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403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4037U
CN207804037U CN201720873411.0U CN201720873411U CN207804037U CN 207804037 U CN207804037 U CN 207804037U CN 201720873411 U CN201720873411 U CN 201720873411U CN 207804037 U CN207804037 U CN 207804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sensing element
cooking apparatus
inner pot
promp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734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金炬
何国营
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734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4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4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4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盖包括锅盖主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主体上的内锅盖组件,内锅盖组件的外周侧设置有承载部,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元件,锅盖主体上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及提示元件,第二感应元件、提示元件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盖和锅盖主体上设置的感应元件位置不合理而造成电压力锅提示内锅盖漏装或内锅盖安装错位的功能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一种常用的厨房家电产品,因其压力可调范围大,可以针对不同食材选择不同的烹饪压力,最大程度把不同食物的营养成份和美味激发出来而广受消费者喜爱。
电压力锅完成对食物的烹饪后,内锅盖上通常会留有食物,导致内锅盖脏,所以需要将内锅盖从锅盖主体拆下清洗,这就会出现内锅盖漏装或内锅盖安装错位的情况,而造成误操作。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内锅盖和锅盖主体上通常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感应元件以起到对用户提示内锅盖漏装或内锅盖安装错位的作用,而现有的感应元件的设置位置不合理,感应元件容易受到高温环境或蒸汽的影响而出现感应性能变差的现象,从而造成电压力锅提示内锅盖漏装或内锅盖安装错位的功能失效,为正常使用电压力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盖和锅盖主体上设置的感应元件位置不合理而造成电压力锅提示内锅盖漏装或内锅盖安装错位的功能失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锅盖包括锅盖主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主体上的内锅盖组件,内锅盖组件的外周侧设置有承载部,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元件,锅盖主体上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及提示元件,第二感应元件、提示元件均与控制器连接;其中,当内锅盖组件未装配或未正确装配到锅盖主体上时,第二感应元件未感应到第一感应元件,控制器发出未装配到位信号给提示元件,提示元件发出未装配到位提示;当内锅盖组件正确装配到锅盖主体上时,第二感应元件感应到第一感应元件,控制器发出装配到位信号给提示元件,提示元件发出装配到位提示或不提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感应元件设置在承载部上,承载部起到了承载和保护第一感应元件的作用,避免第一感应元件受到磕碰损坏;而将承载部设置在内锅盖组件的外周侧,这样,使第一感应元件远离内锅盖组件的高温中心位置,避免第一感应元件受到高温蒸汽的影响而出现感应性能变差的现象,保证了第一感应元件的性能稳定性,从而配合于第二感应元件使烹饪器具具有稳定提示内锅盖组件漏装或内锅盖组件安装错位的功能,保证了烹饪器具的工作稳定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的感应配合作用,能够有效地激发控制器工作,从而使提示元件发出未装配到位提示,或提示元件发出装配到位提示或不提示,进而使烹饪器具具有了稳定的警示功能,有效地避免了因用户漏装内锅盖组件或未将内锅盖组件装配到锅盖主体的正确位置而出现烹饪器具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不仅保证了烹饪器具具有可靠地使用安全性,防止烹饪器具处于非正常使用状态时锅体内的液体漏出而烫伤用户,而且还避免了增加对烹饪器具的多余使用操作步骤,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第一感应元件为磁性件,第二感应元件为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一感应元件为永磁体。
进一步地,第一感应元件内嵌在承载部内。
进一步地,承载部第一端与内锅盖组件连接,承载部的第二端向远离内锅盖组件的方向折弯以形成用于与锅盖主体卡接配合的卡接扣。
进一步地,锅盖主体包括面盖和设置在面盖内的内衬,内衬的底面具有安装开口,内锅盖组件设置在安装开口内并与内衬卡接配合,第二感应元件设置在内衬上。
进一步地,内衬的朝向安装开口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与承载部配合的卡接缺口,第二感应元件位于卡接缺口处并内嵌在内衬内。
进一步地,内锅盖组件包括内锅盖、密封圈和压圈,压圈将密封圈压接在内锅盖上,承载部可拆卸地设置在压圈上。
进一步地,提示元件为提示灯、提示报警器或提示振动器。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盖组件装配在锅盖主体上时,锅盖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当内锅盖组件未装配到锅盖主体上时,锅盖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盖;11、锅盖主体;111、内衬;112、安装开口;12、内锅盖组件;121、内锅盖;122、密封圈;123、压圈;20、第一感应元件;30、第二感应元件;40、承载部;50、卡接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盖和锅盖主体上设置的感应元件位置不合理而造成电压力锅提示内锅盖漏装或内锅盖安装错位的功能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但不局限于两者。
