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5880U -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5880U
CN207785880U CN201721928625.XU CN201721928625U CN207785880U CN 207785880 U CN207785880 U CN 207785880U CN 201721928625 U CN201721928625 U CN 201721928625U CN 207785880 U CN207785880 U CN 207785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adjustment hole
spring
hole
suppor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86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淦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a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ty Gan Sourc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ty Gan Sourc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ty Gan Sourc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86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5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5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588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包括轴心、弹簧、用于调节弹簧的松紧度的调节组件和用于给弹簧以支撑作用的支撑块,弹簧套接于轴心上,调节组件用于与中心块连接,支撑块套接于轴心上,调节组件与支撑块之间可拆卸连接,弹簧分别与支撑块、调节组件连接,调节组件与轴心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调节魔方的松紧度,有助于避免魔方各面松紧不一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魔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背景技术
现有的魔方的轴心结构的构成通常是直接轴心上开设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螺接穿接有弹簧以及中心块的螺丝,最终才能构成一个魔方的轴心结构,而因螺丝是通过人手或者电动工具拧紧,拧动螺丝的力度不一样会导致各个面的中心块的径向位置不统一,使魔方各面松紧不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能够有效调节魔方的松紧度,有助于避免魔方各面松紧不一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包括轴心、弹簧、用于调节弹簧的松紧度的调节组件和用于给弹簧以支撑作用的支撑块,所述弹簧套接于轴心上,所述调节组件用于与中心块连接,所述支撑块套接于轴心上,所述调节组件与支撑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弹簧分别与支撑块、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轴心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心上固定有多根连杆,所述弹簧、支撑块均套接于连杆上,多根所述连杆之间呈90°夹角进行布置,所述连杆的数量设置为六根,任意两根相邻的连杆之间设置有筋板,每一根连杆均与四块筋板固连形成用于使支撑块沿连杆径向上升或者下降的顶升部,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用于供顶升部进入或者离开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沿连杆的圆周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和筋板之间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和筋板的材料均为金属或者工程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块和用于与中心块连接的定位板,所述限位块和定位板之间卡接,所述定位板与支撑块之间形成用于容置弹簧的容置腔室,所述弹簧位于定位板和支撑块之间,所述限位块固定于连杆上,所述定位板包括调节块和用于与支撑块卡接的连接块,所述调节块与连接块固接,所述调节块的内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弹簧套接于固定部上,所述弹簧与支撑块抵接,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穿过的通道,所述固定部通过通道套接于连杆上,所述通道、容置腔室、开口之间连通,所述通道形成用于供限位块进入的第一调节孔、用于供限位块进入的第二调节孔、用于供限位块进入的第三调节孔和用于供限位块进入或者离开通道的拆装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和拆装孔围成十字形状,所述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均为盲孔,所述拆装孔为通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的深度均不相同,所述限位块与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之间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数值,所述数值设置于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数值分别与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的深度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外侧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容置腔室滑动接触,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观察弹簧的安装情况的观察通孔,所述观察通孔与容置腔室连通,所述观察通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卡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轴包括轴心、弹簧、调节组件和支撑块,在轴心上套接有弹簧和支撑块,调节组件与中心块实现连接,而调节组件与支撑块之间可拆卸连接,且调节组件与轴心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使弹簧分别与支撑块、调节组件实现连接,支撑块给弹簧以支撑作用,以便弹簧实现其弹性功能,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弹簧的松紧度的,即可以调节中心块在轴心上的松紧度,从而可以调节该中心块所在的面的松紧度,即能够避免魔方各面松紧不一的现象发生,可有效调节魔方的松紧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中轴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中定位板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中定位板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心;2、弹簧;3、调节组件;4、支撑块;11、连杆;12、筋板;13、顶升部;41、开口;31、限位块;32、定位板;33、容置腔室;321、调节块;322、连接块;323、固定部;34、第一调节孔;35、第二调节孔;36、第三调节孔;37、拆装孔;324、数值;42、第一配合部;325、观察通孔;326、第二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包括轴心1、弹簧2、用于调节弹簧2的松紧度的调节组件3和用于给弹簧2以支撑作用的支撑块4,弹簧2套接于轴心1上,调节组件3用于与中心块连接,支撑块4套接于轴心1上,调节组件3与支撑块4之间可拆卸连接,弹簧2分别与支撑块4、调节组件3连接,调节组件3与轴心1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适用于3阶魔方,也适用于结构类似的2、3、4、5、6、7以及更高阶的魔方。