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8605U - 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8605U
CN207818605U CN201721733608.0U CN201721733608U CN207818605U CN 207818605 U CN207818605 U CN 207818605U CN 201721733608 U CN201721733608 U CN 201721733608U CN 207818605 U CN207818605 U CN 207818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oup
metal layer
etched channels
are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336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序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an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an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an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an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336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8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8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86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主要包括N型GaN层、发光层、P型GaN层、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二绝缘层、N区焊盘层、P区焊盘层。通本第二组刻蚀通道,第二金属层连接N型GaN层。通过第四组刻蚀通道,P区焊盘层连接第一金属层。本实用新型采用通孔式电极结构,充分利用电流四周扩散的特点,提高了发光层的有效发光面积。通过第二金属层的设置,可实现n电极在整个芯片范围均匀分布,电流扩展性提升,LED芯片的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芯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光二极管(LED)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节能、环保、寿命长和体积小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指示、显示、背光源和普通照明等领域。传统LED一般采用水平结构,也称为正装结构。基于正装结构LED,有很多提升光提取效率的方法,如表面粗化、ITO图形阵列化和反射镜等。但正装结构LED存在电极吸光和衬底散热困难等难以解决的弊端,因而倒装结构LED在大功率LED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
倒装技术将水平结构LED芯片进行倒置,p型电极一般采用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薄膜,从而使光从衬底出射,既增加了光子出射到空气中的几率,又避免了电极对光的吸收。另一方面,倒装技术利用共晶焊将电极与封装的Si基板直接接触,大大降低了热阻,极大地提升了芯片的散热性能。由于正装结构和倒装结构LED的p电极和n电极处于LED同侧,电流需横向传输,都存在电流扩展不均匀而导致的电流拥挤现象,从而导致LED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包括N型GaN层、发光层、P型GaN层、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二绝缘层、N区焊盘层、P区焊盘层、第一组刻蚀通道、第二组刻蚀通道、第三组刻蚀通道、第四组刻蚀通道、第五组刻蚀通道。
N型GaN层上为发光层,发光层上为P型GaN层,P型GaN层上为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上为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上为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上为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上为N区焊盘层和P区焊盘层,且N区焊盘层和P区焊盘层互不接触。
第一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一金属层、P型GaN层和发光层,进入N型GaN层内部;第一绝缘层填充第一组刻蚀通道,到达N型GaN层;第二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一绝缘层、P型GaN层、发光层和第一金属层,进入N型GaN层内部,且与第一组刻蚀通道同心,但直径较小;第二金属层填充第二组刻蚀通道,到达N型GaN层。再次刻蚀填充有第一绝缘层的第一组刻蚀通道,形成外圈具有第一绝缘层的第二组刻蚀通道,这样使得当第二金属层填充第二组刻蚀通道时,不与P型GaN层、发光层和第一金属层导通。
第三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二金属层和第一绝缘层,进入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填充第三组刻蚀通道,进入第一金属层;第四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二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一绝缘层,进入第一金属层,且与第三组刻蚀通道同心,但直径较小;P区焊盘层填充第四组刻蚀通道,到达第一金属层。再次刻蚀填充有第二绝缘层的第三组刻蚀通道,形成外圈具有第二绝缘层的第四组刻蚀通道,这样使得当P区焊盘层填充第四组刻蚀通道时,不与第二金属层导通。
第五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二绝缘层,到达第二金属层;所述N区焊盘层填充第五组刻蚀通道,到达第二金属层。
优选的,第一金属层为Ni/Ag金属层沉积层。
优选的,N区焊盘层和P区焊盘层分别占据芯片上表面一半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通孔式电极结构,能充分利用电流四周扩散的特点,提高了发光层的有效发光面积。通过第二金属层的设置,可实现n电极在整个芯片范围均匀分布,电流扩展性提升,LED芯片的效率提高。P区焊盘层均N区焊盘层设置在最表层,对后续的加工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取其他的实施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的底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N型GaN层、2-发光层、3-P型GaN层、4-第一金属层、5-第一绝缘层、6-第二金属层、7-第二绝缘层、8-N区焊盘层、9-P区焊盘层、10-第一组刻蚀通道、11-第二组刻蚀通道、12-第三组刻蚀通道、13-第四组刻蚀通道、14-第五组刻蚀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包括N型GaN层1、发光层2、P型GaN层3、第一金属层4、第一绝缘层5、第二金属层6、第二绝缘层7、N区焊盘层8、P区焊盘层9、第一组刻蚀通道10、第二组刻蚀通道11、第三组刻蚀通道12、第四组刻蚀通道13、第五组刻蚀通道14。
