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2522U -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2522U
CN207852522U CN201721376682.1U CN201721376682U CN207852522U CN 207852522 U CN207852522 U CN 207852522U CN 201721376682 U CN201721376682 U CN 201721376682U CN 207852522 U CN207852522 U CN 207852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eat
switch
plate ontology
main body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66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小贤
邢振宇
刘海平
韩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66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2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2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25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所述清洁工具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开关,包括本体、固设于本体上的至少两个引脚及活动设置于本体上的可动件;控制板,包括板本体以及设于板本体上的引脚触点,引脚触点与引脚相对应并电接触连接;与可动件配接的推钮,在接收到机械操作时带动可动件运动,以切换开关的状态,进而使清洁工具的工作状态相应切换;以及,固定座,通过安装结构与板本体组装连接并通过固定结构与开关本体组装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和控制板之间并非只有引脚作为接触点,还增加了固定座与控制板之间的接触点,减小因引脚的弯折或错位而造成的开关损坏的几率,提升了开关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动式清洁工具,通常设置有开关、推钮和控制板(通常为印刷电路板,即PCB或Printed Circuit Board)。其中,所述开关包括引脚和可动件,其通过所述引脚固定电连接至所述控制板上,并通过所述可动件连接至所述推钮。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所述推钮带动所述可动件运动以切换所述开关的状态(例如闭合、断开),进而实现对所述清洁工具不同工作状态(例如开启作业、停止作业)的控制。
然而,由于所述开关通过其引脚固定至所述控制板上,基于结构稳定性方面的考量,对所述推钮与所述控制板的相对位置关系有所要求,增强了所述清洁工具在结构布局方面的难度。
尤其是,当所述推钮与所述控制板距离较远时,或者,当所述推钮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控制板的主表面不平行时:若采用传统的方案,将所述开关通过其引脚固定至所述控制板上,所述开关和所述控制板之间仅存在引脚作为接触点,在操作所述推钮的过程中,引脚极易受力发生弯折或错位,而导致开关损坏;另有一种方案,在靠近所述推钮处增设一辅助控制板,所述开关通过其引脚固定电连接至所述辅助控制板上,再通过导线将所述辅助控制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这样虽降低了开关损坏的可能性,但提高了成本,且增加了导线布线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以解决上述开关的结构不稳定易损坏的问题,并且无需增设辅助控制板和导线、对结构布局的限制性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工具,所述清洁工具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固设于所述开关本体上的至少两个引脚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上的可动件;控制板,包括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板本体上的引脚触点,所述引脚触点与所述引脚相对应并电接触连接;与所述可动件配接的推钮,在接收到用户的机械操作时带动所述可动件运动,以切换所述开关的状态,其中,当所述开关的状态切换时,所述清洁工具的工作状态相应切换;以及,固定座,通过安装结构与所述板本体组装连接并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开关本体组装连接。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可动件的运动具有与所述板本体的主表面相垂直的垂直分量和与所述主表面相平行的平行分量;其中,当所述推钮带动所述可动件运动时,所述安装结构阻止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运动,所述固定结构阻止所述开关本体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所述固定座运动。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倒钩;当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板本体组装连接时,所述固定夹的端部自所述主表面一侧延伸至所述板本体的背表面一侧,且所述倒钩与所述背表面相接触以阻止所述固定座垂直脱离所述控制板。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板本体上并与所述固定夹配接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当所述固定座组装连接于所述板本体时,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一槽壁相接触,所述第二端壁和所述第二槽壁相接触,以阻止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运动。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夹相对设置;当所述固定座组装连接于所述板本体时,两个所述固定夹夹持所述板本体,以阻止所述固定座沿与所述主表面相平行且与所述平行分量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运动。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凸柱和设于所述板本体上的凹孔,所述凸柱和所述凹孔相适配;当所述固定座组装连接于所述板本体时,所述凸柱插置于所述凹孔内,以阻止所述固定座沿与所述主表面相平行的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运动。