限位面上。
优选的,所述轴向限位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导向柱外表面的轴肩,所述轴肩抵接所述导向孔的端部,
或者,
所述轴向限位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导向孔内表面上的止挡,所述止挡,所述导向柱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止挡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孔形成在导向套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套靠近导向柱的一端形成扩口,用于引导所述导向柱进入所述导向套内。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靠近导向孔的一端形成有锥形面,用于引导所述导向柱进入所述导向孔内。
优选的,所述前壳和后壳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定位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筋配合的卡槽,使得所述定位筋可以插入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轴流风机壳体,其前壳和后壳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导向柱和导向孔,同时轴向限位件形成在导向柱和/或导向孔上。导向柱插入到导向孔中之后,可快速的通过轴向限位件连接前壳和后壳,因此可以实现前壳和后壳的快速组装,提高轴流风机壳体的组装效率。并且,作为前壳和后壳的连接件,轴向限位件是设置在导向柱和/或导向孔上的,也即并没有在连接件之外单独设置导正件/定位件,也就避免了单独设置导正件/ 定位件带来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中导向柱和导向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实施例一中导向柱和导向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实施例二中导向柱和导向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的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轴流风机前壳和轴流风机后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导向柱;2、导向套;3、轴肩;4、止挡;5、锥形段; 6、定位筋;7、卡槽;8、前壳;9、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轴流风机壳体,包括可拆分的前壳8和后壳9,前壳8 和后壳9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导向柱1,另一设置有与导向柱1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柱1和/或导向孔上设置有轴向限位件,导向柱1插入导向孔之后通过轴向限位件实现轴向固定。
其中,“导向柱1和/或导向孔上设置有轴向限位件”以及“导向柱1插入导向孔之后通过轴向限位件实现轴向固定”中的轴向指代的是导向柱1和导向孔的轴向。由于导向柱1和导向孔能互相配合,因此导向柱1和导向孔同轴或者近似同轴。
并且,本申请中,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轴向”指代的均是导向柱1和导向孔的轴向。
本申请的轴流风机壳体,其前壳8和后壳9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导向柱1和导向孔,同时轴向限位件形成在导向柱1和/或导向孔上。导向柱1插入到导向孔中之后,可快速的通过轴向限位件连接前壳8和后壳9,因此可以实现前壳8和后壳9的快速组装,提高轴流风机壳体的组装效率。并且,作为前壳8和后壳9的连接件,轴向限位件是设置在导向柱1和/或导向孔上的,也即并没有在连接件之外单独设置导正件/定位件,也就避免了单独设置导正件/定位件带来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下面根据轴向限位件的不同,分成几个不同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轴流风机壳体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轴向限位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其只要能够与导向柱1、导向孔配合,实现前壳8和后壳9的固定安装即可。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的轴流风机壳体,导向孔形成在导向套 2上,并且导向套2位于前壳8上,导向柱1位于后壳9上。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导向套2和导向柱1的位置也可以对调,使得导向套2形成在后壳9上,导向柱1形成在前壳8上。
图1中,轴向限位件包括螺栓(螺栓在图1中未示出)以及形成在导向柱1外表面的轴肩3。
当轴肩3抵接导向套2的端部(图中示为下端)的时候,也即轴肩3抵接导向套2上导向孔的端部,可以初步确定导向柱1和导向套2的相对安装位置。在此基础上,螺栓穿过导向柱1和导向套2 之后通过螺母固定,可以防止导向柱1沿着导向套2轴向运动,最终实现导向柱1和导向套2之间的位置固定,防止前壳8和后壳9 松开。
除了在导向柱1外表面设置轴肩3,还可以设置限位凸起替代以上轴肩3,使得限位凸起抵接导向套2端部的时候,初步确定导向柱 1和导向套2的相对安装位置。
其中,螺栓优选是沿着导向柱1和导向套2的轴向穿过导向柱1 和导向套2的。此时,在导向柱1上开设有用于穿入螺栓的安装孔。优选导向柱1上的安装孔是螺纹孔,从而在导向柱1和螺栓之间形成螺纹配合,保证螺栓与导向柱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螺栓既可以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导向套2 和导向柱1,也可以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导向柱1和导向套2。其中,当螺栓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导向柱1和导向套2的时候,图1中的导向柱上的安装孔要设计成通孔的形式,以便于螺栓的安装。
