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7968U - 污水脱氮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脱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7968U
CN207827968U CN201820021056.9U CN201820021056U CN207827968U CN 207827968 U CN207827968 U CN 207827968U CN 201820021056 U CN201820021056 U CN 201820021056U CN 207827968 U CN207827968 U CN 207827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level
sewage
anoxic
denit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210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薇
袁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210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7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7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79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脱氮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二次沉淀处理的生物脱氮装置存在处理污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好氧硝化池和缺氧反硝化池,其中:缺氧反硝化池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每个缺氧反硝化池均与好氧硝化池通过设置有开关阀的管道相连通,开关阀能改变其所在管道的开关状态;通过改变开关阀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缺氧反硝化池处于进水状态;每个缺氧反硝化池上设置有流水口和排泥口,在缺氧反硝化池内完成反硝化反应的污水沉淀后静置出的清水能从流水口排出缺氧反硝化池内、静置出的污泥能从排泥口排出缺氧反硝化池内。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污水脱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脱氮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的过程。一般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脱氮法两种。物理化学法脱氮包括折点氧化法、空气气提或蒸汽汽提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生物脱氮法包括硝化-反硝化方法。实践中多采用硝化一反硝化方法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即先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硝化细菌将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硝化阶段),然后在缺氧条件,利用污水中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及其他最终气体产物并释放到大气中。
现有的生物脱氮装置,在进行硝化一反硝化方法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前需要对污水进行一次沉淀处理;经过缺氧反硝化池脱氮后的污水需要经过二次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处理,二次沉淀过程需要沉淀时间且在二次沉淀的过程中脱氮后的污水不能继续向二次沉淀池能通入脱氮后的水,这样将会增长了污水脱氮的时间,降低了处理污水脱氮的效率。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具有二次沉淀处理的生物脱氮装置存在处理污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脱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二次沉淀处理的生物脱氮装置存在处理污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脱氮装置,包括好氧硝化池和缺氧反硝化池,其中:
所述缺氧反硝化池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均与所述好氧硝化池通过设置有开关阀的管道相连通,所述开关阀能改变其所在管道的开关状态;通过改变所述开关阀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处于进水状态;每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上设置有流水口和排泥口,在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内完成反硝化反应的污水沉淀后静置出的清水能从所述流水口排出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内、静置出的污泥能从所述排泥口排出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内;所述流水口和排泥口均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改变所述控制阀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处于放水、排泥状态,其中一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处于进水状态,至少另一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处于沉淀状态。
优选地,所述缺氧反硝化池与所述好氧硝化池的连通位置沿所述好氧硝化池的垂直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好氧硝化池上。
优选地,所述好氧硝化池和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内均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所述好氧硝化池和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内的污水量。
优选地,所述污水脱氮装置还包括二级除氮装置,所述二级除氮装置与所述缺氧反硝化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二级除氮装置包括二级好氧硝化池和二级缺氧反硝化池;每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均与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通过设置有二级开关阀的管道相连通,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与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设置有第二曝气器;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内设置有第二污水搅拌装置;所述缺氧反硝化池连设置有用以检测污水中氮含量的二级含氮检测装置,所述二级含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曝气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的个数至少两个;每个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均与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通过设置有三级开关阀的管道相连通,所述三级开关阀能改变其所在管道的开关状态;通过改变所述三级开关阀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处于进水状态;每个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上设置有二级流水口和二级排泥口,在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内完成反硝化反应的污水沉淀后静置出的清水能从所述二级流水口排出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内、静置出的污泥能从所述二级排泥口排出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内。
优选地,所述好氧硝化池的上端面设置有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
优选地,所述好氧硝化池内设置有第一曝气器;所述缺氧反硝化池内设置有第一污水搅拌装置。