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凸柱设为锥台状;当所述固定座组装连接于所述板本体时,所述凸柱过盈插置于所述凹孔内,以阻止所述固定座垂直趋近所述板本体。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通道,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并至少供所述引脚穿过;凸接头,设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开关本体的其中之一上;与所述凸接头相匹配的接孔,设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开关本体的其中另一上;当所述开关本体与所述固定座组装连接时,所述引脚穿过所述安装通道并电接触连接至所述引脚触点,所述凸接头插置于所述接孔内,以阻止所述开关本体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所述固定座运动。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凸接头设为锥台状;当所述开关本体组装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时,所述凸接头过盈插置于所述接孔内,以阻止所述开关本体趋近所述板本体。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当所述推钮带动所述可动件运动时,所述安装结构阻止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可动件的运动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运动,所述固定结构阻止所述开关本体沿所述可动件的运动方向相对所述固定座运动。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工具包括手柄以及形成至少部分所述手柄的壳体,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推钮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推钮和所述壳体的其中之一上设有档位凸起;所述推钮和所述壳体的其中另一上设置有若干档位槽;当所述推钮运动时,所述档位凸起可配合至任一所述档位槽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固设于所述开关本体上的至少两个引脚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上的可动件;控制板,包括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板本体上的引脚触点,所述引脚触点与所述引脚相对应并电接触连接;与所述可动件配接的推钮,在接收到用户的机械操作时带动所述可动件运动,以切换所述开关的状态;以及,固定座,通过安装结构与所述板本体组装连接并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开关本体组装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固定座,使开关和控制板之间并非只有引脚作为接触点,还增加了固定座与控制板之间的接触点,在推钮在带动可动件运动的过程中,因固定座的分担使得引脚的受力减小甚至不受力,减小了因引脚的弯折或错位而造成的开关损坏的几率,提升了开关的结构稳定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增设辅助控制板和导线、对结构布局的限制性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洁工具的机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洁工具的机身组件(省略左壳体和手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洁工具的机身组件的纵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洁工具的机身组件的部分结构爆炸图,其中示意了壳体、手柄罩壳、显示屏以及控制机构。
图5是图3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推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B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清洁工具,该清洁工具具体为手持式电动吸尘器。所述清洁工具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工作头组件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机身组件100。
其中,所述工作头组件用于与被清洁面相接触,其具体可包括地刷、圆刷、扫尘刷和扁吸中的任意一种。机身组件10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端并供用户握持的手柄1和位于手柄1和所述工作头组件之间的机头2,机头2设置有连接部22,机头2通过连接部22与所述工作头组件组装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工具还可进一步包括位于机身组件100和所述工作头组件之间的连杆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机头2包括气流发生装置、分离装置和尘杯主体21。所述气流发生装置用于驱动气体流动以形成所述清洁工具的工作气流;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对含尘气流进行分离和过滤以形成洁净气流;所述尘杯主体21收集从含尘气流中获得的杂质和灰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和位于旋风分离器下游的HEPA过滤器。
参图3,所述尘杯主体21大致设置为圆筒形结构并具有中轴线V1。
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将中轴线V1限定的方向定义上下方向(也称纵向V);垂直于中轴线V1的水平线L定义前后方向,该水平线L大致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限定的方向延伸,其中,沿水平线L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定义为“前”,沿水平线L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定义为“后”;垂直于中轴线V1及水平线L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其中,以握持手柄1并朝向前方的用户作为参照,指向用户左侧的方向为“左”,指向用户右侧的方向为“右”。
