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0836U -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0836U
CN207800836U CN201820254505.4U CN201820254505U CN207800836U CN 207800836 U CN207800836 U CN 207800836U CN 201820254505 U CN201820254505 U CN 201820254505U CN 207800836 U CN207800836 U CN 207800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line
pipeline
impervious barrier
resistant coating
battery mod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45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雷
苏俊松
李树民
劳力
王扬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545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0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0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0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所述连接管路应用于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层子模组,所述连接管路设置于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多根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各所述管道用于传输液态储热材料,任意相邻两根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包括防腐层、防渗层和防刮层,且所述防腐层、防渗层以及防刮层一体成型。通过上述设置以使所述连接管路应用于电池模组中时,各所述管道能够与相邻两层子模组中每个单体电池的不同位置接触,进而能够对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起到均匀良好的加热或散热作用,使得电池模组中的各单体电池工作在较佳充放电温度状态下。

Description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以其能够大幅消除甚至零排放汽车尾气的优点,受到政府以及各汽车企业的重视。然而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突破,电池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与电池模组的温度差异以及温度升高幅度有着密切关系。动力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该热量不能够及时被排出,将使动力电池内的温度不断上升,致使其内部的温度差异逐渐增大,最终动力电池将处于大温差的工作环境中,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自然环境的温度非常高,若不能及时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的散热管理,其最终的工作温度将远大于动力电池的合理工作温度,进而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电池容量,同时也对动力电池的放电性能造成较大的干扰。另外,动力电池在低温工作环境下的充放电性能较差,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尤为明显,很难满足必要的充放电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管路,应用于包括多层子模组的电池模组,所述连接管路设置于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多根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且各所述管道用于传输储热材料,任意相邻两根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包括防腐层、防渗层和防刮层,且所述防腐层、防渗层以及防刮层一体成型。
可选的,在上述连接管路中,所述连接管路还包括多个连接部,任意相邻的两根管道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连接管路中,多根所述管道并排间隔设置,且各所述管道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的,在上述连接管路中,所述防腐层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所述防刮层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所述防渗层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
可选的,在上述连接管路中,所述连接管路还包括防老化层,所述防老化层与所述防腐层、防渗层和防刮层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防老化层设置于所述防刮层与所述防渗层之间。
可选的,在上述连接管路中,所述防腐层包括第一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所述防渗层包括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所述第一防腐层、第一防渗层、第二防腐层、第二防渗层和防刮层由内到外依次设置。
可选的,在上述连接管路中,所述管道为波浪形管道,所述管道的截面为圆环状或为方环状。
可选的,在上述连接管路中,所述防渗层为金属膜层,所述防刮层为柔性结构,所述防腐层为柔性结构。
可选的,在上述连接管路中,所述防腐层、防渗层和防刮层由内而外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层子模组以及上述的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设置于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所述连接管路应用于所述电池模组,所述连接管路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以用于传输液态储热材料,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多根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任意相邻两根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包括防腐层、防渗层和防刮层,且所述防腐层、防渗层以及防刮层一体成型。通过上述设置,以使在所述连接管路传输储热材料时,各所述管道分别与相邻两层子模组中每个单体电池的不同位置接触,以实现对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起到均匀良好的加热或散热作用,使得电池模组中的各单体电池工作在较佳充放电温度状态下,进而有效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池模组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另一放大图。
图标:10-电池模组;12-连接管路;14-子模组;100-管道;110-防腐层;112-第一防腐层;114-第二防腐层;120-防渗层;122-第一防渗层;124-第二防渗层;130-防刮层;140-防老化层;20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管路12,应用于包括多层子模组14的电池模组10,并设置于相邻两层子模组14之间,所述连接管路12用于传输储热材料以对相邻子模组14中的电池模组10进行热管理。
具体的,所述连接管路12包括多根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100,且任意相邻的两根管道100固定连接,请结合图3,所述管道100包括防腐层110、防渗层120以及防刮层130,且所述防腐层110、防渗层120以及防刮层130一体成型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以在所述连接管路12应用于电池模组10以对电池模组10中的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时,各所述管道100能够与相邻两层子模组14中的单体电池的不同部位接触,通过向各所述管道100中加入储热材料,以使储热材料向相邻两层子模组14的单体电池释放热量或带走相邻两层子模组14的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以使所述连接管路12对单体电池的散热或加热效果更均匀,并使得电池模组10中的各单体电池工作在较佳充放电温度状态下,进而有效提高电池模组10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池模组10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
