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5373U -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5373U
CN207795373U CN201721706004.7U CN201721706004U CN207795373U CN 207795373 U CN207795373 U CN 207795373U CN 201721706004 U CN201721706004 U CN 201721706004U CN 207795373 U CN207795373 U CN 207795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heel
shaft
belt
wheel group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060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威
宋子森
姜德军
李元伟
李雅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060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5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5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5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涉及车辆冷却系统技术领域,车辆包括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上设有与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结构,所述冷却风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可变径的带轮或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带槽的带轮组。通过调节带轮的直径或者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调节传动比,以达到调速的目的,解决了因冷却风扇转速不可调造成的能耗增加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工作时,为避免发动机过热造成的爆缸的风险,一般车辆上均配备有发动机冷却系统。现有的冷却系统主要通过冷却水泵将冷却液流经发动机壳体,通过冷却液的换热将发动机的热量带离发动机,接着通过散热器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失,然后将流进散热器已降温过的冷却液继续流入冷却水泵,实现发动机降温的目的。目前,车辆上配备的散热器,一般通过冷却风扇的旋转使流经散热器的冷却液降温。车辆的冷却风扇的匹配主要从液气温差、空滤后的进气温升、许用环境温度等几个方面考虑,为了使车辆能够满足使用区域广的特点,因此在风扇匹配设计时,往往选择气温较高的地区为标准,许用环境温度设置过高,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当车辆运行地区温度较低时,如我国东北部地区,其冷却能力就会过剩,冷却过剩会导致一部分不必要的能量白白浪费,从而增加燃油消耗及客户运营成本,也不利于环保,故对冷却风扇进行速度调节,使其的换热效率变化,就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大多数的车辆冷却风扇一般通过液压马达来带动,而带动液压马达的液压油泵的主传动端为发动机,因此无法实现调速的目的。
申请公布号为CN102362053A、申请公布日2012.02.22的发明专利申请与申请公布号为CN106194384A、申请公布日2016.12.07的发明专利申请均提出一种通过ECU来控制电子冷却风扇转速的方法,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均成本较高,控制较复杂,并且只能用于电子冷却风扇的控制,无法对传统的机械驱动的风扇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因冷却风扇转速不可调造成的能耗增加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额目的还在于提供冷却系统及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车辆包括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上设有与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结构,所述冷却风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可变径的带轮或具有至少两种直径的带槽的带轮组,通过调节带轮的直径或者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调节传动比,以达到调速的目的,解决了因冷却风扇转速不可调造成的能耗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轮组由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带轮组成,带轮同心装配在转轴上,通过多直径的从动带轮同心装配,便于调节,并且采用标准带轮,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从动带轮为一体式结构,避免带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轮组活动装配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及锁止带轮的轴向位置的定位锁止结构,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为两个,分别置于带轮组轴向的两侧,直接在从动轴上调整从动带轮的轴向位置,降低调整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一个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锁止螺母,至少一个为与带轮组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通过螺母的旋拧和定位结构的挡止以使从动带轮止转装配在从动轴上,由于冷却风扇并不需要很好的装配精度,故采用此种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结构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以挡止从动带轮的定位螺母,便于调节从动带轮在转轴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在带轮直径改变或带轮组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时调整位置保证皮带涨紧的涨紧轮,减少频繁更换皮带造成的不必要的劳动。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上设有与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结构,所述冷却风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可变径的带轮或具有至少两种直径的带槽的带轮组,通过调节带轮的直径或者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调节传动比,以达到调速的目的,解决了因冷却风扇转速不可调造成的能耗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轮组由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带轮组成,带轮同心装配在转轴上,通过多直径的从动带轮同心装配,便于调节,并且采用标准带轮,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从动带轮为一体式结构,避免带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轮组活动装配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及锁止带轮的轴向位置的定位锁止结构,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为两个,分别置于带轮组轴向的两侧,直接在从动轴上调整从动带轮的轴向位置,降低调整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一个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锁止螺母,至少一个为与带轮组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通过螺母的旋拧和定位结构的挡止以使从动带轮止转装配在从动轴上,由于冷却风扇并不需要很好的装配精度,故采用此种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五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结构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以挡止从动带轮的定位螺母,便于调节从动带轮在转轴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在带轮直径改变或带轮组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时调整位置保证皮带涨紧的涨紧轮,减少频繁更换皮带造成的不必要的劳动。