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78230U - 一种阀体内衬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体内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78230U
CN203478230U CN201320517800.1U CN201320517800U CN203478230U CN 203478230 U CN203478230 U CN 203478230U CN 201320517800 U CN201320517800 U CN 201320517800U CN 203478230 U CN203478230 U CN 203478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liner
insulation layer
wear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178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卫东
宋刚
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Boil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178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78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78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782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体内衬,包括从外侧往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绝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错列间隔布置,所述第二保温层采用柔性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回料器阀体内衬采用独特的内衬布置方式,提高返料装置内衬的防磨性能,提高回料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独特的耐磨、保温层布置方式、膨胀缝隙设置方式、内衬的固定方式提高耐磨材料的抗磨损特性,防止高温循环物料和烟气通过膨胀裂缝破坏内衬材料,从而达到提高回料装置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阀体内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体内衬,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回料装置可靠性的回料器阀体内衬,属于内衬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洁净煤燃烧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燃料在炉膛中呈流化态燃烧。烟气将高温物料带出炉膛,在旋风分离器的作用下捕集下来,通过回料装置再将物料送回炉膛进行循环燃烧。回料装置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关键部件之一,回料装置的正常运行是提高锅炉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影响锅炉性能重要组成部分。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炉内床料在烟气携带下沿炉膛上升,经炉膛出口进入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中进行气固两相分离,被分离的固体粒子经回料阀再返回炉膛下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中,含有燃料、燃料灰、石灰石及其反应产物的固体床料,在炉膛——旋风分离器——回料阀——炉膛这一封闭的回路里处于不停的高速循环流动中,在炉内进行高效率燃烧及脱硫反应;除床料在这一回路中作外循环流动外,床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炉内四壁不断地进行内循环。
燃料中的灰分和石灰反应产物一部分由烟气携带离开锅炉,另一部分烟气带不走的较粗颗粒则通过底渣排放离开锅炉。灼热的底渣通过位于炉膛下部的冷渣器入口管道进入冷渣器,经冷却后排入排渣系统。
由于高倍率循环灰的流动,使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十分严重,因此在磨损严重区必须设置防磨内衬。由于耐磨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正常运行,因此,合理的选择耐磨材料和炉衬结构、良好的施工及养护、科学的运行和维护,是保证锅炉机组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其中,回料器内衬在整个锅炉的防磨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CFB锅炉内衬的问题多发区。
回料器内衬在改进的过程中,受到如下3方面的影响:
1.耐磨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易膨胀开裂。
2.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如800~1000℃高温渣块的流动,阀体处内正、负压区域变换,阀体内物理冲击剧烈及冷热交替的热应力冲击剧烈等,耐磨材料的抗磨损性、抗结焦能力、热震稳定性下降。
3.循环灰等固体小颗粒被空气携带流动时,具有流体性质,并具有很强的磨损特性,流动的高温物料将从缝隙中进入胀裂耐磨层,并使其脱落,损坏后面的保温层,破坏内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料器阀体内衬,通过采用独特的耐磨、保温层布置方式,膨胀缝隙设置方式,内衬的固定形式来提高耐磨材料的抗磨损特性,防止“烟气走廊”的形成,达到提高回料装置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目的,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阀体内衬,包括从外侧往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绝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错列间隔布置,所述第二保温层采用柔性连接结构。
作为优选方式,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成“T”型错列布置,即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在高度方向上间距L2,水平方向上间距L1,其中,L2=50-2000mm,L1=50-2000mm。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绝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通过金属锚固件进行固定。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绝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5通过钢筋网进行补充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内衬布置于回料器立管、回料器阀体和回料器返料管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部分部件的作用如下:
耐磨层:防止高温烟气和高温渣块的冲刷磨损,有效保护后面的保温层。
耐磨层分两层布置,两层的膨胀裂缝错列间隔布置,成“T”型,高度方向的间距L2及水平方向的间距L1,起到有效降低高温烟气通过膨胀缝或耐磨层上的开裂缝直通后面的保温层的概率,提高耐磨层的防磨防护作用。
绝热层:作为耐磨层和保温层之间的过渡层,既将温度降到保温层有效使用温度范围之内,也可作为挡火层,起到弥补耐磨层有可能出现的裂纹裂缝对保温层产生危害的作用。
保温层:使回料器内的高温有效降低到壳体表面允许温度范围内,减少锅炉的散热损失。
保温层分两层布置,其中最外层即与回料阀阀体连接部分采用“软连接”的柔性结构,有利于内衬材料和阀体钢板的各自膨胀,防止内衬材料和钢板间的胀差引起的拉坏内衬材料的现象发生。
锚固件:提高内衬的可靠性。
采用合理的耐磨、绝热和保温材料,提高内衬的使用寿命:
耐磨层:分为定型耐磨材料和不定型耐磨材料,如耐磨砖、耐磨浇注料或可塑料等。
绝热层:分为制品和浇注料,如绝热砖、绝热浇注料等。
保温层:分为硬质或半硬质制品、浇注料、轻质纤维类制品,如保温砖、无石棉微孔硅酸钙板、保温浇注料、硅酸铝耐火纤维毯、毡、板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回料器阀体内衬采用独特的内衬布置方式,提高返料装置内衬的防磨性能,提高回料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独特的耐磨、保温层布置方式、膨胀缝隙设置方式、内衬的固定方式提高耐磨材料的抗磨损特性,防止高温循环物料和烟气通过膨胀裂缝破坏内衬材料,从而达到提高回料装置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典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回料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阀体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2中:1-第一耐磨层,  2-第二耐磨层,  3-绝热层,  4-第一保温层,   5-第二保温层,  6-金属锚固件,   11-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   12-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如图1所示,典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回料装置布置中包含回料器立管301、回料器阀体401、回料器布风板501和回料器返料管601。空气从炉膛101的底部进入,将高温物料带入旋风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被捕集,通过分离器下部201进入回料器立管301和回料器阀体401,流化风从回料器布风板501进入阀体,将物料回料器返料管601送回炉膛101循环。因此,回料器内衬在整个锅炉的防磨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CFB锅炉内衬的问题多发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衬布置于回料器立管301、回料器阀体401和回料器返料管601的内壁上。采用独特的耐磨、保温层布置方式,膨胀缝隙设置方式,内衬的固定形式提高耐磨材料的抗磨损特性。
