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4154U - 自复位开关 - Google Patents

自复位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4154U
CN207834154U CN201721867621.5U CN201721867621U CN207834154U CN 207834154 U CN207834154 U CN 207834154U CN 201721867621 U CN201721867621 U CN 201721867621U CN 207834154 U CN207834154 U CN 207834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elf
outside plate
inner panel
re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76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宛俊杰
林建阳
胡晓祥
潘翼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Building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76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4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4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415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复位开关,其包括盖板、传动组件、压板、开关基座和开关自复位机构;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设置在压板中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盖板和压板之间,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传动板组,每组传动板组均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压板上的内板和外板,内板一端设置在盖板中心下方,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开关自复位机构抵压配合,另一端与外板的一端驱动配合,外板另一端设置在盖板端部下方,与盖板抵压配合;按压盖板的操作面任意点,可通过至少一组传动板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机构简单,操作更加便捷,保证用户触发开关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自复位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复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超大盖板的自复位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复位开关,部分采用带边框的盖板或部分采用面积较大的盖板,多存在以下问题:
一、带边框的盖板使可以有效触发自复位开关的面积不够大,不便于用户操作;
二、采用较大面积的盖板的自复位开关,当使用户按压盖板边缘和边角时,由于盖板受力不均匀,形成虚位,因此不能保证触发自复位开关的有效性,一则使自复位开关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不佳,二来不便于用户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复位开关,其结构简单,操作更加便捷,保证用户触发开关的有效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复位开关,其包括盖板1、传动组件2、压板3、开关基座4和开关自复位机构;
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设置在压板3中部;所述传动组件2设置在盖板1和压板3之间,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传动板组,每组传动板组均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的内板20和外板21,内板20一端设置在盖板1中心下方,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开关自复位机构抵压配合,另一端与外板21的一端驱动配合,外板21另一端设置在盖板1端部下方,与盖板1抵压配合;按压盖板1的操作面任意点,可通过至少一组传动板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
优选的,所述盖板1下侧设置矩形的盖板装配槽,外板21的设置在盖板1端部下方的一端宽度与盖板装配槽宽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内板20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内板第一端200、设置在内板20另一端的内板第二端201以及设置在内板20中部的第一转轴,内板20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所述外板21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外板第一端210、设置在外板21另一端的外板第二端211以及设置在外板21中部的第二转轴,外板21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
所述内板第一端200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开关自复位机构抵压配合,内板第二端201搭接在外板第一端210上与其驱动配合,外板第二端211与盖板1抵压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与内板2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转轴包括分别设置在内板20的中部两端的两个内板端轴202,内板20通过内板端轴202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
所述第二转轴与外板2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转轴包括分别设置在外板21的中部两端的两个外板端轴212,外板21通过外板端轴212 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还包括设置在内板20中部与内板端轴202 同轴的内板中部轴204,内板中部轴204与压板3转动相连;
所述第二转轴还包括设置在外板21中部与外板端轴212同轴的外板中部轴214,外板中部轴214与压板3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压板3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两组第二轴座30 以及设置在两组第二轴座30之间的两组第一轴座31;
所述第二轴座30与外板21的第二转轴转动配合,第一轴座31 与内板20的第一转轴转动配合。
