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7474U - 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7474U
CN207827474U CN201820045545.8U CN201820045545U CN207827474U CN 207827474 U CN207827474 U CN 207827474U CN 201820045545 U CN201820045545 U CN 201820045545U CN 207827474 U CN207827474 U CN 207827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ing rest
clump weight
shaft
lug
holding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55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耀宽
吴鹏辉
刘志峰
张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y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y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y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y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455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7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7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74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包括收卷料筒,所述收卷料筒的两侧设置由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的一端相对于收卷料筒的一侧通过旋转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侧相对于收卷料筒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压料板,所述旋转支架的内侧相对于转轴的顶端设置有配重块安装轴,所述配重块安装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配重块;该机构可围绕转轴随着收卷卷径的增加做一定角度的调整,其机构的主要动力源来自于该机构中的配重块的自身质量以及低摩擦气缸加精密调压阀;旋转支架可满足配重块的位置可调;从而利用力矩不平衡原理,可将极耳压辊与压料板一侧调至与收料卷筒相切位置,从而满足很小的作用力即可压稳极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极耳收卷压辊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新型能源化、自动化设备日益剧增。由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的不断改善与完善,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也不断的推陈出新,相关设备的自动化、高精度化、高标准化的需求也越来高。模切是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中一个关键工艺。目前,传统的模切机或者高精度模切机系列机型,对于收卷极片(极耳为极片切出来的耳朵形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模切机运作中,经过五金模切,极片牵引等后续结构到达收卷结构。
现有的压辊结构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市场中仅出现由单一滚轮组成的过辊时的压极耳装置。这种结构相对于直径(直径不变,范围50~120MM)较小的过辊上运作是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收卷结构中,随着收卷极片的长度增加,其卷径可变范围最大时可能是收卷卷筒直径的数倍。而且当收卷极片在收卷卷筒上不断做缠绕状收卷时,极片收卷为满足收卷的整齐性,以及为下一道锂电池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需要外加一定(恒定)的张力来保证收卷极耳不发生翻折、应力拉断、褶皱等现象从而增加维修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中仅出现由单一滚轮组成的过辊时的压极耳装置。这种结构相对于直径(直径不变,范围50~120MM)较小的过辊上运作是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收卷结构中,随着收卷极片的长度增加,其卷径可变范围最大时可能是收卷卷筒直径的数倍。而且当收卷极片在收卷卷筒上不断做缠绕状收卷时,极片收卷为满足收卷的整齐性,以及为下一道锂电池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需要外加一定的张力来保证收卷极耳不发生翻折、应力拉断、褶皱等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包括收卷料筒,所述收卷料筒的两侧设置由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的一端相对于收卷料筒的一侧通过旋转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侧相对于收卷料筒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与旋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压料板连接块,所述压料板的一侧相对于旋转支架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极耳压辊,所述极耳压辊与旋转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极耳辊轴,所述旋转支架的内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旋转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座,所述转轴与旋转支架通过贯穿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旋转支架的一端相对于极耳压辊的顶端设置有压盖,所述转轴贯穿旋转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抱紧块,所述抱紧块的端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抱紧块与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接头,所述抱紧块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旋转支架的内侧相对于转轴的顶端设置有配重块安装轴,所述配重块安装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块和第一配重块与通过贯穿与配重块安装轴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安装轴与旋转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轴座。
优选的,所述压料板的长度与收卷料筒的直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压料板的厚度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极耳压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极耳压辊等距离的安装在压料板的一侧相对于旋转支架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两个极耳压辊之间的间距为五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可围绕转轴随着收卷卷径的增加做一定角度的调整,其机构的主要动力源来自于该机构中的配重块的自身质量以及低摩擦气缸加精密调压阀。旋转支架可满足配重块的位置可调。从而利用力矩不平衡原理,可将极耳压辊与压料板一侧调至与收料卷筒相切位置,从而满足很小的作用力即可压稳极片。