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9012U - 一种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9012U
CN207849012U CN201820276939.4U CN201820276939U CN207849012U CN 207849012 U CN207849012 U CN 207849012U CN 201820276939 U CN201820276939 U CN 201820276939U CN 207849012 U CN207849012 U CN 207849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inescence unit
lamps
fixed frame
light
lante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69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丁民
孔瑞
姜辉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69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9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9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90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以及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组发光单元连接端,所述固定框架由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上,且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通过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通过设置固定框架由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于固定框架上,且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连接端电连接,利用导电丝兼做导线、结构件以及散热件的功能,可以实现灯具的轻量化及良好散热,解决了由于散热器厚重引起的灯具整体较厚重,以及长时间使用散热功能变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LED光源分布的器具,包括光源及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LED灯具以其高效、节能、安全、长寿、小巧和光线清晰等技术特点,正在成为新一代照明市场的主力产品。
通常,LED灯具(以路灯为例)中,多个发光元件(LED)电连接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在印刷电路板未连接发光元件的一侧设置散热器,为了实现较好的散热功能,散热器通常比较厚重,造成灯具整体较厚重,同时导致灯具原材料的浪费;此外,散热器长期使用容易积累灰尘,影响散热功能,导致LED光源光衰加速,影响灯具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以解决由于散热器厚重引起的灯具整体较厚重,以及长时间使用散热功能变差的问题,实现灯具的轻量化以及良好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灯具,该灯具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单元;
以及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组发光单元连接端,所述固定框架由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
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上,且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通过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可选的,所述导电丝为铜丝或者不锈钢丝。
可选的,所述固定框架为平面网状结构或立体镂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形成中空的封闭结构,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封闭结构的腔体内;
所述封闭结构上设置有窗口区,所述窗口区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对应。
可选的,所述窗口区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卡扣结构形成中空的封闭结构。
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结合处。
可选的,所述发光元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
可选的,所述发光元件还包括印刷电路板;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可选的,所述发光元件还包括阳极和阴极;
在所述固定框架上,每一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包括阳极连接端和阴极连接端;
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阳极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发光单元外侧且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的阳极连接端电连接;
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阴极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发光单元外侧且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的阴极连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和固定框架,通过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组发光单元连接端,以及设置固定框架由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于固定框架上,且与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连接端电连接,至少一个发光单元通过固定框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第一方面,导电丝可作为导线使用,将发光单元与供电电路电连通;第二方面,导电丝拼合形成发光单元的固定框架,减少了原有框架的设置,减少了灯具原材料的使用及灯具的整体重量;第三方面,导电丝还可以作为散热件,为与之电连接的发光单元散热,减少了原有散热件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灯具整体的重量,从而实现了灯具的轻量化。同时,通过导电丝散热,相当于为每个发光单元单独设置散热件,散热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正视图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灯具包括印刷电路板11、发光单元12、散热器13、第一壳体14、密封胶圈15、第二壳体16和透光元件17;所有的发光单元12均电连接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11上,由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1的背离所述发光单元12的出光侧的散热器13为发光单元12和印刷电路板11散热,由于发光单元12的分布较为集中,为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需使散热器13中包含尽量多的散热片,导致散热器较厚重。进一步地,由于散热器较厚重,为保证灯具整体结构牢固稳定,需设计较大的支撑件(即较大的第一壳体14和较大的第二壳体16)来固定,由此造成灯具整体厚重。此外,由于散热器13长期使用容易积累灰尘,影响散热器13的散热功能,导致发光单元12光衰加速,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灯具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0;以及固定框架120,固定框架120上设置有多组发光单元连接端121,固定框架120由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0设置于固定框架上,且与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连接端121电连接,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0通过固定框架12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其中,每个发光单元110的功率可设定为0.5W-1W,发光单元的个数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作限定,可根据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设置;镂空结构的固定框架120可保证每个发光单元110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来散热;同时,利用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一方面,导电丝作为导线使用,将发光单元110电连接至供电电源,使发光单元110正常用电工作;另一方面,导电丝作为结构件使用,对发光单元110起到支撑架构的作用;此外,由于导电丝良好的导热性能,导电丝还作为散热件使用,将发光单元11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到周围的空气中,很好地为发光单元110散热。
示例性的,导电丝的直径取值范围为2.5-5.0毫米(mm),由此可增加导电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6行4列的固定框架,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的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需求,设计固定框架的结构及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通过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作为发光单元的固定框架;将发光单元设置于固定框架上,与固定框架上设置的发光单元连接端电连接。一方面,将导电丝作为散热件,为与之电连接的发光单元散热,减少了原有散热件的设置,减少了灯具的整体重量;同时,固定框架设置成镂空结构,增加了每个发光单元周围的立体空间,更利于发光单元散热;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导电的固定框架的设置,减少了灯具原材料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了灯具的整理重量。此外,通过一个或多个发光单元根据实际需求组合,组装成不同功率的灯具,实现灯具的灵活应用。
可选的,导电丝为铜丝或者不锈钢丝。
其中,铜材料的比热容是0.39×103J/(kg·℃),导热系数为377W/m·℃(100℃条件下),由此,利用铜丝做导电丝可实现较好的散热功能。不锈钢丝的比热容和导电系数根据其成分的变化而稍有不同。本实用新型中不对不锈钢丝的类型做限定,只要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功能即可。
可选的,固定框架为平面网状结构或立体镂空结构。
