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3153U -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3153U
CN207813153U CN201820168588.5U CN201820168588U CN207813153U CN 207813153 U CN207813153 U CN 207813153U CN 201820168588 U CN201820168588 U CN 201820168588U CN 207813153 U CN207813153 U CN 207813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o
vehicle
gallery
air curtain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85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庆锋
郭呈周
张�杰
宋红领
仇新义
刘强
冯卫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SIGN AND RESEARCH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SIGN AND RESEARCH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SIGN AND RESEARCH ACADEM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SIGN AND RESEARCH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18201685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3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3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3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包括筒仓和设置在筒仓底部的支撑柱,筒仓的锥形结构下方开设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车辆发放设施,车辆发放设施包括闸阀门组和装车溜管,筒仓下方设置用于通过汽车的发放廊道,发放廊道的左端为车辆出口右端为车辆入口,发放廊道两个侧面均设置钢化玻璃墙,筒仓下部且位于车辆入口正上方固定设置第一空气幕,筒仓下部内侧且位于车辆出口一侧设置一对滑轨,滑轨的内端通过斜拉杆固定在筒仓上,一对滑轨上滑动设置第二空气幕。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筒仓采用接卸输送线发放物料带来的相应设施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高的问题,而且能够避免装载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大大提高了环保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不仅已有能力选择、建造适合不同地区、担负不同任务的现代化储粮仓型,使其更适合于粮食的安全储存,而且更应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间气候、地形、交通运输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各类粮仓的仓型特点、储粮特征及适用范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仓库体系。
筒仓,是指平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储存散粒物料的直立容器。筒仓占地面积小,仓容量大,机械化程度高,储粮性能好,保管费用低,具有良好的密闭、防潮、防虫、防鼠、防火性能以及良好的耐久性与抗震性,是较现代化的仓型。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建仓储粮,筒仓储粮稳定性好,受到各方面青睐。
然而,现有的筒仓发放均采用机械输送线,需要先将待发送物料提升并输送到汽车发放站,具有需要较多能源消耗才能进行汽车发放的缺点,而且相应设施的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高昂,势必会降低相应社会及经济效益;而且,需要配套进行汽车发放站的设置,增加了物料存储的占地及投资,提高了筒仓整体造价以及运行管理费用,降低了相应社会及经济效益;同时,现有筒仓侧壁发放无法将筒仓内粮食全部自流发放(仓内余粮多),以及侧壁发放汽车靠近困难,发放效率低的缺点。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款新的筒仓,以满足各方面需求。
授权公告号 为CN2520311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存储散状物料的大型筒仓,以及筒仓下部的中心卸料设备。该型筒仓属于建筑构件,它主要由筒仓漏斗体、中心伞锥体及其支撑梁柱、环形承料平台、中心落料斗等构成,这种结构使其具有以下特点:大直径、大储料量、卸料连续均匀、无结拱现象,仓内物料呈整体流动,使安全可靠的大型筒仓在工程中得以再现;该型筒仓下部的配套中心卸料设备主要由螺旋体和行走车台构成,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卸料出力大、出力连续可调、检修维护方便等特点,解决了大型筒仓均匀卸料、定量给料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化工、港口存储输送等行业,特别适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大直径筒仓煤使用。然而,该实用新型通过筒仓下部的配套中心卸料设备进行卸料后仍需要将将待发送物料提升并输送到汽车发放站,具有需要较多能源消耗才能进行汽车发放的缺点,而且相应设施的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高昂,势必会降低相应社会及经济效益。
授权公告号 CN20458816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现有筒仓改造的汽车快速定量装车系统,主要由变频调节给料系统、带料位计的装车溜槽、液压系统、汽车衡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在储料仓(或漏斗)下设置汽车衡作为车辆通道的一部分,在两个仓口上分别设置一套快速给料装置和一台变频精细给料机,并在快速给料装置和变频精细给料机的共同出口设置一台内设料位传感器的装车溜槽。