其中,各所述管道100的形状大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管道100的形状大小相同,任意管道100的中心与相邻两根管道100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也可以具有夹角,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所述防刮层130、防腐层110以及防渗层120的位置关系可以是:所述防腐层110、防渗层120和防刮层130由内而外依次设置,也可以是所述防渗层120、防腐层110和防刮层130由内而外依次设置,还可以是防腐层110、防刮层130和防渗层120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根据所述管道100中流通的液体种类和性能以及根据所述管道100的应用环境进行设置即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腐层110、防渗层120和防刮层130由内而外依次设置,且所述储热材料为液态,通过上述设置,以在所述管道100进行传输储热材料时,有效避免储热材料对所述管道100产生腐蚀作用进而造成漏液的情况,以及有效避免所述连接管路12应用于电池模组10时,因安装过程中出现刮擦,进而造成管道100漏液的情况。
可以理解,所述连接管路12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应用场景,例如,输送液体、输送粉末状或粉末状固体等。
所述管道100的形状可以是圆管、方管或任意多边形管道10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当所述管道100形状为圆管时,所述管道100的截面为圆环状,当所述管道100为方管时,所述方管的截面可以是方环状,也可以包括方形本体及由方形本体围合而成的圆形通道,只要能够实现液体流通,并能够实现与相邻的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100的截面为圆环状或为方环状。
所述管道100可以是直管道,也可以是弯曲管道,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使所述管道100应用于所述电池模组10时,能够与相邻的单体电池良好接触,以带走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或向单体电池传送热量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使所述管道100应用于电池模组10时,能够与所述单体电池良好接触,以使所述管道100与所述管道100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使所述连接管路12中的储能装置对相邻的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或散热的效果更佳。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渗层120为金属膜层,所述防刮层130为柔性结构,所述防腐层110为柔性结构。
具体的,所述防刮层130为柔性结构时,该防刮层130可以是由具有防刮效果的橡胶或塑料制成,且该柔性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述防腐层110为柔性结构时,该柔性结构为具有防腐效果的橡胶或塑料制成,且该柔性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述金属膜层可以是但不限于铝膜、锌膜或铜膜,只要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渗效果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使所述管道100应用于电池模组10时,能够与所述单体电池良好接触,以使所述管道100与所述管道100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使所述连接管路12中的储能装置对相邻的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或散热的效果更佳。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100为波浪形管道,其中,所述波浪形管道靠近所述子模组14的一侧的形状与相邻子模组14的靠近该波浪形管道一侧的表面相匹配。
所述防腐层110、防刮层130和防渗层120的厚度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使该防腐层110、防渗层120和防刮层130构成的所述管道100能够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相邻两层子模块之间,以用于对该相邻两层子模组14中的各单体电池实现散热即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腐层110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所述防刮层130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所述防渗层120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
请结合图4,为使所述连接管路12的实用性更强,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路12还包括防老化层140,所述防老化层140与所述防腐层110、防渗层120和防刮层130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防老化层140设置于所述防刮层130与所述防渗层120之间。
其中,所述防老化层140的材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防老化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100还可以包括其他性能的材料层,以使所述管道100的实用性更强。
可以理解,所述管道100还可以包括更少的层,例如,可以仅包括防腐层110和防渗层120,也可以仅包括防腐层110和防刮层130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进一步使所述连接管路12应用于电池模组10,各所述管道100对储能材料进行传输时,有效避免出现储能材料泄漏的问题。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腐层110包括第一一防腐层110和第二防腐层114,所述防渗层120包括第一防渗层122和第二防渗层124,所述第一防腐层112、第一防渗层122、第二防腐层114、第二防渗层124和防刮层130由内到外依次设置。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防腐层112、第一防渗层122、第二防腐层114、第二防渗层124和防刮层130还可以以任一的顺序进行设置,例如,还可以是第一防渗层122、第一防腐层112、第二防渗层124、第二防腐层114和防刮层130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管道100可以邻接设置,也可以间隔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电池模组10中的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或散发的热量进行设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路12还包括多个连接部200,任意相邻的两根管道100通过所述连接部200固定连接。
其中,各连接部200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即当所述两根管道100通过所述连接部200固定连接时,各管道100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各所述连接部200与各所述管道10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可拆卸连接。
为便于将所述连接管路12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连接部200的形状相同,各所述管道100通过各所述连接部200并排间隔设置,且各所述管道100与所述连接部200一体成型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部200的大小以及所述管道100的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当所述连接管路12应用于所述电池模组10时,根据所述电池模组10中的每层子模组14散发的热量或需要接收的热量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多层子模组14以及上述的连接管路12,所述连接管路12设置于相邻两层子模组14之间。