图2-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几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固定框架120为平面网状结构,导电丝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X方向与Y方向之间有一定的夹角,夹角度数不限定,发光单元110固定在固定框架120沿X方向延伸的导电丝上。示例性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固定框架220为平面结构,导电丝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X方向与Y方向垂直,发光单元210固定在固定框架220沿X方向延伸的导电丝上。示例性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固定框架220为平面结构,导电丝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X方向与Y方向垂直,发光单元210固定在固定框架220沿Y方向延伸的导电丝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和图4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几种平面网状结构的固定框架,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的固定框架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需求设置平面网状结构的具体框架结构及发光单元在固定框架上排布的位置。
示例性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固定框架220为立体镂空结构,导电丝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延伸,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两两相互垂直,发光单元210和发光单元230均固定在固定框架220沿X方向延伸的导电丝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5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立体镂空结构的固定框架,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的固定框架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需求设置立体镂空结构的具体框架结构以及发光单元在固定框架上排布的具体位置。
可选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正视图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侧视图。参照图6和图7,发光单元310包括:发光元件311、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13;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13拼合形成中空的封闭结构,发光元件311设置于封闭结构的腔体内;封闭结构上设置有窗口区,窗口区设置有透镜314,透镜314与发光元件311的出光面对应。
其中,发光元件311设置于由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13拼合形成的封闭结构中,可防止灰尘直接掉落在发光元件311上,从而保证发光元件长时间高亮度使用,延长发光元件311的使用寿命。在封闭结构的窗口区设置透镜314,可对发光元件311发出的光进行聚集或发散等进一步处理,使由灯具发出的光符合具体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示例性的,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13可采用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高透明材料制成,透镜314可包括3030单灯透镜。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6和图7,窗口区(即透镜314对应的第一壳体312上的区域)位于第一壳体312上。
其中,窗口区的位置对应发光单元310的出光面一侧。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7,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13通过卡扣结构形成中空的封闭结构。
其中,通过卡扣结构可简单快捷地将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13组装在一起。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6和图7,发光单元310还包括密封圈315;密封圈315设置于第一壳体312和第二壳体313的结合处。
示例性的,密封圈315可包括硅胶密封圈。
可选的,发光元件311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3110。
可选的,发光元件311还包括印刷电路板316;有机发光二极管3110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16上。
可选的,结合图2和图6,发光元件311还包括阳极317和阴极318;在固定框架120上,每一组发光单元连接端121包括阳极连接端122和阴极连接端123;发光元件311的阳极317一端与印刷电路板316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发光单元310(图2中以110示出)外侧且与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连接端121的阳极连接端122电连接;发光元件的阴极318一端与印刷电路板316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发光单元310(图2中以110示出)外侧且与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连接端121的阴极连接端12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通过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作为发光单元的固定框架;将发光单元设置于固定框架上,与固定框架上设置的发光单元连接端电连接。一方面,将导电丝作为散热件,为与之电连接的发光单元散热,减少了原有散热件的设置,减少了灯具的整体重量;同时,固定框架设置成镂空结构,增加了每个发光单元周围的立体空间,更利于发光单元散热;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导电的固定框架的设置,减少了灯具原材料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了灯具的整理重量。同时,通过一个或多个发光单元根据实际需求组合,组装成不同功率的灯具,实现灯具的灵活应用。此外,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采用卡扣结构拼合,方式简便快捷;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结合处设置密封圈,进一步密封,达到更好的防尘防水的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单元;
以及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组发光单元连接端,所述固定框架由导电丝拼合形成镂空结构;
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上,且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通过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为铜丝或者不锈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为平面网状结构或立体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形成中空的封闭结构,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封闭结构的腔体内;
所述封闭结构上设置有窗口区,所述窗口区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区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卡扣结构形成中空的封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结合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还包括印刷电路板;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还包括阳极和阴极;
在所述固定框架上,每一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包括阳极连接端和阴极连接端;
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阳极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发光单元外侧且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的阳极连接端电连接;
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阴极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发光单元外侧且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端的阴极连接端电连接。
CN201820276939.4U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灯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9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6939.4U CN207849012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6939.4U CN207849012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9012U true CN207849012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0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693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9012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9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0034B2 (en) LED lamp
US7832898B2 (e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treet lamps
KR101421407B1 (ko) Led 투광등
JP2013524412A (ja) Led照明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ランプ
US20100097798A1 (en) LED light module for portable lighting
JP4286528B2 (ja) Led照明装置
KR101034482B1 (ko) 등기구
CN2872073Y (zh) 大功率led高亮度照明灯
US9752770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 fixture with channel-type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US20130039070A1 (en) Lamp with front facing heat sink
CN202327907U (zh) 可直接替换钠灯的led路灯光源
KR20080023742A (ko) Led 광원을 가진 교체식 차량 램프
JP3163443U (ja) Led式照明装置
CN114304091A (zh) 集鱼灯
CN207849012U (zh) 一种灯具
US7234855B2 (en) Lamp having a planar light-emitting source
KR20150095415A (ko) 투명 아크릴판에 도트 방식의 도광패턴을 압출성형한 led 직하방식 내부조명 도로교통 표지판
CN212361869U (zh)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照明设备
CN201196402Y (zh) 具热传导设备的发光源
CN201621579U (zh) 前端散热式led照明模块
KR101075881B1 (ko) 엘이디 조명장치
RU118025U1 (ru) Лампа светодиодная
JP2009272146A (ja) 車両用ルームライト
CN218846071U (zh) 一种具有蜂窝状散热结构的led模组
CN214663931U (zh) 一种隐藏式多角度园林景观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