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3639U - 手环 - Google Patents

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3639U
CN207803639U CN201721875840.8U CN201721875840U CN207803639U CN 207803639 U CN207803639 U CN 207803639U CN 201721875840 U CN201721875840 U CN 201721875840U CN 207803639 U CN207803639 U CN 207803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rocessor
bracelet
reading
encryp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58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ongb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ong B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ong B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ong B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58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3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3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3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环,涉及可穿戴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读写模块、加密模块、处理器、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其中,读写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加密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读写模块读取IC卡信息后发送至加密模块进行加密,以及获取加密模块加密处理后的处理信息;加密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处理器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发送IC卡信息至处理器,以及获取处理器发送的处理信息;处理器的第二信号端与通信模块的通信端连接;用于发送IC卡信息至通信模块,以及获得通信模块接收的处理信息;处理器的供电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环,解决了当用户持有非RFID功能的终端设备时无法对IC卡进行查询和充值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IC卡的使用量和保有率正处于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IC卡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如公交卡、ETC高速卡、门禁卡、银行卡、购物卡等。
人们在乘公交车、过高速站或购物等情况下经常遇到卡片余额不足、丢失等紧急情况,人们非常渴望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对电子卡片进行自主查询、充值等智能管理。通常情况下,人们多采用具有RFID功能的终端设备进行IC卡的查询及充值。
但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终端设备都具备RFID功能,因此当用户持有此类终端设备时,便无法实现对IC卡的查询及充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环,以缓解部分终端不能对IC进行查询及充值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环,包括:读写模块、加密模块、处理器、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读写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加密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读写模块读取IC卡信息后发送至加密模块进行加密,以及获取加密模块加密处理后的处理信息;
所述加密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发送所述IC卡信息至所述处理器,以及获取处理器发送的所述处理信息;
所述处理器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的通信端连接;用于发送所述IC卡信息至所述通信模块,以及获得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处理信息;
所述处理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手环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显示输出端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为OLED显示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显示输出端设置为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读写模块为RFID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RFID模块的频率为13.56MHz。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手环还包括运动模块,所述运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运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设置为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手环还包括手环本体,所述手环本体用于承载所述运动模块、读写模块、加密模块、处理器、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环,包括读写模块、加密模块、处理器、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其中,所述读写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加密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读写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加密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读写模块读取IC卡信息后发送至加密模块进行加密,以及获取加密模块加密处理后的处理信息;所述加密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发送所述IC卡信息至所述处理器,以及获取处理器发送的所述处理信息;所述处理器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的通信端连接;用于发送所述IC卡信息至所述通信模块,以及获得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处理信息;所述处理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环解决了当用户持有非RFID功能的终端设备时无法对IC卡进行查询和充值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环及手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手环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终端设备都具备RFID功能,因此当用户持有此类终端设备时,便无法实现对IC卡的查询及充值,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环,可以实现终端设备对IC卡进行查询及充值。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手环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读写模块110、加密模块120、处理器130、通信模块140及电源模块150,其中,
上述读写模块110的第一信号端与上述加密模块120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读写模块110读取IC卡信息后发送至加密模块120进行加密,以及获取加密模块120加密处理后的处理信息;
上述加密模块120的第二信号端与上述处理器130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发送上述IC卡信息至上述处理器130,以及获取处理器130发送的上述处理信息;
上述处理器130的第二信号端与上述通信模块140的通信端连接;用于发送上述IC卡信息至上述通信模块140,以及获得通信模块140接收的上述处理信息;
上述处理器130的供电端与上述电源模块150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手环还包括显示模块160,上述显示模块160的输入端与上述处理器130的显示输出端连接。并且手环还包括运动模块170,上述运动模块170的输出端与上述处理器130的数据端连接。
具体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环及手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手环还包括手环本体180,上述手环本体180用于承载上述读写模块110、加密模块120、处理器130、通信模块140及电源模块150。此外,手环本体180还承载有显示模块160及运动模块170。手环本体180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通信模块140、运动模块170、加密模块120、读写模块110;在上述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处理器130和电源模块150;在上述模块的上方覆盖有显示模块160。
参考图1及图2,上述手环的工作方式如下:
首先,读写模块110通过非接触方式建立与IC卡之间的连接,通信模块140建立与外部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待上述两项连接完成后,手环便建立了IC卡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
之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与通信模块140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查询/充值命令至上述处理器130;处理器130获取查询/充值命令后,显示在显示模块160中并发送查询/充值命令至加密模块120进行加密,其中加密模块120优选为SE加密芯片;加密模块120加密上述查询/充值命令并发送至读写模块110;读写模块110根据查询/充值命令对IC卡进行查询/充值。
最后,读写模块110将查询/充值后的IC卡信息通过加密模块120发送至处理器130,处理器130显示该IC卡信息于显示模块160,同时通过通信模块140发送上述查询/充值后的IC卡信息至移动终端进行显示。