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轴包括轴心1、弹簧2、调节组件3和支撑块4,在轴心1上套接有弹簧2和支撑块4,调节组件3与中心块实现连接,而调节组件3与支撑块4之间可拆卸连接,且调节组件3与轴心1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使弹簧2分别与支撑块4、调节组件3实现连接,支撑块4给弹簧2以支撑作用,以便弹簧2实现其弹性功能,调节组件3用于调节弹簧2的松紧度的,即可以调节中心块在轴心1上的松紧度,从而可以调节该中心块所在的面的松紧度,即能够避免魔方各面松紧不一的现象发生,可有效调节魔方的松紧度。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5所示,在轴心1上固定安装有多根连杆11,使弹簧2、支撑块4均套接于连杆11上,使得多根连杆11之间呈90°夹角进行布置,具体地,连杆11的数量设置为六根,使得任意两根相邻的连杆11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筋板12,更具体地,使每一根连杆11均与四块筋板12固定连接形成顶升部13,该顶升部13用于使支撑块4沿连杆11径向上升或者下降,支撑块4上开设有用于供顶升部13进入或者离开的开口41,从而使得支撑块4能够在顶升部13的作用下沿连杆11径向移动,而弹簧2与支撑块4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弹簧2与支撑块4同步移动。
更具体地,如图1-5所示,筋板12沿连杆11的圆周方向布置,即四块筋板12沿连杆11的圆周方向布置,且相邻两块筋板12之间的夹角为90°,使顶升部13的结构更稳定,与支撑块4更好地接触。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如图5所示,连杆11和筋板12之间为一体成型。
为使连杆11和筋板12之间连接结构的刚性更好,如图5所示,连杆11和筋板12选用金属制造,也可以使连杆11和筋板12选用工程塑料制造而成。
需要强调的是,如图1-6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限位块31和定位板32,使定位板32与中心块连接,使限位块31和定位板32之间实现卡接连接,在定位板32与支撑块4之间形成容置腔室33,将弹簧2安装于容置腔室33内,使得弹簧2安装于定位板32和支撑块4之间。具体地,将限位块31固定安装于连杆11上,使定位板32包括调节块321和连接块322,使得调节块321与连接块32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连接块322与支撑块4实现卡接,在调节块32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部323,将弹簧2套接于固定部323上,且使弹簧2的另一端抵靠在支撑块4上,使得弹簧2安装于容置腔室33内。固定部323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31穿过的通道,使得固定部323能够通过通道套接于连杆11上,即弹簧2能够间接套装于连杆11上,而通道、容置腔室33、开口41之间能够连通,通道内形成用于供限位块31进入的第一调节孔34、用于供限位块31进入的第二调节孔35、用于供限位块31进入的第三调节孔36和用于供限位块31进入或者离开通道的拆装孔37,使得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和拆装孔37之间围成十字形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均设为盲孔,使拆装孔37为通孔,使得限位块31能够实现进入或者离开通道,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的深度均不相同,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的深度依次增大,而且限位块31能与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调节块321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数值324,使数值324标示于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的一侧,且使得多个数值324分别与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的深度一一对应。为了使人们安装和拆卸时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调节孔34的一侧标示数值324为“1.0”,第二调节孔35的一侧标示数值324为“1.2”,第三调节孔36的一侧标示数值324为“1.4”,数值324的大小依次增大,也可在拆装孔37的一侧标示相关符号以表示限位块31可从该孔中进入或者离开,人们可以方便直观地得知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的深度大小,以便完成弹簧2的松紧度调节操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图1-6所示,使连杆11从开口41进入容置腔室33,顶升部13随连杆11同步移动,顶升部13进入容置腔室33,由于连接块322与支撑块4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从而支撑块4能够在顶升部13的作用下沿连杆11径向上升,即支撑块4往固定部323方向移动,使得弹簧2被压缩,连杆11继续移动并且转动,使限位块31转动至能够穿过通道并进入拆装孔37,限位块31穿过拆装孔37后抬升至通道的外侧,此时限位块31凸出至高于调节块321的外表面,由于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的深度均不相同,根据实际需要,使连杆11转动,限位块31随连杆11同步转动,可以选择将限位块31与第一调节孔34卡接,或者与第二调节孔35卡接,也可以与第三调节孔36卡接,进而将限位块31卡紧在对应的调节孔上,即将限位块31卡紧安装在通道上,可以理解的是,调节孔的深度越小,数值324越小,限位块31的安装位置越高,使得顶升部13同步抬升,支撑块4被抬升得越高,使得弹簧2被压缩的程度越大,反之,调节孔的深度越大,限位块31的安装位置越低,支撑块4被抬升得越低,使得弹簧2被压缩的程度越小,数值324越大,从而能够利用限位块31与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第三调节孔36卡接而实现对弹簧2的松紧度的调节,而定位板32与中心块连接,从而可以调节该中心块所在的面的松紧度,即能够避免魔方各面松紧不一的现象发生,可有效调节魔方的松紧度,使得魔方在转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卡死现象。使限位块31凸出至高于调节块321的外表面,限位块31离开通道,脱离第一调节孔34、第二调节孔35或者是第三调节孔36,使限位块31转动,限位块31转动至拆装孔37上方,使顶升部13从容置腔室33下降至开口41,直至顶升部13离开开口41,支撑块4复位,弹簧2拉伸复位。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7所示,在支撑块4的外侧上设有第一配合部42,在连接块322上开设有多个观察通孔325,由于观察通孔325与容置腔室33之间连通,从而能够通过观察通孔325观察弹簧2在容置腔室33内的安装情况,以免在装配定位轴时漏装弹簧2,有助于提高定位轴的质量。进一步地,在观察通孔325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部326,使得第一配合部42和第二配合部326之间实现卡接,即支撑块4与连接块322之间实现卡接,支撑块4与定位板32活动连接,第一配合部42与容置腔室33滑动接触,在顶升部13的作用下支撑块4带动第一配合部42同步移动,第一配合部42能在容置腔室33内沿连杆11径向移动,从而能够实现支撑块4在顶升部13推动作用下上升或者下降。