并且,当图1中导向柱1上安装孔为螺纹孔,且螺栓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导向套2和导向柱1的时候,由于螺栓和螺纹孔之间的配合,螺栓可以不采用螺母锁定。
请参见图2,当轴肩3抵接导向套2端部的时候,导向柱1和导向套2的上表面齐平。该种情况可以,导向柱1和导向套2的上表面同时受力,从而增大了螺母/螺栓头与安装面(导向柱1和导向套 2的上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螺母/螺栓头与安装面接触位置压损。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二的轴流风机壳体,导向孔形成在导向套 2上。并且,轴向限位件包括螺栓(图3中未示出)以及形成在导向孔2内表面上的止挡4。
当导向柱1的端部抵接在止挡4上的时候,可以初步确定导向柱1和导向套2的相对安装位置。在此基础上,螺栓穿过导向柱1 和导向套2之后通过螺母固定,可以防止导向柱1沿着导向套2轴向运动,最终实现导向柱1和导向套2之间的位置固定,防止前壳8 和后壳9松开。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止挡4形成在导向套2的端部(图示为靠近上表面的端部),但是其并不构成对本实施例二中导向套2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在满足导向需求的基础上,止挡4可以设置在导向套2轴向任意位置上。并且,止挡4的结构不受附图限制,只要能够阻止导向柱1朝导向套2进一步运动即可。
图3中,优选但是不必须在导向柱1以及止挡4上均形成有螺纹孔。该种情况下,螺栓同时和导向柱1以及导向套2之间螺纹连接,从而保证了连接处的强度。在此基础上,螺栓可以进一步在通过螺母固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中,假设导向孔是形成在导向套2上,轴向限位件包括形成在导向柱1外表面上的弹性卡扣,以及形成在导向孔2内表面上的防脱限位面;导向柱1朝导向套2运动时,弹性卡扣受到导向套2内表面挤压变形,直到弹性卡扣完全通过防脱限位面,弹性卡扣回弹并抵接在防脱限位面上。
请参见图4,其给出了一种导向柱1的结构示意图。而导向套2 的结构只要和图4中的导向柱1可以相配合(导向柱1进入导向套2 之后,导向套2内壁和导向柱1外部轮廓相契合),因此并未给出导向套2的结构。
图4中,在导向柱1上形成有多个具备微弹性的锥形段5,每个锥形段5整体都可以看成一个弹性卡扣。该种导向柱1进入到导向套2之后,原本受挤压的部位膨胀之后填充在导向套2内,可以防脱(防止导向柱1和导向套2脱离)。
此外,图4中的导向柱1,由于随着导向柱1朝着导向套2运动,导向柱1的横截面积越来越大,也就使得导向柱1朝导向套2运动变得越来越难,直到达到临界装置。因此,图4中的导向柱1和导向套2之间的配合还可以初步确定导向柱1和导向套2的相对安装位置。从而,当导向柱1采用图4中的结构的时候,无需额外设置轴肩3或者止挡4。
因为图4中的导向柱1和导向套2配合的时候可以不通过螺栓进行轴向限定,因此在导向柱1上可以不开设安装孔。当然,开设有图4中的安装孔的时候,安装孔同时可以作为减重孔。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锥形段5不局限为多段,导向柱1也可以仅包括一段锥形段5。但是,锥形段5数量为多段的时候,导向柱1和导向套2之间可以形成多级锁紧,从而进一步保证前壳8和后壳9之间的安装可靠性。
此外,导向柱1上的弹性卡扣的结构不受附图4的限制。任何可以进入导向套2,并实现导向柱1和导向套2之间防脱功能的弹性卡扣,都应当包含在本实施例三的范围之内。
在选择弹性卡扣的时候,还可以考虑方便拆卸的结构形式,以便于导向柱1和导向套2之间的分离。
并且,对于一般的弹性卡扣,由于其只能防脱(防止导向柱1 和导向套2脱离),为了实现前壳8和后壳9的固定,还需要在导向柱1外表面设置轴肩3,或者在导向套2内表面上设置止挡4,再或者同时设置以上轴肩3或者止挡4。
以上实施例中,导向柱1和导向套2的数量以及位置不限。例如,当前壳8和后壳9的外部轮廓呈圆形的时候,可以沿着前壳8 和后壳9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导向柱1和导向套2。又例如,当前壳 8和后壳9的外部轮廓呈矩形的时候,可以沿着前壳8和后壳9的各边长上分布若干导向柱1和导向套2。
并且,以上实施例中,可以在导向套2靠近导向柱1的一端形成扩口,请参见图3。通过设置扩口可以引导导向柱1进入导向套2 内。
除了在导向套2上形成扩口之外,为了便于导向柱1进入到导向套2内,从而实现前壳8和后壳9快速预装,还可以在导向柱1 靠近导向套2的一端形成有锥形面。当然,也可以同时在导向套2 上形成扩口,并在导向柱1上形成锥形面。
请参见图5,为了进一步便于前壳8和后壳9的快速预装,还可以在前壳8和后壳9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定位筋6,另一设置有与定位筋6配合的卡槽7,使得定位筋6可以插入卡槽7内。定位筋6和卡槽7的数量以及分布同样不受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只需要形成有导向孔即可,在此基础上,导向孔并不一定要形成在导向套2上。也即,当前壳8和后壳9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导向柱1的时候,另一只要设置导向孔即可。并且,不管导向孔是形成在导向套2上还是形成在任何其它结构上,其均被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不失一般性,任何需要应用轴流风机的领域都可以采用以上提到的轴流风机壳体。例如,可以在暖风机、冷风机、普通风扇等产品上应用以上提到的轴流风机壳体。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轴流风机壳体,包括可拆分的前壳和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和后壳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导向柱,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和/或导向孔上设置有轴向限位件,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之后通过所述轴向限位件实现轴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螺栓以及形成在所述导向柱外表面的轴肩,所述轴肩抵接所述导向孔的端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导向柱和导向孔之后通过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螺栓以及形成在所