优选的,每组第二轴座30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二轴座30分别与第二转轴的两个外板端轴212转动配合,每组第一轴座3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一轴座31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个内板端轴202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压板3还包括设置在同一组的两个第二轴座30之间的与第二转轴的外板中部轴214转动配合的第四轴座32,以及设置在同一组的两个第一轴座31之间的与第一转轴的内板中部轴204 转动配合的第三轴座33。
优选的,所述压板3还包括同一组的两个第二轴座30之间的与外板21配合的支撑筋34,支撑筋34包括与外板21配合的支撑斜面 340、设置在支撑斜面340顶端用于支撑第二转轴的支撑台341以及设置在支撑台341一侧的避让槽342。
优选的,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包括固定件6、设置在固定件6中部的滑块7以及第一弹簧,固定件6下端通过第三弹簧与开关基座4 弹性相连,固定件6和滑块7均设置中央孔,中央孔的径向两端各设置一个限位凸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同时套住固定件6、滑块7两端的限位凸台,第一弹簧随着固定件6和滑块7受到按压而被压缩,传递压力,使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当按压的力消失后,第一弹簧舒张,推动滑块7复位。
优选的,还包括与开关自复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开关钮子8、设置在开关钮子8中部的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与开关钮子8弹性相连的拨动板9,与拨动板9驱动相连的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配合使用的静触头;
所述开关钮子8中部设置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弹簧槽中,下端与拨动板9相连;所述动触头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动触头驱动座,动触头驱动座中部设置与拨动板9配合的第二V型槽,拨动板9下端插装在第二V型槽中;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驱动开关钮子8的下端左右摆动,通过拨动板9、动触头驱动座使动触头左右移动,实现自复位开关的闭合/断开。
优选的,所述滑块7下端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突出部E和第二突出部F,第一突出部E和第二突出部F均为楔形结构,第一突出部E和第二突出部F之间设有滑块底面I;
所述开关钮子8为T字形结构,其上端两侧分别设置第三突出部 G、第四突出部H,第三突出部G和第四突出部H均为楔形结构,分别与第一突出部E、第二突出部F配合使用;
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关钮子上端摆向左边,下端摆向右边,拨动板9上端摆向右边,自复位开关闭合;按压盖板1,通过传动组件使开关自复位机构下移,滑块7的第一突出部E与开关钮子8的第三突出部G接触并沿第三突出部G的斜面向左下方移动,至滑块7的滑块底面I与开关钮子8的第三突出部G接触并触发开关钮子8动作,使开关钮子8上端摆向左边、下端摆向右边,拨动板9上端摆向右边,通过动触头驱动座驱动动触头向左侧移动,使自复位开关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内板一端设置在盖板中心下方,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开关自复位机构抵压配合,另一端与外板的一端驱动配合,外板另一端设置在盖板端部下方,与盖板抵压配合,按压盖板的操作面任意点,可通过至少一组传动杆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便于用户操作,提高操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自复位开关使用超大盖板,用户在盖板任意点操作,不会出现因盖板受力不均,形成虚位,导致自复位开关不能有效触发的情况。此外,所述压板还包括第三轴座和第四轴座,保证了内板和外板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复位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复位开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的D部分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其包括盖板1、传动组件2、压板3、开关基座4和开关自复位机构;
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设置在压板3中部;所述传动组件2设置在盖板1和压板3之间,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传动板组,每组传动板组均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的内板20和外板21,内板20一端设置在盖板1中心下方,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开关自复位机构抵压配合,另一端与外板21的一端驱动配合,外板21另一端设置在盖板1的的端部下方,与盖板1抵压配合;按压盖板1的操作面任意点,可通过至少一组传动杆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内板一端设置在盖板中心下方,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开关自复位机构抵压配合,另一端与外板一端驱动配合,外板另一端设置在盖板端部下方,与盖板抵压配合,按压盖板的操作面任意点,可通过至少一组传动杆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便于用户操作,提高操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自复位开关使用超大盖板,用户在盖板任意点操作,不会出现因盖板受力不均,形成虚位,导致自复位开关不能有效触发的情况。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复位开关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包括盖板1、传动组件2、压板3、开关基座4和开关自复位机构。
所述盖板1、传动组件2、压板3、开关基座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开关自复位机构设置在压板3中部位于盖板1中心下方,开关自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1中心下方的固定件6、设置在固定件6中部的滑块7以及第一弹簧,传动组件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传动板组,每组传动板组均包括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的内板20和外板21,内板20一端设置在盖板1中心下方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开关自复位机构的固定件6抵压配合,另一端与外板21的一端驱动配合,外板21另一端设置在盖板1的端部下方,上侧与盖板1抵压配合,按压盖板1上侧的操作面的任意点,可通过至少一组传动杆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外板21的设置在盖板1端部下方的一端宽度(即外板第二端211的宽度)≥1/2盖板1宽度。