进一步参图1~4,机身组件100还包括壳体120、手柄罩123以及电池包3。
壳体120至少形成部分手柄1,其包括左壳体121和右壳体122。左壳体121和右壳体122左右扣合组装,二者至少围成手柄1的容纳腔并构成手柄1的前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的前表面设有包胶,进而形成手柄1的前表面外观。
手柄罩123扣合至壳体120后方以构成手柄1的后表面外观。
电池包3组装于手柄1下方,其可作为所述清洁工具的电源为所述清洁工具的电器件提供动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包3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工作头组件或机头2上,或者所述清洁工具也可取消电池包3而采用外接电源。
手柄1具体包括下端的电池包连接部12、中间的握持部11和上端的操作部13。电池包连接部12用于与电池包3组装配接。握持部11设置为细长状以供用户握持,握持部11限定有延伸轴线C,延伸轴线C与左右方向相垂直且与纵向V之间具有呈锐角的夹角α,换句话说,也即握持部11自电池包连接部12至操作部13向前上方延伸(或称握持部11自操作部13至电池包连接部12向后下方延伸)。操作部13形成于手柄罩123后上方并限定有操作板面P,操作板面P与左右方向相平行且与延伸轴线C之间具有呈锐角的夹角β。
进一步地,参图5,在本实施例中,机身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手柄1上的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通过导线6联结所述清洁工具的电源(如电池包3和/或外接电源)及电器件,并接收用户的机械操作以切换其自身的状态,从而实现对所述清洁工具的工作状态的控制。
参图6,具体地,控制机构5包括控制板51、固定座52、开关53以及推钮54。
控制板51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固定组装至壳体120上,其包括板本体510、布设于板本体510上的若干电子元件511以及引脚触点512。板本体5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主表面5101和背表面5102,主表面5101和背表面5102具体为板本体510的具有较大表面积的两个表面;若干电子元件511可设置为全部不同、全部相同或部分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电子元件511布设于主表面510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干电子元件511还可布设于背表面5102上。
开关53包括开关本体531、固定设置于开关本体531上的引脚533以及活动设置于开关本体531上的可动件532。引脚533设置为至少两个,引脚533与引脚触点512一一对应并相匹配,且引脚533电接触连接至引脚触点512;在本实施例中,引脚触点512设置为插孔,引脚533可插置于所述插孔内并实现电接触连接。
推钮54与可动件532相配接,推钮54可以接收用户的机械操作,也即用户可以直接与推钮54相接触并操作推钮54。当接收到用户的机械操作时,推钮54带动可动件532运动,以切换开关53的状态,进而切换所述清洁工具的工作状态。
固定座52通过安装结构与板本体510组装连接,并通过固定结构与开关本体531组装连接,这样,通过设置固定座52,使开关53和控制板51之间并非只有引脚533作为接触点,还增加了固定座52与控制板51之间的接触点,在推钮54在带动可动件532运动的过程中,因固定座52的分担使得引脚533的受力减小甚至不受力,降低了因引脚533的弯折或错位而造成的开关53损坏的几率,提升了开关53的结构稳定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增设辅助控制板和导线、对结构布局的限制性低。
其中,推钮54与可动件532同向同步运动。具体地,可动件532相对开关本体531沿方向t(见图6箭头标示)往复运动,同样的,推钮54相对开关本体531沿方向t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可动件532/推钮54的运动方向(也即方向t)与主表面5101不平行且呈锐角,可动件532/推钮54的运动具有与主表面5101相垂直的垂直分量和与主表面5101相平行的平行分量。具体地,结合图3~7,主表面5101平行于延伸轴线C和所述左右方向;可动件532/推钮54的运动方向(也即方向t)平行于操作板面P且垂直于所述左右方向,这样,可动件532/推钮54的运动方向(也即方向t)与主表面5101之间也具有呈锐角的夹角β。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固定座52,相较于现有技术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对引脚533的保护,增强了开关53结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动件532/推钮54的运动方向(也即方向t)也可与主表面5101平行,此时相当于上述垂直分量为0的实施特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
当推钮54带动可动件532运动时,所述安装结构可阻止固定座52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控制板51运动,所述固定结构可阻止开关本体531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固定座52运动。这样,当推钮54运动过程中,可以防止开关本体531相对控制板51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滑动,进一步避免了引脚533的弯折或错位而造成的开关53损坏,提升了开关53的结构稳定性。
下面,结合图5~7,对本实施例的所述安装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固定座52上的固定夹71,固定夹71包括倒钩711;当固定座52与板本体510组装连接时,固定夹71的端部自主表面5101一侧越过板本体510延伸至背表面5102一侧,且倒钩711与背表面5102相接触以阻止固定座52垂直脱离控制板51。这样,一方面可将固定座52通过固定夹71组装连接至板本体510上,另一方面通过倒钩711与背表面5102的抵持接触,可防止固定座52意外脱离控制板51。
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于板本体510上并与固定夹71配接的卡槽72,卡槽72凹设于板本体510的侧壁处,通过设置卡槽72可方便组装时确定固定座52的组装位置。
