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2344U - 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2344U
CN207802344U CN201820179681.6U CN201820179681U CN207802344U CN 207802344 U CN207802344 U CN 207802344U CN 201820179681 U CN201820179681 U CN 201820179681U CN 207802344 U CN207802344 U CN 207802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resistance
type triode
switch pipe
capaci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96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圣
白杨
童宇俊
谢岩
涂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o Wing Aerona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o Wing Aerona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o Wing Aerona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o Wing Aerona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96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2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2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2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包括第一话筒、第一耳机、第二话筒、第二耳机、两个结构相同的信号处理模块和用于为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第一话筒和所述第二话筒分别与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音频输入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分别与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均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隔离外界的噪音,使得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之间沟通更清楚,从而提高飞行员的飞行训练质量,并且该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模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背景技术
飞行模拟器是指用来模拟飞机飞行的机器,它是能够复现飞机及空中环境并能够进行操作的模拟装置,飞行模拟器常用于训练飞行人员,使其掌握飞行驾驶技术甚至掌握领航、轰炸、射击和空战等相关技术。
目前飞行模拟器的驾驶员与副驾驶员之间一般未借助通信设备直接进行对话沟通。由于飞行模拟器引擎的声音比较大,部分飞行模拟器又是放在声音嘈杂的公共场所,因此会影响飞行模拟器的驾驶员与副驾驶员之间的沟通有效性,从而影响训练模拟效果。
飞机上的内话系统主要用于主、副驾驶之间,驾驶舱与客舱之间,驾驶舱与地面塔台、导航台之间的语音通话,以及为机组提供键控、发射、接通飞机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接通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功能,并且由于飞机飞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得飞机内话系统还需具备较强的降噪抗干扰能力。因此飞机的内话系统功能强大,涉及到的通信通道较多,系统复杂、并且安装不方便,不易于安装到飞行模拟器上,并且价格也十分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可以有效隔离外界的噪音,使得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之间沟通更清楚,从而提高飞行员的飞行训练质量,并且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包括第一话筒、第一耳机、第二话筒、第二耳机、两个结构相同的信号处理模块和用于为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每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均包括电源输入端、音频输入接口、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信号转换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音频输出接口,所述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话筒和所述第二话筒分别与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音频输入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分别与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均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可变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通过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还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放大单元还包括第二可变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十四电阻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三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四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五开关管是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六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机为头戴式耳机,所述第二话筒设置在所述第一耳机上;
所述第二耳机为头戴式耳机,所述第一话筒设置在所述第二耳机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当驾驶员说话时,通过第一话筒接收驾驶员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其中一个信号处理模块对该电信号进行处理:音频输入接口将该电信号发送给信号转换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发送给功率放大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将电压信号放大后发送至音频输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将收到的电信号发送至第一耳机;第一耳机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副驾驶员即可通过第一耳机清楚听到驾驶员的声音;当副驾驶员说话时,通过第二话筒接收副驾驶员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另一个信号处理模块对该电信号进行处理:音频输入接口将电信号发送给信号转换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发送给功率放大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将电压信号放大后发送至音频输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将收到的电信号发送至第二耳机;然后第二耳机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驾驶员即可通过第二耳机清楚听到副驾驶员的声音。从而可以有效隔离外界的噪音,使得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之间沟通更清楚,提高飞行员的飞行训练质量,并且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的电路方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包括第一话筒1、第一耳机2、第二话筒3、第二耳机4、两个结构相同的信号处理模块(51,52)和用于为两个信号处理模块(51,52)供电的电源模块6;
由于两个信号处理模块(51,52)的结构相同,此处以信号处理模块51为例说明其内部结构,信号处理模块51包括电源输入端VCC1、音频输入接口511、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信号转换单元512、功率放大单元513和音频输出接口514,音频输入接口511与信号转换单元51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转换单元512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单元513的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单元513的输出端与音频输出接口514连接;
第一话筒1和第二话筒3分别与两个信号处理模块(51,52)的音频输入接口(511,521)一一对应连接,第一耳机2和第二耳机4分别与两个信号处理模块(51,52)的音频输出接口(514,524)一一对应连接,两个信号处理模块(51,52)的电源输入端(VCC1,VCC2)均与电源模块6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当驾驶员说话时,通过第一话筒1接收驾驶员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其中一个信号处理模块51的音频输入接口511将该电信号发送给信号转换单元512,信号转换单元512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发送给功率放大单元513,功率放大单元513将电压信号放大后发送至音频输出接口514,音频输出接口514将收到的电信号发送至第一耳机2,第一耳机2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副驾驶员即可通过第一耳机2清楚听到驾驶员的声音;当副驾驶员说话时,通过第二话筒3接收副驾驶员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另一个信号处理模块52的音频输入接口521将电信号发送给信号转换单元522,信号转换单元522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发送给功率放大单元523,功率放大单元523将电压信号放大后发送至音频输出接口524,音频输出接口524将收到的电信号发送至第二耳机4,然后第二耳机4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驾驶员即可通过第二耳机4清楚听到副驾驶员的声音。从而可以有效隔离外界的噪音,使得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在复杂的环境中能清楚听到对方的讲话,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提高飞行员的飞行训练质量,并且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第一耳机2为头戴式耳机,第二话筒3设置在第一耳机2上;
第二耳机4为头戴式耳机,第一话筒1设置在第二耳机4上。
需要说明的是,头戴式耳机可以更有效地阻止外面的声音传入耳朵,且通过头戴式耳机传过来的声音远大于外界传入耳朵里面的声音,进一步提高了驾驶舱内驾驶员与副驾驶员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并且飞机的内话系统也是采用的头戴式耳机,从而提高训练环境的逼真度。