优选的,所述盖板1下侧设置矩形的盖板装配槽10,外板21的与盖板1配合的一端宽度与盖板装配槽10相匹配。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内板20的位于盖板1中心下方的一端宽度(即内板第一端200的宽度)≥1/2盖板1宽度。
操作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时,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1)按压盖板1左端的操作面,通过左侧的传动板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
(2)按压盖板1右端的操作面,通过右侧的传动板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是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
(2)按压盖板1中部的操作面,则直接通过内板20的位于盖板 1中心下方的一端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种情况是在理想状况下的动作原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通过盖板1与传动组件2之间的多个受力点的配合,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自复位开关的各组成部件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2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传动板组,传动板组包括配合使用的内板20和外板21,内板20和外板21均转动安装在压板3 上,内板20和外板21配合组成的传动板组成V字形结构,V字形结构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开关自复位机构的固定件6抵压配合,另一端端与盖板1抵压配合。
所述内板20为T字形结构,包括设置在盖板1中心下方的内板第一端200以及与外板21驱动配合的内板第二端201,内板第二端 201搭接在外板21的外板第一端210上方与其驱动配合,内板第一端200的宽度W3>内板第二端201的宽度W4,内板20中部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端与压板3的第一轴座31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内板第一端200宽度W3≥1/2盖板1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与内板20为一体式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内板20中部两端的内板端轴202,内板端轴202与压板3的第一轴座31转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还包括设置在内板20中部的内板中部轴204,内板中部轴204与内板端轴202同轴设置,内板中部轴204两侧设置第一避让开口203,内板中部轴204与压板3的第三轴座33转动配合。
作为内板2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板20和第一转轴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内板20中部设置与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轴孔。
所述外板21为T字形结构,包括与外板20的内板第二端201驱动配合的外板第一端210以及设置在盖板1端部下方与盖板1抵压配合的外板第二端211,外板第二端211宽度W1>外板第一端210宽度 W2,外板21中部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两端与压板3的第二轴座 30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外板第二端211宽度W1≥1/2盖板1宽度,外板第二端211宽度略微小于盖板1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外板第二端211 宽度W1与盖板1的盖板装配槽宽度相匹配,以使得按压盖板1两端的操作面的任意点,均可以驱动外板21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与外板21为一体式结构,包括设置外板 21中部两端的外板端轴212,外板端轴212与压板3的第二轴座30 转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还包括设置在外板21中部的外板中部轴214,外板中部轴214两侧设置第二避让开口213,外板中部轴214与压板3的第四轴座32转动配合。
作为外板2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板21与第二转轴为分体结构,外板21中部设置与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二轴孔。
本实用新型的的传动板组的动作过程为:所述盖板1下压外板第二端211,使外板21转动,外板第二端211下移,外板第一端210 上移,外板第一端210驱动内板第二端201上移,使内板20转动,使内板第一端200下移,下压开关自复位机构的固定件6,使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压板3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所述压板3为基本矩形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其左右两端的与外板21的第二转轴配合的两组第二轴座30,以及设置在两组第二轴座30之间的与内板20的第一转轴配合的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一轴座31;每组所述第二轴座30的个数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一轴座31的个数为两个,第二轴座30和第一轴座31中部均设置转轴装配槽,转轴装配槽上端开口,可使外板21的第二转轴、内板20的第一转轴从上而下分别与第二轴座30、第一轴座31装配在一起,便于装配和拆卸。
优选的,如图3所示,同一组的第二轴座30之间还设有第四轴座32,如图4所示,第四轴座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四轴座左挡筋322 和第四轴座右挡筋321,第四轴座左挡筋322和第四轴座右挡筋323 之间设有用于装配第二转轴的外板中部轴214第四轴座间隙323。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四轴座左挡筋322上端设置凸向第四轴座右挡筋321的第四轴座左挡筋凸台3220,第四轴座右挡筋321 上端设置凸向第四轴座左挡筋322的第四轴座右挡筋凸台3210,第四轴座左挡筋凸台3220和第四轴座右挡筋凸台3210配合,可以防止外板中部轴214从第四轴座间隙323中脱出,保证了第二转轴装配的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3所示,同一组的第一轴座31之间还设有第三轴座33,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轴座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轴座左挡筋332和第三轴座右挡筋331,第三轴座左挡筋332和第三轴座右挡筋331之间设有用于装配第一转轴的内板中部轴204的第三轴座间隙333。