卡槽7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721和第二槽壁722;固定夹7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712;当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板本体510时,所述第一端壁与第一槽壁721相接触,第二端壁712与第二槽壁722相接触,以阻止固定座52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控制板51运动,这样,通过卡槽72和固定夹71的配合,防止推钮54运动过程中引脚533折弯或移位,增加开关53的使用寿命。
固定夹71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夹71于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当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板本体510时,两个固定夹71夹持板本体510,以阻止固定座52沿与主表面5101相平行且与所述平行分量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板本体510运动,简言之也就是阻止固定座52沿左右方向相对控制板51运动。具体地,每个固定夹71包括设置于第一端壁512和所述第二端壁712之间的内壁714;卡槽72设置为与两个固定夹71分别相配合的两个,每个卡槽72包括设置于第一槽壁721和第二槽壁722之间的第三槽壁723;当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板本体510时,每个固定夹71的内壁714分别接触相对应的卡槽72的第三槽壁723,从而通过内壁714与第三槽壁723抵持接触,阻止固定座52沿左右方向相对控制板51运动。
再者,固定座52的底表面5201至倒钩711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板本体510的厚度;当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板本体510时,固定座52的底表面5201接触主表面5101,从而可以阻止固定座52进一步垂直趋近控制板51。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于固定座52上的凸柱73和设于板本体510上的凹孔74,凸柱73和凹孔74相适配;当固定座52与板本体510组装连接时,凸柱73沿垂直于主表面5101的方向插置于凹孔74内,以阻止固定座52沿与主表面5101相平行的方向相对控制板51运动。
凸柱73具体设为锥台状;当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板本体510时,凸柱73过盈插置于凹孔74内,以阻止固定座52进一步垂直趋近控制板51。具体地,凸柱73呈直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台状远离固定座52延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柱73还可设置为棱锥台状。
凸柱73设置为三个,且三个凸柱73呈三角状布设;相应的,凹孔74也设置为三个,且三个凹孔74呈三角状布设。
如上所述,可动件532的运动具有与主表面5101相垂直的垂直分量和与主表面5101相平行的平行分量;通过倒钩711与背表面5102的接触配合,可阻止固定座52垂直脱离控制板51,通过卡槽72和固定夹71的配合,可阻止固定座52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控制板51运动,通过凸柱73过盈插置于凹孔74内,可阻止固定座52进一步垂直趋近控制板51。也就是说,所述安装结构可阻止固定座52沿可动件532的运动方向相对控制板51运动。
下面,进一步结合图5~7,对本实施例的所述固定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通道521、凸接头75以及接孔76。安装通道521设于固定座52中部并至少供引脚533穿过;凸接头75凸设于固定座52背离控制板51的一侧;接孔76与凸接头75相对应并凹设成型于开关本体531上;当开关本体531与固定座52组装连接时,引脚533穿过安装通道521并电接触连接至引脚触点512,凸接头75插置于接孔76内,以阻止开关本体531沿平行于主表面5101的方向(包括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以及沿左右方向)相对固定座52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孔76与凸接头75的位置可互换,也即,接孔76凹设成型于固定座52背离控制板51的一侧;凸接头75与接孔76相对应并凸设于开关本体531上。
凸接头75具体设为锥台状;当开关本体531组装连接至固定座52时,凸接头75过盈插置于接孔76内,以阻止开关本体531进一步趋近控制板51。具体地,凸接头75呈直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台状远离开关本体531延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接头75还可设置为棱锥台状。
开关本体531包括第一本体5311和第二本体5312,第一本体5311和第二本体5312呈台阶状设置且第一本体5311相对第二本体5312更靠近控制板51;当开关本体531组装连接至固定座52时,第一本体5311恰好配合至安装通道521内,且二者形状相适配,以阻止第一本体5311相对安装通道521晃动,进而阻止开关本体531沿平行于主表面5101的方向(包括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以及沿左右方向)相对固定座52运动。
其中,接孔76设置为两个且成型于第二本体5312上。
如上所述,通过凸接头75与接孔76的配合,所述固定结构可阻止开关本体531沿可动件532的运动方向相对固定座52运动。
进一步地,参图8,在本实施例中,推钮54包括操作面540、接口槽541以及加强筋542。操作面540可被用户接触以接收用户的机械操作;可动件532可插置于接口槽541内,以使推钮54与可动件532相配接;加强筋542设置于接口槽541的两侧,以增强推钮54的结构强度。
推钮54还包括两个连接件543,推钮54可通过两个连接件543活动地组装至壳体120上。具体地,两个连接件543于推钮54上呈翅状向外侧延伸设置;参图9,壳体120包括外壳板19和固定板18,外壳板19和固定板18间隔设置以限定出一组装腔189;连接件543可沿左右方向插置于组装腔189内并被外壳板19和固定板18夹持,从而实现组装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工具还包括档位结构,用于辅助用户确认与开关53状态相对应的档位位置。具体地,参图8~9,在本实施例中,推钮54的连接件543设置有档位凸起92,壳体120上设置有若干档位槽91,当推钮54运动时,档位凸起92可配合至任一档位槽91内,以实现开关53的状态的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档位槽91和档位凸起92的位置可互换,也即推钮54的连接件543设置有若干档位槽91,壳体120上设置有档位凸起9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工具的工作状态包括关闭状态、低档状态和高档状态;相对应的,开关53的引脚533设置为4个,且可动件532具有与所述清洁工具的工作状态分别相对应的三个位置;相应的,档位槽91设置为与可动件532的三个位置相对应的三个。
