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1673U -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1673U
CN207811673U CN201721693649.1U CN201721693649U CN207811673U CN 207811673 U CN207811673 U CN 207811673U CN 201721693649 U CN201721693649 U CN 201721693649U CN 207811673 U CN207811673 U CN 207811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distributing
distributing cap
homocline
bearing structure
pulverized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936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道洪
彭远旺
林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w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w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w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w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936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1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1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16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主要包括:炉体、辐射管和均料及承压结构,其中,多层所述辐射管设置于炉腔内,并形成空档区,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设置于所述空档区,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包括:支撑部、分料帽和连接部,其中,所述支撑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分料帽的头部为圆弧状,所述分料帽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炉墙上,且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相连,将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炉墙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档区中设置分料及承压结构,对粉煤起到了均分作用和缓冲作用,减轻了粉煤对碰撞到的设备和炉体的冲撞耗损情况;同时加强了炉体对炉子操作压力承受能力,具有稳定炉体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和2所示,颗粒物料(粉煤)直接下落到辐射管上表面或碰触冲刷辐射管被加热到反应温度,从而发生热解反应,过程中主要传热方式为热传导和热辐射。由于炉体设计特点,辐射管在炉膛内局部区域的水平间隔突然增大,存在着很大的空档区,使得落至此处的粉煤无法与辐射管很好地发生碰撞接触,将带来以下问题:1、由于粉煤不能很好地与辐射管发生碰撞,下落速度无法得到辐射管的缓冲,使得粉煤通过加热炉的时间加快,远小于粉煤最佳停炉时间(5~10s);其次,由于无法与辐射管接触,该区域内粉煤加热效果变差,最终使得热解反应无法充分的进行,产品质量不好;2、由于粉煤不能与辐射管很好地发生碰撞接触,下落速度无法得到有效的缓冲,下降速度变快,对碰撞到的设备和炉体冲击作用增大,加大了设备和炉体的耗损;3、空档区由于没有辐射管结构,使得该部分承受炉体内部操作压力的能力减弱,从而降低了整个炉体对内部操作压力的承受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通过在空档区中设置分料及承压结构,不但对粉煤起到了一定的均分作用,而且对粉煤的下降过程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轻了粉煤对碰撞到的设备和炉体的冲撞耗损情况;同时加强了炉体对炉子操作压力承受能力,具有一定稳定炉体的作用;此外,加长了空档区粉煤的停炉时间,使其在最佳停炉时间之内;同时使得空档区粉煤能被有效的均分并与辐射管发生很好的接触,增强了该部分粉煤的热解效果,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包括:炉体、辐射管和均料及承压结构,其中,多层所述辐射管设置于炉腔内,并形成空档区,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设置于所述空档区,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包括:支撑部、分料帽和连接部,其中,所述支撑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分料帽的头部为圆弧状,所述分料帽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炉墙上,且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相连,将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炉墙上。
进一步的,每层所述辐射管为多个,所述空档区为每层所述辐射管的水平间隔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帽的宽度B为L /4<B<2 L /3,其中,L表示相邻两辐射管的水平间隔,增强分料效果和减少粉煤的冲击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帽的主体为锥形,所述锥形的锥角为40-120°,防止粉煤堆积;所述分料帽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炉墙具有一定间隙,便于安装和避免高温膨胀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还包括:筋板,其焊接在所述分料帽上,且所述筋板在所述分料帽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布,间距为0.2-0.6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为管径为200-400mm的圆钢,其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销轴相匹配的销轴孔,通过销轴连接时还设有垫板,加强销轴的紧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帽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圆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角钢,所述角钢通过螺栓固定在炉墙上,且所述角钢上所有连接部位的开孔均为长圆孔,便于安装和避免高温膨胀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帽、筋板和圆钢均为耐热钢材质。