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轴座左挡筋332上端设置凸向第三轴座右挡筋331的第三轴座左挡筋凸台3320,第三轴座右挡筋331 上端设置凸向第三轴座左挡筋332的第三轴座右挡筋凸台3310,第三轴座左挡筋凸台3320和第三轴座右挡筋凸台3310配合,可以防止第一传动杆20转动时,使内板中部轴204从第三轴座间隙333中脱出,保证了第一转轴装配的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压板3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轴座30和第四轴座32之间的与外板21配合的支撑筋34,如图6所示,支撑筋34包括设置在其左侧与外板21配合的支撑斜面340、设置在支撑斜面340顶端的支撑台341以及设置在支撑台341左侧的避让槽342。装配时,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斜面340与外板21的下侧面配合,支撑台341支撑第二转轴,有利于第二转轴的稳定定位,避免频繁下压外板21的外板第二端211,第二转轴导致第二轴座30过度磨损。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开关自复位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包括固定件6、滑块7、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
所述滑块7设置在固定件6内部,固定件6和滑块7均设置中央孔,中央孔的径向两端各设置一个限位凸台,第一弹簧一端同时套住固定件6和滑块7其中一端的限位凸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同时套住固定件6和滑块7另一端的限位凸台,第一弹簧随固定件6和滑块受压而被压缩,传递压力,当按压的力消除后,第一弹簧舒张并带动滑块7复位。其中,所述限位凸台的结构、形状和位置不受限制,只要能使第一弹簧同时套住固定件6、滑块7,并使滑块7与固定件6之间能相对运动即可;所述固定件6通过第三弹簧与开关基座4弹性相连,下压固定件6,第三弹簧被压缩,撤去压力,第三弹簧舒张并带动固定件6和滑块7复位。
如图8所示,所述滑块7下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突出部E和第二突出部F,第一突出部E和第二突出部F均为楔形结构,二者之间设有滑块底面I。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还包括与开关自复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开关钮子8,设置在开关钮子8中部的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与开关钮子弹性相连的拨动板9、与拨动板9驱动相连的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配合使用的静触头。
如图8所示,所述开关钮子8位T字形结构,其上端两侧分别设置第三突出部G和第四突出部H,分别与滑块7的第一突出部E、第二突出部F配合使用,第三突出部G和第四突出部H均为楔形结构,开关钮子8下部设置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弹簧槽中下端与拨动板9相连,动触头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动触头驱动座,动触头驱动座中部设置与拨动板9配合的第二V型槽,拨动板9下端插装在第二V型槽中。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如下: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开关钮子 8上部摆向右边,下部摆向左边,拨动板9的上端摆向左边。
按压盖板1上侧的操作面任意点,通过传动组件使开关自复位机构的固定件6下移,滑块7的第一突出部E与开关钮子8的第三突出部G接触,此时,滑块7的第一突出部E给予开关钮子8的压力尚不足以使其动作,滑块7沿第三突出部G的斜面向左下方移动,直至滑块7的滑块底面E与开关钮子8的第三突出部G接触,并给于第三突出部G足够的压力,使开关钮子8动作,开关钮子8的上端摆向左边,下端摆向右边,开关钮子8驱动拨动板9的上端向右摆动,带动动触头驱动座向右移动,使动触头向右移动与静触头分离,自复位开关断开,撤去对盖板1的压力,盖板1、开关自复位机构的固定件6在第三弹簧的推动下复位,本实用新型的自复位开关完成一次动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盖板(1)、传动组件(2)、压板(3)、开关基座(4)和开关自复位机构;
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设置在压板(3)中部;所述传动组件(2)设置在盖板(1)和压板(3)之间,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传动板组,每组传动板组均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的内板(20)和外板(21),内板(20)一端设置在盖板(1)中心下方,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开关自复位机构抵压配合,另一端与外板(21)的一端驱动配合,外板(21)另一端设置在盖板(1)端部下方,与盖板(1)抵压配合;按压盖板(1)的操作面任意点,可通过至少一组传动板组驱动开关自复位机构动作,使自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1)下侧设置矩形的盖板装配槽,外板(21)的设置在盖板(1)端部下方的一端宽度与盖板装配槽宽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20)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内板第一端(200)、设置在内板(20)另一端的内板第二端(201)以及设置在内板(20)中部的第一转轴,内板(20)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所述外板(21)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外板第一端(210)、设置在外板(21)另一端的外板第二端(211)以及设置在外板(21)中部的第二转轴,外板(21)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
所述内板第一端(200)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开关自复位机构抵压配合,内板第二端(201)搭接在外板第一端(210)上与其驱动配合,外板第二端(211)与盖板(1)抵压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与内板(2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转轴包括分别设置在内板(20)的中部两端的两个内板端轴(202),内板(20)通过内板端轴(202)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
所述第二转轴与外板(2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转轴包括分别设置在外板(21)的中部两端的两个外板端轴(212),外板(21)通过外板端轴(212)转动安装在压板(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还包括设置在内板(20)中部与内板端轴(202)同轴的内板中部轴(204),内板中部轴(204)与压板(3)转动相连;
所述第二转轴还包括设置在外板(21)中部与外板端轴(212)同轴的外板中部轴(214),外板中部轴(214)与压板(3)转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3)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两组第二轴座(30)以及设置在两组第二轴座(30)之间的两组第一轴座(31);