此外,运动模块170监测使用者的运动数据、身体特征指标,并发送运动数据、身体特征指标至上述处理器130,处理器130对上述运动数据、身体特征进行处理后,通过显示模块160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环,包括读写模块、加密模块、处理器130、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其中,上述读写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上述加密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上述读写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上述加密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读写模块读取IC卡信息后发送至加密模块进行加密,以及获取加密模块加密处理后的处理信息;上述加密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上述处理器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发送上述IC卡信息至上述处理器,以及获取处理器发送的上述处理信息;上述处理器的第二信号端与上述通信模块的通信端连接;用于发送上述IC卡信息至上述通信模块,以及获得通信模块接收的上述处理信息;上述处理器的供电端与上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环解决了当用户持有非RFID功能的终端设备时无法对IC卡进行查询和充值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环的优选方案,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上述显示模块为OLED显示模块260,其中上述OLED显示模块260的输出端与上述加密模块220的显示输出端设置为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接口。
具体的,OLED显示屏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图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的节省耗电量。因而显示模块可以在没有背光灯的情况下进行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显示模块的输出端与上述加密模块220的显示输出端设置为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接口。其中:采用串行外设接口可以使加密模块220与OLED显示模块260之间采用主从模式进行数据通信;集成电路总线接口一般具有两根信号线:一根是双向的数据线,另一根是时钟线,根据时钟信号的高低电平变换进行数据的传输。采用上述两种接口可以突破对处理器型号的限制,简化手环的硬件电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另外,为了保证运动数据的可靠性,运动模块270的输出端与上述加密模块220的数据端包括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接口。
进一步的,上述读写模块为RFID模块210。并且上述RFID模块210的频率为13.56MHz。其中,RFID称为无线射频识别,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其中,射频的频率一般为1-100GHz,适于短距离识别通信。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采用频率为13.56MHz的模块,其有效读取距离为5-10cm,能够在有效读取IC卡信息的基础上,防止对无关卡片的读取。
进一步的,上述通信模块优选为蓝牙模块240,其原因在于通过蓝牙模块240建立与移动终端内蓝牙模块240的配对关系,进而建立移动终端与加密模块220之间的数据传输,因而在配对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配对双方的身份识别,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蓝牙模块240是基于2.4G的无线传输协议,其优点在于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环工作的示意图。
手环通过手环本体280承载上述RFID模块210、加密模块220、处理器230、蓝牙模块240及电源模块250、OLED显示模块260及运动模块270。
首先,RFID模块210通过非接触方式建立与IC卡300之间的连接,蓝牙模块240建立与移动终端400建立通信连接;待上述两项连接完成后,手环便建立了IC卡300与移动终端400之间的连接。
之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400与蓝牙模块240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查询/充值命令至上述处理器230;处理器230获取查询/充值命令后,显示在OLED显示模块260中并发送查询/充值命令至加密模块220进行加密;加密模块220加密上述查询/充值命令并发送至RFID模块210;RFID模块210根据查询/充值命令对IC卡300进行查询/充值。
最后,RFID模块210将查询/充值后的IC卡信息通过加密模块220发送至处理器230,处理器230显示该IC卡信息于OLED显示模块260,同时通过蓝牙模块240发送上述查询/充值后的IC卡信息至移动终端400进行显示。
此外,运动模块270监测使用者的运动数据、身体特征指标,并发送运动数据、身体特征指标至上述处理器230,处理器230对上述运动数据、身体特征进行处理后,通过OLED显示模块260进行显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写模块、加密模块、处理器、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读写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加密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读写模块读取IC卡信息后发送至加密模块进行加密,以及获取加密模块加密处理后的处理信息;
所述加密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信号端连接,用于发送所述IC卡信息至所述处理器,以及获取处理器发送的所述处理信息;
所述处理器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的通信端连接;用于发送所述IC卡信息至所述通信模块,以及获得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处理信息;
所述处理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显示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OLED显示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显示输出端设置为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模块为RFID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模块的频率为13.56M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还包括运动模块,所述运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数据端设置为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环本体,所述手环本体用于承载所述读写模块、加密模块、处理器、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
CN201721875840.8U 2017-12-27 2017-12-27 手环 Active CN207803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5840.8U CN207803639U (zh) 2017-12-27 2017-12-27 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5840.8U CN207803639U (zh) 2017-12-27 2017-12-27 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3639U true CN207803639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5840.8U Active CN207803639U (zh) 2017-12-27 2017-12-27 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3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7034U (zh) 一种外围应用设备及移动终端系统
CN101840387A (zh) USB Key装置及其利用USB接口实现智能卡通信的方法
CN201757903U (zh) USB Key装置
CN202077102U (zh) 一种nfc手机的实现装置
CN203644053U (zh) 基于蓝牙的ic卡管理系统
RU2600939C2 (ru) Выносной модуль и абонент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2832961A (zh) 一种多频段的信号收发装置
CN204425340U (zh) 内置nfc芯片的穿戴装置
CN207803639U (zh) 手环
CN202351915U (zh) 基于swp协议的移动支付sd卡
CN208367721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低功耗IC卡读写器
CN111507118A (zh) 一种基于nfc低功耗无电源的体温计
CN207557999U (zh) 一种支持多通道数字认证的nfc蓝牙全卡
CN205912053U (zh) 卡片式红外nfc手持器
CN205028316U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rfid读写器
CN203588264U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中央处理模块
CN203733149U (zh) 具有双感应天线结构的外插卡及记忆卡
CN207650857U (zh) 一种采用堆叠封装的nfc蓝牙全卡
CN203086471U (zh) 一种网络nfc设备
CN201903903U (zh)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CN207008636U (zh) 一种微电路ic读头射频系统
CN203299859U (zh) 手持式rfid读写器
CN102801848B (zh) 带nfc功能的手机
CN207637180U (zh) 一种近场通信前端硬件电路、安全芯片、动态令牌及非接触式智能卡
CN114115072B (zh) 一种多功能的集成主机以及移动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00 4 floor 2, 8 Xianlin Avenue,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Tongb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4 floor 2, 8 Xianlin Avenue,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ong B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