进一步的,在所述炉体上设有下料口、出料口和热解油气出口,其中,从所述下料口进料,从所述出料口出料,热解产生的热解油气经所述热解油气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缓冲了空档区物料的下降速度,减轻甚至避免物料下落过程中对冲撞到设备的冲刷磨损,从而提高了炉子的整体寿命;
2、空档区物料接触分料帽后,被分料帽均分向两侧滑落,能使物料很好的与辐射管发生接触,增强其传热效果;
3、物料接触分料帽后滑落,避免物料在分料帽上表面堆积后影响产品质量和加分料帽负荷的情况;
4、延长了空档区内物料的停炉时间,加强了空档区物料的传热过程,从而使得空档区内物料热解反应加强,得到的产品质量更好;
5、圆钢结构分担了部分炉子内部的操作压力,减轻了炉体负荷,具有一定稳定炉体的作用,使得炉体承压能力得到了加强,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热解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煤热解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均料及承压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图5的C部放大图。
其中,炉体1;粉煤下落轨迹2;角形帽3;辐射管4;分料帽5;圆钢6;角钢7;销轴8;炉墙9;筋板10;垫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为现有技术的热解炉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1和2所示,多层所述辐射管具有间隔的设置在炉腔内,并形成空档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空档区为每层所述辐射管的水平间隔区域,即所述空档区为没有安装所述辐射管的区域;每层所述辐射管为多个,在每个所述辐射管的顶部设有角形帽,用于分料和减小粉煤的冲击力。由于炉体设计特点,辐射管在炉膛内局部区域的水平间隔突然增大,存在着很大的所述空档区,使得落至此处的粉煤无法与辐射管很好地发生碰撞接触,将带来以下问题:1、由于粉煤不能很好地与辐射管发生碰撞,下落速度无法得到辐射管的缓冲,使得粉煤通过加热炉的时间加快,远小于粉煤最佳停炉时间(5~10s);其次,由于无法与辐射管接触,该区域内粉煤加热效果变差,最终使得热解反应无法充分的进行,产品质量不好;2、由于粉煤不能与辐射管很好地发生碰撞接触,下落速度无法得到有效的缓冲,下降速度变快,对碰撞到的设备和炉体冲击作用增大,加大了设备和炉体的耗损;3、空档区由于没有辐射管结构,使得该部分承受炉体内部操作压力的能力减弱,从而降低了整个炉体对内部操作压力的承受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煤热解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包括:炉体、辐射管和均料及承压结构,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设置于所述空档区,更具体的,由于炉体设计特点,辐射管在炉膛内局部区域的水平间隔突然增大,存在着很大的所述空档区,当炉膛内中部区域存在很大的空挡区时,优选的,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设置于每层所述辐射管的中部空挡区,所述空档区粉煤物料接触分料帽后,被分料帽均分向两侧滑落,能使物料很好的与辐射管发生接触,增强其传热效果;同时延长所述空档区内粉煤的停炉时间,加强了空档区物料的传热过程,从而使得空档区内物料热解反应加强,得到的产品质量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炉体上设有下料口、出料口和热解油气出口,其中,从所述下料口进料,从所述出料口出料,热解产生的热解油气经所述热解油气出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5为本实用新型均料及承压结构安装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图7为图5的C部放大图,参照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包括:支撑部、分料帽、连接部和筋板,其中,所述分料帽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炉墙具有一定间隙,具有安装余量和避免所述分料帽高温膨胀产生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5-7所示,所述支撑部为的圆钢,且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销轴相匹配的销轴孔,通过销轴连接时还设有垫板,加强销轴的紧固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合理设计所述圆钢,将其管径优选为200-400mm,管径太小则无法有效固定分料帽,亦无法有效承受炉子内部操作压力,影响炉子寿命和分料效果;管径太大则会影响分料帽的均料效果,造成粉料堆积,同事由于自身重量增加,使得炉子负荷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5和6所示,所述分料帽的底部焊接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分料帽的头部为圆弧状,既可以减少粉煤的冲击磨损又可以有效的防止煤粉堆积;所述分料帽的主体为锥形,所述锥形的锥角为40-120°,该角度与粉煤物料的安息角有关,保证粉煤不在所述分料帽上堆积。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合理设计所述分料帽的宽度B,所述宽度B优选为L /4<B<2L /3,其中,L表示相邻两辐射管的水平间隔;所述宽度B太小,将影响分料帽的使用效果,使得均分效果不理想,使得粉煤无法很好地向两侧分散至辐射管上;所述宽度B太大,会加大下落物料对分料帽的冲击,加重分料帽自身负荷,影响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5和7所示,所述连接部为角钢,所述角钢通过螺栓固定在炉墙上,且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相连,将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炉墙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角钢上所有连接部位的开孔均为长圆孔,便于安装和避免高温膨胀产生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5和6所示,所述筋板焊接在所述分料帽上,且所述筋板在所述分料帽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布,间距为0.2-0.6m,用于对所述分料帽的强度起到强化作用,延长分料帽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料帽、筋板和圆钢均为耐热钢材质,且所述分料帽的钢板厚度留有腐蚀磨损余量。
