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3130U - 扬声器和耳机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和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3130U
CN207783130U CN201820035090.1U CN201820035090U CN207783130U CN 207783130 U CN207783130 U CN 207783130U CN 201820035090 U CN201820035090 U CN 201820035090U CN 207783130 U CN207783130 U CN 207783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diaphragm
loud speaker
circuit component
magnetic
magnet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50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50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3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3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31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和耳机,扬声器包括:振膜、第一线圈和磁回路系统,第一线圈印刷在振膜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磁回路系统包括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分别位于振膜的两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通过将第一线圈印刷在振膜上,并将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分别设在振膜的两侧,可以增大第一线圈的宽度,从而可以增大第一线圈的承载电流,有利于增大扬声器的输出功率,进而可以提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同时,还可以减小第一线圈的高度,从而可以减小第一线圈的占用空间,减小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二磁路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厚度,实现扬声器的超薄设计。

Description

扬声器和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扬声器和耳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的功率受限于线圈的直径,所能承受的电流能力较小,因此输出功率也偏小。而且由于扬声器的线圈通常粘接在振膜上,线圈会占一定的高度空间,使扬声器的厚度较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有利于提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且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扬声器的耳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扬声器,包括:振膜;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印刷在所述振膜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磁回路系统,所述磁回路系统包括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振膜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通过将第一线圈印刷在振膜上,并将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分别设在振膜的两侧,可以增大第一线圈的宽度,从而可以增大第一线圈的承载电流,有利于增大扬声器的输出功率,进而可以提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同时,还可以减小第一线圈的高度,从而可以减小第一线圈的占用空间,减小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二磁路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厚度,实现扬声器的超薄设计。此外,还可以提高扬声器的可靠性,延长扬声器的使用寿命,且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扬声器还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印刷在所述振膜的另一侧表面上,且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串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对称地设在所述振膜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包括: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位于所述振膜的一侧;第一导磁片,所述第一导磁片与所述第一磁钢的邻近所述振膜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一导磁片与所述振膜间隔开设置;和第二导磁片,所述第二导磁片与所述第一磁钢的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磁片和所述第二导磁片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与延伸至与所述第一磁钢的边缘平齐或超出所述第一磁钢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包括: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位于所述振膜的另一侧;第三导磁片,所述第三导磁片与所述第二磁钢的邻近所述振膜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三导磁片与所述振膜间隔开设置;和第四导磁片,所述第四导磁片与所述第二磁钢的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导磁片和所述第四导磁片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与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磁钢的边缘平齐或超出所述第二磁钢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扬声器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且环绕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周,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一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振膜的一侧表面相连;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连且环绕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周,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二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振膜的另一侧表面相连,且所述第二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的端面相对。
可选地,所述振膜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粘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耳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扬声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耳机,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扬声器,提高了耳机的输出音量,减小了耳机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扬声器100,
振膜1,折弯部11,
第一线圈2,
磁回路系统3,第一磁路组件31,第一磁钢311,第一导磁片312,第二导磁片313,
第二磁路组件32,第二磁钢321,第三导磁片322,第四导磁片323,
第一支架4,第一固定板41,第一出音孔411,第一围板42,
第二支架5,第二固定板51,第二出音孔511,第二围板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100,包括:振膜1、第一线圈2和磁回路系统3。
其中,第一线圈2印刷在振膜1的其中一侧表面上。例如,参照图1,振膜1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线圈2可以通过印刷工艺印刷在振膜1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磁回路系统3包括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组件32,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组件32分别位于振膜1的两侧(例如,图1中的上下两侧)。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组件32可以形成磁回路。在第一线圈2内输入变化的音频电流后,可以产生电磁场,振膜1在磁回路系统3的磁力作用下上下运动,产生声音信号。图2中的“+”、“-”符号表示输入电压的正负极。