所述第二轴座(30)与外板(21)的第二转轴转动配合,第一轴座(31)与内板(20)的第一转轴转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每组第二轴座(30)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二轴座(30)分别与第二转轴的两个外板端轴(212)转动配合,每组第一轴座(3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一轴座(31)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个内板端轴(202)转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3)还包括设置在同一组的两个第二轴座(30)之间的与第二转轴的外板中部轴(214)转动配合的第四轴座(32),以及设置在同一组的两个第一轴座(31)之间的与第一转轴的内板中部轴(204)转动配合的第三轴座(3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3)还包括同一组的两个第二轴座(30)之间的与外板(21)配合的支撑筋(34),支撑筋(34)包括与外板(21)配合的支撑斜面(340)、设置在支撑斜面(340)顶端用于支撑第二转轴的支撑台(341)以及设置在支撑台(341)一侧的避让槽(3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包括固定件(6)、设置在固定件(6)中部的滑块(7)以及第一弹簧,固定件(6)下端通过第三弹簧与开关基座(4)弹性相连,固定件(6)和滑块(7)均设置中央孔,中央孔的径向两端各设置一个限位凸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同时套住固定件(6)、滑块(7)两端的限位凸台,第一弹簧随着固定件(6)和滑块(7)受到按压而被压缩,传递压力,使复位开关闭合或断开,当按压的力消失后,第一弹簧舒张,推动滑块(7)复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开关自复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开关钮子(8)、设置在开关钮子(8)中部的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与开关钮子(8)弹性相连的拨动板(9),与拨动板(9)驱动相连的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配合使用的静触头;
所述开关钮子(8)中部设置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弹簧槽中,下端与拨动板(9)相连;所述动触头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动触头驱动座,动触头驱动座中部设置与拨动板(9)配合的第二V型槽,拨动板(9)下端插装在第二V型槽中;所述开关自复位机构驱动开关钮子(8)的下端左右摆动,通过拨动板(9)、动触头驱动座使动触头左右移动,实现自复位开关的闭合/断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下端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突出部(E)和第二突出部(F),第一突出部(E)和第二突出部(F)均为楔形结构,第一突出部(E)和第二突出部(F)之间设有滑块底面(I);
所述开关钮子(8)为T字形结构,其上端两侧分别设置第三突出部(G)、第四突出部(H),第三突出部(G)和第四突出部(H)均为楔形结构,分别与第一突出部(E)、第二突出部(F)配合使用;
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关钮子上端摆向左边,下端摆向右边,拨动板(9)上端摆向右边,自复位开关闭合;按压盖板(1),通过传动组件使开关自复位机构下移,滑块(7)的第一突出部(E)与开关钮子(8)的第三突出部(G)接触并沿第三突出部(G)的斜面向左下方移动,至滑块(7)的滑块底面(I)与开关钮子(8)的第三突出部(G)接触并触发开关钮子(8)动作,使开关钮子(8)上端摆向左边、下端摆向右边,拨动板(9)上端摆向右边,通过动触头驱动座驱动动触头向左侧移动,使自复位开关断开。
CN201721867621.5U 2017-12-27 2017-12-27 自复位开关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834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7621.5U CN207834154U (zh) 2017-12-27 2017-12-27 自复位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7621.5U CN207834154U (zh) 2017-12-27 2017-12-27 自复位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4154U true CN207834154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9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7621.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834154U (zh) 2017-12-27 2017-12-27 自复位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4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9249B (zh) 一种组装手机屏幕和壳体的夹具
CN106976042B (zh) 一种电动订书机
CN207834154U (zh) 自复位开关
CN204834436U (zh) 一种键盘开关底座与键帽的配合结构
CN206076139U (zh) 一种开关
CN207731825U (zh) 自复位开关
CN108039299A (zh) 自复位开关
CN206602052U (zh) 一种防水型自复式按钮开关
CN207925326U (zh) 一种硅胶旋转按钮开关结构
CN102737880B (zh)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CN207183101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
CN207705082U (zh) 双稳态操作机构及旋转式隔离开关
CN209690948U (zh) 收发卡装置
CN204069571U (zh) 遥控器
CN209728004U (zh) 起拔器及显示模组测试系统
CN207107016U (zh) 屏背泡棉贴合装置和屏幕贴膜装置
CN202695224U (zh)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CN208236300U (zh) 一种能够完全打开的纱窗
CN206505857U (zh) 自复位墙壁开关
CN206441656U (zh) 带手柄的沙发操纵装置
CN207012123U (zh) 一种搅拌机
CN207852502U (zh) 一种防止出门忘记关灯的关门关灯装置
CN110931294A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马达开关
CN204303643U (zh) 一种电力开关
CN204144109U (zh) 一种新型按钮面板装置及平板式按钮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