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1966U -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1966U
CN207791966U CN201721729970.0U CN201721729970U CN207791966U CN 207791966 U CN207791966 U CN 207791966U CN 201721729970 U CN201721729970 U CN 201721729970U CN 207791966 U CN207791966 U CN 207791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 solid
outlet
tank body
powder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299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小楠
董宾
丁力
路丙川
李东艳
郭云鹏
张琦
张喆
吴道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299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1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1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19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包括:保温罐体、高温固体入口/出口、分级孔板和粉料出口,高温固体由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落入保温罐体后,在保温罐体内的分级孔板上运动,经过分级孔板分级、筛选后,其中的粉料部分由粉料出口排出,固体部分则留在罐体中,不仅可以实现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对粉料进行分级脱除处理,避免粉料进入电石炉,而且该装置具有保温作用,降低了高温固体显热损失,减少了电石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减少了碳排放量,具有结构简单、环保、节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电石生产制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电石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石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满足相关行业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资源“少油、缺气、煤炭相对丰富”的现状,决定了电石仍将在今后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电石行业发展较快,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
传统电石生产主要采用电热法,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者密封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照方程式CaO+3C=CaC2+CO,融化后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紧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平包装。但在热解和输送过程中由于机械挤压、碰撞,存在粉化现象,影响电石生产单元的正常运转及安全操作风险。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输送装置以解决粉化问题,避免粉料进入电石炉,优化电石生产工艺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不仅能够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对粉料进行分级处理,避免粉料进入电石炉,而且该装置具有保温作用,降低了高温固体显热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包括: 保温罐体、高温固体入口/出口、分级孔板和粉料出口,其中:
所述分级孔板设置于所述保温罐体内部,且所述分级孔板相对所述保温罐体的中心轴线倾斜布置,高温固体由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落入所述分级孔板经脱除粉料后,其中的高温固体再经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排出,粉料经所述粉料出口排出;
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设置于所述保温罐体的斜上方且与所述保温罐体连通,用于高温固体入料和出料;
所述粉料出口设置于所述保温罐体的下方且与所述保温罐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设有进出料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粉料出口设有粉料出口控制阀。
进一步的, 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为管状结构,直径为50-100cm。
进一步的, 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与所述保温罐体的夹角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分级孔板的开孔率为5-35%,孔径大小为3-7mm,作为优选,孔径大小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分级孔板靠近高温固体入口/出口的一侧高于远离高温固体入口/出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分级孔板与保温罐体底部的距离为10-50cm,与保温罐体顶部的距离为100-150cm,与所述保温罐体的竖直罐壁的夹角为75-85度。
进一步的,所述分级孔板的有效分级率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粉料出口为锥形结构,出口直径为30-6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通过在保温罐体内设置分级孔板,根据粉料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级筛选,其中的高温固体仍留在保温罐体内,而粉料经粉料出口排出,该装置不仅能够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对粉料进行分级处理,避免粉料进入电石炉,而且该装置具有保温作用,降低了高温固体显热损失。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级孔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保温罐体;2、高温固体入口/出口;3、分级孔板;4、粉料出口;5、进出料控制阀;6、粉料出口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高温固体由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落入保温罐体后,在保温罐体内的分级孔板上运动,经过分级孔板分级、筛选后,其中的粉料部分可由粉料出口排出,固体部分则再经高温固体入口/出口排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包括:保温罐体1、高温固体入口/出口2、分级孔板3和粉料出口4,其中:
所述保温罐体1为圆柱状结构,其顶部密封,底部与所述粉料出口4连通,所述分级孔板3置于所述保温罐体1的内周壁上,且所述分级孔板3整体相对所述保温罐体1的中轴线为倾斜布置,高温固体由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2落入所述分级孔板3经脱除粉料后,其中的高温固体再由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2进入电石炉,而粉料则由所述粉料出口4排出;
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2设置于所述保温罐体1的斜上方且与所述保温罐体1连通,用于高温固体入料和出料;
