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3081U -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3081U
CN207863081U CN201720703227.1U CN201720703227U CN207863081U CN 207863081 U CN207863081 U CN 207863081U CN 201720703227 U CN201720703227 U CN 201720703227U CN 207863081 U CN207863081 U CN 207863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closure member
inlet valve
keg float
drainage gall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032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新兆
张祖连
钟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T Plum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032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63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3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3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at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包括一小水箱、设于所述小水箱内的浮桶及连通小水箱内腔和外部的泄水通道,还包括一截流件,所述浮桶随所述小水箱的水位上浮或下落以带动所述截流件运动进而通过所述截流件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通过截流件控制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以控制小水箱的出水速度,在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使进水阀实现较长的延时进水时间,并在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使小水箱内的脏东西能够随水流排出,可提高防污能力,并且通过浮桶带动截流件联动设置,使功能更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具体为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进水阀的延时进水结构,一般是通过设置带有排水口的小水箱实现的,将浮桶设置在小水箱内以随小水箱内的水位上浮或下落,排水阀将马桶水箱的水排出时,小水箱内的水从排水口缓慢排出,直到小水箱内的水下降到使得进水阀的浮桶下落后,进水阀实现进行进水,此时的进水时机相对于未设置小水箱的单浮桶控制进水阀进水的进水时机变得较晚,由此实现了进水阀的延时进水目的。当需要使进水阀具有更长的延时时间时,通常通过缩小小水箱的排水口通流面积,以减小小水箱的出水速度,进而实现加长进水阀延时进水的时间,但缩小排水口通流面积容易导致小水箱的排水口被污物挡住,使小水箱里的水无法流出,导致进水阀功能失效;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加高或者加大小水箱的方式来实现加长延时时间,但是这样小水箱会占用较大的空间,由于马桶水箱空间有限,占用较大空间会对水箱配件的安装及换修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包括一小水箱、设于所述小水箱内用于控制所述进水阀进水和止水的浮桶及连通小水箱内腔和外部的泄水通道,还包括一截流件,所述浮桶随所述小水箱的水位上浮或下落以带动所述截流件运动进而通过所述截流件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优选的,当所述浮桶处于完全浮起状态时,所述截流件使得所述泄水通道具有较小的过流面积,随着所述小水箱的水位下降,所述浮桶随所述小水箱的水位下落并带动所述截流件移动,使得所述泄水通道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
优选的,还包括一杠杆,所述杠杆一端与所述浮桶相配合,所述杠杆另一端与所述截流件相配合,所述浮桶下落时通过所述杠杆带动所述截流件向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截流件为底部开口的套筒,所述浮桶完全浮起时,所述套筒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小水箱内壁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进而形成具有较小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所述浮桶下落时带动所述套筒上移,所述套筒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小水箱内壁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进而形成具有较大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
优选的,还包括设有过水口的基座,所述基座固设于所述小水箱内,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过水口过流,所述截流件通过控制所述过水口的大小以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优选的,所述过水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面,所述截流件为改变所述过水口大小的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浮桶联动并与所述基座导向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沿纵向向上延伸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底部形成所述过水口,所述阀芯包括插轴及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外,所述插轴伸入所述内套管并随所述浮桶活动以插入或退出所述过水口从而改变所述过水口的过流面积,进而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优选的,所述过水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壁,所述截流件为改变所述过水口大小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浮桶联动并与所述基座导向滑动配合以改变所述过水口的过流面积,进而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优选的,所述小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排水口过流,所述截流件通过控制所述排水口的大小以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优选的,所述小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排水口过流,还包括一可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口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随容置所述进水阀的大水箱的水位上浮和下落来关闭和打开所述排水口进而控制所述泄水通道的开闭。