另外,参图1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20包括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控制板51、固定座52以及开关53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被壳体120所遮蔽,推钮54的部分穿过所述开口暴露于壳体120外;手柄罩123的操作部13处具有与所述开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口槽131,当手柄罩123扣合于壳体120后方时,推钮54的操作面540暴露于第一开口槽131处以供用户接触并操作。
手柄罩123的操作部13处还具有第二开口槽132,所述清洁工具还包括暴露于第二开口槽132处的显示屏4,该显示屏4至少用于显示所述清洁工具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包3的电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控制机构5及具有该控制机构5的所述清洁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固定座52,使开关53和控制板51之间并非只有引脚533作为接触点,还增加了固定座52与控制板51之间的接触点;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对固定座52和开关本体53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通过所述安装机构对固定座52和控制板5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开关本体531与控制板51之间位置相对固定,避免了因引脚533的弯折或错位而造成的开关53损坏,提升了开关53的结构稳定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增设辅助控制板和导线、对结构布局的限制性低。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工具,所述清洁工具包括控制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开关(53),包括开关本体(531)、固设于所述开关本体(531)上的至少两个引脚(533)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531)上的可动件(532);控制板(51),包括板本体(510)以及设于所述板本体(510)上的引脚触点(512),所述引脚触点(512)与所述引脚(533)相对应并电接触连接;与所述可动件(532)配接的推钮(54),在接收到用户的机械操作时带动所述可动件(532)运动,以切换所述开关(53)的状态,其中,当所述开关(53)的状态切换时,所述清洁工具的工作状态相应切换;以及,固定座(52),通过安装结构与所述板本体(510)组装连接并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开关本体(531)组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件(532)的运动具有与所述板本体(510)的主表面(5101)相垂直的垂直分量和与所述主表面(5101)相平行的平行分量;其中,当所述推钮(54)带动所述可动件(532)运动时,所述安装结构阻止所述固定座(52)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51)运动,所述固定结构阻止所述开关本体(531)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所述固定座(52)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52)上的固定夹(71),所述固定夹(71)包括倒钩(711);当所述固定座(52)与所述板本体(510)组装连接时,所述固定夹(71)的端部自所述主表面(5101)一侧延伸至所述板本体(510)的背表面(5102)一侧,且所述倒钩(711)与所述背表面(5102)相接触以阻止所述固定座(52)垂直脱离所述控制板(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7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712);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板本体(510)上并与所述固定夹(71)配接的卡槽(72),所述卡槽(7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721)和第二槽壁(722);当所述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所述板本体(510)时,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一槽壁(721)相接触,所述第二端壁(712)和所述第二槽壁(722)相接触,以阻止所述固定座(52)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51)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71)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夹(71)相对设置;当所述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所述板本体(510)时,两个所述固定夹(71)夹持所述板本体(510),以阻止所述固定座(52)沿与所述主表面(5101)相平行且与所述平行分量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51)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52)上的凸柱(73)和设于所述板本体(510)上的凹孔(74),所述凸柱(73)和所述凹孔(74)相适配;当所述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所述板本体(510)时,所述凸柱(73)插置于所述凹孔(74)内,以阻止所述固定座(52)沿与所述主表面(5101)相平行的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51)运动;所述凸柱(73)设为锥台状;