所述粉料出口4设置于所述保温罐体1的下方且与所述保温罐体1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设有进出料控制阀,用于控制进出料的进程及排堵、排气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粉料出口设有粉料出口控制阀,用于控制粉料出料的进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为管状结构,直径50-100cm,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高温固体入口/出口同时作为高温固体的入口和出口使用,简化了装置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与所述保温罐体的夹角为30-60度,可减少进/出料过程中因碰撞、跌落而引起的破碎、粉化现象,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进料过程中的粉化率小于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级孔板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分级孔板的开孔率为5-35%,孔径大小为3-7mm,作为优选,孔径大小为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分级孔板与保温罐体底部的距离为10-50cm,与保温罐体顶部的距离为100-150cm,与保温罐体的竖直罐壁的夹角为75-85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分级孔板靠近高温入口的一侧高于远离高温固体入口的一侧,以减少落料时破碎、粉化现象,同时可以使物料在分级孔板上运动,提高分级效率,所述分级孔板的有效分级率大于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粉料出口设置于保温罐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其出口直径为30-60cm。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高温固体入/出管设置于输送料罐罐体的斜上方,其管径为40mm,进出料过程由进/出控制阀控制,高温固体入口/出口管与保温罐体的夹角为45度,进料过程的粉化率为0.1%。
分级孔板设置于高温罐体内周壁,孔径为5mm,开孔率20%,与罐体底部的距离为30cm,与竖直的罐壁的夹角80度,粉料的有效分级效率为98%。
粉料出口设置于保温罐体的底部,出料过程由粉料控制阀控制,在保温罐输送完高温固体后,排出粉料,粉料的排出间隔根据粉料量来确定,粉料多时,可以每次输送完高温固体就排除,若粉料较少,可以适当延长粉料排出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级效率高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对粉料进行分级脱除处理,避免粉料进入电石炉,而且该装置具有保温作用,降低了高温固体显热损失,减少了电石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减少了碳排放量,具有结构简单、环保、节能等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 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Claims (11)

1.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罐体、高温固体入口/出口、分级孔板和粉料出口,其中:
所述分级孔板设置于所述保温罐体内部,且所述分级孔板相对所述保温罐体的中心轴线倾斜布置,高温固体由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落入所述分级孔板经脱除粉料后,其中的高温固体再经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排出,粉料经所述粉料出口排出;
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设置于所述保温罐体的斜上方且与所述保温罐体连通,用于高温固体入料和出料;
所述粉料出口设置于所述保温罐体的下方且与所述保温罐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设有进出料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出口设有粉料出口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为管状结构,直径为50-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固体入口/出口与所述保温罐体的夹角为30-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孔板的开孔率为5-35%,孔径大小为3-7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孔径大小为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孔板靠近高温固体入口/出口的一侧高于远离高温固体入口/出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孔板与保温罐体底部的距离为10-50cm,与保温罐体顶部的距离为100-150cm,与所述保温罐体的竖直罐壁的夹角为75-8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孔板的有效分级率大于9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固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出口为锥形结构,出口直径为30-60cm。
CN201721729970.0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1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9970.0U CN207791966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9970.0U CN207791966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1966U true CN207791966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8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2997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1966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1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0406A (zh) 一种活性石灰的烧制工艺
CN103435276B (zh) 一种活性石灰生产装置
CN204824725U (zh) 一种高效、防堵煤提质回转反应炉
CN104531181B (zh) 聚能炉
CN207791966U (zh)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CN107143864A (zh) 一种全燃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污泥的工艺
CN202156936U (zh) 一种低温氨法用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烧结回转窑装置
CN103803992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用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1810A (zh) 一种热解炭与生石灰混合压球生产电石的系统及方法
CN107973088A (zh)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CN207658711U (zh) 低阶粉煤气力输送提升系统
CN202037125U (zh) 煤粉在线细化分选装置
CN203373276U (zh) 一种活性石灰生产装置
CN107473224A (zh) 利用热解油水制备电石的系统及方法
CN203469962U (zh) 内回流式除垃圾系统
CN207791967U (zh)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CN107062292A (zh) 生物质气化燃烧炉用均匀密封加料装置
CN201526957U (zh) 工业窑炉燃料风送及喷吹燃烧装置
CN206607285U (zh) 石煤钒矿成球焙烧粉碎装置
CN207791965U (zh) 一种高温固体输送装置
CN106753505B (zh) 一种倾斜式生物质热裂解反应装置
CN205747971U (zh) 一种高温煅烧炉
CN102644933A (zh) 炭素焙烧炉、回转窑粉状炭质原料燃烧工艺
CN206428187U (zh) 一种新型生物炭制备设备
CN205979848U (zh) 一种带有回转式输送管的煤粉供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9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