发明人发现,本实用新型缓冲了空档区物料的下降速度,减轻甚至避免物料下落过程中对冲撞到设备的冲刷磨损,从而提高了炉子的整体寿命;且空档区物料接触分料帽后,被分料帽均分向两侧滑落,能使物料很好的与辐射管发生接触,增强其传热效果;同时物料接触分料帽后滑落,避免物料在分料帽上表面堆积后影响产品质量和加分料帽负荷的情况;延长了空档区内物料的停炉时间,加强了空档区物料的传热过程,从而使得空档区内物料热解反应加强,得到的产品质量更好;此外,圆钢结构分担了部分炉子内部的操作压力,减轻了炉体负荷,具有一定稳定炉体的作用,使得炉体承压能力得到了加强,结构更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Claims (10)

1.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包括:炉体、辐射管和均料及承压结构,其中,多层所述辐射管设置于炉腔内,并形成空档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设置于所述空档区,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包括:支撑部、分料帽和连接部,其中,
所述支撑部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分料帽的头部为圆弧状,所述分料帽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
所述连接部固定于炉墙上,且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相连,将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炉墙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辐射管为多个,所述空档区为每层所述辐射管的水平间隔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帽的宽度B为L /4<B<2 L/3,其中,L表示相邻两辐射管的水平间隔,增强分料效果和减少粉煤的冲击磨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帽的主体为锥形,所述锥形的锥角为40-120°,防止粉煤堆积;所述分料帽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炉墙具有一定间隙,便于安装和避免高温膨胀产生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及承压结构还包括:筋板,其焊接在所述分料帽上,且所述筋板在所述分料帽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布,间距为0.2-0.6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管径为200-400mm的圆钢,其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销轴相匹配的销轴孔,通过销轴连接时还设有垫板,加强销轴的紧固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帽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圆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角钢,所述角钢通过螺栓固定在炉墙上,且所述角钢上所有连接部位的开孔均为长圆孔,便于安装和避免高温膨胀产生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帽、筋板和圆钢均为耐热钢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热解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上设有下料口、出料口和热解油气出口,其中,从所述下料口进料,从所述出料口出料,热解产生的热解油气经所述热解油气出口排出。
CN201721693649.1U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11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3649.1U CN207811673U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3649.1U CN207811673U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1673U true CN207811673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9364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11673U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1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1329A (zh) * 2017-12-08 2018-03-27 北京神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1329A (zh) * 2017-12-08 2018-03-27 北京神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302B (zh) 一种生产活性石灰的工艺方法
CN101705102A (zh) 一种新结构的干熄炉
CN207811673U (zh)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CN107043635A (zh) 一种用于热解、气化、烘焙或干燥的装置
CN107875977A (zh) 一种高压螺旋快速热解反应装置
CN201555446U (zh) 直接还原镍的冶炼用转底炉
CN207659393U (zh) 一种带变角度均料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CN207659392U (zh) 一种带均料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JP4998692B2 (ja) フェロコークス使用時の高炉操業方法
CN107841329A (zh) 一种带均料及承压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CN109652099A (zh) 一种高温炭化还原炉装置
CN107841328A (zh) 一种带均料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CN210030564U (zh) 一种干熄炉的内环墙支撑结构
CN208104294U (zh) 一种具有防磨损辐射管的热解炉
CN207810334U (zh) 一种复合内衬结构的快速热解炉底料仓
CN203478230U (zh) 一种阀体内衬
CN207659383U (zh) 一种挂壁式快速热解装置
CN201694961U (zh) 粘土陶粒预热窑烘干装置
CN207659391U (zh) 一种具有防磨损辐射管的蓄热式快速热解炉
CN107880919A (zh) 一种带变角度均料结构的粉煤热解炉
CN207760370U (zh) 变锥度的高炉炉身结构
CN207805574U (zh) 一种高压螺旋快速热解反应装置
CN107796177A (zh) 一种微波加热装置
CN201136874Y (zh) 耐高温高炉布料溜槽
CN206368123U (zh) 一种用于热解、气化、烘焙或干燥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