由此,通过将第一线圈2印刷在振膜1上,可以增大第一线圈2的宽度,从而可以增大第一线圈2的承载电流,有利于增大扬声器的输出功率,进而可以提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同时,还可以减小第一线圈2的高度,从而可以减小第一线圈2的占用空间,减小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厚度,实现扬声器的超薄设计。此外,还可以提高扬声器100的可靠性,延长扬声器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100,通过将第一线圈2印刷在振膜1上,并将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组件32分别设在振膜1的两侧,可以增大第一线圈2的宽度,从而可以增大第一线圈2的承载电流,有利于增大扬声器的输出功率,进而可以提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同时,还可以减小第一线圈2的高度,从而可以减小第一线圈2的占用空间,减小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之间的间隙,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厚度,实现扬声器的超薄设计。此外,还可以提高扬声器100的可靠性,延长扬声器100的使用寿命,且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扬声器100还包括第二线圈,第二线圈印刷在振膜1的另一侧表面上,且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2串联连接。具体地,第一线圈2的内端点可以穿过振膜1与第二线圈的内端点固定相连,第一线圈2的外端点和第二线圈的外端点均为电信号接入点。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扬声器100的承载电流,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扬声器的输出功率,提高扬声器的输出音量,且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扬声器100的可靠性,延伸扬声器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组件32对称地设在振膜1的两侧。参照图1,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件对称地设在振膜1的上下两侧。由此,振膜1可以位于磁回路的正中央,使得振膜1的受力均匀,从而可以使得声音更自然。
具体地,第一磁路组件31包括:第一磁钢311、第一导磁片312和第二导磁片313。第一磁钢311位于振膜1的一侧,第一导磁片312与第一磁钢311的邻近振膜1的一侧相连且第一导磁片312与振膜1间隔开设置,第二导磁片313与第一磁钢311的远离振膜1的一侧相连。
例如,参照图1,第一磁钢311可以位于振膜1的上侧。第一导磁片312与第一磁钢311的下表面相连且与振膜1间隔开设置,第二导磁片313与第一磁钢311的上表面相连。由此,在第一磁钢31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导磁片312和第二导磁片313,有利于导磁且可以通过第一导磁片312和第二导磁片313对第一磁钢311形成一定的包裹,有效地防止了漏磁,提高了磁通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磁片312和第二导磁片313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与延伸至与第一磁钢311的边缘平齐或超出第一磁钢311的边缘。具体而言,第一导磁片312的边缘延伸至与第一磁钢311的边缘平齐或者超出第一磁钢311的边缘,或者第二导磁片313的边缘延伸至与第一磁钢311的边缘平齐或者超出第一磁钢311的边缘,或者第一导磁片312的边缘延伸至与第一磁钢311的边缘平齐或者超出第一磁钢311的边缘且第一导磁片312的边缘延伸至与第一磁钢311的边缘平齐或者超出第一磁钢311的边缘。由此,可以将第一磁钢311包裹在第一导磁片312和第二导磁片313之间,进一步地防止了漏磁,有效地提高了磁通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磁路组件32包括:第二磁钢321、第三导磁片322和第四导磁片323。第二磁钢321位于振膜1的另一侧。第三导磁片322与第二磁钢321的邻近振膜1的一侧相连且第三导磁片322与振膜1间隔开设置,第四导磁片323与第二磁钢321的远离振膜1的一侧相连。
例如,参照图1,第二磁钢321可以位于振膜1的下侧。第三导磁片322与第二磁钢321的上表面相连且与振膜1间隔开设置,第四导磁片323与第二磁钢321的下表面相连。由此,在第二磁钢32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第三导磁片322和第四导磁片323,有利于导磁且可以通过第三导磁片322和第四导磁片323对第二磁钢321形成一定的包裹,有效地防止了漏磁,提高了磁通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三导磁片322和第四导磁片323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与延伸至与第二磁钢321的边缘平齐或超出第二磁钢321的边缘。具体而言,第三导磁片322的边缘延伸至与第二磁钢321的边缘平齐或者超出第二磁钢321的边缘,或者第四导磁片323的边缘延伸至与第二磁钢321的边缘平齐或者超出第二磁钢321的边缘,或者第三导磁片322的边缘延伸至与第二磁钢321的边缘平齐或者超出第二磁钢321的边缘且第四导磁片323的边缘延伸至与第一磁钢311的边缘平齐或者超出第二磁钢321的边缘。由此,可以将第二磁钢321包裹在第三导磁片322和第四导磁片323之间,进一步地防止了漏磁,有效地提高了磁通量。
其中,第一磁钢311和第二磁钢321为稀土材料永磁体,可以提供永磁场。第一磁钢311和第二磁钢321的极性如图1中字母“N”、“S”所示。第一导磁片312、第二导磁片313、第三导磁片322和第四导磁片323为磁场的导体,利于导磁,使磁场易于形成磁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扬声器100还包括: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第一支架4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音孔411,第一支架4包括第一固定板41和第一围板42。第一围板42与第一固定板41相连且环绕在第一固定板41的外周,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组件32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固定板41相连,第一围板42的远离第一固定板41的一端与振膜1的一侧表面相连。
第二支架5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音孔511,第二支架5包括第二固定板51和第二围板52,第二围板52与第二固定板51相连且环绕在第二固定板51的外周,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组件32中的另一个与第二固定板51相连,第二围板52的远离第二固定板51的一端与振膜1的另一侧表面相连,且第二围板52的远离第二固定板51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一围板42的远离第一固定板41的一端的端面相对。
例如,参照图1和图2,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例如,第一支架4位于上方,第二支架5位于下方。第一支架4的第一固定板41与第一围板42之间限定出开口朝下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二支架5的第二固定板51与第二围板52之间限定出开口朝上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一磁路组件31可以设在第一容纳空间内且固定在第一固定板41上,第二磁路组件32可以设在第二容纳空间内且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1上。具体地,可以将第一磁路组件31的第二导磁片313固定在第一固定板41上,将第二磁路组件32的第四导磁片323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1上。
第一围板42的下端面与振膜1的上表面相连,第二围板52的上端面与振膜1的下表面相连。第一出音孔411可以设在第一固定板41上。其中,第一出音孔411形成为长条形孔。第一出音孔411可以沿第一固定板41的宽度方向延伸,当第一出音孔411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出音孔411可以在第一固定板4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出音孔511可以设在第二固定板51上,第二出音孔511形成为长条形孔。第二出音孔511可以沿第二固定板51的宽度方向延伸,当第二出音孔511为多个时,多个第二出音孔511可以在第二固定板5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由此,便于将第一磁路组件31和第二磁路组件32的固定,且可以将扬声器100整合为一个整体,便与扬声器100的装配。
可选地,第一支架4为一体成型件。进一步可选地,第二支架5可以为一体成型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可以提高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导磁片313可以一体注塑在第一固定板41上,第四导磁片323可以一体注塑在第二固定板51上。由此,可以提高第一磁路组件31与第一固定板41的连接可靠性和第二磁路组件32与第二固定板51的连接可靠性。