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由于两个信号处理模块(51,52)的结构相同,此处以信号处理模块5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信号转换单元51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开关管Q1;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为信号转换单元512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输入端VCC1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1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还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为信号转换单元512的输出端。
信号转换单元512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电容C1将信号转换单元512的输入端接收到的电信号耦合至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Q1导通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第三电容C3将电压信号耦合至信号转换单元512的输出端。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起到使话筒更灵敏的作用;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用于为第一开关管Q1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让其工作在放大状态,第二电容C2到提升电压的作用。
优选地,第一开关管Q1是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
参见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513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可变电阻RM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
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为功率放大单元513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八电阻R8和第五电容C5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还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一可变电阻RM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可变电阻RM1的第一端通过第四电容C4与电源输入端VCC1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通过第七电阻R7与电源输入端VCC1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和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电源输入端VCC1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均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和第一可变电阻RM1的第一端均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为功率放大单元513的输出端。
功率放大单元513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可变电阻RM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二开关管Q2组成的电压放大电路对功率放大单元513的输入端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经由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和第九电阻R9组成的复合管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经过第六电容C6耦合至功率放大单元513的输出端。其中,第一可变电阻RM1可以通过对电流的调节从而实现对第一耳机2音量的调节。
参见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的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513还包括第二可变电阻RM2、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
第二可变电阻RM2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RM2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通过第十电阻R10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接地,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可变电阻RM2起到克服交越失真的作用;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四电阻R14除具有负反馈作用,提高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外,还具有过流保护作用;第十二电阻R12是第三开关管Q3和第五开关管Q5的平衡电阻,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三电阻R13为穿透电流的泄放电阻,可以减小复合管的穿透电流,提高复合管的温度稳定性。
优选地,第二开关管Q2是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
第三开关管Q3是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
第四开关管Q4是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
第五开关管Q5是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
第六开关管Q6是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模块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和第六开关管Q6为NPN型三极管,第五开关管Q5为PNP型三极管,仅仅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和第六开关管Q6还可以替换为PNP型三极管或其它三端控制开关器件或其派生器件,第五开关管Q5还可以替换为NPN型三极管或其它三端控制开关器件或其派生器件,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视实际电路的功耗、成本、驱动功率以及与开关管的驱动控制元件参数匹配等要求合理选用和设置,选用和设置开关管是现有技术的常用设计过程,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话筒、第一耳机、第二话筒、第二耳机、两个结构相同的信号处理模块和用于为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每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均包括电源输入端、音频输入接口、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信号转换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音频输出接口,所述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话筒和所述第二话筒分别与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音频输入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分别与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音频输出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两个信号处理模块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均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可变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通过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还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还包括第二可变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十四电阻接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三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四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五开关管是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六开关管是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为头戴式耳机,所述第二话筒设置在所述第一耳机上;
所述第二耳机为头戴式耳机,所述第一话筒设置在所述第二耳机上。
CN201820179681.6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Active CN207802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9681.6U CN207802344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9681.6U CN207802344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2344U true CN207802344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68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9681.6U Active CN207802344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2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0325A (zh) 蓝牙无线麦克风
CN207802344U (zh) 一种飞行模拟器内话系统
CN106714036A (zh) 一种数字通讯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US4085365A (en) Earphone adapter for aircraft radios
CN105163212A (zh) 入耳送话器及包括入耳送话器和扬声器耳机的控制电路
CN203289520U (zh) 对讲消侧音电路
CN206259928U (zh) 一种兼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呼叫、对讲装置
CN109274848A (zh) 全双工对讲装置及猫眼装置
CN220381676U (zh) 一种客舱通信终端模拟装置
CN206559368U (zh) 一键直播小区广播系统
CN100538768C (zh) 一种双控制盒功能转换装置
CN208540165U (zh) 一种扩音器转换装置、扩音器及扩音系统
CN206135895U (zh) 对讲终端的开关装置、对讲终端和对讲系统
CN208836420U (zh) 一种智能无线音箱系统
CN207399208U (zh) 一种无人机平台语音系统
CN207234770U (zh) 一种中继电台
CN220156620U (zh) 一种无线通话系统
CN205040008U (zh) 一种耳机音频输入切换电路
CN108564844A (zh) 一种课堂用计算机教学系统
CN108134987A (zh) 一种电台装置
CN110099342A (zh) 送话装置
CN108573627A (zh) 一种计算机教学系统以及教学流程
CN220381679U (zh) 一种驾驶舱通信终端模拟装置
CN100508649C (zh) 一种音频磁导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CN209358781U (zh) 一种扩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