该实用新型对现有人工装车筒仓可实现快速、定量装车并精确计量的功能,以解决现有筒仓人工装车速度慢、精度差、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然而,利用该实用新型进行物料发放时产生的粉尘容易向四周扩散,造成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通过式筒仓,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筒仓采用接卸输送线发放物料带来的相应设施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高的问题,而且能够避免装载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大大提高了环保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包括筒仓和设置在所述筒仓底部的支撑柱,所述筒仓的内腔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筒仓的锥形结构下方开设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车辆发放设施,所述车辆发放设施包括闸阀门组和装车溜管,所述筒仓下方设置用于通过汽车的发放廊道,所述发放廊道的左端为车辆出口,所述发放廊道的右端为车辆入口,所述发放廊道的两个侧面均设置钢化玻璃墙,所述钢化玻璃墙为落地式且其上端与所述筒仓底部相连接,所述筒仓下部且位于所述车辆入口正上方固定设置用于临时封闭所述车辆入口的第一空气幕,所述筒仓下部内侧且位于所述车辆出口一侧设置一对滑轨,所述滑轨的内端通过斜拉杆固定在所述筒仓上,所述一对滑轨上滑动设置用于临时封闭所述车辆出口的第二空气幕,所述滑轨左侧上部设置自动伸缩杆,且所述自动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幕相连接;所述第一空气幕、第二空气幕和自动伸缩杆均与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上且位于所述闸阀门组下部设置环形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底部开设有环形吸尘口,所述吸尘罩上连接有与外部除尘器相连接的排尘管。
进一步地,所述发放廊道靠近所述车辆出口处的两侧设置一排用于监测车辆前轮位置的红外线位置传感器,且所述红外线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放廊道上设置汽车衡。
进一步地,所述装车溜管为伸缩式溜管。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或气动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底部设置用于监控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车辆出口处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显示器和播音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播音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化玻璃墙内壁上设置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微型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筒仓采用机械输送线发放的结构,需要较多能源消耗且相应设施的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包括筒仓和设置在筒仓底部的支撑柱,而筒仓的内腔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在筒仓的锥形结构下方开设出料口,在出料口上设置车辆发放设施,其中车辆发放设施包括闸阀门组和装车溜管;在筒仓下方设置用于通过汽车的发放廊道,且发放廊道的左端为车辆出口,发放廊道的右端为车辆入口,这样车辆能够行驶到筒仓下方的发放廊道上进行卸装料,省去了机械输送线发放的结构,降低了能源消耗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相应设施的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在发放廊道的两个侧面均设置钢化玻璃墙,钢化玻璃墙为落地式且其上端与筒仓底部相连接,在筒仓下部且位于车辆入口正上方固定设置用于临时封闭车辆入口的第一空气幕,在筒仓下部内侧且位于车辆出口一侧设置一对滑轨,在滑轨的内端通过斜拉杆固定在筒仓上,一对滑轨上滑动设置用于临时封闭车辆出口的第二空气幕,采用上述结构,发放廊道两侧面的光滑玻璃墙、第一空气幕和第二空气幕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当车辆行驶到发放廊道上后能够将车辆封闭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避免卸装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大大提高了环保性能;另外,为了便于根据车辆的长度调整第二空气幕的位置,在滑轨左侧上部设置自动伸缩杆,且自动伸缩杆的自由端与第二空气幕相连接,这样能够利用自动伸缩杆调整第二空气幕在车辆上方的位置,进而确保第二空气幕位于车辆的驾驶室与货箱连接部位的上方,从而在避免卸装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的同时避免粉尘扩散到驾驶室污染驾驶室;同时第一空气幕、第二空气幕和自动伸缩杆均与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以实现整个运行过程中的自动控制。
另外,为了使得在向车辆装载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造成发放廊内部的环境污染问题,在闸阀门组下部设置环形吸尘罩,在吸尘罩底部开设环形吸尘口,在吸尘罩上连接有与外部除尘器相连接的排尘管。
另外,为了更加精确地监控车辆停留在发放廊道上的位置,在发放廊道靠近车辆出口处设置一排用于检测车辆前轮位置的红外线位置传感器,且红外线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另外,为了更加准确的控制车辆的装料重量,在发放廊道上设置汽车衡。
另外,为了便于在控制室内监控到车辆的情况,在轨道底部设置用于监控的摄像头,且摄像头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另外,为了实时检测发放廊道内的粉尘浓度,避免粉尘浓度过大造成危险,在发放廊道内壁上设置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连,这样能够通过粉尘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发放廊道内的粉尘浓度,当粉尘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报警器能够报警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防范。