在压辊和压料板的直接作用下,保证模切工艺的相对尺寸精度、产品极片、料卷收料的表面质量,防止了因加工损坏而造成的维修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调轴座、2-第一配重块、3-配重块安装轴、4-第二配重块、5-旋转支架、6-转轴、7-轴座、8-接头、9-气缸、10-固定座、11-抱紧块、12-旋转轴、13-压料板连接块、14-压料板、15-收卷料筒、16-极耳辊轴、17-极耳压辊、18-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包括收卷料筒15,收卷料筒15的两侧设置由旋转支架5,旋转支架5的一端相对于收卷料筒15的一侧通过旋转固定设置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的一侧相对于收卷料筒1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压料板14,压料板14与旋转轴12的连接处设置有压料板连接块13,压料板14的一侧相对于旋转支架5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极耳压辊17,极耳压辊17与旋转支架5的连接处设置有极耳辊轴16,旋转支架5的内侧设置有转轴6,转轴6与旋转支架5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座7,转轴6与旋转支架5通过贯穿连接,转轴6贯穿旋转支架5的一端相对于极耳压辊17的顶端设置有压盖18,转轴6贯穿旋转支架5的另一端设置有抱紧块11,抱紧块11的端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0,抱紧块11与转轴6的连接处设置有接头8,抱紧块1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气缸9,旋转支架5的内侧相对于转轴6的顶端设置有配重块安装轴3,配重块安装轴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配重块4,第二配重块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重块2,第二配重块4和第一配重块2与通过贯穿与配重块安装轴3固定连接,配重块安装轴3与旋转支架5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轴座1。
为了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压料板14的长度与收卷料筒15的直径长度相等。
为了便于安装和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压料板14的厚度为两厘米。
为了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极耳压辊17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极耳压辊17等距离的安装在压料板14的一侧相对于旋转支架5的内侧。
为了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极耳压辊17之间的间距为五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机器正常收卷运转收卷过程中,通过可调轴座1和旋转支架5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节第一配重块2和第二配重块4支撑点组成的力矩大小,完成收卷料筒15,压料板14和极耳压辊17对于极片的压力调整。压料板14和极耳压辊17随动状态共同作用于极耳表面,压料板14压住极片中极耳一侧处,两个极耳压辊17分别处于收卷滚筒的左右两侧的切线处,作用于极片表面。压料板14的角度调节可通过12 旋转轴完成;极耳压辊17和其他小零件轴承、卡簧以及极耳辊轴16共同组成极耳压辊压料结构,以满足滚动摩擦既可以压紧极片,同时又可以通过时减小摩擦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包括收卷料筒(15),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料筒(15)的两侧设置由旋转支架(5),所述旋转支架(5)的一端相对于收卷料筒(15)的一侧通过旋转固定设置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一侧相对于收卷料筒(1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压料板(14),所述压料板(14)与旋转轴(12)的连接处设置有压料板连接块(13),所述压料板(14)的一侧相对于旋转支架(5)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极耳压辊(17),所述极耳压辊(17)与旋转支架(5)的连接处设置有极耳辊轴(16),所述旋转支架(5)的内侧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与旋转支架(5)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座(7),所述转轴(6)与旋转支架(5)通过贯穿连接,所述转轴(6)贯穿旋转支架(5)的一端相对于极耳压辊(17)的顶端设置有压盖(18),所述转轴(6)贯穿旋转支架(5)的另一端设置有抱紧块(11),所述抱紧块(11)的端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0),所述抱紧块(11)与转轴(6)的连接处设置有接头(8),所述抱紧块(1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气缸(9),所述旋转支架(5)的内侧相对于转轴(6)的顶端设置有配重块安装轴(3),所述配重块安装轴(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配重块(4),所述第二配重块(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重块(2),所述第二配重块(4)和第一配重块(2)与通过贯穿与配重块安装轴(3)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安装轴(3)与旋转支架(5)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轴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14)的长度与收卷料筒(15)的直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14)的厚度为两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压辊(17)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极耳压辊(17)等距离的安装在压料板(14)的一侧相对于旋转支架(5)的内侧。
CN201820045545.8U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7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5545.8U CN207827474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5545.8U CN207827474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7474U true CN207827474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554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7474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7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7038U (zh) 一种恒压力高效卷布机
CN207827474U (zh) 一种新型极耳收卷压辊结构
CN206126432U (zh) 卷绕机的机尾收卷机构
CN108461826B (zh) 一种恒速卷绕卷针组合机构
CN210393085U (zh) 用于锂电池正负极基材放收料的停机换卷式圆压圆模切机
CN107039630B (zh) 极耳抚平随动机构及锂电池卷绕机
CN201228170Y (zh) 气动阻尼开料机构
CN206225458U (zh) 极片收卷裁切装置
CN208612899U (zh) 挤压涂布机涂布辊压带装置
CN210706104U (zh) 一种贴片滚压成型包胶机
CN202848719U (zh) 料带的展平机构
CN208944242U (zh) 一种磨辊密封装置
CN208098973U (zh) 一种水箱卷圆用电动铁皮卷圆机
CN208164290U (zh) 用于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加工的缠绕辊装置
CN202162204U (zh) 高硬度电池极片的双机连轧生产系统
CN206911937U (zh) 一种金属丝碾压装置
CN209675398U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高精度辊压机
CN206382361U (zh) 一种超精密薄板矫正机
CN209597912U (zh) 一种极片碾压装置
CN108642951A (zh) 一种纸浆压平成型装置
CN204508351U (zh) 一种壁纸分卷机上的压紧传送装置
CN201043024Y (zh) 卷膜搭接机构
CN214516764U (zh) 一种冷轧机带材传送速度测量装置
CN203842921U (zh) 电池极片钢带式轧辊机
CN216624377U (zh) 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卷绕机用卷绕头转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