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散热器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上设有与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结构,所述冷却风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可变径的带轮或具有至少两种直径的带槽的带轮组,通过调节带轮的直径或者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调节传动比,以达到调速的目的,解决了因冷却风扇转速不可调造成的能耗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轮组由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带轮组成,带轮同心装配在转轴上,通过多直径的从动带轮同心装配,便于调节,并且采用标准带轮,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从动带轮为一体式结构,避免带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带轮组活动装配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及锁止带轮的轴向位置的定位锁止结构,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为两个,分别置于带轮组轴向的两侧,直接在从动轴上调整从动带轮的轴向位置,降低调整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一个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锁止螺母,至少一个为与带轮组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通过螺母的旋拧和定位结构的挡止以使从动带轮止转装配在从动轴上,由于冷却风扇并不需要很好的装配精度,故采用此种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五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结构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以挡止从动带轮的定位螺母,便于调节从动带轮在转轴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在带轮直径改变或带轮组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时调整位置保证皮带涨紧的涨紧轮,减少频繁更换皮带造成的不必要的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的冷却风扇及其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的从动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3的从动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车辆包括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中设有用于将冷却液中热量散失的散热器,散热器包括若干个翅片和与翅片平行布置用于冷却翅片的冷却风扇,通过冷却风扇的旋转将翅片中流经的冷却液的热量扩散到因冷却风扇的旋转而高速流动的空气中。散热器中还包括将动力传递给冷却风扇的主动轴1,主动轴1上设有主动带轮6。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冷却风扇包括转轴4,转轴4的一端同心安装有风扇叶片3,转轴4远离风扇叶片3的一端设有外螺纹,转轴4上还设有从动带轮5,从动带轮5活动装配在转轴4上。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皮带2为平板皮带,皮带2连接主动带轮6和从动带轮5将动力从主动轴1传递到转轴4上。转轴4上还设有定位锁止结构,保证从动带轮5与转轴4的止转配合。其中,主动轴构成风扇的驱动装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及皮带构成与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结构。
本实施例中,从动带轮为一体式结构,从动带轮5设有六个直径均不相同带轮,采用不同直径的从动带轮5能够实现六级传动比的调节,即六种冷却风扇转速的调节,在转轴4上直接滑动从动带轮5至相应定位点,选用指定的从动带轮的直径,结构简单,操作较方便。
本实施例中,定位锁止结构包括与转轴外螺纹段配合的锁止螺母8和用于挡止从动带轮的定位螺母9,锁止螺母8和定位螺母9分别置于从动带轮5的两侧,转轴4上标记有定位点,旋转从动带轮5至相应的定位点后,然后通过反向旋拧从动带轮5两端的锁止螺母8和定位螺母9将从动带轮5定位锁紧在转轴4上,且转轴4与从动带轮5保证止转配合。其中,定位螺母9构成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以挡止从动带轮5的定位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转轴4和从动带轮5的同轴度,保证冷却风扇的平稳运转,因此处于工作状态的从动带轮5也可以始终与转轴4上未设置螺纹的一段配合。
本实施例中,冷却风扇中还设有涨紧轮7,涨紧轮在处于工作状态的从动带轮5直径不同时,涨紧轮7能够调整位置保证皮带2的涨紧,减少频繁更换皮带2造成的不必要的劳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对不同的从动带轮5采用不同规格的皮带2来保证皮带2的涨紧。
优选的,从动带轮5为一体式结构,保证从动带轮5之间在传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减轻定位锁止结构的负担。
当车辆运行地区温度较低或较高时,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选择最适宜的冷却风扇的转速,通过从动带轮5在转轴4上的滑动,使不同直径的从动带轮5参与工作,改变主动轴1和转轴4的传动比,将冷却风扇的转速调整到最适宜的转速,减少冷却风扇转速过大带来的更高的换热效率,使得整个散热器冷却过剩,导致不必要的能量的白白浪费,增加了燃油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2,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3所示,皮带22为梯形带,从动带轮25之间的皮带槽27的宽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3,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4所示,从动带轮35设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4,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从动轴为光轴,从动轴两端均设有胀紧套,从动轴与处于工作状态的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平键止转配合,通过胀紧套的挡止从动带轮,避免从动带轮的轴向窜动。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5,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主动轴上设有主动链轮,从动轴上设有从动链轮,主动轴与从动轴上设有将动力从主动轴传递给从动轴的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6,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定位结构为套设在转轴上以挡止从动带轮的胀紧套。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冷却系统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器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的其他实施例,皮带可以采用三角带、齿型带等传动皮带;从动带轮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任意数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车辆,包括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上设有与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可变径的带轮或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带槽的带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由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带轮组成,带轮同心装配在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活动装配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及锁止带轮的轴向位置的定位锁止结构,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为两个,分别置于带轮组轴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一个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锁止螺母,至少一个为与带轮组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以挡止从动带轮的定位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在带轮直径改变或带轮组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时调整位置保证皮带涨紧的涨紧轮。