述导向孔内表面上的止挡,所述导向柱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止挡上,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导向柱和导向孔之后通过螺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以及止挡上均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导向柱和止挡上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形成在所述导向柱外表面上的弹性卡扣,以及形成在所述导向孔内表面上的防脱限位面;所述导向柱朝所述导向孔运动时,所述弹性卡扣受到所述导向孔内表面挤压变形,直到所述弹性卡扣完全通过所述防脱限位面,所述弹性卡扣回弹并抵接在所述防脱限位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导向柱外表面的轴肩,所述轴肩抵接所述导向孔的端部,
或者,
所述轴向限位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导向孔内表面上的止挡,所述止挡,所述导向柱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止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形成在导向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靠近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形成扩口,用于引导所述导向柱进入所述导向套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靠近导向孔的一端形成有锥形面,用于引导所述导向柱进入所述导向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流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和后壳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定位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筋配合的卡槽,使得所述定位筋可以插入所述卡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54193.2U CN207864257U (zh) | 2018-01-13 | 2018-01-13 | 一种轴流风机壳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54193.2U CN207864257U (zh) | 2018-01-13 | 2018-01-13 | 一种轴流风机壳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64257U true CN207864257U (zh) | 2018-09-14 |
Family
ID=6346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54193.2U Active CN207864257U (zh) | 2018-01-13 | 2018-01-13 | 一种轴流风机壳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64257U (zh) |
-
2018
- 2018-01-13 CN CN201820054193.2U patent/CN2078642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65332B2 (en) | Contact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140042704A1 (en) | Seal aligning and retain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retaining a seal | |
US8371768B1 (en) | Connectin unit for tubes | |
US9614317B2 (en) | Connector support structure and adaptor | |
US10082171B2 (en) | Base member with nut press-fit portion | |
CN207864257U (zh) | 一种轴流风机壳体 | |
CN108005946A (zh) | 用于轴流风机前壳的框架组件以及轴流风机壳体 | |
CN210715476U (zh) | 一种快卸销 | |
US8215006B2 (en) | Jig for probe connector | |
CN106122201B (zh) |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机臂的连接结构 | |
US20160190755A1 (en) | Connector | |
CN105026659B (zh) | 包括安装壳体的射流调节器 | |
US9899764B1 (en) | Cable connector | |
CN112119252A (zh) | 流体连接装置和系统 | |
CN215170893U (zh) | 风扇 | |
CN212447289U (zh) | 分体式汽车尾灯连接支架 | |
US20130192046A1 (en) | Fluid distribution manifold | |
CN107300627B (zh) | 传感器骨架和轮速传感器 | |
US11158975B2 (en) | Bas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0805057U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 |
US1054149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9634727U (zh) | 螺旋桨快拆机构以及无人机 | |
CN203800396U (zh) | 异形母排连接组件 | |
CN217635451U (zh) | 一种罩体固定结构及指示灯 | |
US7201597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structure of a termina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