如图1至图3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盖10,锅盖10包括锅盖主体11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主体11上的内锅盖组件12,内锅盖组件12的外周侧设置有承载部40,承载部40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元件20,锅盖主体11上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30,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及提示元件,第二感应元件30、提示元件均与控制器连接;其中,当内锅盖组件12未装配或未正确装配到锅盖主体11上时,第二感应元件30未感应到第一感应元件20,控制器发出未装配到位信号给提示元件,提示元件发出未装配到位提示;当内锅盖组件12正确装配到锅盖主体11上时,第二感应元件30感应到第一感应元件20,控制器发出装配到位信号给提示元件,提示元件发出装配到位提示或不提示。
通过第一感应元件20设置在承载部40上,承载部40起到了承载和保护第一感应元件20的作用,避免第一感应元件20受到磕碰损坏;而将承载部40设置在内锅盖组件12的外周侧,这样,使第一感应元件20远离内锅盖组件12的高温中心位置,避免第一感应元件20受到高温蒸汽的影响而出现感应性能变差的现象,保证了第一感应元件20的性能稳定性,从而配合于第二感应元件30使烹饪器具具有稳定提示内锅盖组件12漏装或内锅盖组件12安装错位的功能,保证了烹饪器具的工作稳定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感应元件20和第二感应元件30的感应配合作用,能够有效地触发控制器工作,从而使提示元件发出未装配到位提示,或提示元件发出装配到位提示或不提示,进而使烹饪器具具有了稳定的警示功能,有效地避免了因用户漏装内锅盖组件12或未将内锅盖组件12装配到锅盖主体11的正确位置而出现烹饪器具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不仅保证了烹饪器具具有可靠地使用安全性,防止烹饪器具处于非正常使用状态时锅体内的液体漏出而烫伤用户,而且还避免了用户因漏装后还需要对烹饪器具再次进行开盖安装步骤,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便捷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第一感应元件20、第二感应元件30以及与其配合的控制器和提示元件的感应方式包括微动开关的感应方式。即第一感应元件20为触发元件,第二感应元件30为微动开关。
可选地,第一感应元件20为磁性件,第二感应元件30为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这样,通过磁性件和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的互感作用,便能够方便地激发控制器发出未装配到位信号或装配到位信号以使提示元件在不同的功能状态切换。此外,采用磁性件和干簧管或磁性件与霍尔传感器感应配合的形式,不仅能够可靠地激发控制器发出未装配到位信号或装配到位信号给提示元件,从而保证烹饪器具对用户起到有效地提示作用,避免用户漏装内锅盖组件12;而且磁性件、干簧管和霍尔传感器感的价格低廉,便于控制烹饪器具的整体成本,有利于提高烹饪器经济性而保障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在同类产品中具有突出的市场竞争优势。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第一感应元件20为磁性件,第二感应元件30为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时,两者磁感配合,第一感应元件20受到高温蒸汽的影响会出现磁性变弱或消磁的现象;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第一感应元件20在高温作用下出现上述的磁性变弱或消磁的现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干簧管处于的与控制器连接的电路中,干簧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开形式,一种是常闭形式,当磁性件接近干簧管到既定位置时,也就是说,当内锅盖组件12正确装配到锅盖主体11上时,磁性件能够改变干簧管的开闭形式。
优选地,第一感应元件20为永磁体。这样,大大地降低了第一感应元件20消磁的可能性,保证了烹饪器具提示内锅盖组件12漏装或内锅盖组件12安装错位的功能的稳定性。
可选地,为了提高对第一感应元件20的保护作用,第一感应元件20内嵌在承载部40内。
可选地,承载部40由塑料制成,第一感应元件20注塑在承载部40内。这样,承载部40不仅起到了保护第一感应元件20免于磕碰损坏的作用,而且其具有隔热效果,进一步避免了热量传递到第一感应元件20处而影响其工作性能,此外,采用注塑的方式将第一感应元件20设置在承载部40内的工艺成本低廉,有利于控制烹饪器具的整体加工制造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承载部40第一端与内锅盖组件12连接,承载部40的第二端向远离内锅盖组件12的方向折弯以形成用于与锅盖主体11卡接配合的卡接扣。这样,承载部40不仅作为了用于保护和承载第一感应元件20,还起到了对内锅盖组件12和锅盖主体11的连接作用,避免在内锅盖组件12和锅盖主体11设置其他的连接结构而降低了烹饪器具的整体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当内锅盖组件12与锅盖主体11装配到位后,位于承载部40内的第一感应元件20与第二感应元件30的直线距离固定,两者相互平行,不受到内锅盖组件12上下浮动的影响。
如图2所示,锅盖主体11包括面盖和设置在面盖内的内衬111,内衬111的底面具有安装开口112,内锅盖组件12设置在安装开口112内并与内衬111卡接配合,第二感应元件30设置在内衬111上。这样,内衬111也同样起到了对第二感应元件30的保护和隔热作用,使第二感应元件30能够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其中,将第二感应元件30设置在内衬111的尾端,有效地减小了与其连接的线路的走线长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内衬111的朝向安装开口112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与承载部40配合的卡接缺口50,第二感应元件30位于卡接缺口50处并内嵌在内衬111内。
如图3所示,内锅盖组件12包括内锅盖121、密封圈122和压圈123,压圈123将密封圈122压接在内锅盖121上,承载部40可拆卸地设置在压圈123上。这样,便于对设置有第一感应元件20的承载部40进行拆卸更换,从而保证了烹饪器具的使用经济性,而且压圈123的传热性能远远低于内锅盖121,能够有效地避免内锅盖121上的热量传递到承载部40处而影响第一感应元件20的磁性。