本实用新型在用在筒仓下部设置全通过式的发放廊道和空气幕相结合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筒仓发放采用机械输送线,提升并输送到车辆发放站,需要较多能源消耗才能进行车辆发放的缺点,并降低了相应设施的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提高了相应社会及经济效益;而且,避免了车辆发放站的设置,从而免除了其占地及投资,降低了筒仓整体造价以及运行管理费用,提高了相应社会及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现有筒仓侧壁发放无法将筒仓内粮食全部自流发放(仓内余粮多),以及侧壁发放车辆靠近困难,发放效率低的缺点,提高了运行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当向车辆装载物料时能够车辆的位置打开车辆前后的空气幕,避免装载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大大提高了环保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应该理解,为了使得技术方案更加明确,这里使用的“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方位的用语均为相对于图1的方位名词,不因视图的转换变换方位表述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全通过式筒仓,包括筒仓1和设置在所述筒仓1底部的支撑柱2,所述筒仓1的内腔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筒仓1的锥形结构下方开设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上设置车辆发放设施,所述车辆发放设施包括闸阀门组4和装车溜管5,所述筒仓1下方设置用于通过汽车的发放廊道6,所述发放廊道6的左端为车辆出口7,所述发放廊道6的右端为车辆入口8,所述发放廊道6的两个侧面均设置钢化玻璃墙,所述钢化玻璃墙为落地式且其上端与所述筒仓1底部相连接,所述筒仓1下部且位于所述车辆入口8正上方固定设置用于临时封闭所述车辆入口8的第一空气幕9,所述筒仓1下部内侧且位于所述车辆出口7一侧设置一对滑轨10,所述滑轨10的内端通过斜拉杆11固定在所述筒仓1上,所述一对滑轨10上滑动设置用于临时封闭所述车辆出口7的第二空气幕12,所述滑轨10左侧上部设置自动伸缩杆13,且所述自动伸缩杆13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幕12相连接;所述第一空气幕9、第二空气幕12和自动伸缩杆13均与控制室14内的控制器15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器15为微型计算机。
所述装车溜管5为伸缩式溜管。
所述自动伸缩杆13为电动伸缩杆。
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包括筒仓和设置在筒仓底部的支撑柱,而筒仓的内腔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在筒仓的锥形结构下方开设出料口,在出料口上设置车辆发放设施,其中车辆发放设施包括闸阀门组和装车溜管;在筒仓下方设置用于通过汽车的发放廊道,且发放廊道的左端为车辆出口,发放廊道的右端为车辆入口,这样车辆能够行驶到筒仓下方的发放廊道上进行卸装料,省去了机械输送线发放的结构,降低了能源消耗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相应设施的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在发放廊道的两个侧面均设置钢化玻璃墙,钢化玻璃墙为落地式且其上端与筒仓底部相连接,在筒仓下部且位于车辆入口正上方固定设置用于临时封闭车辆入口的第一空气幕,在筒仓下部内侧且位于车辆出口一侧设置一对滑轨,在滑轨的内端通过斜拉杆固定在筒仓上,一对滑轨上滑动设置用于临时封闭车辆出口的第二空气幕,采用上述结构,发放廊道两侧面的光滑玻璃墙、第一空气幕和第二空气幕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当车辆行驶到发放廊道上后能够将车辆封闭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避免卸装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大大提高了环保性能;另外,为了便于根据车辆的长度调整第二空气幕的位置,在滑轨左侧上部设置自动伸缩杆,且自动伸缩杆的自由端与第二空气幕相连接,这样能够利用自动伸缩杆调整第二空气幕在车辆上方的位置,进而确保第二空气幕位于车辆的驾驶室与货箱连接部位的上方,从而在避免卸装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的同时避免粉尘扩散到驾驶室污染驾驶室;同时第一空气幕、第二空气幕和自动伸缩杆均与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以实现整个运行过程中的自动控制。
另外,自动伸缩杆的作用是根据车辆停在发放廊道上时车辆的驾驶室的实际位置来调整第二空气幕的位置,以使得第二空气幕位于车辆驾驶室与车辆的货箱之间的正上方,从而使得第二空气幕产生的高速气流阻止筒仓向车辆装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外扩散,该实施例中自动伸缩杆选用电动伸缩杆,很显然,选用其他类型的自动伸缩杆,比如液压伸缩杆或气动伸缩杆同样能够起到相同作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全通过式筒仓,包括筒仓1和设置在所述筒仓1底部的支撑柱2,所述筒仓1的内腔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筒仓1的锥形结构下方开设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上设置车辆发放设施,所述车辆发放设施包括闸阀门组4和装车溜管5,所述筒仓1下方设置用于通过汽车的发放廊道6,所述发放廊道6的左端为车辆出口7,所述发放廊道6的右端为车辆入口8,所述发放廊道6的两个侧面均设置钢化玻璃墙,所述钢化玻璃墙为落地式且其上端与所述筒仓1底部相连接,所述筒仓1下部且位于所述车辆入口8正上方固定设置用于临时封闭所述车辆入口8的第一空气幕9,所述筒仓1下部内侧且位于所述车辆出口7一侧设置一对滑轨10,所述滑轨10的内端通过斜拉杆11固定在所述筒仓1上,所述一对滑轨10上滑动设置用于临时封闭所述车辆出口7的第二空气幕12,所述滑轨10左侧上部设置自动伸缩杆13,且所述自动伸缩杆13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幕12相连接;所述第一空气幕9、第二空气幕12和自动伸缩杆13均与控制室14内的控制器15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器15为微型计算机。
所述出料口3上且位于所述闸阀门组4下部设置环形吸尘罩16,所述吸尘罩16底部开设有环形吸尘口17,所述吸尘罩16上连接有与外部除尘器相连接的排尘管18。
所述装车溜管5为伸缩式溜管。
所述自动伸缩杆13为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或气动伸缩杆。
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在向车辆装载物料时产生的粉尘向四周扩散造成发放廊内部的环境污染问题,在闸阀门组下部设置环形吸尘罩,在吸尘罩底部开设环形吸尘口,在吸尘罩上连接有与外部除尘器相连接的排尘管。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发放廊道6靠近所述车辆出口7处的两侧设置一排用于监测车辆19前轮20位置的红外线位置传感器21,且所述红外线位置传感器21与所述控制器15信号连接。
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加精确地监控车辆停留在发放廊道上的位置,在发放廊道靠近车辆出口处设置一排用于检测车辆前轮位置的红外线位置传感器,且红外线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发放廊道6上设置汽车衡22。
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控制车辆的装料重量,在发放廊道上设置汽车衡。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其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滑轨10底部设置用于监控的摄像头23,所述摄像头23与所述控制器15信号连接。