优选的,所述浮桶与所述截流件相对固定设置,所述截流件随所述浮桶同步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设置一截流件,所述浮桶随小水箱水位上浮或下落以带动所述截流件运动进而通过所述截流件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以控制小水箱的出水速度,在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使进水阀实现较长的延时进水时间,并在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使小水箱内的脏东西能够随水流排出,可提高防污能力,并且通过浮桶带动截流件,使功能更可靠。
2.截流件先使得泄水通道具有较小的过流面积,然后在浮桶下落动作的带动下再使泄水通道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也即截流件使得小水箱先完成了使进水阀进水时间加长延时的目的后再提高自身的排水速度,从而防止小水箱内积水导致浮桶不会下落进而影响进水阀的正常进水功能,功能更可靠。
3.通过在所述小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排水口过流,还包括一可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口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随容置所述进水阀的大水箱的水位上浮和下落来关闭和打开所述排水口进而控制所述泄水通道的开闭,使进水阀在实现延时功能的同时还实现快速止水功能,对进水阀的功能进一步优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进水阀刚止水时浮桶完全浮起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排水阀排水时浮桶刚刚下落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排水阀排水时浮桶完全下落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的截流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的抬杆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进水阀刚止水时浮桶完全浮起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排水阀排水时浮桶刚刚下落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排水阀排水时浮桶完全下落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截流件、基座及抬杆的装配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截流件、基座及抬杆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进水阀刚止水时浮桶完全浮起状态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排水阀排水时浮桶刚刚下落状态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在排水阀排水时浮桶完全下落状态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截流件、基座及抬杆的装配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截流件、基座及抬杆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包括一小水箱10、设于小水箱10内的浮桶20及连通小水箱10内腔和外部的泄水通道,还包括一截流件40,所述浮桶20随小水箱10的水位上浮或下落以带动所述截流件40运动进而通过所述截流件40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水箱1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1,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排水口11过流,还包括一可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口11的单向阀30,所述单向阀30随容置所述进水阀的大水箱(未图示)的水位上浮和下落来关闭和打开所述排水口11进而控制所述泄水通道的开闭,具体的,所述小水箱10的底壁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凸环,所述凸环围城所述排水口11,所述单向阀30包括具有顶壁的浮腔,所述单向阀30浮起后所述顶壁贴合所述小水箱10的底壁以关闭所述泄水通道,具体的,小水箱10底部外壁设有凸环,单向阀30的顶壁与凸环贴合以关闭泄水通道,通过设置单向阀3 0使进水阀在实现进一步加长延时进水时间的同时实现进水阀的快速止水,其中,单向阀30延时进水及快速止水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浮桶20处于完全浮起状态时,所述截流件40使得所述泄水通道具有较小的过流面积,随着所述小水箱10的水位下降,所述浮桶20随所述小水箱10水位下落并带动所述截流件40移动,使得所述泄水通道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杠杆50,所述杠杆50一端与所述浮桶20相配合,所述杠杆50另一端与所述截流件40相配合,所述浮桶20上浮时,截流件40处于下落位置使得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较小,所述浮桶20下落时通过所述杠杆50带动所述截流件40向上移动以加大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截流件40为底部开口的套筒40a,所述浮桶20完全浮起时,所述套筒40a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小水箱10内壁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进而形成具有较小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所述浮桶20下落时带动所述套筒40a上移,所述套筒40a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小水箱10内壁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进而形成具有较大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40a开口的边缘设有缺口41,所述浮桶20完全浮起时,所述套筒40a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小水箱10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缺口41过流,进而形成具有较小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所述浮桶20下落时带动所述套筒40a上移,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套筒40a开口边缘与所述小水箱10内壁之间的间隙过流,进而形成具有较大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具体的,杠杆50中部设有第一枢轴52,杠杆50通过第一枢轴52枢接于小水箱10内,杠杆50与所述套筒40a相配合的一端设有横向滑槽51,所述套筒40a上部的外壁对应设有第二枢轴42,套筒40a与杠杆50通过所述第二枢轴42与滑槽51转动并滑动配合连接,并且套筒40a外壁设有与所述小水箱10导向配合并沿纵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槽43。杠杆50与所述浮桶20相配合的一端设有压块53,所述浮桶20下落时抵压所述压块53使得杠杆50绕第一枢轴52转动,进而使得杠杆50的另一端的滑槽51与套筒40a的第二枢轴42配合连接以带动套筒40a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所示,当大水箱内的排水阀未排水时,浮桶20受小水箱10内水的浮力作用完全浮起,此时,进水阀处于止水状态,套筒40a的自身重量克服其自身的浮力而处于下落状态,此时,套筒40a开口的边缘与小水箱10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单向阀30在浮力作用下维持在浮起状态。