8.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上设有与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可变径的带轮或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直径的带槽的带轮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由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带轮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为一体式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活动装配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及锁止带轮的轴向位置的定位锁止结构,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为两个,分别置于带轮组轴向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一个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锁止螺母,至少一个为与带轮组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以挡止从动带轮的定位螺母。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在带轮直径改变或带轮组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时调整位置保证皮带涨紧的涨紧轮。
15.散热器,包括冷却风扇,冷却风扇上设有与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可变径的带轮或具有至少两种直径的带槽的带轮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在带轮直径改变或带轮组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时调整位置保证皮带涨紧的涨紧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由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带轮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为一体式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或1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活动装配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及锁止带轮的轴向位置的定位锁止结构,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为两个,分别置于带轮组轴向的两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锁止结构至少一个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锁止螺母,至少一个与带轮组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与转轴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以挡止从动带轮的定位螺母。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或1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在带轮直径改变或带轮组切换不同直径的带槽时调整位置保证皮带涨紧的涨紧轮。
CN201721706004.7U 2017-12-11 2017-12-11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Active CN207795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6004.7U CN207795373U (zh) 2017-12-11 2017-12-11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6004.7U CN207795373U (zh) 2017-12-11 2017-12-11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5373U true CN207795373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83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06004.7U Active CN207795373U (zh) 2017-12-11 2017-12-11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5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2692A (zh) * 2021-04-21 2021-07-30 安徽华宝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交联用恒温加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2692A (zh) * 2021-04-21 2021-07-30 安徽华宝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交联用恒温加速器
CN113192692B (zh) * 2021-04-21 2021-11-02 安徽华宝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交联用恒温加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35218U (zh) 汽车发动机智能化冷却系统
CN104595003A (zh) 发动机可调节冷却系统
CN204532511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及汽车
CN207795373U (zh)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散热器
CN105464778B (zh) 发动机电控水泵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3232013A1 (zh)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7504151B (zh) 一种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调速装置
CN207437742U (zh) 横切机冷却系统
RU244729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охлаждением и двигатель, содержащий та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2503161B (zh) 一种发动机连续可变直径水泵皮带轮
CN201730844U (zh) 可变速比风扇轴皮带轮
CN207421261U (zh) 一种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调速装置
CN106763702B (zh) 一种全回转式舵桨用喷射浸没联合润滑系统
CN115313732A (zh) 一种轴流电机
CN111636964B (zh) 一种发动机和发动机前端轮系结构
CN107654283A (zh) 发动机直驱正反转风扇系统
CN207245837U (zh) 可变流量水泵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CN210686320U (zh) 一种流量可调的发动机冷却水泵
CN207297796U (zh) 一种装载机传动系统用节能装置
CN108980323B (zh) 大兆瓦级风电主齿轮箱风量控制润滑系统
CN208294642U (zh) 一种曲轴前端风扇传动装置及发动机
CN216811869U (zh) 用于车辆发动机的水泵装置和具有水泵装置的车辆
CN207131821U (zh) 一种转向器用螺杆
CN213871051U (zh) 一种大传动比减速箱
JP2009197583A (ja) 補機駆動用伝動装置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Yutong Industrial Zone, eighteen Li River,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