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心、弹簧、用于调节弹簧的松紧度的调节组件和用于给弹簧以支撑作用的支撑块,所述弹簧套接于轴心上,所述调节组件用于与中心块连接,所述支撑块套接于轴心上,所述调节组件与支撑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弹簧分别与支撑块、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轴心之间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上固定有多根连杆,所述弹簧、支撑块均套接于连杆上,多根所述连杆之间呈90°夹角进行布置,所述连杆的数量设置为六根,任意两根相邻的连杆之间设置有筋板,每一根连杆均与四块筋板固连形成用于使支撑块沿连杆径向上升或者下降的顶升部,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用于供顶升部进入或者离开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沿连杆的圆周方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和筋板之间为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和筋板的材料均为金属或者工程塑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块和用于与中心块连接的定位板,所述限位块和定位板之间卡接,所述定位板与支撑块之间形成用于容置弹簧的容置腔室,所述弹簧位于定位板和支撑块之间,所述限位块固定于连杆上,所述定位板包括调节块和用于与支撑块卡接的连接块,所述调节块与连接块固接,所述调节块的内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弹簧套接于固定部上,所述弹簧与支撑块抵接,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穿过的通道,所述固定部通过通道套接于连杆上,所述通道、容置腔室、开口之间连通,所述通道形成用于供限位块进入的第一调节孔、用于供限位块进入的第二调节孔、用于供限位块进入的第三调节孔和用于供限位块进入或者离开通道的拆装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和拆装孔围成十字形状,所述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均为盲孔,所述拆装孔为通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的深度均不相同,所述限位块与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之间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数值,所述数值设置于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的一侧,且多个所述数值分别与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的深度一一对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外侧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容置腔室滑动接触,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观察弹簧的安装情况的观察通孔,所述观察通孔与容置腔室连通,所述观察通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卡接。
CN201721928625.XU 2017-12-30 2017-12-30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85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8625.XU CN207785880U (zh) 2017-12-30 2017-12-30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8625.XU CN207785880U (zh) 2017-12-30 2017-12-30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5880U true CN207785880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7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8625.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85880U (zh) 2017-12-30 2017-12-30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58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9681A (zh) * 2017-12-30 2018-06-15 广州市淦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9681A (zh) * 2017-12-30 2018-06-15 广州市淦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CN108159681B (zh) * 2017-12-30 2024-03-19 广州淦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46955U (zh) 一种用于电脑屏幕的多角度旋转支架
CN207785880U (zh)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CN108159681A (zh) 可调节松紧度的定位轴
CN206732609U (zh) 一种多瓣式半球形防护罩加工内球面夹具
CN204566021U (zh) 角度及高度调整机构
CN203973284U (zh) 一种桥壳配重机构
CN208531999U (zh) 一种架空管廊施工吊环装置
CN202345285U (zh) 具有锁定机构的万向轮
CN102052483B (zh) 一种四通蝶阀
CN204913802U (zh) 一种压缩机气阀拆装工具
CN105545934B (zh) 齿板铰接组件
CN204425908U (zh) 用于镇压轮的轮圈、镇压轮和镇压器
CN206419430U (zh) 一种立式减速器
CN208369426U (zh) 一种电机定子氩焊机的定位夹紧装置
CN207681794U (zh) 一种焊枪接头
CN20930882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增压器和电子执行器的连接结构
CN207903998U (zh) 一种球螺母机构轴枢式推流曝气机
CN207392978U (zh) 合页上下调节结构
CN205500139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水平旋转可调输送架
CN108757680A (zh) 一种销轴
CN204312519U (zh) 一种贯通轴凸缘
CN205013503U (zh) 用于机床上的操作箱转轴的轴套
CN207297659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轴承座
CN220727821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工具
CN215149071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机械手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58 No. 16 Pingshun Street, Lanhe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N CUBE Inc.

Address before: 511400 No. 2, Hanxi Road, Zhongcu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AN CUBE Inc.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