当大水箱内的排水阀开始排水时,所述单向阀30随大水箱水位下落逐渐下落,此时,浮桶20保持浮起状态,套筒40a仍处于下落状态,小水箱10内的水仅通过所述缺口41流至所述排水口11进而排出至大水箱,也即,此时,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缺口41过流,进而形成具有较小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使浮桶20延时下落,进而实现进水阀加长延时进水时间的目的。
如图2和图3所示,随着小水箱10内的水位逐渐下落,浮桶20随小水箱10内的水位缓慢下落并撬动杠杆50,图2为浮桶20刚刚下落时的状态图,图3为浮桶20通过杠杆50将套筒40a完全抬起时的状态图,此时,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套筒40a开口边缘与所述小水箱10内壁之间的间隙过流,进而形成具有较大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使小水箱10内的脏东西能够随水流由泄水通道排出,可提高防污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小水箱10在延时后的排水速度,防止小水箱10内积水导致浮桶20不会下落进而影响进水阀的正常进水功能。
实施例2:
如图6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还包括设有过水口61的基座60,所述基座60固设于小水箱10内,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过水口61过流,所述截流件40通过控制所述过水口61的大小以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水口61设置于所述基座60的底面,所述截流件40为改变所述过水口61大小的阀芯40b,所述阀芯40b与所述浮桶20联动并与所述基座60导向滑动配合,具体的,基座60设有与所述抬杆50的第一枢轴52枢接配合的枢孔63,使所述抬杆50枢接于基座60上,本实施例中,基座60还包括沿纵向向上延伸的内套管62,内套管62底部形成所述过水口61,阀芯40b包括插轴44及外套管45,所述外套管45套设于所述内套管65外,具体的,内套管62外壁设有纵向的导向筋条621,外套管45内壁对应设有第二导向槽(未图示),以使内套管62与外套管45导向滑动配合,插轴44伸入所述内套管62并随所述浮桶20活动以插入或退出所述过水口61从而改变所述过水口61的过流面积,本实施例的第二枢轴42设于所述外套管45的外壁,阀芯40b通过外套管45与杠杆50连接。
如图6所示,当大水箱内的排水阀未排水时,浮桶20受小水箱10内水的浮力作用完全浮起,此时,进水阀处于止水状态,阀芯40b自身重量克服其外套管45的浮力而处于下落状态,此时,阀芯40b的插轴44插入过水口61,使过水口61处于较小的过流面积,所述单向阀30在浮力作用下维持在浮起状态。
当大水箱内的排水阀开始排水时,所述单向阀30随大水箱水位下落逐渐下落,此时,浮桶20保持浮起状态,阀芯40b仍处于下落状态,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过水口61与插轴44之间的间隙过流,也即,此时,泄水通道具有较小的过流面积,使浮桶20延时下落,进而实现进水阀加长延时进水时间的目的。
如图7和图8所示,随着小水箱10内的水位逐渐下落,浮桶20随小水箱10内的水位缓慢下落并撬动杠杆50,图7为浮桶20刚刚下落时的状态图,图8为浮桶20通过杠杆50将阀芯40b完全抬起时的状态图,此时,插轴44退出过水口61,使过水口61完全打开,进而使泄水通道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小水箱10内的脏东西能够随水流从泄水通道排出,可提高防污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小水箱10在延时后的排水速度,防止小水箱10内积水导致浮桶20不会下落进而影响进水阀的正常进水功能。
实施例3:
如图11至15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还包括设有过水口61’的基座60’,所述基座60’固设于小水箱10内,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过水口61’过流,所述截流件40通过控制所述过水口61’的大小以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所述过水口61’设置于所述基座60’的侧壁,所述截流件40为改变所述过水口61’大小的套管40c,所述套管40c与所述浮桶20联动并与所述基座60’导向滑动配合以改变所述过水口61’的过流面积,进而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本实施例中,基座60’设有与所述抬杆50的第一枢轴52枢接配合的枢孔63,使所述抬杆50枢接于基座60’上,基座60’还包括沿纵向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套管40c导向配合的导柱62’,所述套管40c套接在所述基座60’之外,所述基座60’外壁设有导向筋条601’所述套管40c设有与所述导向筋条601’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未图示),基座60’底部设有凸沿64,凸沿64在套管40c处于下落位置时承接所述套管40c,过水口61’由凸沿64向上延伸形成,套管40c底部开口边缘对应过水口61’设有凸块46,所述套管随所述浮桶20活动以通过凸块46改变所述过水口61’的过流面积。
如图11所示,当大水箱内的排水阀未排水时,浮桶20受小水箱10内的水的浮力作用完全浮起,此时,进水阀处于止水状态,套管40c的自身重量克服其自身的浮力而处于下落状态,此时,凸块46对所述凸沿64处的部分开口进行遮挡,进而过水口61’处于较小的过流面积,所述单向阀30在浮力作用下维持在浮起状态。
当大水箱开始排水时,所述单向阀30随大水箱水位下落逐渐下落,此时,浮桶20保持浮起状态,套管40c仍处于下落状态,小水箱10内的水通过过水口61’流至排水口11以排出至大水箱,也即,此时,泄水通道具有较小的过流面积,使浮桶20延时下落,进而实现进水阀加长延时进水时间的目的。
如图12和图13所示,随着小水箱10内的水位逐渐下落,浮桶20随小水箱10内的水位缓慢下落并撬动杠杆50,图12为浮桶20刚刚下落时的状态图,凸块46逐渐打开过水口61’,过水口61’的过流面积逐渐增大,图13为浮桶20通过杠杆50将套管40c完全抬起时的状态图,此时,过水口61’完全打开,泄水通道通过过水口61’过流,进而使泄水通道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小水箱10内脏东西能够随水流由泄水通道排出,可提高防污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小水箱10在延时后的排水速度,防止小水箱10内积水导致浮桶20不会下落进而影响进水阀的正常进水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浮桶20与所述截流件40相对固定设置,所述截流件40随所述浮桶20同步移动,具体的,截流件40与浮桶20一体成型设置,截流件40设有扩径部(未图示)及缩径部(未图示),当所述浮桶20处于完全浮起状态时,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截流件40的扩径部与所述排水口11之间间隙过流,使得所述泄水通道具有较小的过流面积,随着所述小水箱10的水位下降,所述浮桶20随所述小水箱10的水位下落并带动所述截流件40移动,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截流件40的缩径部与所述排水口11之间间隙过流,使得所述泄水通道