可选地,振膜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围板42和第二围板52粘接连接。由此,可以方便地将振膜1连接在第一围板42和第二围板52之间,操作简单,连接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振膜1上可以设有弧形的折弯部11。可以理解的是,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振膜1也可以形成为平板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声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耳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扬声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耳机,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扬声器100,提高了耳机的输出音量,减小了耳机的尺寸。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膜;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印刷在所述振膜的其中一侧表面上;
磁回路系统,所述磁回路系统包括第一磁路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振膜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印刷在所述振膜的另一侧表面上,且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对称地设在所述振膜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包括:
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位于所述振膜的一侧;
第一导磁片,所述第一导磁片与所述第一磁钢的邻近所述振膜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一导磁片与所述振膜间隔开设置;和
第二导磁片,所述第二导磁片与所述第一磁钢的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片和所述第二导磁片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与延伸至与所述第一磁钢的边缘平齐或超出所述第一磁钢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包括:
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位于所述振膜的另一侧;
第三导磁片,所述第三导磁片与所述第二磁钢的邻近所述振膜的一侧相连且所述第三导磁片与所述振膜间隔开设置;和
第四导磁片,所述第四导磁片与所述第二磁钢的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磁片和所述第四导磁片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与延伸至与所述第二磁钢的边缘平齐或超出所述第二磁钢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且环绕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周,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一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振膜的一侧表面相连;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连且环绕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周,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二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振膜的另一侧表面相连,且所述第二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的端面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粘接连接。
10.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
CN201820035090.1U 2018-01-08 2018-01-08 扬声器和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83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5090.1U CN207783130U (zh) 2018-01-08 2018-01-08 扬声器和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5090.1U CN207783130U (zh) 2018-01-08 2018-01-08 扬声器和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3130U true CN207783130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509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83130U (zh) 2018-01-08 2018-01-08 扬声器和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31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335A (zh) * 2020-02-10 2020-06-05 佛山市南海昶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层连续音圈线的耳机
CN113055795A (zh) * 2021-02-02 2021-06-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113490119A (zh) * 2021-05-20 2021-10-08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膜组、贴合治具、制作方法及发声器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335A (zh) * 2020-02-10 2020-06-05 佛山市南海昶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层连续音圈线的耳机
CN111246335B (zh) * 2020-02-10 2021-07-02 佛山市南海昶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层连续音圈线的耳机
CN113055795A (zh) * 2021-02-02 2021-06-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113490119A (zh) * 2021-05-20 2021-10-08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膜组、贴合治具、制作方法及发声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83130U (zh) 扬声器和耳机
EP3352476B1 (en) Receiver
US20050220320A1 (en) Speaker for mobile terminal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068244A (zh)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07750040A (zh) 一种电磁激励器及移动终端
CN206948165U (zh) 电磁驱动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15119115B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1608618U (zh) 直线振动马达
CN102035345B (zh) 扁平线性振动器
CN207573210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6851025U (zh) 发声器以及包括该发声器的发声系统
CN204616073U (zh) 发声装置
CN208971776U (zh) 一种扬声器外壳及扬声器
CN208940221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08850061U (zh) 一种振片式超薄全频骨传导喇叭
CN207706433U (zh) 扬声器
CN108039809B (zh) 用于振动马达的挡块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线性振动马达
CN203206422U (zh) 一种具有分体式电路板的受话器及多单元受话器组
CN202696870U (zh) 发声器
KR200456275Y1 (ko) Pcb 기판을 구비한 스피커
WO2021103527A1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KR101498454B1 (ko) 스피커
CN209345399U (zh) 一种受话器
CN110149575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01918875U (zh) 扁平线性振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