该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控制室内监控到车辆的情况,在轨道底部设置用于监控的摄像头,且摄像头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其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靠近所述车辆出口7处的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显示器24和播音器25,所述显示器24和所述播音器25均与所述控制器15信号连接。
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车辆驾驶员能够实时了解装车情况并及时接收到控制室内的指令信息,在靠近车辆出口处的支撑柱上设置有显示器和播音器,且显示器和播音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实施例7
其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所述钢化玻璃墙内壁上设置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连。
该实施例中,为了实时检测发放廊道内的粉尘浓度,避免粉尘浓度过大造成危险,在发放廊道内壁上设置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连,这样能够通过粉尘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发放廊道内的粉尘浓度,当粉尘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报警器能够报警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防范。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包括筒仓和设置在所述筒仓底部的支撑柱,所述筒仓的内腔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筒仓的锥形结构下方开设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上设置车辆发放设施,所述车辆发放设施包括闸阀门组和装车溜管,所述筒仓下方设置用于通过汽车的发放廊道,所述发放廊道的左端为车辆出口,所述发放廊道的右端为车辆入口,所述发放廊道的两个侧面均设置钢化玻璃墙,所述钢化玻璃墙为落地式且其上端与所述筒仓底部相连接,所述筒仓下部且位于所述车辆入口正上方固定设置用于临时封闭所述车辆入口的第一空气幕,所述筒仓下部内侧且位于所述车辆出口一侧设置一对滑轨,所述滑轨的内端通过斜拉杆固定在所述筒仓上,所述一对滑轨上滑动设置用于临时封闭所述车辆出口的第二空气幕,所述滑轨左侧上部设置自动伸缩杆,且所述自动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空气幕相连接;所述第一空气幕、第二空气幕和自动伸缩杆均与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上且位于所述闸阀门组下部设置环形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底部开设有环形吸尘口,所述吸尘罩上连接有与外部除尘器相连接的排尘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放廊道靠近所述车辆出口处的两侧设置一排用于监测车辆前轮位置的红外线位置传感器,且所述红外线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放廊道上设置汽车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溜管为伸缩式溜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或气动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通过式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底部设置用于监控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CN201820168588.5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Active CN207813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8588.5U CN207813153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8588.5U CN207813153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3153U true CN207813153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8588.5U Active CN207813153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3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1416A (zh) * 2018-01-31 2018-07-27 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1416A (zh) * 2018-01-31 2018-07-27 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8175B (zh) 一种立仓式生物质燃料储存及输送系统
CN101203446B (zh) 容器
CN108861369A (zh) 一种agv小车柔性烟丝输送系统
CN110422655A (zh) 用于汽车卸料的移动式装船机
CN207813153U (zh)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CN210410582U (zh) 自动堆料配料系统
CN205590025U (zh) 一种散粮集装箱装料机
US11987442B2 (en) Skid mounted storage system with collapsible silo for flowable material
CN104816957B (zh) 轻型门座散货卸船机用移动式环保化肥装载料斗
CN205500313U (zh) 挂架输送装置
CN211944618U (zh) 一种散货集装箱
CN108331416A (zh) 一种全通过式筒仓
CN203877550U (zh) 一体化粉料中转系统
CN109761064A (zh) 一种适于装填颗粒物料的装料系统
CN213707070U (zh) 一种定量装车料斗装置
CN213010874U (zh) 粉体卸装系统
CN212049626U (zh) 一种自动定量装车站
CN114920026A (zh) 一种用于散装楼房仓楼上廒间进出粮的系统
CN105775793A (zh) 一种散粮集装箱装料机
CN207802834U (zh) 一种全通过式房式仓
US4954036A (en) Variable height silo charge system
CN218723151U (zh) 一种用于料仓装料口的封盖装置
CN208471098U (zh) 火车卸粮及装车刮板机
KR102631064B1 (ko) 적재물 압송 배출장치
CN220826854U (zh) 一种集装箱装箱移动料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