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相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还可以采用所述小水箱1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1,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排水口11过流,所述截流件40通过控制所述排水口11的大小以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相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包括一小水箱、设于所述小水箱内用于控制所述进水阀进水和止水的浮桶及连通所述小水箱内腔和外部的泄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截流件,所述浮桶随所述小水箱的水位上浮或下落以带动所述截流件运动进而通过所述截流件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杠杆,所述杠杆一端与所述浮桶相配合,所述杠杆另一端与所述截流件相配合,所述浮桶下落时通过所述杠杆带动所述截流件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件为底部开口的套筒,所述浮桶完全浮起时,所述套筒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小水箱内壁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进而形成具有较小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所述浮桶下落时带动所述套筒上移,所述套筒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小水箱内壁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进而形成具有较大过流面积的泄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有过水口的基座,所述基座固设于所述小水箱内,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过水口过流,所述截流件通过控制所述过水口的大小以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水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面,所述截流件为改变所述过水口大小的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浮桶联动并与所述基座导向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还包括沿纵向向上延伸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底部形成所述过水口,所述阀芯包括插轴及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外,所述插轴伸入所述内套管并随所述浮桶活动以插入或退出所述过水口从而改变所述过水口的过流面积,进而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壁,所述截流件为改变所述过水口大小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浮桶联动并与所述基座导向滑动配合以改变所述过水口的过流面积,进而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排水口过流,所述截流件通过控制所述排水口的大小以改变所述泄水通道的过流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泄水通道通过所述排水口过流,还包括一可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口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随容置所述进水阀的大水箱的水位上浮和下落来关闭和打开所述排水口进而控制所述泄水通道的开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桶与所述截流件相对固定设置,所述截流件随所述浮桶同步移动。
CN201720703227.1U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Active CN207863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3227.1U CN207863081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3227.1U CN207863081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3081U true CN207863081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73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03227.1U Active CN207863081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3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572A (zh) * 2021-10-11 2022-02-01 李智伟 一种节水马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572A (zh) * 2021-10-11 2022-02-01 李智伟 一种节水马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91466C2 (ru) Промывной клапан с проточным каналом, сужающимся нелинейно
KR101284196B1 (ko) 보의 상류 측 수중에 위치하여 수위 변동시에도 어류의 이동이 연중 가능한 어도
CN105926735B (zh) 一种利用压力差排水的水箱排水装置
CN208009577U (zh) 一种进水启动控制机构
CN207863081U (zh) 一种进水阀的改善型延时机构
KR100541631B1 (ko) 유속 안내판과 어도 덮게의 저항 작용에 의해 물고기의이동이 용이하도록 구성되는 어도의 구성방법
JP2013508591A (ja) 安全魚道
CN101974929B (zh) 一种漏水保护装置
CN208949990U (zh) 一种马桶排水系统
KR100662861B1 (ko) 수로와 물받이블럭의 수문개폐장치
CN207514558U (zh) 疏水阀
KR101046319B1 (ko) 자연 배출식 양변기
KR100477981B1 (ko) 자연배출 및 절수형 양변기의 작동 메카니즘
CN102561273A (zh) 一种自调节取水装置
KR100919132B1 (ko) 수문용 관리수위 유지구조 및 그를 이용한 수문
KR100619459B1 (ko) 수위에 따라 자동조절되는 하천용 수문
CN210002330U (zh)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CN207121966U (zh) 水箱的排水控制机构
CN111608233A (zh) 液压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排水装置
RU2636757C1 (ru) Устье дренажного коллектора
CN100476271C (zh) 下水阀门
KR100778151B1 (ko) 부력식 어도
KR20120002903A (ko) 어류용 엘리베이터
JP4055057B2 (ja) 下流水位制御装置
CN207934130U (zh) 一种多浮桶控制机构及带有该控制机构的进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