其中,所述电池模组10中包括的连接管路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所述电池模组10中包括的连接管路12为多个时,所述多个连接管路12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相邻两层子模组14之间并与该相邻两层子模组14中的各单体电池接触。当所述电池模组10中包括的连接管路12为一个时,该连接管路12绕设于所述电池模组10并能够与所述电池模组10中任意子模组14中的所有单体电池接触。
由于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所述连接管路12,因而,所述电池模组10具有与所述连接管路12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管路12及电池模组10,所述连接管路12应用于所述电池模组10,所述连接管路12包括多根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100,且各所述管道100用于传输储热材料,任意相邻两根所述管道100固定连接,所述管道100包括防腐层110、防渗层120和防刮层130,且所述防腐层110、防渗层120以及防刮层130一体成型,以在所述连接管路12应用于所述电池模组10时,能够对电池模组10中的单体电池起到均匀良好的加热或散热作用,使得电池模组10中的各单体电池工作在较佳充放电温度状态下,进而有效提高电池模组10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池模组10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进一步地,通过将多根所述管道100并排间隔设置,以及设置防老化层140以使所述连接管路12的使用性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管路,应用于包括多层子模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设置于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多根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且各所述管道用于传输储热材料,任意相邻两根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包括防腐层、防渗层和防刮层,且所述防腐层、防渗层以及防刮层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还包括多个连接部,任意相邻的两根管道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管道并排间隔设置,且各所述管道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所述防刮层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所述防渗层的厚度为0.05mm-0.1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还包括防老化层,所述防老化层与所述防腐层、防渗层和防刮层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防老化层设置于所述防刮层与所述防渗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包括第一一防腐层和第二防腐层,所述防渗层包括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所述第一防腐层、第一防渗层、第二防腐层、第二防渗层和防刮层由内到外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波浪形管道,所述管道的截面为圆环状或为方环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为金属膜层,所述防刮层为柔性结构,所述防腐层为柔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防渗层和防刮层由内而外依次设置。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子模组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设置于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
CN201820254505.4U 2018-02-12 2018-02-12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07800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4505.4U CN207800836U (zh) 2018-02-12 2018-02-12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4505.4U CN207800836U (zh) 2018-02-12 2018-02-12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0836U true CN207800836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4505.4U Active CN207800836U (zh) 2018-02-12 2018-02-12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08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5442A (zh) * 2018-02-12 2018-06-12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5442A (zh) * 2018-02-12 2018-06-12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0672B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箱的热管控温系统
CN106876825A (zh) 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CN105789733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CN102487255A (zh) 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
CN105914427A (zh) 应用于储能装置的均温结构及装置
CN207800836U (zh)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CN103227352A (zh)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单体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6532849U (zh) 一种导热硅胶硫化硅胶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
CN110380157A (zh) 一种基于液冷和相变储热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1480101U (zh) 一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可移动储电箱
CN207800837U (zh) 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04705063U (zh) 跨季节地下储能及释放系统
CN105914428A (zh) 应用于储能装置的均温结构及装置
CN105489966B (zh) 动力电池组
CN108281733A (zh) 扁管接头组件及加热液冷装置
CN110544753A (zh) 一种新型带管路式铜镍复合片的液冷模组
CN107394307A (zh) 散热装置及电源系统
CN108155442A (zh) 连接管路及电池模组
CN206595369U (zh) 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US20220367742A1 (en) Thermal conductive and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paint composition, and exterior steel sheet for solar cell comprising same
CN103247835B (zh) 一种锂电池包
CN207800810U (zh) 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7938758U (zh) 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6610886U (zh) 电池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设备
CN207800845U (zh) 扁管接头组件及加热液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