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阀体内衬包括从烟气外侧往回料器阀体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1、第二耐磨层2、绝热层3、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所述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11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12错列间隔布置,具体来说,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11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12成“T”型错列布置,即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11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12在高度方向上间距L2,水平方向上间距L1,其中,L2=50-2000mm,L1=50-2000mm(L1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耐磨层1、第二耐磨层2、绝热层3、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通过金属锚固件6进行固定,若有必要,还可通过钢筋网进行补充固定。所述第二保温层5采用柔性连接结构。
由于本内衬结构具备耐磨、抗磨、提高腐蚀性的作用,因此,该内衬结构不仅仅适用于回料器中,还适用于锅炉生产的其他管道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阀体内衬,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侧往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1)、第二耐磨层(2)、绝热层(3)、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所述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11)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12)错列间隔布置,所述第二保温层(5)采用柔性连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内衬,其特征在于: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11)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12)成“T”型错列布置,即第一耐磨层的膨胀缝(11)和第二耐磨层的膨胀缝(12)在高度方向上间距L2,水平方向上间距L1,其中,L2=50-2000mm,L1=50-200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层(1)、第二耐磨层(2)、绝热层(3)、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通过金属锚固件(6)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体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层(1)、第二耐磨层(2)、绝热层(3)、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5)通过钢筋网进行补充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或者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阀体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布置于回料器立管(301)、回料器阀体(401)和回料器返料管(601)的内壁上。
CN201320517800.1U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阀体内衬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78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7800.1U CN203478230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阀体内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7800.1U CN203478230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阀体内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78230U true CN203478230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1780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78230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阀体内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782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1280A (zh) * 2018-11-06 2019-02-12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的布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81863A (zh) * 2019-01-03 2019-04-26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回料管线修补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1280A (zh) * 2018-11-06 2019-02-12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的布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21280B (zh) * 2018-11-06 2024-03-08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的布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81863A (zh) * 2019-01-03 2019-04-26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回料管线修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6272B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上升管换热装置
CN102382914A (zh) 一种高炉超导冷却与余热发电系统
CN102221201A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等床压冷渣流化床及运行方法
CN203478220U (zh)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
CN203478230U (zh) 一种阀体内衬
CN204612502U (zh) 一种电弧炉炼钢烟气余热高效回收系统
CN101387408B (zh)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国产化炉衬结构
CN104359326A (zh) 一种电弧炉炼钢烟气余热高效回收系统
CN103451341A (zh) 一种热风炉热风管道补偿器砌筑结构
CN103993110B (zh) 高炉喷吹煤粉预热工艺
CN107447066B (zh) 一体式高炉喷吹煤粉预热器
CN2745934Y (zh) 高炉进风装置
CN107448932B (zh)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的布风装置
CN203411561U (zh) 一种热风炉热风管道补偿器砌筑结构
CN104611070A (zh) 一种新型气流床气化炉激冷环
CN201031215Y (zh) 干熄焦炉一次除尘器的叉形溜槽
CN210506205U (zh) 一种干熄焦炉斜道区内衬快速修复结构
CN208998065U (zh)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口装置
CN202002132U (zh) 一种水冷式高温炉烟管道
CN207276638U (zh) 一种一体式高炉喷吹煤粉预热器
CN207468554U (zh) 分级供氧固定床液态排渣气化装置
CN203687068U (zh) 一种耐磨自保温高温炉烟管道
CN201753920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多阶弧形缓冲防磨装置
CN205191632U (zh) 顶燃式热风炉圆弧拟合悬链线的独立拱顶结构
CN110042186A (zh) 一种低导热高炉热风管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