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2330U -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2330U
CN210002330U CN201920777672.1U CN201920777672U CN210002330U CN 210002330 U CN210002330 U CN 210002330U CN 201920777672 U CN201920777672 U CN 201920777672U CN 210002330 U CN210002330 U CN 210002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shield
fixedly arrange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76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佰平
曾宪伟
刘桂芝
周兆涛
丁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HA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 CO Ltd QINGDAO
Original Assignee
HUAHA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 CO Ltd QINGD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HA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 CO Ltd QINGDAO filed Critical HUAHA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 CO Ltd QINGDAO
Priority to CN2019207776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2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2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2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具体涉及闸门挡水盾板领域,包括档水盾板,所述档水盾板一侧设有排污清淤组件,所述档水盾板顶部设有摆动组件;所述排污清淤组件包括第一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水压使水加速流动并带动水底的淤泥污物通过进水斗吸入U型管、波纹管、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后排出,并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水管,方便根据水位打开不同位置的第二水管而适应水位,保持水压,从而保持水的流速能够带走淤泥污物,并配合风吹动塑料板运动带动进水斗运动,从而增加清淤排污的作用面积,达到了很好的清淤排污效果,且使用水压和风力作为动力,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能源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门挡水盾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背景技术
气动盾形钢闸门是综合了传统钢闸门及橡胶坝优点研制的一种新型坝,主要特点是组合式结构,适用于不同跨度的水利工程,而且不需要坝墩连接,尤其在大跨度、低水头、布置紧凑的闸坝工程中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它不但能满足常规闸的功能要求,而且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充分满足现代化水利工程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既可用于河道、水库,又可用于海堤、人工景观、引水灌溉、防旱排涝和已有大坝的加高、加宽等到工程。
现有技术中的气动盾形钢闸门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气动盾形钢闸门中的挡水盾板自身不具备清污排淤的功能,从而使水中沉淀过多的污物之后,致使水位上升,蓄水能力变差,人工打捞费时费力,成本较大,使用电力机械清除不但成本较大,且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通过利用水压使水加速流动并带动水底的淤泥污物通过进水斗吸入U型管、波纹管、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后排出,并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水管,方便根据水位打开不同位置的第二水管而适应水位,保持水压,从而保持水的流速能够带走淤泥污物,并配合风吹动塑料板运动带动进水斗运动,从而增加清淤排污的作用面积,达到了很好的清淤排污效果,且使用水压和风力作为动力,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能源的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包括档水盾板,所述档水盾板一侧设有排污清淤组件,所述档水盾板顶部设有摆动组件;
所述排污清淤组件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固定设有阀门,所述第一水管一端固定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一端固定设有U型管,所述U型管一端固定设有进水斗,所述U型管上套接设有泡沫塑料块,所述进水斗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一端固定设有铁球;
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设于档水盾板顶部,所述支撑杆一端套接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一侧固定设有摆杆,所述摆杆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线,所述U型管上套接设有套圈,所述摆杆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固定设有塑料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管固定设于档水盾板一侧,所述第二水管贯穿设于档水盾板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管和U型管通过波纹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一端固定设于套圈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摆杆包括滑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杆贯穿设于第一套管内侧,所述第一套管贯穿设于第二套管内侧,所述第二套管一端固定设于轴承一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顶部一端固定均贯穿设有手拧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利用水压使水加速流动并带动水底的淤泥污物通过进水斗吸入U型管、波纹管、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后排出,并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水管,方便根据水位打开不同位置的第二水管而适应水位,保持水压,从而保持水的流速能够带走淤泥污物,并配合风吹动塑料板运动带动进水斗运动,从而增加清淤排污的作用面积,达到了很好的清淤排污效果,且使用水压和风力作为动力,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能源的使用;
2、通过设置的滑杆在第一套管内滑动,第一套管在第二套管中滑动,可以调整摆杆的整体长度,使进水斗被带动时能够到达更多区域,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作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档水盾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档水盾板、2排污清淤组件、3摆动组件、4第一水管、5第二水管、6阀门、7波纹管、8 U型管、9进水斗、10泡沫塑料块、11第一连接线、12铁球、13支撑杆、14轴承、15摆杆、16第二连接线、17套圈、18固定杆、19塑料板、20滑杆、21第一套管、22第二套管、23手拧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附图5所示的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包括档水盾板1,所述档水盾板1一侧设有排污清淤组件2,所述档水盾板1顶部设有摆动组件3;
所述排污清淤组件2包括第一水管4,所述第一水管4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水管5,所述第二水管5上固定设有阀门6,所述第一水管4一端固定设有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一端固定设有U型管8,所述U型管8一端固定设有进水斗9,所述U型管8上套接设有泡沫塑料块10,所述进水斗9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线11,所述第一连接线11一端固定设有铁球12;
所述摆动组件3包括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固定设于档水盾板1顶部,所述支撑杆13一端套接设有轴承14,所述轴承14一侧固定设有摆杆15,所述摆杆15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线16,所述U型管8上套接设有套圈17,所述摆杆15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两端均固定设有塑料板19;
