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03903U -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03903U
CN201903903U CN2010206789013U CN201020678901U CN201903903U CN 201903903 U CN201903903 U CN 201903903U CN 2010206789013 U CN2010206789013 U CN 2010206789013U CN 201020678901 U CN201020678901 U CN 201020678901U CN 201903903 U CN201903903 U CN 201903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interface
double
main control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789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0206789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03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03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0390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2143 priority patent/WO2012075876A1/zh
Priority to US13/884,987 priority patent/US8983544B2/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双界面IC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布设在装置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容纳腔、天线、以及控制实现接触式通信和非接触式通信的功能电路。IC卡装配入容纳腔内,功能电路分别与IC卡和天线电连接,并进行通信。利用本装置技术方案就可将传统的接触式IC卡转化为双界面卡,既可实现接触式通信,又可实现非接触式通信。此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具有兼容性强、使用简便、延长接触式接口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接触式通信和非接触式通信的双界面IC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逐步提高、支付手段的逐步发展,非接触支付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并且逐渐成为支付行业的主要模式之一。
非接触式IC卡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时尚等诸多优势,随着非接触式IC卡被用户的普遍认可,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交通、企业一卡通、餐饮、娱乐等诸多行业,颠覆了传统的支付模式,已逐渐成为大众消费者的首选。
然而,由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IC卡还是通过接触式接口完成支付行为的,而且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这种接口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而大部分公共场合的读卡器均采用的是非接触式读卡器,例如大部分公交、地铁的读卡器已经转变成了非接触式,这就限制了一部分接触式IC卡的使用。如何在一些非接触的读卡器上使用接触式卡片已成为技术上急需要解决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灵活实现接触式通信和非接触式通信的双界面IC卡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布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容纳腔、天线、以及控制实现接触式通信和非接触式通信的功能电路;
IC卡装配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功能电路分别与所述IC卡和所述天线电连接,并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电路包括主控单元、主接口、从接口、非接触式通信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接口、所述从接口、所述非接触式通信单元相连;
所述从接口接收所述双界面IC卡装置外部的接触式读卡器发送的通信信号,并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天线接收所述双界面IC卡装置外部的非接触式读卡器发送来的无线通信信号,并经由所述非接触式通信单元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处理所述非接触式通信单元发送来的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从接口发送来的通信信号经由所述主接口传输至所述IC卡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为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的凹槽或者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上设有固定所述IC卡的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五个导电触点,所述功能电路与所述IC卡通过所述至少五个导电触点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IC卡为微型SIM卡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IC卡为标准SIM卡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利用本装置可将传统的接触式IC卡转化为双界面卡,既可实现接触式通信,又可实现非接触式通信。此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具有兼容性强、使用简便、延长接触式接口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界面IC卡装置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电路的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界面IC卡装置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双界面IC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01、以及布设在装置本体101上的至少一个容纳腔102、天线104、以及控制实现接触式通信和非接触式通信的功能电路105。其中,IC卡103装配入容纳腔102内,功能电路105分别与IC卡103和天线104电连接,并进行通信。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即可在不改变现有传统IC卡103的基础上实现双界面卡的功能。其中,装置本体101的外形及大小可与标准双界面IC卡(例如ID-1卡)的外形及大小相同;容纳腔102的外形与尺寸应与待装配的IC卡103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可参考Micro SIM卡等相关产品的要求来设计。
如图2所示,功能电路105包括主控单元202、主接口204、从接口201、非接触式通信单元203。其中,主控单元202分别与主接口204、从接口201201、非接触式通信单元203相连。从接口201接收双界面IC卡装置外部的接触式读卡器发送的通信信号,并传输至主控单元202。天线104接收双界面IC卡装置外部的非接触式读卡器发送来的无线通信信号,并经由非接触式通信单元203传输至主控单元202。主控单元202处理非接触式通信单元203发送来的通信信号,并将从接口201发送来的通信信号经由主接口204传输至IC卡103处理。
从接口201用于实现主控单元202与本装置外部的接触式读卡器之间的通信,接触式读卡器通过从接口201向主控单元202发起命令。主接口204用于实现主控单元202与装配入容纳腔102内的IC卡103之间的通信。非接触式通信单元203与天线104相互配合,用于实现主控单元202与本装置外部的非接触式读卡器之间的通信,非接触式通信单元203接收天线104以无线通信方式获得的非接触式读卡器发送来的命令,并将该命令传输至主控单元202处理。下面对功能电路105的工作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主控单元202接收外部指令。
其次,主控单元202对外部指令进行分流处理,也就是主控单元202判断指令是由从接口201发送的接触式读卡器发起的命令,还是由非接触式通信单元203发送来的非接触式读卡器发起的命令:
如果是接触式读卡器发起的命令,则主控单元202将其进行分流处理,即将其发送至主接口204,由主接口204进一步传输至IC卡103,由IC卡103完成指令的识别与处理后,再将处理结果经主接口204发送回主控单元202,主控单元202将处理结果经从接口201再返回至外部接触式读卡器,至此完成接触式读卡器发起的命令。