当所述固定座(52)组装连接至所述板本体(510)时,所述凸柱(73)过盈插置于所述凹孔(74)内,以阻止所述固定座(52)垂直趋近所述板本体(5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通道(521),设于所述固定座(52)上并至少供所述引脚(533)穿过;凸接头(75),设于所述固定座(52)和所述开关本体(531)的其中之一上;与所述凸接头(75)相匹配的接孔(76),设于所述固定座(52)和所述开关本体(531)的其中另一上;当所述开关本体(531)与所述固定座(52)组装连接时,所述引脚(533)穿过所述安装通道(521)并电接触连接至所述引脚触点(512),所述凸接头(75)插置于所述接孔(76)内,以阻止所述开关本体(531)沿所述平行分量的方向相对所述固定座(52)运动;所述凸接头(75)设为锥台状;当所述开关本体(531)组装连接至所述固定座(52)时,所述凸接头(75)过盈插置于所述接孔(76)内,以阻止所述开关本体(531)趋近所述板本体(5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钮(54)带动所述可动件(532)运动时,所述安装结构阻止所述固定座(52)沿所述可动件(532)的运动方向相对所述控制板(51)运动,所述固定结构阻止所述开关本体(531)沿所述可动件(532)的运动方向相对所述固定座(52)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工具,所述清洁工具包括手柄(1)以及形成至少部分所述手柄(1)的壳体(120),所述控制板(51)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20)上,所述推钮(54)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1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54)和所述壳体(120)的其中之一上设有档位凸起(92);所述推钮(54)和所述壳体(120)的其中另一上设置有若干档位槽(91);当所述推钮(54)运动时,所述档位凸起(92)可配合至任一所述档位槽(91)内。
10.一种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开关(53),包括开关本体(531)、固设于所述开关本体(531)上的至少两个引脚(533)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531)上的可动件(532);控制板(51),包括板本体(510)以及设于所述板本体(510)上的引脚触点(512),所述引脚触点(512)与所述引脚(533)相对应并电接触连接;与所述可动件(532)配接的推钮(54),在接收到用户的机械操作时带动所述可动件(532)运动,以切换所述开关(53)的状态;其特征在于,以及,固定座(52),通过安装结构与所述板本体(510)组装连接并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开关本体(531)组装连接。
CN201721376682.1U 2017-10-24 2017-10-24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2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6682.1U CN207852522U (zh) 2017-10-24 2017-10-24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6682.1U CN207852522U (zh) 2017-10-24 2017-10-24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2522U true CN207852522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5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668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2522U (zh) 2017-10-24 2017-10-24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2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2890A (zh) * 2017-10-24 2018-01-23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2890A (zh) * 2017-10-24 2018-01-23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81885U (zh) 电动吸尘器
CN207852522U (zh)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CN100481626C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807755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6654720B (zh) 插座的弹射脱离装置
CN208284739U (zh) 线对板接插件
CN103515764A (zh) 电连接器
CN107622890A (zh) 清洁工具及其控制机构
CN209003808U (zh) 手持式吸尘器
JP4507518B2 (ja) 電気集塵ユニット
CN201927765U (zh) 用于低压抽出式开关柜标准功能板的进线插座
CN20634070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JP2010073353A (ja) インタフェースコネクタ及びプラグ
CN216569755U (zh) 转接头组件、清洁装置及吸尘器
CN110233384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0602190U (zh) 一种绕线机构、电器设备的后盖及空调器
CN108987970A (zh) 一种低插入力双面ffc连接器
CN202906144U (zh) 移动插座弹片式固定结构
CN219813855U (zh) 一种发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2304110U (zh) 一种接线组件及烹饪电器
CN20128585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5645233U (zh) 一种手柄连杆连接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US20240000275A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with improved filtration efficiency
CN219067320U (zh) 一种电源线/充电端子通用安装结构及清洁装置
CN217956158U (zh) 一种两进四出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