优选地,所述污水脱氮装置还包括用以检测污水中氮含量的含氮检测装置,所述含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曝气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脱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二次沉淀处理的生物脱氮装置存在处理污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缺氧反硝化池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始终有一个缺氧反硝化池处于进水状态,至少另一个缺氧反硝化池处于沉淀状态,提高了处理污水脱氮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污水脱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污水脱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好氧硝化池;11-第一曝气器;2-缺氧反硝化池;21-流水口;22-排泥口;23-第一污水搅拌装置;3-开关阀;4-二级好氧硝化池;41-第二曝气器;42-第二污水搅拌装置;5-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1-二级流水口;52-二级排泥口;6-二级开关阀;7-三级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脱氮装置,包括好氧硝化池1和缺氧反硝化池2,其中:缺氧反硝化池2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每个缺氧反硝化池2均与好氧硝化池1通过设置有开关阀3的管道相连通,开关阀3能改变其所在管道的开关状态;通过改变开关阀3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进水状态;每个缺氧反硝化池2上设置有流水口21和排泥口22,在缺氧反硝化池2内完成反硝化反应的污水沉淀后静置出的清水能从流水口21排出缺氧反硝化池2内、静置出的污泥能从排泥口22排出缺氧反硝化池2内;流水口21和排泥口22均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改变控制阀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放水、排泥状态,其中一个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进水状态,至少另一个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沉淀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脱氮装置,始终有一个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进水状态,即始终有污水流入好氧硝化池1,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二次沉淀处理的生物脱氮装置存在处理污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现在的生物脱氮装置进行二次沉淀过程需要沉淀时间且在二次沉淀的过程中脱氮后的污水不能继续向二次沉淀池能通入脱氮后的水,本实用新型缺氧反硝化池2兼具有二次沉淀的功能,始终有一个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进水状态,提高了处理污水脱氮的效率。
例如,参见图2,当缺氧反硝化池2的个数为两个时,处于打开状态的开关阀3对应的缺氧反硝化池2有进行硝化反应的污水流入,至到污水量达到该缺氧反硝化池2的预定值,关闭开关阀3,使得该缺氧反硝化池2的污水进行反硝化反应一段时间后进行沉淀处理;此时,打开另一个开关阀3,与该开关阀3对应的缺氧反硝化池2有进行硝化反应的污水流入,在该缺氧反硝化池2内的污水量达到预设值时,关闭开关阀3,同时上一个缺氧反硝化池2已完成沉淀并将将污泥和清水分别从排泥口22和流水口21排出缺氧反硝化池2内,此时,打开该开关阀3,依次轮流打开开关阀3,进行脱氮处理。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缺氧反硝化池2与好氧硝化池1的连通位置沿好氧硝化池1的垂直方向均匀分布在好氧硝化池1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好氧硝化池1和缺氧反硝化池2内均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水位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好氧硝化池1和缺氧反硝化池2内的污水量,水位检测装可以与开关阀3通过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缺氧反硝化池2内的污水达到预设值时,开关阀3关闭;当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好氧硝化池1内的污水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向好氧硝化池1内通入污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污水脱氮装置还包括二级除氮装置,二级除氮装置与缺氧反硝化池2连通,二级除氮装置用以对污水进行二次硝化-反硝化处理;二级除氮装置包括二级好氧硝化池4和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每个缺氧反硝化池2均与二级好氧硝化池4通过设置有二级开关阀6的管道相连通,二级好氧硝化池4与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连通;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的个数至少两个;每个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均与二级好氧硝化池4通过设置有三级开关阀7的管道相连通,三级开关阀7能改变其所在管道的开关状态;通过改变三级开关阀7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处于进水状态;每个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上设置有二级流水口51和二级排泥口52,在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完成反硝化反应的污水沉淀后静置出的清水能从二级流水口51排出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静置出的污泥能从二级排泥口52排出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
参见图2,当缺氧反硝化池2和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的个数分别为两个时,当缺氧反硝化池2进行完反硝化反应后,打开二级开关阀6,将缺氧反硝化池2内的污水排入二级好氧硝化池4内进行硝化反应处理,二级好氧硝化池4内交替有缺氧反硝化池2内的污水流入,二级好氧硝化池4内的污水交替排入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完成二次硝化-反硝化处理以及二次沉淀处理时,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二级好氧硝化池4设置有第二曝气器41,第二曝气器41用以向二级好氧硝化池4内通入氧气;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设置有第二污水搅拌装置53,第二污水搅拌装置53用以加速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的反硝化反应,当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进行沉淀时,关闭第二污水搅拌装置53;缺氧反硝化池2内设置有用以检测污水中氮含量的二级含氮检测装置,二级含氮检测装置与第二曝气器41电连接,根据二级含氮检测装置来设定通入二级好氧硝化池4的氧气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好氧硝化池1的上端面设置有二级好氧硝化池4,减小占地空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好氧硝化池1内设置有第一曝气器11,第一曝气器11用以向二级好氧硝化池4内通入氧气;缺氧反硝化池2内设置有第一污水搅拌装置23,第一污水搅拌装置23用以加速缺氧反硝化池2的反硝化反应,当缺氧反硝化池2内的污水进行沉淀时,关闭第一污水搅拌装置23。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污水脱氮装置还包括用以检测污水中氮含量的含氮检测装置,含氮检测装置与第一曝气器11电连接,根据含氮检测装置来设定通入好氧硝化池1的氧气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脱氮装置,始终有一个缺氧反硝化池处于进水状态,至少另一个缺氧反硝化池处于沉淀状态,提高了处理污水脱氮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硝化池(1)和缺氧反硝化池(2),其中:
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均与所述好氧硝化池(1)通过设置有开关阀(3)的管道相连通,所述开关阀(3)能改变其所在管道的开关状态;通过改变所述开关阀(3)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进水状态;每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上设置有流水口(21)和排泥口(22),在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内完成反硝化反应的污水沉淀后静置出的清水能从所述流水口(21)排出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内、静置出的污泥能从所述排泥口(22)排出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内;所述流水口(21)和排泥口(22)均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改变所述控制阀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放水、排泥状态,其中一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进水状态,至少另一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处于沉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与所述好氧硝化池(1)的连通位置沿所述好氧硝化池(1)的垂直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好氧硝化池(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硝化池(1)和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内均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所述好氧硝化池(1)和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内的污水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脱氮装置还包括二级除氮装置,所述二级除氮装置与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除氮装置包括二级好氧硝化池(4)和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每个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均与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4)通过设置有二级开关阀(6)的管道相连通,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4)与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4)设置有第二曝气器(41);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设置有第二污水搅拌装置(53);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连设置有用以检测污水中氮含量的二级含氮检测装置,所述二级含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曝气器(41)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的个数至少两个;每个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均与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4)通过设置有三级开关阀(7)的管道相连通,所述三级开关阀(7)能改变其所在管道的开关状态;通过改变所述三级开关阀(7)的开关状态能轮流使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处于进水状态;每个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上设置有二级流水口(51)和二级排泥口(52),在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完成反硝化反应的污水沉淀后静置出的清水能从所述二级流水口(51)排出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静置出的污泥能从所述二级排泥口(52)排出所述二级缺氧反硝化池(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硝化池(1)的上端面设置有所述二级好氧硝化池(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硝化池(1)内设置有第一曝气器(11);所述缺氧反硝化池(2)内设置有第一污水搅拌装置(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脱氮装置还包括用以检测污水中氮含量的含氮检测装置,所述含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曝气器(11)电连接。
CN201820021056.9U 2018-01-05 2018-01-05 污水脱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7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1056.9U CN207827968U (zh) 2018-01-05 2018-01-05 污水脱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1056.9U CN207827968U (zh) 2018-01-05 2018-01-05 污水脱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7968U true CN207827968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1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2105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7968U (zh) 2018-01-05 2018-01-05 污水脱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79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790A (zh) * 2020-07-28 2020-10-30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体化生物脱氮装置及应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790A (zh) * 2020-07-28 2020-10-30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体化生物脱氮装置及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4092B (zh) 一种生物脱氮装置
US20200147621A1 (en) Composite ozone flotation integrated device
CN104355478A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CN103395948B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6630498B (zh) 一体化村镇污水处理设备
CN207827968U (zh) 污水脱氮装置
CN106865905A (zh) 一种可满足直接排入地表ⅱ类ⅲ类水体标准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6892516A (zh) 一种不锈钢生产废水的过滤中和方法、以及中和塔
CN208008547U (zh) 一种aao工艺可调容积圆柱形污水处理设备
CN20419357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107827312A (zh) 一种低污染进水情况下的序批式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3392987U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KR100844503B1 (ko) 하수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57322B (zh) 一种可移动的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备
CN105712579B (zh) 一种海上平台高盐生活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CN110818142B (zh) 改进型混凝沉淀除磷处理设备的处理工艺
CN106698868B (zh) 一种间断除磷的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减量化间歇运行方法
CN20823471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系统
CN20779299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6529384U (zh) 一种释放内碳源减少剩余污泥排放的装置
CN207792980U (zh) 一种生活污水专用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7699342U (zh) 一种养殖污水回流处理系统
CN207031196U (zh) 一种实现高浓度活性污泥法的生化处理装置
CN206624748U (zh) 一种间断除磷的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减量化间歇运行装置
CN105906172B (zh) 一体化生物磁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0

Address after: Room 105, Metallurgy Research Institute, 167 Yuejin Road, Chang'an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050011

Patentee after: Hebei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51 No.112, Yuhua West Road, Qiaoxi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o Yuwei

Patentee before: Yuan Wenmi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