N型GaN层1上为发光层2,发光层2上为P型GaN层3,P型GaN层3上为第一金属层4,第一金属层4上为第一绝缘层5,第一绝缘层5上为第二金属层6,第二金属层6上为第二绝缘层7,第二绝缘层7上为N区焊盘层8和P区焊盘层9,且N区焊盘层8和P区焊盘层9互不接触。
第一组刻蚀通道10穿过第一金属层4、P型GaN层3和发光层2,进入N型GaN层1内部;第一绝缘层5填充第一组刻蚀通道10,到达N型GaN层1;第二组刻蚀通道11穿过第一绝缘层5、P型GaN层3、发光层2和第一金属层4,进入N型GaN层1内部,且与第一组刻蚀通道10同心,但直径较小;第二金属层6填充第二组刻蚀通道11,到达N型GaN层1。
第三组刻蚀通道12穿过第二金属层6和第一绝缘层5,进入第一金属层4;第二绝缘层7填充第三组刻蚀通道12,进入第一金属层4;第四组刻蚀通道13穿过第二绝缘层7、第二金属层6和第一绝缘层5,进入第一金属层4,且与第三组刻蚀通道12同心,但直径较小;P区焊盘层9填充第四组刻蚀通道13,到达第一金属层4。
第五组刻蚀通道14穿过第二绝缘层7,到达第二金属层6;所述N区焊盘层8填充第五组刻蚀通道14,到达第二金属层6。
优选的,第一金属层4为Ni/Ag金属层沉积层。
优选的,N区焊盘层8和P区焊盘层9分别占据芯片上表面一半的面积。

Claims (3)

1.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GaN层、发光层、P型GaN层、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二绝缘层、N区焊盘层、P区焊盘层、第一组刻蚀通道、第二组刻蚀通道、第三组刻蚀通道、第四组刻蚀通道、第五组刻蚀通道;
所述N型GaN层上为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上为P型GaN层,所述P型GaN层上为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上为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为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上为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为N区焊盘层和P区焊盘层,且N区焊盘层和P区焊盘层互不接触;
所述第一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一金属层、P型GaN层和发光层,进入N型GaN层内部;所述第一绝缘层填充第一组刻蚀通道,到达N型GaN层;所述第二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一绝缘层、P型GaN层、发光层和第一金属层,进入N型GaN层内部,且与第一组刻蚀通道同心,但直径较小;所述第二金属层填充第二组刻蚀通道,到达N型GaN层;
所述第三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二金属层和第一绝缘层,进入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填充第三组刻蚀通道,进入第一金属层;所述第四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二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一绝缘层,进入第一金属层,且与第三组刻蚀通道同心,但直径较小;所述P区焊盘层填充第四组刻蚀通道,到达第一金属层;
所述第五组刻蚀通道穿过第二绝缘层,到达第二金属层;所述N区焊盘层填充第五组刻蚀通道,到达第二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LED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为Ni/Ag金属层沉积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LED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区焊盘层和P区焊盘层分别占据芯片上表面一半的面积。
CN201721733608.0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18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3608.0U CN20781860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3608.0U CN20781860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8605U true CN207818605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2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3360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1860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8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22539A1 (en) Led packaging structure
CN102593304B (zh) 一种使用陶瓷散热的高功率led灯具
CN104465895A (zh) 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67623B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4857783U (zh) 一种侧面发光的led
TWI447975B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之結構、發光二極體封裝基板之結構、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及其製法
CN203192852U (zh) Led封装结构
CN100552998C (zh) 一种lcd背光源
CN103824926A (zh) 一种多芯片led封装体的制作方法
CN207818605U (zh) 一种倒装led电极结构
CN201918385U (zh) 一种大功率GaN基发光二极管
CN203481264U (zh) 一种白光led芯片
CN103594591B (zh) 具有透明电极的倒装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CN204144306U (zh) Led芯片
CN103594593B (zh) 具有粗化透明电极的倒装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CN203521458U (zh) 一种全方位发光的倒装led芯片
CN203589085U (zh) 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
TWI434394B (zh) High voltage light emitting diodes
CN102544048A (zh) 一种大功率GaN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TWI568016B (zh) 半導體發光元件
CN221057425U (zh) 双效发光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02034407U (zh) Led芯片结构
TWI479695B (zh) A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 and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CN103456874B (zh) 一种可三维出光的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4067419U (zh) 高散热性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