所述第一水管4固定设于档水盾板1一侧,所述第二水管5贯穿设于档水盾板1上;
所述第一水管4和U型管8通过波纹管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16一端固定设于套圈17上。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铁球12在重力作用下,拉动U型管8和进水斗9下沉至水底,并通过泡沫塑料块10本身具有浮力,从而带动U型管8和进水斗9上升一定高度,使进水斗9保持在离水底一定高度,通过打开第二水管5上的阀门6,使水通过第二水管5、第一水管4、波纹管7和U型管8之后流出,由于第二水管5设置在档水盾板1从高到低不同的位置,可以打开对应的水位的第二水管5,使水位都比第二水管5高一定距离,使水压较大,水流较快,从而在水流入进水斗9时,带动水底的淤泥污物同时进入第二水管5、第一水管4、波纹管7和U型管8之后排出,通过自然风吹动塑料板19,从而带动其上的固定杆18运动,固定杆18运动带动摆杆15摆动,从而使摆杆15上的第二连接线16拖拽套圈17和套圈17内的U型管8运动,以便于U型管8上的进水斗9不停变换位置,以清除大面积的淤泥污物,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水压使水加速流动并带动水底的淤泥污物通过进水斗9吸入U型管8、波纹管7、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之后排出,并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水管5,方便根据水位打开不同位置的第二水管5而适应水位,保持水压,从而保持水的流速能够带走淤泥污物,并配合风吹动塑料板19运动带动进水斗9运动,从而增加清淤排污的作用面积,达到了很好的清淤排污效果,且使用水压和风力作为动力,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能源的使用。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的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还包括摆杆15,所述摆杆15包括滑杆20、第一套管21和第二套管22;
所述滑杆20贯穿设于第一套管21内侧,所述第一套管21贯穿设于第二套管22内侧,所述第二套管22一端固定设于轴承14一侧;
所述第一套管21和第二套管22顶部一端固定均贯穿设有手拧螺丝23;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的滑杆20在第一套管21内滑动,第一套管21在第二套管22中滑动,并通过拧动手拧螺丝23锁定滑杆20和第一套管21的位置,从而可以调整摆杆15的整体长度,使进水斗9被带动时能够到达更多区域,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作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5,通过利用水压使水加速流动并带动水底的淤泥污物通过进水斗9吸入U型管8、波纹管7、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之后排出,并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水管5,方便根据水位打开不同位置的第二水管5而适应水位,保持水压,从而保持水的流速能够带走淤泥污物,并配合风吹动塑料板19运动带动进水斗9运动,从而增加清淤排污的作用面积,达到了很好的清淤排污效果,且使用水压和风力作为动力,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能源的使用;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3,通过设置的滑杆20在第一套管21内滑动,第一套管21在第二套管22中滑动,可以调整摆杆15的整体长度,使进水斗9被带动时能够到达更多区域,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作用面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包括档水盾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水盾板(1)一侧设有排污清淤组件(2),所述档水盾板(1)顶部设有摆动组件(3);
所述排污清淤组件(2)包括第一水管(4),所述第一水管(4)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水管(5),所述第二水管(5)上固定设有阀门(6),所述第一水管(4)一端固定设有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一端固定设有U型管(8),所述U型管(8)一端固定设有进水斗(9),所述U型管(8)上套接设有泡沫塑料块(10),所述进水斗(9)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线(11),所述第一连接线(11)一端固定设有铁球(12);
所述摆动组件(3)包括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固定设于档水盾板(1)顶部,所述支撑杆(13)一端套接设有轴承(14),所述轴承(14)一侧固定设有摆杆(15),所述摆杆(15)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线(16),所述U型管(8)上套接设有套圈(17),所述摆杆(15)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两端均固定设有塑料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4)固定设于档水盾板(1)一侧,所述第二水管(5)贯穿设于档水盾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4)和U型管(8)通过波纹管(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16)一端固定设于套圈(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5)包括滑杆(20)、第一套管(21)和第二套管(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0)贯穿设于第一套管(21)内侧,所述第一套管(21)贯穿设于第二套管(22)内侧,所述第二套管(22)一端固定设于轴承(14)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21)和第二套管(22)顶部一端固定均贯穿设有手拧螺丝(23)。
CN201920777672.1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Active CN210002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7672.1U CN210002330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7672.1U CN210002330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2330U true CN210002330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7672.1U Active CN210002330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23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5261A (zh) * 2020-04-09 2020-08-14 新昌县七星街道春强机械厂 一种升降式便于清淤的水利闸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5261A (zh) * 2020-04-09 2020-08-14 新昌县七星街道春强机械厂 一种升降式便于清淤的水利闸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16528U (zh) 低洼地带防内涝排水装置
CN111236189B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106836439B (zh) 一种应急自开启装置
CN107989102A (zh) 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机器人
CN210002330U (zh) 一种防洪气动盾形闸门
CN203334416U (zh) 多功能截污装置
CN109853491A (zh) 闸阀管道式过鱼设施
CN211665724U (zh) 一种闸门的分体式浮力机构
RU2668678C1 (ru) Устье дренажного коллектора
CN110056069A (zh) 一种高压防洪下水道排水系统
KR101790145B1 (ko) 어도가 구비된 수문
CN2604552Y (zh) 一种虹吸排水装置
CN105756175B (zh) 水力浮动式止回堰门
CN201778388U (zh) 自动雨污截流装置
KR20140006747A (ko) 어도를 항상 형성시킴과 동시에 비중이 무거운 깨끗한 하천수들을 우선적으로 배출하여 오염된 하천수를 자연적으로 정화시키는 자연친화적인 친환경 공법
CN107675790A (zh) 一种截污防洪阀
CN209603264U (zh) 具有截流功能的雨水口
CN207919285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
CN207017396U (zh) 雨落管弃流分流装置
CN201411670Y (zh) 一种感应式自消能土石坝无压放水装置
CN211523436U (zh) 一种复合式截流井
CN206220223U (zh) 一种可除砂限流的截流式雨水口
CN216075228U (zh) 一种防内涝挡土墙结构
CN217204539U (zh) 一种浮筒控制雨污分流井
CN110397117A (zh) 一种使用单向贯流泵的双向贯流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