可选地,提示元件为提示灯、提示报警器和提示振动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三种提示元件分别为可视提示元件、可听提示元件和可感提示元件,能够适应于不同状况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盖(10),所述锅盖(10)包括锅盖主体(11)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11)上的内锅盖组件(12),所述内锅盖组件(12)的外周侧设置有承载部(40),所述承载部(40)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元件(20),所述锅盖主体(11)上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30),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及提示元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30)、提示元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当内锅盖组件(12)未装配或未正确装配到所述锅盖主体(11)上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30)未感应到所述第一感应元件(20),所述控制器发出未装配到位信号给所述提示元件,所述提示元件发出未装配到位提示;当所述内锅盖组件(12)正确装配到所述锅盖主体(11)上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30)感应到所述第一感应元件(20),所述控制器发出装配到位信号给所述提示元件,所述提示元件发出装配到位提示或不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20)为磁性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30)为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20)为永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20)内嵌在所述承载部(4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40)第一端与内锅盖组件(12)连接,所述承载部(40)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内锅盖组件(12)的方向折弯以形成用于与所述锅盖主体(11)卡接配合的卡接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主体(11)包括面盖和设置在所述面盖内的内衬(111),所述内衬(111)的底面具有安装开口(112),所述内锅盖组件(12)设置在所述安装开口(112)内并与所述内衬(11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感应元件(30)设置在所述内衬(1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111)的朝向所述安装开口(112)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承载部(40)配合的卡接缺口(50),所述第二感应元件(30)位于所述卡接缺口(50)处并内嵌在所述内衬(1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组件(12)包括内锅盖(121)、密封圈(122)和压圈(123),所述压圈(123)将所述密封圈(122)压接在所述内锅盖(121)上,所述承载部(4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压圈(1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元件为提示灯、提示报警器或提示振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CN201720873411.0U 2017-07-18 2017-07-18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804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3411.0U CN207804037U (zh) 2017-07-18 2017-07-18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3411.0U CN207804037U (zh) 2017-07-18 2017-07-18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4037U true CN207804037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6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73411.0U Active CN207804037U (zh) 2017-07-18 2017-07-18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4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5411B2 (ja) 調理器具
CN105078201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57873B (zh) 模块式蒸煮系统以及与所述系统相关的方法
CN106175412A (zh) 一种节能电饭煲
CN111374527A (zh) 烹饪器具
CN207804037U (zh) 烹饪器具
CN107853978A (zh) 一种智能安全多功能电饭煲
EP3616572B1 (en) Cooking appliance
CN206365764U (zh) 合盖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压力锅
CN205359198U (zh) 烹饪器具
CN206080129U (zh) 一种电热锅
CN208709438U (zh) 烹饪器具
CN209284939U (zh) 使用安全的便携式烹饪器具
CN208871687U (zh) 一种安全型电磁炉
CN208709448U (zh) 烹饪器具
CN208286879U (zh) 一种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1096535Y (zh) 具有灵敏准确的电热炊具温度传感装置
CN203626494U (zh) 安全电器
CN208286831U (zh) 一种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8957712U (zh) 烹饪器具
CN207412009U (zh) 烹饪器具
CN220124498U (zh) 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19763067U (zh) 多功能料理锅
CN207640217U (zh) 一种电饭锅用手持把手
CN201995890U (zh) 无辐射电磁餐饮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