如果是非接触式读卡器发起的命令,则主控单元202接收并处理该命令,并再完成命令后将处理结果经发送至接触式通信单元,并最终由天线104将处理结果无线发射至外部非接触式读卡器,至此完成非接触式读卡器发起的命令。
本实用新型中的容纳腔102可为设置在装置本体101上的凹槽或者插槽。进一步地,为了确保IC卡103的接触稳定性,还在容纳腔上设置一个固定IC卡103的固定件。例如,可采用专利号为ZL200420033566.6的《含新型SIM卡固定结构的手机》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也可采用专利号为ZL200820127334.5的《手机SIM卡固定装置》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至少五个导电触点106的方式,使得功能电路105与IC卡103通过至少五个导电触点106形成电连接。五个导电触点分别为电源触点、接地触点、IO接口触点、时钟触点以及复位触点。
进一步地,IC卡103在形状上为按照统一标准制成的微型SIM卡的形状,或者IC卡103在形状上为按照统一标准制成的标准SIM卡的形状。此外,IC卡103的形状还可为按统一标准制成的UIM卡形状、USIM卡形状、或者RUIM卡形状。例如:标准SIM卡的外型尺寸为25mm(长)×15mm(宽);微型SIM卡(如Micro SIM,也称为3FF SIM)的外型尺寸为15mm(长)×12mm(宽)。同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IC卡103的外型形状还可随着标准的修改或修订而调整。
IC卡103的形状除了可为按照标准制成的微型或者标准卡的形状之外,还可是由芯片封装形式的IC卡形状,也就是在实际应用中,支付运营商可以自行发行一种低成本微型接触卡片,将这种卡片直接装入到本实用新型的双界面IC卡装置内,就可借助本装置实现各种非接触式的支付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布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容纳腔、天线、以及控制实现接触式通信和非接触式通信的功能电路;
IC卡装配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功能电路分别与所述IC卡和所述天线电连接,并进行通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IC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电路包括主控单元、主接口、从接口、非接触式通信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接口、所述从接口、所述非接触式通信单元相连;
所述从接口接收所述双界面IC卡装置外部的接触式读卡器发送的通信信号,并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天线接收所述双界面IC卡装置外部的非接触式读卡器发送来的无线通信信号,并经由所述非接触式通信单元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处理所述非接触式通信单元发送来的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从接口发送来的通信信号经由所述主接口传输至所述IC卡处理。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界面IC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为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的凹槽或者插槽。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界面IC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上设有固定所述IC卡的固定件。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界面IC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五个导电触点,所述功能电路与所述IC卡通过所述至少五个导电触点电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界面IC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五个导电触点,所述功能电路与所述IC卡通过所述至少五个导电触点电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界面IC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为微型SIM卡形状。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界面IC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为标准SIM卡形状。
CN2010206789013U 2010-12-06 2010-12-24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03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789013U CN201903903U (zh) 2010-12-24 2010-12-24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PCT/CN2011/082143 WO2012075876A1 (zh) 2010-12-06 2011-11-14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US13/884,987 US8983544B2 (en) 2010-12-06 2011-11-14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789013U CN201903903U (zh) 2010-12-24 2010-12-24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03903U true CN201903903U (zh) 2011-07-20

Family

ID=44274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7890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03903U (zh) 2010-12-06 2010-12-24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039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650A (zh) * 2014-01-27 2014-04-30 陈志森 一种将指纹信息转换成个人识别码的电子钱包及转换方法
CN104200184A (zh) * 2014-09-25 2014-12-10 山东中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界面智能ic卡读卡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650A (zh) * 2014-01-27 2014-04-30 陈志森 一种将指纹信息转换成个人识别码的电子钱包及转换方法
CN104200184A (zh) * 2014-09-25 2014-12-10 山东中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界面智能ic卡读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6639U (zh) 一种手机终端
CN102568335A (zh) 一种内置天线的液晶显示器及移动终端交互方法
CN201298234Y (zh) 一种用于近场射频通信的读卡装置
CN202276343U (zh) 一种近场通信模块
CN101908157A (zh) Nfc-sim芯片
CN201757903U (zh) USB Key装置
CN102832961A (zh) 一种多频段的信号收发装置
CN203070333U (zh) 一种智能卡卡套
CN203250329U (zh) 一卡通手机卡及其读卡器
CN203644053U (zh) 基于蓝牙的ic卡管理系统
CN201903903U (zh) 一种双界面ic卡装置
CN202003381U (zh) 一种双界面ic卡
CN203799404U (zh) 手持智能ble蓝牙ic卡
CN201355489Y (zh) 一种双界面通信卡
CN204425340U (zh) 内置nfc芯片的穿戴装置
CN201425750Y (zh) 一种Micro SD卡
CN203054898U (zh) 一种采用磁场控制距离检测的rf-sim卡
CN101964067A (zh) 一种无线通信卡、非接触式读卡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203588264U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中央处理模块
CN203941532U (zh) 一种便携式ic卡读写装置
CN203071928U (zh) 一种自动调节功耗的多频段信号收发装置
CN203012768U (zh) 一种多芯片射频智能卡及移动终端支付系统
CN201919053U (zh) 一种手机挂件
CN102801848B (zh) 带nfc功能的手机
CN102271013A (zh) 支持电子钱包功能的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